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 第1475章 要什么就给什么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第1475章 要什么就给什么

    宴会接连开了三天,

    但事实上,

    这群人即便在宴会上,也几乎全都在聊安息战场的形势,很显然,前方过于激烈的战事,还是影响了这这群人的心声,

    当然了,

    这可不能说是李忧等人没见过世面,毕竟那安息罗马的地盘若是真能被大汉给打下来,其国土面积,将彻底达到一个匪夷所思的程度,也就是现在大汉的人才确实多,如若不然,打下来之后如何治理都是个大问题,

    但现在就好办多了,

    实在不行,长安城内留一个庞统就够用,像什么蒋琬啊、马良啊,都派出去当封疆大吏就成了!

    没办法,

    谁让大汉在李忧的发掘下人才实在是多的离谱呢?

    即便不算蒋琬、马良这种本就难得一见的天才,这些年平原学堂出来的学子,都足以撑起国家的中基层官员的构成,李忧在多年以前建立学堂的期许,也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候,派上了用场,

    而现在,

    唯一需要众人担忧的,就是战场上的进度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曹操到底还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将安息战场的命脉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

    事实上,

    就像李忧等人预料的一样,在年末最后一场大胜过后,安息战场彻底进入了拉锯战的范畴,

    没错,

    彻底了解了大汉的战力后,安息和罗马立刻便缔结了极为坚固的攻守同盟!

    安息国举全国之力,集结可战兵卒六十万,在各个城池中死守不出,而罗马人则是又一口气拿出了三十余万善战将士,全部押在了前线上,但是和之前唯一的不同是,

    不管是罗马还是安息,都放弃了主动进攻的机会,扎稳根基,要和曹操一点一点的打消耗战,

    这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在战局明显处于劣势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战事能拖多长就拖多长,

    一来,可以等待时机,只要耐得住性子,未必便不能蹲到对方的失误,从而反败为胜,一举扭转之前的颓势,就像演义之中,陆逊火烧连营,就是一败再败,最后才有了夷陵之战!

    而二来,

    一旦双方在战场上僵持的时间过长,那么两国之间较量的重点就会由转变成后勤上的较量,

    打仗就是打钱,这句话不管放在何朝何代,都是当之无愧的至理名言,但问题是,比钱粮,他们两国加在一起,难道就会是大汉的对手了?

    自从丝绸之路打通以后,罗马安息在商业上,就极其仰仗大汉,可现在随着开战,这条路被彻底堵死,罗马安息的商业直接遭受到重创,青壮的大量流失,导致粮食产量也大幅度下降,

    再反观大汉,虽然断了丝绸之路后,商业繁荣度也有所降低,但你架不住人家大汉本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啊?

    这场战事,别说大汉了,甚至都未能波及到开伯尔山口以南的贵霜,真打钱粮,罗马安息加在一起也没戏的!

    .......

    “所以现在是什么情况?”,

    看着握着最新军报的郭嘉,李忧不由得轻声发问,

    “是不是前线有什么变动?”,

    “变动倒是没有!”,

    郭嘉摇了摇头道,

    “这封军报上说的很清楚,罗马和安息已经不打算在正面和曹公分胜负,而是龟缩起来,希望能坚守到曹公自己出现失误,或者我们的后勤跟不上,然后再发起反击!”,

    “那他们可就是痴心妄想了!”,

    李忧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上半年曹公还开仓放粮了吧?”,

    “是啊,不放也不行啊!”,

    一直未曾开口的徐庶突然说道,

    “咱们现有的粮仓,根本储存不下那么多的粮食,要是就这么一直放着,早晚也是浪费,还不如早些分发下去一些,也能稍微减轻一些咱们自己的储粮压力!”,

    “不过,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文若已经申请在荆州大建粮仓,明年开春就能完工,日后咱们的粮草,只会越来越多!”,

    “想和咱们打消耗战,真有意思!”,

    “谁说不是呢!”,

    李忧轻笑一声,颔首说道,

    “这一年来,曹公的所有军粮,其实都是调用贵霜的粮仓,咱们大汉境内的粮仓,一共也没运出去多少!”,

    “当然,从现在开始,怕是想不动用也不行了,只不过就算如此,支撑曹公打个十年八年的底气,多少还是有的!”,

    “不过......曹公千里迢迢的派人传来这封军报,不会只是为了说这件事吧?”,

    “当然不会了!”,

    郭嘉摇了摇头,淡定说道,

    “这封信上说,曹公希望我们能够调荆州水军入其军中,并持续拨款,让其能够有充足的时间督造战船,”,

    “看样子,是想要做好和罗马海战的准备!”,

    “这么急?”,

    李忧有些狐疑的问道,

    “想要打海战,不是起码还要西入贵霜到大马士革一带才行?”,

    “还有这么远,他就已经开始谋划海战的事了?”,

    “未雨绸缪吧!”,

    贾诩思虑半晌道,

    “水战方面,曹公确实处于极大的劣势,这也是他唯一需要我们全力协助的,这一点,咱们还是不要掉链子的好!”,

    “嗯!”,

    听闻这话,李忧不由得点了点头,

    大汉离安息路途遥远,肯定不能让水师带着战船过去,怎么想都不现实,而要就地取材来督造战船,一方面要大量的钱粮支持和擅长此道的人材,而另一方面,则是需要一支现成的水师!

    这两者,都需要靠刘备的支持才能实现,

    而大汉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

    无疑是荆州水师和一直为其建造战船的陆家了!

    “那还有什么说的!”,

    李忧摊了摊手,

    “既然曹公想要提前筹备,咱们这边自然是有什么就给什么!”,

    “依我之见,不但要将荆州水师和陆家调去,还要再送他们一个称职的水师都督!”,

    “当然,公瑾先生肯定是不愿去的,”,

    “就让伯言顶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