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当间谍 第152章 人才评判
热门推荐:
风云至上
状元的锦鲤妻
废灵根,断亲缘,全家跪求弃女回头
都市:我都修仙了,你让我吃软饭?
龙隐三年,真拿我当傻子?
关中盗墓手记
盲眼驱鬼师:我入皇宫以身饲鬼
造化神帝
团宠男主播的姐姐来了!
第153章 人才评判
没有人是蠢人。
哪怕是放在战国时期。
许多人在看到思柔酒舍所做的事情后,就已经开始动手学他们了,而当越来越多的士子出现时,许多人也在考虑如何通过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人才。
既然姜出能够意识到记录下来每个士子的表现,那么,也就会有其他人也记录下来。
他在这上面耍小心思,也只能是被人看破。
姜出在脑子转过来之后,顿时明白游敢的想法,也就不再坚持。
毕竟,这些人里面他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出色的人,没有为了他可以放弃与姬延合作的人才。
用他们来巩固与姬延合作的基础,也是一件比较值得的事情。
“你也不用担心,”游敢以为姜出还是不舍这些士子人才之类,“如果他们只是看在姬延的身份上,就投靠的话,那么,他们也不是什么大才。”
“难道他们答出了你的题也不算么?”鲁敖问道。
“我出的题,不过是数的运算,有的人擅长,也有的人不擅长,”游敢回答道,“这种能看出一个人的才能,却无法彻底的了解他。”
“真正有才的士子,看的便是这天下大势,齐、楚、燕、韩、魏、秦天下诸侯争雄,如果看不懂天下大势,反而投身到周王室的麾下,只能说明他并不是一个真正有才的士子。”
站在历史的下游,游敢自然是知道秦国最后会统一天下,终结这个纷争的乱世。
但是,这个乱世,对于身处其中的天下士子,也是一个考题,考验他们选择谁,考验他们如何选择,才能将自己展现在这个历史的舞台上。
那么,对一个人的眼光考验就极为关键了,如果有人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选择了周王室,那么只能说明这个人的对天下大势判断的能力不行了。
游敢说这句话的时候,态度很是果决,让另外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落在了他的身上。
“也包括那位游腾么?”姜出问道。
他们筛选出的第一个人便是游腾,而游腾却直接投靠了姬延。
如果从游敢刚刚的话来判断,游腾的大局观视角确实是不怎么样。
“尽管他有苦衷,也有才能,但最后做了这种选择,也就明白他确实是没有看清天下大势。”游敢点点头说道。
姜出倒是明白了游敢的出发点,游敢对一个人是不是人才的判断很直接,就是看能不能取得成就,取得令人瞩目的结果。
应该说,游敢的这种想法多多少少带有后世那种十分功利的想法。
完全是以成败论英雄。
只是,这个时代,还没有到后世那种完全功利化评价一个人的程度。
姜出摇了摇头,“他选择姬延,充当姬延的臣子,才是说明他是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
游敢有些疑惑的看向姜出,明明都已经知道周王室无法再崛起,无法给他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他也没办法取得什么成就,又怎么可能是一个有才能的人。
“三晋地区有一个很有名的刺客,叫豫让,”姜出缓缓说道,“他原本晋卿范氏家臣,后又给晋卿中行氏做家臣,都没有什么名气。”
“后来给智伯做家臣的时候,智伯十分的尊重他,对待他十分的好。”
“晋阳一战,因为韩魏两家的倒戈,使得智伯兵败被杀,赵襄子由于太过愤恨智伯,不仅斩杀了智伯的家人,也把他的头颅做成了便器。”
“而豫让,作为智伯的家臣,便立志为其复仇,多次刺杀赵襄子。”
“然而,很可惜的是,都没有刺杀成功。”
“最后他也知道复仇无望,自杀身亡。”
“你觉得他是不清楚智伯身死,他哪怕刺杀了赵襄子也改变不了么?还是觉得他看不清当时的晋国情况,以及他与赵襄子之间的差距?”
