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非常权途 > 第941章 直言后果

非常权途 第941章 直言后果

    看着有些脸色难看的邹小达,曾家辉将那一堆旧报纸往旁边推了一下,“这些你不用看也能知道,你代表青基会做过什么、说过些什么,上面全记着呢。你对自己拿希望工程捐款资金投资的事,你好像曾经还振振有词的说什么,因为是慈善机构,投资项目做得不好,你就想把它装在一个好的项目里,用一个好的投资把亏损项目消化掉。还称什么青基会的投资是九个赢利、一个亏损、投资是有盈有亏,总的效果是盈大于亏。你想说明的是什么?是不是要让捐款者认同你的做法,还是想让社会各界人士支持你继续这样做?”

    “当时确实考虑不周,说话没太注意。”

    邹小达显然没料到曾家辉今天找他谈话,全然不像其他领导,人家根本不就事论事,只翻出几张报纸,照着自己曾经公开说的话就把问题抛了出来,他的心里有点拨凉了。

    “想过后果没有?”

    曾家辉直截了当的问道。他现在无需讲什么大道理,也不用说太多,全不按套路来。这倒更加把邹小达搞得被动,原本想好的几套解说方案全派不上用场。

    邹小达有些心乱如麻,嘴上只能先应付着,“我知道投资的事有一些问题,对青基会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我知道不适合再当这个秘书长……”

    曾家辉摇头道:“如果后果只是不当秘书长,那叫什么后果,你可能今后还能说自己是功成身退吧。什么叫‘有一些问题’,这里面的问题大了。损害了青基会的声誉,这只是一个方面,这个责任确实只需要拿掉你秘书长的职务就可以了。可是,你违反规定拿希望工程的资金去投资,这可是违反的国家法规;你让捐款人对你声讨这么长时间,社会人士也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事,对你提出了批判,站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会有一个什么样后果?这要是搁在旧社会,那会把你像阶级敌人一样批斗,先来个游街示众,再搞一个公开批判大会,然后砍你脑袋都是轻的…….”

    邹小达的额头上终于见了汗珠,道:“曾书记,我确实做错了这事儿。不过,有些问题是记者们夸大其词啊,有些方面我也是受记者的引导才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事实上有不少出入。”

    怪记者?

    曾家辉不禁摇头,新闻记者的素质良莠不齐,内地一些记者写东西不爱动脑子,但这能怪到记者的身上么?记者们现在能够为邹小达担当一部分责任么?显然不能。只是他不想当面这样说,而是道:“就拿你说记者引导的事来讲,你公开说投资总体上是盈大于亏,倘若审计署今后公布审计结果,认定你的投资是一半赢利一半亏损,甚至倒过来是亏损大于赢利,或者审计署认定你邹小达消化亏损的做法属于作假帐。嘿嘿,那我现在就要想一个问题,曾经采访你的那些糊涂记者们,他们的脸面该往哪里放呢?”

    “……”

    邹小达张了张嘴,最终还是闭上没说话,这曾副书记的话,很讲技巧啊,换了个角度不但狠批了自己,还让自己真是找不到太有用的回答语。

    曾家辉看着邹小达的脸,慢慢的继续道:“说到这儿,我倒是有点为内地那些采访过你的记者们担心,他们会不会因为你而犯错误。”

    “曾书记,您这话我可听不太懂?”

    邹小达是真的不懂,还是假装不懂,这只有他自己清楚。

    不过,曾家辉没给他装懂的机会,突然一收脸上的温和,严肃的道:“我郑重核实一下,你每年花在记者们身上用了多少钱,来源是什么?”

    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凌厉的目光一眨不眨的盯着邹小达,直盯得邹小达是毛骨悚然。邹小达对这个敏感的问题,还真是难于回答。

    邹小达上任青基会秘书长以来,很是知道笔杆子的重要性。一直以来,专门跑青基会、希望工程这条线的记者们的姓名可是经常出现在希望工程的领款单上。一般情况下,新闻发布会后邹小达都会把记者们的签到簿改成补贴签收簿,让每一位参加的记者都领到一点补贴。记者的待遇还实行区别对待,文字记者一般的补贴相对低一点,一般200-1000不等,电视台的记者则相对高许多,每次都在2000-5000元不等。而且邹小达一年召开的希望工程新闻发布会,往往都有20次以上。如此算下来,一名文字记者一年就能从基金会拿到4000-元、一名电视台的记者能拿到4-10万的补贴。而且还不包括个别记者的专项补贴。

    事实存在,面对曾家辉的发问,邹小达沉默了一阵,还是回答道:“一年花在记者身上的估计也有两三百万的费用吧,这些钱都是宣传费用方面支出的….”

    曾家辉拿着笔在一张约上写了一个数字,然后又问道:“记者们真的领到了这些钱?”

    邹小达点头道:“是的,确实是发给了他们一些车马费。”

    “他们都清楚拿的什么钱?”

    “不知。”邹小达倒是实话实说,“签字的时候,我们用的是签到单,他们都被蒙在鼓里的。”

    “哦。”

    曾家辉这下倒是不用为记者们担忧了,松了一口气。不然的话,这些事扯出来,那不知会得罪多少无冕之王,那可是会为自己埋下不少的定时炸弹啊!“我听说有个电视界的“大腕”记者,在希望工程“签收”的补贴最多。有人反应她有一次她将自己的一笔稿费捐给希望工程是二十万元,可第二天青基会就让这位记者从青基会领走了二十万的工作经费。有这回事没有?”

    邹小达想了一下,点头道:“有。”

    曾家辉问道:“那算怎么回事?”

    邹小达想了一下,说道:“希望工程的劝募工作很辛苦,这笔钱是给她作为活动经费的。”

    曾家辉再次的暗自摇头,名人言行,令人难忘:可一个名记以这种方式从青基会财务部领取希望工程的大额工作经费,而且还不止一次,这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