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181章 奇怪的战争
第181章 奇怪的战争
“高迎祥已经死了?”张鹿安问道。
“是的,京师里已经传来消息,高迎祥及其亲将刘哲、黄隆以下53名要犯,已经于七月二十八日在午门前凌迟处死。”王朝回答道。
“咱们还是在这边等消息?上峰难道就没有什么命令要下达吗?”
“没有,还是让咱们谨守营门,防止清军精兵偷袭。”
张鹿安的桐城营已经来到北直隶河间府有数日时间,压根就没有得到任何战斗的命令,一直被晾着。
张鹿安实在是无语至极,耐心询问道:
“清军现在何处?马国勇那边有没有传来消息?”
“马国勇已经派人来传,清军还是防守在定兴和文安一线,不知道清军统帅阿济格是怎么想的,竟然将清军分成二十余股,然后正在疯狂的到处出兵掳掠百姓和粮草,清军主力一直没有集结到位,暂时应该没有继续南下的可能性。”
王朝回复道。
刘体仁在一边接话道:
“目前来看,清军的战略构想没有任何攻打京城的想法,京城下的扬古利所部更像是牵制官军,阿济格和阿巴泰则是带头在京师附近,拼命的掳掠,按道理所应该有战机出现的。毕竟朝廷在京师附近的大军,目前已经云集了将近十六万精锐,怎么说都应该有个一战之力。”
“虽然说是十六万,只是之前为了押送高迎祥,执行护送任务的贺人龙、王承胤等部以及受到上峰命令进行接应的黄得功、周敦吉等部共计三万余骑兵精锐,目前都在京城内。还有关宁所部五万精锐,在总兵官吴襄、祖大乐、其他将领如陈可立、金良栋、董克勤、王宪、吴三桂、佟翼圣、刘邦域、丁志德和方登元等人则是云集在永平府到通州的一带,毕竟通州到永平都为兵家重地,各部都以防守为主。其他的八万人都是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甚至于像咱们这样从南直隶过来的勤王军。只是勤王军的战斗力有好有坏,但是大部分都是战力堪忧,又没有人能够将大家组织起来,这仗怎么打?”
王朝对于这场战争感到非常迷茫。
“是啊,真的是一场奇怪的战争啊,一方面是北直隶的老百姓在生死线上拼死挣扎,苦苦盼望官军能够解民倒悬;另一方面却是众多的官军在一旁看笑话,简直匪夷所思。本都司真的不愿意在此地浪费时间。”
“都司慎言,毕竟军令是监军使高起潜亲自下令的,咱们如果擅自离开信地,将会是违抗命令,到时候哪怕咱们能够立功,恐怕也会吃力不讨好。”王朝说道。
“说起来就让人生气,堂堂的大明十几万官军,竟然都要听从一个没有卵子的阉人的命令?兵部张大人现在有什么想法没有?京城锦衣卫那边有没有传来相关消息?”张鹿安继续问道。
大堂哥张鹿征此刻就在京城里。
“张凤翼大人自然希望能有一支大明强军可以打败清军,然后救回被掳掠的百姓,可是他手里只有指挥权,没有调兵权,整个就是形同一个光杆将军。如今高太监在城外,张大人在京城内,反正就是没有一个联合作战的计划出来。”
“我们大老远的赶过来,不能这样看笑话,都司,属下觉得应该上书,积极求战,解救北直隶老百姓于水火之中。”刘壮国义正言辞地说道。
“哎,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想到北直隶的老百姓正在遭受的苦难,本都司恨不得立刻赶往前线拼命拼杀,解民倒悬。可是奈何清军势大,官军个个作壁上观,以我桐城营包括辅兵在内的六百人马,是无论如何也没有任何胜算的。本人并不怕死,而是怕桐城营的将士们白白流血牺牲,六百人不是数字,而是六百个活生生的人命,如果让大家徒然牺牲,我怕对不起大家的父母。让马国勇抓紧哨探,相信不久以后官军就会有动作了。”
张鹿安痛心疾首地说道。
“也是,眼下只能等待朝廷的军令了。”王朝接话道,刘体仁和刘壮国都是一声叹息。
……
时间来到了八月份