“为什么他刺杀失败,大家现在依旧还尊重他呢?”姜出将自己的问题抛了出来。
“忠心,所有的贵族都想要那样忠心的士子。”游敢对豫让的故事倒并不熟悉,说到刺杀失败的刺客,他联想到的也就是荆轲了。
“那是贵族们,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贵族。”姜出否认了游敢的答案,“因为他们看中了豫让身上的一个特点,那就是面对智伯的真诚相待,他便是真诚回报。”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这才是大家追捧他的原因。”姜出缓缓地说道,“放在那位游腾身上,既然姬延表现出了如此诚恳地态度,他若是辜负了对方,恐怕也就只能换来别人对他的唾弃了。”
【不以成败论英雄。】游敢的脑海里面顿时浮现了这句话,结合刚刚姜出所说的,游敢也意识到自己评价一个人的标准,确实是有些狭隘。
想想荆轲、项羽这些人都是属于失败的人,乃至后面三国的诸葛亮、刘备等等,他们在功业上评价都是失败的,但是却不妨碍他们得到众人的追捧。
原因也很简单,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才是大家愿意忽略他们失败的原因。
“一个人的才或许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了德,大家也绝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人。”姜出缓缓说道。
对于游敢所表现出来的,对于才的追求,姜出并没有什么不满。
在他看来,游敢年龄还小,才能确实十分突出,便也容易自恃、自傲,忽略了其他的因素。
如果长此以往的话,所能带来的也就只有失败,因此他才会讲豫让的故事,一个失败却依然让人尊重、敬佩的刺客,希望能够让游敢脱离了那种“唯才以论”的思维。
姜出说的这么直接,游敢当然也明白了对方的想法,“我明白了,出叔,我之前的看法确实是有些窄了。”
“不过,从我跟那位姬延公子交流的经验来看,他并不像是那种愿意‘以国士待士子’的人,”鲁敖开口说道,“跟他讲话,总能够感受到他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似乎他跟我讲话,都是对我的一种施舍。”
“如果我是游腾,我会坚决的选择离开他。”
感谢书友“中原之志”和“墨下非白”的月票支持~
没有人是蠢人。
哪怕是放在战国时期。
许多人在看到思柔酒舍所做的事情后,就已经开始动手学他们了,而当越来越多的士子出现时,许多人也在考虑如何通过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人才。
既然姜出能够意识到记录下来每个士子的表现,那么,也就会有其他人也记录下来。
他在这上面耍小心思,也只能是被人看破。
姜出在脑子转过来之后,顿时明白游敢的想法,也就不再坚持。
毕竟,这些人里面他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出色的人,没有为了他可以放弃与姬延合作的人才。
用他们来巩固与姬延合作的基础,也是一件比较值得的事情。
“你也不用担心,”游敢以为姜出还是不舍这些士子人才之类,“如果他们只是看在姬延的身份上,就投靠的话,那么,他们也不是什么大才。”
“难道他们答出了你的题也不算么?”鲁敖问道。
“我出的题,不过是数的运算,有的人擅长,也有的人不擅长,”游敢回答道,“这种能看出一个人的才能,却无法彻底的了解他。”
“真正有才的士子,看的便是这天下大势,齐、楚、燕、韩、魏、秦天下诸侯争雄,如果看不懂天下大势,反而投身到周王室的麾下,只能说明他并不是一个真正有才的士子。”
站在历史的下游,游敢自然是知道秦国最后会统一天下,终结这个纷争的乱世。
但是,这个乱世,对于身处其中的天下士子,也是一个考题,考验他们选择谁,考验他们如何选择,才能将自己展现在这个历史的舞台上。
那么,对一个人的眼光考验就极为关键了,如果有人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选择了周王室,那么只能说明这个人的对天下大势判断的能力不行了。
游敢说这句话的时候,态度很是果决,让另外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落在了他的身上。
