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224章 江南欠税
热门推荐:
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战国:开局一块地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我和小八管售后
道书觉醒!少年一人一剑破苍穹!
小仙医都市游
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林清屏顾钧成
苟王长生
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林清屏顾钧成
文华殿!
朱雄英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一份奏本,看的是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不对啊,这江南的赋税怎么才收上来六成,剩下那四成什么情况?”
内阁的主事人董伦不在,已经告病有些日子了,如今是朱高炽在主持大局。
朱高炽颇为无奈的说道:“陛下,江南欠税由来已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这事朕知道,可这欠的也太多了吧!”
朱雄英将奏本拍在桌子上,说道:“要说以前欠这么多,朕不说什么,可新政都推四五年了,怎么还欠这么多!”
大明开国后,各地施行轻税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唯独一地,不仅没有减轻赋税,反而增加,那就是江南,至于原因,就是当年江南地区支持张士诚。
尽管江南重税,但各地衙门从来没有如数上交过,几乎是年年欠。
洪武末年时,江南地区欠朝廷赋税已经达到无法计算的地步了。
最富庶的苏州府,从洪武二十四年到二十八年,四年加起来倒欠朝廷三百八十万石税粮。
朱雄英继位后,一看这情况,不行啊,这要再欠下去,老百姓就没活路了,直接御笔一挥,免去三百万石粮食的赋税。
可到了如今永兴九年,十年过去了,加上推行新政,苏州府竟然又欠朝廷二百五十多石粮食,松江府更夸张,欠五百多石,这还是在不断减免赋税的情况下。
去年苏州府应征粮税四十四万石粮食,但最终只收上来十一万石。
别的地方是三十税一,江南却是十税一,后来永兴新政,天下赋税改成了四十税一,这无异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但江南之地还是十税一。
朱高炽拱手道:“陛下,这已经算多的了,新政没有推行之前,苏州府的赋税只有六万多石粮食!”
“赋税之事,其实这件事和新政没有太多关系,主要是在运输之中会有一定的损失和消耗,大概有三成之多!”
百姓上交税粮后,事情还没完,还要负责运输,一路之上,人吃马嚼,这都是巨大的消耗,也就是说,粮食从地方运到京城,在这过程中,每一百石就要消耗和损失三十石。
这些事情,朱雄英之前都没怎么当回事,如今再看,简直不可思议。
“三成……你闹呢?”
朱高炽得到的只是数据,并不了解地方的情况,无法回答皇帝的疑问。
“陛下!”
此时,杨士奇站了出来,解释道:“在运粮过程中,因为丢失,偷盗,落水,洒落,腐烂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产生损耗,这些都在税粮的总数之中!”
朱雄英听后立马瞪着二人,说道:“就算再有损耗,也不能损耗三成之多……怎么,丢失都是都是几百上千的石丢,还偷盗……什么样的盗贼能偷走几个府县的税粮……你们把朕当傻子了!”
詹徽在江南当布政使的时候,杀的整个江南是人头滚滚,人人自危,那个时候也没这么多屁事。
朱允熥后来借着淮逆案又去清理了一回,不过还没查完就被叫回来了。
这才过去四五年,江南又开始乱了起来,真他娘的奇怪了,这些人都不怕死吗?
“查,朕倒要看看,损粮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不是如同你们说的那样,还有……”
“江南欠税的事情不能总是这样拖着,要想办法解决了,朝廷不能总是免税!”
说着,朱雄英看向一旁的内阁成员,问道:“谁去江南跑个腿?”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低头不语,就连杨士奇都不敢说话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查损粮,必然要得罪人,而且会得罪很多人,解决欠税,这更是不可能的事,拖欠几十年的烂账了,压根无法解决。
只要接下这差事,就算得罪了所有江南士绅和出身江南的官员,得罪他们,别说仕途,命随时都得搭进去。
朝廷让你去查损粮,去解决欠税,你总要给皇帝一个结果,查不清,办不好,一样没有好下场。
除非你有詹徽那样的能力和魄力,用自己和整个家族的命赌一次,不仅要有敢得罪人的魄力还要有能解决事情的能力,最后,你还要赌,皇帝会保你。
詹徽无疑是赌赢了,已经是位高权重,成为皇帝的心腹之臣,但他也成了江南士绅和文官心中的眼中钉,肉中刺,就连那些清流都和他不对付。
他最好死在皇帝前面,不然绝不会有好下场。
詹徽敢赌,不代表所有人都像他一样也敢赌!