清军统帅爱新觉罗.阿济格向远在盛京的皇太极发去军报,上书:……不及两月间,连续大小56战皆胜,无一败绩,共克12城,掳获人畜17万9千8百,其余钱粮、器械、布匹等无算……
皇太极接到阿济格的军报,以及阿巴泰和扬古利等人的私信报告后,看出来阿济格已经有些飘了,此次攻明战斗太过于顺利了,连同从征的蒙古各部都在叫嚷着继续南侵,以便于掳掠到更多的钱粮物资。
甚至已经离谱到原来没有从征的蒙古土默特部竟然自行派出了两万大军,进入了大明境内,加入了抢劫的盛宴之中。
皇太极不愧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深刻明白所有的军事行动应该为政治服务,阿济格只能利用,不能放任不管,否则一旦阿济格的威望过高,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地位。
皇太极于是派遣官员,先是前往土默特部,严厉训斥了土默特部的不打招呼到大明进行抢劫的恶劣行为,严肃告知以后进入大明抢劫必须服从于大局。吓得土默特部的人马连夜从大明境内撤走。
使者继续来到阿济格的帅帐,要求阿济格撤军。
阿济格对于皇太极的撤军命令自然是极度的不满,但是耐不住扬古利和阿巴泰坚决拥护皇太极的诏命,阿巴泰自己首先撤围离开,带着大量的俘虏和俘获的物资出冷口关,自行返回辽东。
扬古利没有敢像阿巴泰做的那么过分,但是也将所部撤到密云一带,准备伺机从白马关和古北口一带离去。
阿济格顿时孤掌难鸣。
八月二十日,阿济格不得不发布了撤退命令,清军开始有规律的缓缓撤退。
这种情况下,兵部尚书张凤翼顿时来劲了,率领黄得功和周敦吉等部,出京城尾随清军。张凤翼害怕手里的部队人数太少,想要调动更多的军队加入自己的阵营。怎料仍然调不动关宁军各部,他们都已高监军有令在先为由,拒绝执行张凤翼的指令。
张凤翼无奈之下,只能将调令下发到更远的各支勤王军手中。
张鹿安的桐城营在这种情况下,才算是接到了大明兵部尚书张凤翼发来的从征调令。
(本章完)
“高迎祥已经死了?”张鹿安问道。
“是的,京师里已经传来消息,高迎祥及其亲将刘哲、黄隆以下53名要犯,已经于七月二十八日在午门前凌迟处死。”王朝回答道。
“咱们还是在这边等消息?上峰难道就没有什么命令要下达吗?”
“没有,还是让咱们谨守营门,防止清军精兵偷袭。”
张鹿安的桐城营已经来到北直隶河间府有数日时间,压根就没有得到任何战斗的命令,一直被晾着。
张鹿安实在是无语至极,耐心询问道:
“清军现在何处?马国勇那边有没有传来消息?”
“马国勇已经派人来传,清军还是防守在定兴和文安一线,不知道清军统帅阿济格是怎么想的,竟然将清军分成二十余股,然后正在疯狂的到处出兵掳掠百姓和粮草,清军主力一直没有集结到位,暂时应该没有继续南下的可能性。”
王朝回复道。
刘体仁在一边接话道:
“目前来看,清军的战略构想没有任何攻打京城的想法,京城下的扬古利所部更像是牵制官军,阿济格和阿巴泰则是带头在京师附近,拼命的掳掠,按道理所应该有战机出现的。毕竟朝廷在京师附近的大军,目前已经云集了将近十六万精锐,怎么说都应该有个一战之力。”
“虽然说是十六万,只是之前为了押送高迎祥,执行护送任务的贺人龙、王承胤等部以及受到上峰命令进行接应的黄得功、周敦吉等部共计三万余骑兵精锐,目前都在京城内。还有关宁所部五万精锐,在总兵官吴襄、祖大乐、其他将领如陈可立、金良栋、董克勤、王宪、吴三桂、佟翼圣、刘邦域、丁志德和方登元等人则是云集在永平府到通州的一带,毕竟通州到永平都为兵家重地,各部都以防守为主。其他的八万人都是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甚至于像咱们这样从南直隶过来的勤王军。只是勤王军的战斗力有好有坏,但是大部分都是战力堪忧,又没有人能够将大家组织起来,这仗怎么打?”
