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 > 第762章 试生产!

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 第762章 试生产!

    研究所.印刷厂!

    一大早,包括周扬在内的几个研究所的领导全都来到了印刷厂这边!

    因为今天是印刷厂试生产的第一天,大家都想看看效果。

    当众人来到印刷厂的时候,所有人第一感觉就是这个所长临时心血来潮组建的小破厂实在是有些寒酸。

    人家其他地方的印刷厂一般会有好多个车间,比如说机印车间、制版车间、装订车间等等,甚至于一些大型的印刷厂还会有职工宿舍、餐厅、澡堂等配套设施。

    但是八宝梁印刷厂却“简单”的很,所有的机器设备都被安排在了一个大型的工业厂房内,因为内部空间没有被分割,所以所有的车间其实就是在一个空间里。

    再就是印刷厂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从厂长到普通职工,加起来也就二十多人。

    好在厂子刚刚组建不久,也没有什么业务,职工这块儿可以慢慢解决。

    机印车间里,周扬看着旁边的厂长陈尚问道:“老陈,纸型刻印好了没有?”

    “刻印好了,为了这个纸型,我们昨晚上加班到凌晨才搞完!”陈尚道。

    “辛苦了!那咱们就开始吧!”

    “行!”

    随着陈尚的协调指挥,二十多名职工全部进入工作岗位。

    随后机器启动,印刷厂的试生产开始了。

    周扬交给印刷厂的第一个印刷任务是郭老带人撰写的《888式炮兵侦察雷达使用说明书》,雷达的说明书可不像是普通人家里的家电说明书,很复杂。

    整个《说明书》有足足一百多页,装订起来之后就是一本不算厚的书。

    在机器“哗啦啦”的运转中,一张张洁白的纸张被卷入机器中,紧接着出来的时候上面就多了大量的字迹。

    不得不说,聂老对于周扬的要求还是很上心的,给他们弄来的设备并不是那种老掉牙的机器。

    就印刷机而言,是最新款的四色对开胶印机,配的是四色四开胶印自动切纸机。

    此外还配备3台订书机,2台刮页机,1台锁线机,2台捆书机等等。

    也正因为这些设备比较先进,使用的人工较少,所以即便是只有二十多人,陈尚等人也能勉强让印刷厂运转起来。

    机器印刷的很快,不一会儿就将《炮兵侦察雷达说明书》给印刷出来了。

    随后工人便对裁剪完成的纸张进行装订,一本完整的书籍就算是彻底的下线了。

    当第一本书从生产线上下来之后,厂子里所有的人都激动不已。

    陈尚立即上前,将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说明书》拿给周扬。

    周扬接过书仔细翻阅了一番,发现他们印出来的书字迹清晰、大小合适、页面非常的整洁,没有划墨、折角、碎页等现象。

    “书的质量不错,完全符合标准!”

    听到周扬的话,印刷厂的职工干部们立即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

    忙碌了几天,终于有结果了,自然开心!

    “老陈,接下来你们的任务就是完善印刷厂的各个部门设置,组织生产,具体任务我会随后交给你们的!”周扬道。

    “所长,我们现在机器设备以及厂房都不缺,就缺工人,这个您得想想办法!”陈尚道。

    “工人的事儿你大可放心,我会亲自解决的!”

    “好!”

    ........

    从印刷厂出来之后,周扬心情舒畅的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印刷厂现在看起来虽然有点寒酸,但看得出老陈他们的业务能力不错。

    现在只要工人到位了,印刷厂就会步入正轨,成为研究所下蛋的一只金鸡。

    不是周扬爱钱,而是大环境如此,他必须未雨绸缪。

    眼下国内的各个科研机构以及军工单位,全都靠国家的财政拨款运行,倒是不需要为钱发愁。

    尤其是像他们研究所,有装备部的大力支持,短期内应该会过的很滋润的。

    但是周扬却知道,这样的好日子不会持续太久。

    就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就会对国家发展战略做出重大调整,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制定了国防科技工业要“军民结合”的方针,实施军转民。

    它的核心就是要求国防科技工业由单纯为国防服务,转变为同时为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服务。

    说白了就是让有实力的军工单位自己搞钱,最起码科研经费的大头得你自己搞,国家最多给你承担一小部分。

    比如说曾经生产枪弹的山城长安集团成为了后世国内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冰城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最大的微型客车生产基地,川省长虹集团已成为最大的彩电制造基地。

    还有国内最大得民用飞机、船舶和发动机生产基地等,众多的国家之最都来自军工企业。

    而我们所熟知的北方奔驰重型汽车、飞机工业集团、航天中汇、火箭股份、中光学集团、康拓红外、久远银海、乐凯新材、久之洋、华舟应急、中航电测、中航光电、航天通信等大集团,也全都出自军工企业。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八宝梁研究所想要发展壮大,就离不开自己的搞钱渠道。

    搞印刷厂一方面是研究所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周扬要赚一笔快钱,好为后面的计划做准备。

    不过不管干啥,没人可不行。

    由于研究所是秘密单位,他们这边并不能随意招募工人,必须得到上级部门的同意才行。

    思之再三,周扬随即拨通了青城方面的电话!

    一套繁琐的流程过后,周扬终于联系上了聂南孙。

    “聂老,我是周扬!”

    “你小子咋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聂老我们的印刷厂搞起来了,现在人手匮乏,您老给想想办法!”周扬道。

    “这你可为难住我们,你如果要科研人才,我还能凑一些给你,但要说普通工人,这个还真没啥办法!”聂南孙道。

    “能不能再从其他军工厂调一些过来?”

    之前为了组建炮兵侦察雷达的总装车间,装备部那边一次性给八宝梁研究所调了三百人过来,都是从各个兵工厂抽调过来的。

    “这不可能,你知道抽掉一个工人到你们哪里有多麻烦吗,这肯定不行?”

    “那咋办?”

    电话那头的聂南孙略作沉默,然后问道:“你们预计需要多少人?”

    周扬想了想说道:“保守估计的话,至少100人!”

    “要是一百人能解决问题的话,你可以和本地的武装部联系一下!”聂南孙道。

    “武装部?”

    “对,每年都有不少军人退役,你可以招募这些人过去!”

    周扬的眼睛顿时一亮,当即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

    这时聂南孙再次建议道:“但你们那里毕竟是秘密单位,弄上这么多不相干的人进去,显然也不太好!”

    “为了保险起见,你们的这个印刷厂最好还是从研究所独立出来,以后做啥也比较方便!”

    周扬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个想法,这事儿我仔细规划一下!”

    其实聂老不说,周扬也有这个想法。

    而且在他的规划中,不仅仅是印刷厂要独立出去,以后的雷达总装厂也将会独立出来。

    除此之外,八宝梁研究所以后建立的各个工厂企业也都是独立运行,并不和研究所搅合在一起。

    就在周扬沉思之际,聂南孙再次说道:“对了,有件事儿要通知你,碰头会的时间定下来了!”

    “啥时候?”

    “1月28日,地点就在青城,你小子到时候可是的早点来啊!”

    “行!”

    随后两人又聊了些碰头会的细节,周扬这才挂了电话!

    (六七十年代的印刷厂)

    (校对工作)

    (当年的体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