这不仅是苦差事,还是得罪人,能送命的苦差事。
看着这些内阁成员,朱雄英突然冷笑起来,说道:“朕发现,自从董伦告病后,你们内阁就变味了!”
“一股子馊味,令人作呕!”
这话说的可是相当的难听了,比骂祖宗都狠。
“若是大明的官员都如你们这般,这天下的百姓早都饿死了!”
朱雄英冷哼一声,拍案而起,甩了甩袖子,直接离开文华殿。
众人擦了擦汗,心中竟是一阵庆幸,幸亏皇帝只是骂两句,既没有强行让谁去江南,也没有一气之下罢官,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杨士奇愁眉苦脸的说道:“燕王千岁,您看……”
“我看啥!”
朱高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摆手道:“啥也别看,都该干啥干啥去!”
大胖巴不得朱雄英一气之下把他赶出皇宫,滚回封地。
当初,朱雄英继位之时,老爷子曾经千叮咛万嘱咐,天下赋税半出江南,一旦江南的赋税出现问题,那必然会影响整个大明的财政,一定要看好江南之地。
虽然如今的江南风平浪静,但朱雄英已经隐隐感觉到有种不好的苗头要冒出来了。
江南欠税和损粮之事必须要从根本解决了,不然会影响战事。
但让谁去处理,就成了难题,詹徽很显然是不行,老头子年纪大了,不能再折腾他了。
而且此次派去的官员必须是有能力,不怕死,不怕得罪人,敢想敢干的人,最好是有干劲的年轻人。
次日,朱雄英直接宣布圣旨,谁敢去江南办事,三日后,奉天殿外廊下等候。
可等到三日后,朱雄英来到奉天殿外,却看到只有一人站在那等候。
得罪人的活看来谁都不想干啊,能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做事,已经算不错了。
这位穿着蓝袍的官员看样子也就二十四五岁的样子,宫里很少能看到这么年轻的官员。
走进奉天殿,年轻官员拱手行礼道:“臣翰林院学士周忱见过陛下!”
……
中秋佳节,在这里祝各位读者大人们,比朱雄英尊贵,比李景隆富有,比常茂威猛,比晋王,湘王帅气。
新人物周忱出场,书后期的灵魂人物!
朱雄英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一份奏本,看的是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不对啊,这江南的赋税怎么才收上来六成,剩下那四成什么情况?”
内阁的主事人董伦不在,已经告病有些日子了,如今是朱高炽在主持大局。
朱高炽颇为无奈的说道:“陛下,江南欠税由来已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这事朕知道,可这欠的也太多了吧!”
朱雄英将奏本拍在桌子上,说道:“要说以前欠这么多,朕不说什么,可新政都推四五年了,怎么还欠这么多!”
大明开国后,各地施行轻税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唯独一地,不仅没有减轻赋税,反而增加,那就是江南,至于原因,就是当年江南地区支持张士诚。
尽管江南重税,但各地衙门从来没有如数上交过,几乎是年年欠。
洪武末年时,江南地区欠朝廷赋税已经达到无法计算的地步了。
最富庶的苏州府,从洪武二十四年到二十八年,四年加起来倒欠朝廷三百八十万石税粮。
朱雄英继位后,一看这情况,不行啊,这要再欠下去,老百姓就没活路了,直接御笔一挥,免去三百万石粮食的赋税。
可到了如今永兴九年,十年过去了,加上推行新政,苏州府竟然又欠朝廷二百五十多石粮食,松江府更夸张,欠五百多石,这还是在不断减免赋税的情况下。
去年苏州府应征粮税四十四万石粮食,但最终只收上来十一万石。
别的地方是三十税一,江南却是十税一,后来永兴新政,天下赋税改成了四十税一,这无异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但江南之地还是十税一。
朱高炽拱手道:“陛下,这已经算多的了,新政没有推行之前,苏州府的赋税只有六万多石粮食!”
“赋税之事,其实这件事和新政没有太多关系,主要是在运输之中会有一定的损失和消耗,大概有三成之多!”
百姓上交税粮后,事情还没完,还要负责运输,一路之上,人吃马嚼,这都是巨大的消耗,也就是说,粮食从地方运到京城,在这过程中,每一百石就要消耗和损失三十石。
这些事情,朱雄英之前都没怎么当回事,如今再看,简直不可思议。
“三成……你闹呢?”