王朝对于这场战争感到非常迷茫。
“是啊,真的是一场奇怪的战争啊,一方面是北直隶的老百姓在生死线上拼死挣扎,苦苦盼望官军能够解民倒悬;另一方面却是众多的官军在一旁看笑话,简直匪夷所思。本都司真的不愿意在此地浪费时间。”
“都司慎言,毕竟军令是监军使高起潜亲自下令的,咱们如果擅自离开信地,将会是违抗命令,到时候哪怕咱们能够立功,恐怕也会吃力不讨好。”王朝说道。
“说起来就让人生气,堂堂的大明十几万官军,竟然都要听从一个没有卵子的阉人的命令?兵部张大人现在有什么想法没有?京城锦衣卫那边有没有传来相关消息?”张鹿安继续问道。
大堂哥张鹿征此刻就在京城里。
“张凤翼大人自然希望能有一支大明强军可以打败清军,然后救回被掳掠的百姓,可是他手里只有指挥权,没有调兵权,整个就是形同一个光杆将军。如今高太监在城外,张大人在京城内,反正就是没有一个联合作战的计划出来。”
“我们大老远的赶过来,不能这样看笑话,都司,属下觉得应该上书,积极求战,解救北直隶老百姓于水火之中。”刘壮国义正言辞地说道。
“哎,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想到北直隶的老百姓正在遭受的苦难,本都司恨不得立刻赶往前线拼命拼杀,解民倒悬。可是奈何清军势大,官军个个作壁上观,以我桐城营包括辅兵在内的六百人马,是无论如何也没有任何胜算的。本人并不怕死,而是怕桐城营的将士们白白流血牺牲,六百人不是数字,而是六百个活生生的人命,如果让大家徒然牺牲,我怕对不起大家的父母。让马国勇抓紧哨探,相信不久以后官军就会有动作了。”
张鹿安痛心疾首地说道。
“也是,眼下只能等待朝廷的军令了。”王朝接话道,刘体仁和刘壮国都是一声叹息。
……
时间来到了八月份
清军统帅爱新觉罗.阿济格向远在盛京的皇太极发去军报,上书:……不及两月间,连续大小56战皆胜,无一败绩,共克12城,掳获人畜17万9千8百,其余钱粮、器械、布匹等无算……
皇太极接到阿济格的军报,以及阿巴泰和扬古利等人的私信报告后,看出来阿济格已经有些飘了,此次攻明战斗太过于顺利了,连同从征的蒙古各部都在叫嚷着继续南侵,以便于掳掠到更多的钱粮物资。
甚至已经离谱到原来没有从征的蒙古土默特部竟然自行派出了两万大军,进入了大明境内,加入了抢劫的盛宴之中。
皇太极不愧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深刻明白所有的军事行动应该为政治服务,阿济格只能利用,不能放任不管,否则一旦阿济格的威望过高,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地位。
皇太极于是派遣官员,先是前往土默特部,严厉训斥了土默特部的不打招呼到大明进行抢劫的恶劣行为,严肃告知以后进入大明抢劫必须服从于大局。吓得土默特部的人马连夜从大明境内撤走。
使者继续来到阿济格的帅帐,要求阿济格撤军。
阿济格对于皇太极的撤军命令自然是极度的不满,但是耐不住扬古利和阿巴泰坚决拥护皇太极的诏命,阿巴泰自己首先撤围离开,带着大量的俘虏和俘获的物资出冷口关,自行返回辽东。
扬古利没有敢像阿巴泰做的那么过分,但是也将所部撤到密云一带,准备伺机从白马关和古北口一带离去。
阿济格顿时孤掌难鸣。
八月二十日,阿济格不得不发布了撤退命令,清军开始有规律的缓缓撤退。
这种情况下,兵部尚书张凤翼顿时来劲了,率领黄得功和周敦吉等部,出京城尾随清军。张凤翼害怕手里的部队人数太少,想要调动更多的军队加入自己的阵营。怎料仍然调不动关宁军各部,他们都已高监军有令在先为由,拒绝执行张凤翼的指令。
张凤翼无奈之下,只能将调令下发到更远的各支勤王军手中。
张鹿安的桐城营在这种情况下,才算是接到了大明兵部尚书张凤翼发来的从征调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