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638章 宣大义北伐大点兵
第638章 宣大义北伐大点兵
“我觉得扩军不能对本地的生产和生活产生过大的影响,否则就是得不偿失了。那这个问题,就应该让刘主事来建议。”
索忠信说道。
“对,张捡,去把三舅、刘佐临和刘济宽叫来。”
“是,少爷。”
张捡的办事效率很高,很快派人就将刘廷桂、刘佐临和刘济宽叫了过来,随同一起走进来的张捡,手里还拿着一封书信,交到了张鹿安的手上,说道:
“少爷,这是京师来的两封信。”
张鹿安虽然心里知道八九不离十了,但还是迫切想要知道大明京师的准确情报,连忙接过来拆开,第一封是色身在京师锦衣卫的张鹿征发来的,信里明确指出顺军于三月十八攻破外城,三月十九攻破内城,崇祯皇帝和贴身太监王承恩在煤山上吊自杀。张鹿征被顺军俘虏后,暂时关押起来,他趁着顺军看管不严格,逃了出来,并且很快把京师方面的消息告知了亲朋好友,希望张鹿安早作准备。
第二封信是见微社京师分舵的掌舵人,代号“霞光”发来的准确情报,明确指出了京师的陷落、崇祯皇帝的死亡和主要投降的官员都有哪些人,以及顺军的拷掠饷银的事迹作了简要的介绍。
这两封来自于不同渠道的信件,都完全证实了北京陷落和崇祯皇帝遇难的消息。
张鹿安强压住内心的激动,脑海里还在不断思考,在何时公布信件,才能让自己获得的利益最大化。
于是张鹿安将信件放下,只是询问关于浮山地区,扩军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承受度到底如何。
浮山政务的总负责刘廷桂表示道:
“目前来说,按照之前大帅的划分,咱们浮山地区的主要产业中,纺织业、冶炼业、茶饮业、兵器业、种植业、造船业等等,按照之前计划,从造船船工之中选取两千人,充入水师之中。
造船业经过流程优化后,影响不大;
浮山的田亩已经完全被开垦出来,屯田兵的数量不需要那么多,如果把部分田亩分给私人,那么至少可以溢出来五千人。
守兵三千人,不应当减少,否则无法保障浮山的安全。再加上本次带回来的四千俘虏,加上之前剩余的一千五百余战兵,至少可以扩军至人。
唯一的问题是,粮饷的缺额很大。哪怕按照人均三两来算,每个月的饷银支出就在两,算上将官和军官的加饷、奖励、奖赏、恩赐,这笔钱就得在五万两以上;
粮食方面,这方面是无法省去的,每个月至少就需要一万石粮食,如果再加上其他军用物资以及战马精料、草料等,那又是一笔巨大的负担,除非将现有的产业生产停滞一部分,优先发展军队。”
“如果贸然停止我们的生产计划的话,很多事情都无法恢复了,有些原料就会烂掉,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刘济宽说道。
张鹿安清了清嗓子说道:
“我想大家一定要明确一件事,咱们发展所有的产业,制定所有的产业发展规划,一切都是为了发展咱们的军事体系,正所谓先军政治,就是如此。
大家不要吝惜一些小的瓶瓶罐罐之类的,那些东西哪怕打碎了,还能再建再造。有些事情一旦错过,那就是致命的。
就比如咱们这次北上霍丘之行,就中了刘良佐的圈套,差点回不来。如果我们真的没能回来,那么浮山这边将会是别人的盘中餐,就是发展的再好,对于咱们来说又有何意义?”
“大帅所言即是。但是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
刘佐临提出来自己的意见。
张鹿安明白刘佐临的意思,那就是张鹿安之前被罢免了,如今还算是平民一个,压根没有任何的名分,就算组建了军队,该以何种名义来面对世人。
刘佐临提到的问题非常重要,张鹿安思考了一番,突然灵机一动,觉得还是把崇祯遇难的消息给说出来。
张鹿安摇了摇手中的两封信件说道:
“佐临说的话非常重要,这件事由我自己来处理。暂时先把人给集中起来,进行训练再说。另外,我本人怀着沉重的心情告知各位,从我们京城方面的渠道来信表明,顺贼已经攻下了大明京师,崇祯皇帝他……自杀殉国了!”
