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 第166章 胡氏的态度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166章 胡氏的态度

    王钝的离开是偶然,也是必然的!

    七十岁的人了,就算继续坐在朝廷恐怕也没有几年了。

    欺君这种事,可大可小,就看皇帝愿不愿意和你计较了。

    想办你,全家问斩,想留你,一笑而过!

    就像老爷子问李景隆,你贪污茶马没?

    他肯定会一口否认,其实呢,他就差把贪污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换而言之,就没几个官员能和皇帝说几句实话,如果都按欺君罪论处,估计朝廷剩不了一半人,地方上八成全军覆没。

    如果真要杀了王钝,朝中的那些老臣恐怕人人自危,不久就会有很多人主动提出辞官。

    这些人老成持重,有名望和才能,能坐镇各个衙门,从而稳定整个朝廷,但却没有什么进取之心。

    而且六部主官,加个二品散阶,配上东宫虚衔,基本上仕途就到顶了,死后一个谥号,盖棺定论,朝廷罢朝一日,以示哀悼,这辈子就算圆满了。

    换而言之,只要维持现状,无功无过,在位子上熬到死就行,不是所有人都像詹徽一样,一把年纪,都当太爷的人了,还这么有干劲。

    所以这些老臣已经失去了进取心,没有年轻官员的有干劲和大破大立的魄力。

    朱雄英何尝不明白这些道理,朝廷需要一批真正有魄力,有进取心,有干劲,能做事,能做实事,做把事情做好的能臣干吏。

    可换血也要循序渐进,要是把所有老臣全部弄下去,换上一批年轻人,恐怕朝廷中枢会立马瘫痪,压根就运作不起来,他们没有资历和威望,压不住下面的人。

    所以,总而言之,这些老臣要慢慢换掉,绝不可能一下子都赶走养老。

    而朱雄英厚待了王钝,也是想告诉所有老臣,永兴不是一个苛刻的人,你们别担心,王钝一个犯错的人都有这样的待遇,你们只要继续老实本分做事,整理好自己衙门那一摊子事,走的时候皇帝一定不会亏待你。

    当然,王钝这事可大可小,但不能触犯皇帝底线的事,不然就是刘三吾,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落得一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这些士大夫把自己的名声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他们不怕死,就怕名声臭,晚节不保,真比死都难受。

    王钝走了,礼部尚书的位子空了下来,所有人都认为会由侍郎郭任升任尚书,或者从别的衙门,地方调个副官上来,结果皇帝没有搭理这茬,只是让郭任代行尚书之事。

    位子不能填满,就拿六部来说,洪武一朝,几乎没有六个尚书,即使有也很短暂,就是要故意留出一个位子让下面的官员看着,想着。

    在詹徽之前,兵部尚书的位子就空了七八年之久,而他就是奔着这个位子去的江南。

    位子都满了,下面也没有进步的动力了,更何况这些老臣是一个比一个能熬,这都永兴八年了,除了韩宜可,至今没死一个。

    ……

    转眼之间,到了开春之际,老百姓纷纷扛着犁,牵着牛前往田里耕种。

    一年之计在于春,百姓农忙,宫里也忙,特别是永兴,忙到焦头烂额。

    文华殿内,众臣端坐一堂,朱雄英拿着一道都察院的奏本看了起来。

    “这真是胡汉苍写的?”

    面对皇帝的质问,右御史凌汉说道:“回陛下,确实是安南君王胡氏亲自所写,朝廷派去的检察御史就在当场,胡氏不仅愿意迎回天平,还于王位,以君侍之,还主动归还被占去的几处边关之地!”

    迎回陈天平,把王位还给陈氏,这话鬼都不信,吃到嘴里的肥肉,断然没有吐出来的道理。

    “既然胡氏如此深明大义,那朕也不与追究其罪!”

    朱雄英吩咐道:“来人,把陈天平叫来!”

    众人有些疑惑,安南胡氏谋朝篡位,诓骗天朝,皇帝竟然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过去了,这可不是永兴的处理事情的风格啊,不趁机发兵也就算了,怎么也得问安南要点赔偿啊。

    这事不对啊!

    “臣陈天平叩见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来就行大礼,懂事!

    “起来吧!”

    朱雄英拿着奏本说道:“胡汉苍已经答应朕,将王位还给你们陈氏,朕这就派人送你回去继位!”

    大明宗国的大宗主都开口了,那这件事就算板上钉钉了,那胡氏不敢不给,陈天平大喜过望,立马叩首道:“臣叩谢大皇帝陛下,厚待之情,复国之恩,天平一定谨记于心,愿两国修好,万世太平!”

    “这也是朕的意思!”

    朱雄英微微一笑,安抚道:“既然胡氏肯让位给你,朕也不能让他吃亏,朕封他一个郡王,各自安好,你回去后不要大肆报复,对臣民要好……”

    “如果胡氏不服从你,朕会管,但你要以此为借口,倒行逆施,朕也不依!”

    “国内有什么大灾大难的,实在过不下去,就派人回来告诉朕,朕会立马给你们送去钱粮,有动乱,朕也会派兵帮你协调,直到你们国内度过难关!”

    这番话说的真是情深意切,颇有天朝大宗国之风范,永兴大皇帝乃仁义之君,名不虚传。

    陈天平感动不已,再次叩首道:“大皇帝厚恩,天平无以为报,日后来使,必将加倍朝贡!”

    “兄弟之国,情同手足,帮你们也是应该的!”

    朱雄英客气一句,随后问道:“诸位爱卿以为派何人去送陈天平回国?”

    工部侍郎陈瑛立马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当派前礼部员外郎杨渤前往安南,戴罪立功!”

    “好!”

    朱雄英嘴角勾起一丝若隐若现的笑意,说道:“赐陈太平绮罗纱衣各二袭,钞一万贯,蟒袍金印,以杨渤为使,率领五千人护送其回安南!”

    “臣叩谢大皇帝陛下!”

    陈天平心中终于松了口气,既然天朝皇帝下旨了,胡氏不敢不从,自己这个安南国君算是定下了。

    陈天平是松口气了,但朱雄英却紧张起来了,后面会发生什么,他心中一清二楚。

    人走后,朱雄英留下了詹徽和陈瑛二人,说道:“让沐晟回云南,协助他的兄长沐春整顿兵马,调配粮草,随时准备出兵!”

    “另外再派人告诉桂林的何福,山地营可以在边境动一动了,战场才是最好的练兵方式!”

    二人拱手道:“臣等遵命!”

    朱雄英继续说道:“詹卿,有些事不用朕说了吧!”

    詹徽拱手道:“臣明白,战前军费臣会在秋收前全部凑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