“也包括那位游腾么?”姜出问道。
他们筛选出的第一个人便是游腾,而游腾却直接投靠了姬延。
如果从游敢刚刚的话来判断,游腾的大局观视角确实是不怎么样。
“尽管他有苦衷,也有才能,但最后做了这种选择,也就明白他确实是没有看清天下大势。”游敢点点头说道。
姜出倒是明白了游敢的出发点,游敢对一个人是不是人才的判断很直接,就是看能不能取得成就,取得令人瞩目的结果。
应该说,游敢的这种想法多多少少带有后世那种十分功利的想法。
完全是以成败论英雄。
只是,这个时代,还没有到后世那种完全功利化评价一个人的程度。
姜出摇了摇头,“他选择姬延,充当姬延的臣子,才是说明他是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
游敢有些疑惑的看向姜出,明明都已经知道周王室无法再崛起,无法给他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他也没办法取得什么成就,又怎么可能是一个有才能的人。
“三晋地区有一个很有名的刺客,叫豫让,”姜出缓缓说道,“他原本晋卿范氏家臣,后又给晋卿中行氏做家臣,都没有什么名气。”
“后来给智伯做家臣的时候,智伯十分的尊重他,对待他十分的好。”
“晋阳一战,因为韩魏两家的倒戈,使得智伯兵败被杀,赵襄子由于太过愤恨智伯,不仅斩杀了智伯的家人,也把他的头颅做成了便器。”
“而豫让,作为智伯的家臣,便立志为其复仇,多次刺杀赵襄子。”
“然而,很可惜的是,都没有刺杀成功。”
“最后他也知道复仇无望,自杀身亡。”
“你觉得他是不清楚智伯身死,他哪怕刺杀了赵襄子也改变不了么?还是觉得他看不清当时的晋国情况,以及他与赵襄子之间的差距?”
“为什么他刺杀失败,大家现在依旧还尊重他呢?”姜出将自己的问题抛了出来。
“忠心,所有的贵族都想要那样忠心的士子。”游敢对豫让的故事倒并不熟悉,说到刺杀失败的刺客,他联想到的也就是荆轲了。
“那是贵族们,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贵族。”姜出否认了游敢的答案,“因为他们看中了豫让身上的一个特点,那就是面对智伯的真诚相待,他便是真诚回报。”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这才是大家追捧他的原因。”姜出缓缓地说道,“放在那位游腾身上,既然姬延表现出了如此诚恳地态度,他若是辜负了对方,恐怕也就只能换来别人对他的唾弃了。”
【不以成败论英雄。】游敢的脑海里面顿时浮现了这句话,结合刚刚姜出所说的,游敢也意识到自己评价一个人的标准,确实是有些狭隘。
想想荆轲、项羽这些人都是属于失败的人,乃至后面三国的诸葛亮、刘备等等,他们在功业上评价都是失败的,但是却不妨碍他们得到众人的追捧。
原因也很简单,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才是大家愿意忽略他们失败的原因。
“一个人的才或许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了德,大家也绝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人。”姜出缓缓说道。
对于游敢所表现出来的,对于才的追求,姜出并没有什么不满。
在他看来,游敢年龄还小,才能确实十分突出,便也容易自恃、自傲,忽略了其他的因素。
如果长此以往的话,所能带来的也就只有失败,因此他才会讲豫让的故事,一个失败却依然让人尊重、敬佩的刺客,希望能够让游敢脱离了那种“唯才以论”的思维。
姜出说的这么直接,游敢当然也明白了对方的想法,“我明白了,出叔,我之前的看法确实是有些窄了。”
“不过,从我跟那位姬延公子交流的经验来看,他并不像是那种愿意‘以国士待士子’的人,”鲁敖开口说道,“跟他讲话,总能够感受到他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似乎他跟我讲话,都是对我的一种施舍。”
“如果我是游腾,我会坚决的选择离开他。”
感谢书友“中原之志”和“墨下非白”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