张鹿安的话犹如一颗炸雷一般,迅速在六个人的头顶炸响。
索忠信率先站起来非常兴奋地说道:
“大帅,既然皇帝老儿都死掉了,那么咱们不能指望别人来让咱们名正言顺了,以我来看,咱们干脆直接一点,自立为王。就叫浮山军,咱们一步步地扩大地盘,直接争夺天下。”
容令彰也是兴奋地看向张鹿安,想要探寻张鹿安的态度,张鹿安还没有发话,旁边的刘廷桂却说话道:
“那样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要知道史公名下就有三万精锐将士,旁边还有黄得功、刘良佐等将,上游不远的九江还有虎视眈眈的左良玉,我们能够禁得起这么多军队的围剿吗?显然是不能的。”
“对啊,想当年太祖爷何等威武,也不过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箴言,咱们实在不好太过于嚣张了。”
刘佐临也劝说道。
张鹿安见自己人都这样说,当即朝着索忠信呵斥道:
“索忠信,你是喝醉了吗?竟敢胡言乱语?先帝尸骨未寒,我等讨论这些,岂不是大逆不道?这次我看在你无心之举的情况下,就暂且原谅你,若再有下次,决不轻饶。”
“是,大帅。”索忠信低头应承道。
“诸位,将先帝遇难的消息公之于众吧,将这两封信件,择要提取内容,修改来源,发布在《长江旬报》之上,大力宣传。三舅,你安排一下,让浮山全域,为先帝披麻戴孝,全民祭祀九日,让钱澄之和于时煌担任主、副祭使。”
“是,大帅。”
会后,张鹿安正式当众宣布了崇祯皇帝的死讯,下令全域遥拜哭祭,同时宣扬为君父报仇的大义,为了寻找到崇祯皇帝的三名皇子,宣布将会以浮山军的名义择日北伐。
等到孟大江的船队载着牟国卿和牟国俊两人下属的军民共计万余人,来到了浮山,张鹿安让刘廷桂对这些人进行了妥善的安置,安排牟国卿和牟国俊在白荡湖训练水师。
然后张鹿安带着精锐战兵两千人和新编军3000人,乘坐孟大江精选的船只五十二艘,旗帜鲜明地向下游开去。
(本章完)
“我觉得扩军不能对本地的生产和生活产生过大的影响,否则就是得不偿失了。那这个问题,就应该让刘主事来建议。”
索忠信说道。
“对,张捡,去把三舅、刘佐临和刘济宽叫来。”
“是,少爷。”
张捡的办事效率很高,很快派人就将刘廷桂、刘佐临和刘济宽叫了过来,随同一起走进来的张捡,手里还拿着一封书信,交到了张鹿安的手上,说道:
“少爷,这是京师来的两封信。”
张鹿安虽然心里知道八九不离十了,但还是迫切想要知道大明京师的准确情报,连忙接过来拆开,第一封是色身在京师锦衣卫的张鹿征发来的,信里明确指出顺军于三月十八攻破外城,三月十九攻破内城,崇祯皇帝和贴身太监王承恩在煤山上吊自杀。张鹿征被顺军俘虏后,暂时关押起来,他趁着顺军看管不严格,逃了出来,并且很快把京师方面的消息告知了亲朋好友,希望张鹿安早作准备。
第二封信是见微社京师分舵的掌舵人,代号“霞光”发来的准确情报,明确指出了京师的陷落、崇祯皇帝的死亡和主要投降的官员都有哪些人,以及顺军的拷掠饷银的事迹作了简要的介绍。
这两封来自于不同渠道的信件,都完全证实了北京陷落和崇祯皇帝遇难的消息。
张鹿安强压住内心的激动,脑海里还在不断思考,在何时公布信件,才能让自己获得的利益最大化。
于是张鹿安将信件放下,只是询问关于浮山地区,扩军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承受度到底如何。
浮山政务的总负责刘廷桂表示道:
“目前来说,按照之前大帅的划分,咱们浮山地区的主要产业中,纺织业、冶炼业、茶饮业、兵器业、种植业、造船业等等,按照之前计划,从造船船工之中选取两千人,充入水师之中。
造船业经过流程优化后,影响不大;
浮山的田亩已经完全被开垦出来,屯田兵的数量不需要那么多,如果把部分田亩分给私人,那么至少可以溢出来五千人。
守兵三千人,不应当减少,否则无法保障浮山的安全。再加上本次带回来的四千俘虏,加上之前剩余的一千五百余战兵,至少可以扩军至人。
