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726章 重要公事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第726章 重要公事

    宴会进行到一半,李岩向各部落头目,宣布一件重要公事。

    各个部落根据男丁数量,要挑出些勇猛的男丁,到中原参加军事训练,会给他们配备火枪。

    “总理大人,是要他们去打仗吗?”

    “是的,”

    乃蛮部头目问道:“那和谁打?”

    “打倭奴,”

    “倭奴在哪里?”

    “在高丽国,”

    “倭奴人有火器吗?”塔儿浑夫人问道。

    “有火枪,但给你们配备的火枪,比他们好多了,我们的火枪,威力大,射程远,倭奴人长的和我们一样,但他们身材普遍矮小,”

    草原上很多头目没有听过扶桑国,也不知道他们长啥模样。

    “各位,凡是来的男丁,十天供应一两烈酒,茶叶二两,红糖半斤,猪肉或者羊肉一斤,每天都有鱼肉吃,饭管饱,”

    李岩把待遇说了下。

    草原上人没有钱的概念,每天能吃到什么,能得到什么,这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

    “这是日常吃的标准,谁要是战场立功了,根据功劳大小,奖励一匹马,到十匹马不等,要是杀了倭奴头目,五十匹,百匹马都有可能,”

    众部落头目听到后,这奖励不低呀!而且吃的还好。

    草原上游牧民族,日常生活是很苦的,吃的很不好,虽然他们有大量的牲畜,但他们很少杀了吃肉,因为牲畜对他们来说,是生产工具,他们要靠牲畜把植物转化为人能吃的马奶,牛奶,羊奶。

    蒙哥问道:“那抢到财物归谁?”

    “高丽国的百姓,他们任何财物不得抢夺,倭奴的财物都归你们,”

    “那我们俘虏了倭奴,是不是就归我们了,”

    “嗯,俘虏了就是你们的奴隶,”

    胡湘答应道。

    草原上的鞑子,打仗的动力就是抢夺财富,奴隶。

    不过倭寇愿不愿意当奴隶呢!二战时期的鬼子可是宁死不当俘虏的。

    征集草原上的鞑子到高丽抗击倭奴,是最近会议上制定计划,计划征两万,不能在征集黄河北的男丁了,中原的男丁要投入到工农业生产中,他们创造的综合物质财富是大于征集鞑子所花费的物质财富的。

    而且也并不怕草原鞑子有了火枪,会造反。就是给草原鞑子每人发一杆m24,他们也造不了反。

    因为火枪的威力是子弹,没有子弹,枪连烧火棍都不如。

    抗战时期,我们的军队为什么喜欢冲锋拼刺刀,每人五发子弹,其中两个是不响的,两个复装弹,不拿命往前冲行吗!

    这也就是抗击小鬼子,要是欧洲战场上,连冲锋拼命的机会都不会有的。

    “这是给你们立功的机会,也是你们发财的机会,”李岩激情的说道。

    ……

    宴会到下午三点完毕,很多部落头目喝的东倒西歪。

    就连塔儿浑夫人也喝醉了。

    胡湘回到万柳院后,济王的妻子吴王妃也在,现在吴王妃一直在大名府居住。

    目前洛阳的生活条件,远不如大名府。

    不但吴王妃,济王和彭义斌很多手下的家人也都在大名府居住。

    吴王妃对胡湘说,请帮忙购买些茶叶,红糖,酒,她要回洛阳,要带些礼品慰问将士。

    目前这些物资是配额制,不是拿钱就能买的。

    “需要多少,”

    “茶叶二百斤,红糖一千斤,烈酒两千斤,”

    “吴王妃,茶叶二百斤可以,红糖和烈酒少带点吧!”

    “这都不够呀!”

    “我们的将士,过年还没有分到一两酒,”

    “我乃王妃,带的少了,多寒酸呀!”

    ……

    吴王妃走后。

    胡湘责问赵宁,是不是又私下给吴王妃钱了,不然她哪来的钱购买礼品。

    “我既没花你钱,也没有向你要过钱,我钱怎么花,你就别问了,”赵宁回敬道。

    “吴王妃现在挺会演戏,她一哭你就给钱,这前前后后你给了多少钱了,有四万块了吧,”

    “那里是演戏,是真的过不下去了,我们不是还提供很多武器给我哥,那价值不是更多,”

    “我们提供的武器,都不是免费的,都有账目,而且还都是很高的利息,你给的,都是打水漂了,”

    “现在我哥他们穷的叮当响,也还不了,和白给有啥区别,”

    “有区别,我们是放长线钓大鱼,”

    现在济王欠二百万块了,利息是二分,现在别说还钱了,还要不断给济王,彭义斌输血,才能稳住局面。

    “钓啥大鱼!你们趁人之危,让我哥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

    “没有我们,你哥想丧权辱国的资格都没有,”

    “你们还不是利用我哥!”

    ……

    胡湘可不愿意和赵宁争论。

    吃过晚饭,胡湘来到大名书院。

    得益于电灯泡,晚上书院也上课。

    现在大名书院,文史馆,翰林院都在一块,占地面积四百亩。

    除了学生,公职人员也有五百多人,很多都是原金国的文史人员,及退休官吏。

    比如张行信,赵秉文。

    赵秉文这个人,就是原金国的大儒,也是书法大家。

    为了便于认字,现在推广了拼音,也正在编写中华字典。

    古代没有拼音,这是胡湘和元好问商量后,得出来的,不过功劳都安元好问身上了。

    汉字太多了,有四万七千多,这要是能学全,要是都会写,真不是容易的事,而且还是繁体字。

    (康熙年间,编写的康熙字典,共收录了个汉字。)

    胡湘进到一个会堂。

    赵秉文正在和一众儒生谈论文人和匠人谁重要。

    现在新事物的冲击,让那些以前无所不知的文人,变得惭愧起来。

    他们也不懂电报,电话,发电坊,电灯泡,空中飞艇。

    不过蒸汽机原理知道,因为那是直观的。

    现在经常从武安传出神奇的说法,让他们感叹工匠的伟大。

    现在他们非常崇拜工匠神奇的发明。

    崇拜工匠,这都是他们亲眼见过很多神奇。

    去年武安制作了少量的硝酸铵,在大名府一些农田做了试验。

    那超高的亩产量震惊了世人,也颠覆了人的认知,人们一直认为农作物麦苗,就是长的低矮的,一亩地连麦杆都算上,就三四百斤。

    化肥的神奇!

    人们才认识到,农作物产量低,原来是地里缺少一种物质。

    还有那喝了火油就能奔跑的车辆!

    几里远都能交谈的电话!

    这都让文人,羞愧起来。

    我特么认识那多字!写华丽优美的文章,写龙飞凤舞的字,有特娘的蛋用,有特娘毛用。

    什么最重要!发明!发明!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