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 第1457章 反其道而行之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第1457章 反其道而行之

    对于郭嘉等人的提议,贾诩并没有任何反对的意见,因为他深知,越是聪明的人,越是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即便他说的天花乱坠,他也知道,这些人对李竹,仍旧有着自己的看法,

    与其这样,那便让这帮人自己去了解了解,然后再看,

    可以说,

    贾诩的计划,就是“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当然了,

    这种事,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李忧本人的,毕竟是商量着让人家的儿子上战场,没有他这个当爹的同意,怎么想都是万万不能的,

    因此,在郭嘉的协商过后,李忧亲自借用了宴会厅,想着让郭嘉等人为李竹考量考量,

    就像荀攸之前说的一样,

    在这方面,李忧还是相当开明的,他信奉的一句话,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若是李竹胸无大志,只想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凭李忧的本事以及李竹那些叔伯的关系,护他一世平安,怎么想都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但若是他确实在某方面有天赋,想要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李忧也绝对不会过多干涉,上了战场,是生是死各安天命,身为太平侯爷的儿子,他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获得了太多常人无法拥有的资源,

    吕布教他武艺,贾诩教他谋略,吃喝不愁对他来说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他要是想要什么东西,他子龙叔叔费多少力气也要给他弄来,

    这种生活,已经是多少人做梦都羡慕不来,

    命这个东西,本就是虚无缥缈,越是想要抓住,越是会从手中流失,因此李忧从一开始就知道,如果这孩子有自己的一番抱负,那就让他自己去闯,

    命运,

    向来热衷于眷顾狂徒!

    宴会厅内,

    李竹坐在中间,仍旧在仔细端详着手中的书籍,甚至可以说是目不转睛的地步,

    “文和,这和你说的可有点不一样吧?”,

    郭嘉努了努嘴,有些质疑的说道,

    “你看,竹儿手中的那本书,不正是论语来着,你看他看的多认真,甚至达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地步,这样的孩子,你总说他没有道德底线,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了吧!”,

    “你说呢,伯川?”,

    抬起眼皮看了看郭嘉,李忧张了张嘴,终究是没有说话,身为父亲,他如何不想为自家儿子证明,或者是说两句好话,

    但他仅存的道德观,又让他无论如何都开不了这个口,

    见状,

    贾诩不由得轻笑一声,看向郭嘉道,

    “既然如此,不如奉孝就去考校一下竹儿,看看他对孔圣人之言的理解如何,就当是今日考核竹儿的开胃菜了,如何?”,

    “嗯?”,

    敏锐的郭嘉,从李忧的表情和贾诩的语气中看出了一丝不对劲,但事已至此,他也确实找不到什么拒绝的理由,

    “成!”,

    “一个个都神神叨叨的,我去就我去!”,

    说罢,

    郭嘉快步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李竹的肩膀,后者先是一愣,扭头发现来者是郭嘉后,李竹当即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竹儿,见过奉孝伯父,咱们是马上就要开始考我了吗?”,

    “咱们叔侄两个就不必多礼了!”,

    只见郭嘉摆了摆手,循循善诱道,

    “我只是单纯的过来和你聊聊天,顺便让你放松下来,真正的考核,要等曹公过来之后再开始,毕竟你手底下又没有兵马,想要直接去战场上,总得先服众才行,所以,能不能说服曹公,才是你今天的重头戏!”,

    说到这儿,

    郭嘉先是顿了一下,随后指着李竹手中的《论语》说道,

    “竹儿,我看你沉浸此书,能不能告诉我,你现在读到哪一句了?”,

    “回奉孝伯父话,”,

    只见李竹轻声回道,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哦!”,

    郭嘉颔首笑道,

    “原来是《卫灵公篇》,既然如此,竹儿可知道这话的意思是什么?”,

    “当然!”,

    李竹毫不犹豫的说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在大多数人的评价中极其优秀,或者极其恶劣,那么便要自己去详细探查,不可盲目相信,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

    听闻这话,

    郭嘉不由得挑了挑眉,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李竹说的不对,而是因为这小子说的简直太对了,

    他在接下这个任务时,一直都在好奇,李竹会把这论语读成什么样,可现在这么一看,人家就是正儿八经在学,根本没有任何异常,

    “竹儿,果然是天资......”,

    要么说,

    人不能高兴的太早,郭嘉话没说完,便听见李竹细声细语的说道,

    “因此,想要骗过君子,不可造势过甚,而要符合中庸之道,让自己在别人口中的评价好需要有好有坏,这样才不会引起别人的警觉!”,

    “嗯?”,

    郭嘉愣了愣,有些不敢置信的继续问道,

    “那你再说说另一句,”,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回奉孝叔父!”,

    李竹只是稍微思索,便立刻有了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了过失而不改正,那就会变成真正的过错!”,

    “所以......如果要设计一个君子,完全可以从他的过失入手,如果他一定会改正,那就证明,他的行为模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固定下来,那我们剩下可用的手段就太多了......”,

    “停停停!”,

    郭嘉捏了捏眉心,直到现在,才反应了过来,李竹完全是将这书中的君子当成了一个假想敌!

    仔细想想,

    其实还真就是了,

    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世间的君子,皆以论语为行为准则,可如果但凡是君子,都遵循这书中的道理,那按照这书中的描述反过来对付君子,

    岂不是一对付一个准,

    从这种角度来看,

    或许现在大汉天下中所有以君子自居的家伙,一旦碰见李竹,

    都会被骗的一个铜板都不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