唯一的问题是,粮饷的缺额很大。哪怕按照人均三两来算,每个月的饷银支出就在两,算上将官和军官的加饷、奖励、奖赏、恩赐,这笔钱就得在五万两以上;
粮食方面,这方面是无法省去的,每个月至少就需要一万石粮食,如果再加上其他军用物资以及战马精料、草料等,那又是一笔巨大的负担,除非将现有的产业生产停滞一部分,优先发展军队。”
“如果贸然停止我们的生产计划的话,很多事情都无法恢复了,有些原料就会烂掉,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刘济宽说道。
张鹿安清了清嗓子说道:
“我想大家一定要明确一件事,咱们发展所有的产业,制定所有的产业发展规划,一切都是为了发展咱们的军事体系,正所谓先军政治,就是如此。
大家不要吝惜一些小的瓶瓶罐罐之类的,那些东西哪怕打碎了,还能再建再造。有些事情一旦错过,那就是致命的。
就比如咱们这次北上霍丘之行,就中了刘良佐的圈套,差点回不来。如果我们真的没能回来,那么浮山这边将会是别人的盘中餐,就是发展的再好,对于咱们来说又有何意义?”
“大帅所言即是。但是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
刘佐临提出来自己的意见。
张鹿安明白刘佐临的意思,那就是张鹿安之前被罢免了,如今还算是平民一个,压根没有任何的名分,就算组建了军队,该以何种名义来面对世人。
刘佐临提到的问题非常重要,张鹿安思考了一番,突然灵机一动,觉得还是把崇祯遇难的消息给说出来。
张鹿安摇了摇手中的两封信件说道:
“佐临说的话非常重要,这件事由我自己来处理。暂时先把人给集中起来,进行训练再说。另外,我本人怀着沉重的心情告知各位,从我们京城方面的渠道来信表明,顺贼已经攻下了大明京师,崇祯皇帝他……自杀殉国了!”
张鹿安的话犹如一颗炸雷一般,迅速在六个人的头顶炸响。
索忠信率先站起来非常兴奋地说道:
“大帅,既然皇帝老儿都死掉了,那么咱们不能指望别人来让咱们名正言顺了,以我来看,咱们干脆直接一点,自立为王。就叫浮山军,咱们一步步地扩大地盘,直接争夺天下。”
容令彰也是兴奋地看向张鹿安,想要探寻张鹿安的态度,张鹿安还没有发话,旁边的刘廷桂却说话道:
“那样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要知道史公名下就有三万精锐将士,旁边还有黄得功、刘良佐等将,上游不远的九江还有虎视眈眈的左良玉,我们能够禁得起这么多军队的围剿吗?显然是不能的。”
“对啊,想当年太祖爷何等威武,也不过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箴言,咱们实在不好太过于嚣张了。”
刘佐临也劝说道。
张鹿安见自己人都这样说,当即朝着索忠信呵斥道:
“索忠信,你是喝醉了吗?竟敢胡言乱语?先帝尸骨未寒,我等讨论这些,岂不是大逆不道?这次我看在你无心之举的情况下,就暂且原谅你,若再有下次,决不轻饶。”
“是,大帅。”索忠信低头应承道。
“诸位,将先帝遇难的消息公之于众吧,将这两封信件,择要提取内容,修改来源,发布在《长江旬报》之上,大力宣传。三舅,你安排一下,让浮山全域,为先帝披麻戴孝,全民祭祀九日,让钱澄之和于时煌担任主、副祭使。”
“是,大帅。”
会后,张鹿安正式当众宣布了崇祯皇帝的死讯,下令全域遥拜哭祭,同时宣扬为君父报仇的大义,为了寻找到崇祯皇帝的三名皇子,宣布将会以浮山军的名义择日北伐。
等到孟大江的船队载着牟国卿和牟国俊两人下属的军民共计万余人,来到了浮山,张鹿安让刘廷桂对这些人进行了妥善的安置,安排牟国卿和牟国俊在白荡湖训练水师。
然后张鹿安带着精锐战兵两千人和新编军3000人,乘坐孟大江精选的船只五十二艘,旗帜鲜明地向下游开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