朱高炽得到的只是数据,并不了解地方的情况,无法回答皇帝的疑问。
“陛下!”
此时,杨士奇站了出来,解释道:“在运粮过程中,因为丢失,偷盗,落水,洒落,腐烂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产生损耗,这些都在税粮的总数之中!”
朱雄英听后立马瞪着二人,说道:“就算再有损耗,也不能损耗三成之多……怎么,丢失都是都是几百上千的石丢,还偷盗……什么样的盗贼能偷走几个府县的税粮……你们把朕当傻子了!”
詹徽在江南当布政使的时候,杀的整个江南是人头滚滚,人人自危,那个时候也没这么多屁事。
朱允熥后来借着淮逆案又去清理了一回,不过还没查完就被叫回来了。
这才过去四五年,江南又开始乱了起来,真他娘的奇怪了,这些人都不怕死吗?
“查,朕倒要看看,损粮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不是如同你们说的那样,还有……”
“江南欠税的事情不能总是这样拖着,要想办法解决了,朝廷不能总是免税!”
说着,朱雄英看向一旁的内阁成员,问道:“谁去江南跑个腿?”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低头不语,就连杨士奇都不敢说话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查损粮,必然要得罪人,而且会得罪很多人,解决欠税,这更是不可能的事,拖欠几十年的烂账了,压根无法解决。
只要接下这差事,就算得罪了所有江南士绅和出身江南的官员,得罪他们,别说仕途,命随时都得搭进去。
朝廷让你去查损粮,去解决欠税,你总要给皇帝一个结果,查不清,办不好,一样没有好下场。
除非你有詹徽那样的能力和魄力,用自己和整个家族的命赌一次,不仅要有敢得罪人的魄力还要有能解决事情的能力,最后,你还要赌,皇帝会保你。
詹徽无疑是赌赢了,已经是位高权重,成为皇帝的心腹之臣,但他也成了江南士绅和文官心中的眼中钉,肉中刺,就连那些清流都和他不对付。
他最好死在皇帝前面,不然绝不会有好下场。
詹徽敢赌,不代表所有人都像他一样也敢赌!
这不仅是苦差事,还是得罪人,能送命的苦差事。
看着这些内阁成员,朱雄英突然冷笑起来,说道:“朕发现,自从董伦告病后,你们内阁就变味了!”
“一股子馊味,令人作呕!”
这话说的可是相当的难听了,比骂祖宗都狠。
“若是大明的官员都如你们这般,这天下的百姓早都饿死了!”
朱雄英冷哼一声,拍案而起,甩了甩袖子,直接离开文华殿。
众人擦了擦汗,心中竟是一阵庆幸,幸亏皇帝只是骂两句,既没有强行让谁去江南,也没有一气之下罢官,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杨士奇愁眉苦脸的说道:“燕王千岁,您看……”
“我看啥!”
朱高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摆手道:“啥也别看,都该干啥干啥去!”
大胖巴不得朱雄英一气之下把他赶出皇宫,滚回封地。
当初,朱雄英继位之时,老爷子曾经千叮咛万嘱咐,天下赋税半出江南,一旦江南的赋税出现问题,那必然会影响整个大明的财政,一定要看好江南之地。
虽然如今的江南风平浪静,但朱雄英已经隐隐感觉到有种不好的苗头要冒出来了。
江南欠税和损粮之事必须要从根本解决了,不然会影响战事。
但让谁去处理,就成了难题,詹徽很显然是不行,老头子年纪大了,不能再折腾他了。
而且此次派去的官员必须是有能力,不怕死,不怕得罪人,敢想敢干的人,最好是有干劲的年轻人。
次日,朱雄英直接宣布圣旨,谁敢去江南办事,三日后,奉天殿外廊下等候。
可等到三日后,朱雄英来到奉天殿外,却看到只有一人站在那等候。
得罪人的活看来谁都不想干啊,能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做事,已经算不错了。
这位穿着蓝袍的官员看样子也就二十四五岁的样子,宫里很少能看到这么年轻的官员。
走进奉天殿,年轻官员拱手行礼道:“臣翰林院学士周忱见过陛下!”
……
中秋佳节,在这里祝各位读者大人们,比朱雄英尊贵,比李景隆富有,比常茂威猛,比晋王,湘王帅气。
新人物周忱出场,书后期的灵魂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