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弟 第二十六章 静夜思筹谋新政
热门推荐:
万人迷在名柯变小变大
当我一拳打死主神怪爆出宠物蛋
夭寿,我才八个月,系统迟到六十年?
刚回18岁,你告诉我高考考异能
语音厅:哥哥今天官宣了么
死侍的平行世界之旅
换亲后,娇俏知青迷人眼
做辅助我不救人
改造窒息婚姻,是束缚还是幸福
第二天,送走了心情舒畅的太子哥哥朱厚照,回到卫王府已是黄昏。朱厚炜心里反而变得空落落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夜他竟然失眠了。
月上中天,已经是深夜。朱厚炜辗转难眠,他披衣而起,走到书房,点燃了书桌上油灯,又走过去推开窗户,一阵凉爽的微风迎面拂来,他瞬间感到自己的头脑清醒过来。
抬头看去,清月悬在空中,似亘古就流连于夜空。仿佛今天的月不如昨晚的大了,也少了几抹醉人的白,多了几丝泛着哀伤的黄,淡淡的却深深的印在夜幕中。
寂月皎皎,怀旧的颜色并非占据了整粒珍珠,依旧有几块瑕疵镂在玉珠上。或许那是天上的宫阙,一层一层的楼阁铺在白玉上,不知是否住着嫦娥,怀抱着玉兔。倚窗而坐,想着人间烟火繁华,叹着琼楼寂清凄苦。
凝视着水墨画般的夜空,朱厚炜想着自己的心事,不由暗叹一声,上辈子他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虽然也曾是政协委员,但并没有管理国家的实际经验。未来他将执掌这个庞大的帝国,自己真的能行吗?说句心里话,他可没有这么自信。
大话已经说出去了,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承诺就必须履行。这个坑哭着他也要填下去!骨子里作为一个理工男,做任何事情事前都会制定计划。这次挑战,朱厚炜打算把它当做自己企业里新的项目一样未雨绸缪。
回到书桌,他摊开一叠筹纸,思索了一下,提起毛笔在上面写下”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这一行字,然后盯着这一行字发呆。沉吟了片刻,朱厚炜提笔又写下几个字:财政崩溃。
据他所知,历史发展到明中叶,明政府财政危机逐渐严重,在原时空进入正德年间后,由于土地高度集中,大地主隐匿赋税,明政府财政收入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封建王朝支费却与日俱增。特别是蒙古俺答势力进逼北京后,明政府添兵设饷,军费大增。
在原时空的万历初年,各边境饷银达五百多万两,修边塞等工役所需又八百余万两,两项合计约一千三百万两。而正赋及其他加派总共才一千万两。
这时,皇族支费也多得惊人。嘉靖末,皇族达二万八千四百九十二位。当时,全国田赋输京米四百万石,而宗藩岁禄达八百五十三万石,“岁输亦不足供禄米之半”。
加上皇室奢侈,冗官冗食,嘉靖一朝每年财政亏空多者近四百万两,少者也有百余万两。到隆庆元年,太仓银仅存一百三十五万两,只足三个月的开支。明王朝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而在这个时空,朱厚照兄弟俩北伐的成功,震慑住了周边的游牧民族部落。边境压力因此大大降低。加上大明羊毛纺织业的推广和发展,地方官如延绥巡抚陈寿、哈密巡抚邵宝等能吏得力,新的草原政策得到了落实和贯彻。边境贸易也开始活跃起来。可以说现在是大明边境最稳定的时候。
这两年来,皇帝朱佑樘开始了摊丁入亩的财政改革,国库渐渐丰裕起来。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并不能够掉以轻心。那些利益受到损害的四声和勋贵一直在抵制这个政策,反对的势力也蠢蠢欲动。同时边境上并不是完全太平,西边瓦剌也渐渐有了崛起的迹象。
想到这里,朱厚炜在纸上又写下了:坚持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的财政国策,加强边境国防建设。放下笔,他盯着”皇亲国戚勋贵”这几字,陷入了沉思。
原时空历史上,嘉靖皇帝对外戚世袭封爵的制度作了变革,并成为永制。嘉靖八年,吏部方献夫奏称:“明仁宗洪熙以来,开始封赐外戚,其后外戚一门出现很多权贵,他们的爵位大多世袭相传。”
故而有大臣建议明世宗开始实行:已经封爵的贵戚只令其一人终身,其子孙不得再承袭爵位。今后皇亲、驸马,都不得再请求册封爵位。这项制度经世宗裁定后成为永制,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朱厚炜个人认为这并没有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一时间他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于是就在这一条上画上了一条横线,写下“限制皇族,分封海外”几个字,并打了一个问号,暂时搁置起来。今后在实践中慢慢探索吧。思索了一下,他又写下一条:流民问题。
贯穿整个明朝,流民就像一个顽疾。尤其越到后面,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躲避赋税、徭役、地租的追呼敲扑,不得已离乡背井,成为流民。
早在明初朱元璋后期,个别地区已经出现流民。到正统以后,流民几乎遍布全国,其中山西、河北、山东、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浙江、福建等地最为严重。估计,此时全国流民,总数大约有六百万人,占在籍人口的十分之一,已经成为大明王朝严重的社会问题。
地处湖北、河南、四川、陕西交界的荆襄山区,是当时流民的重要去所,这里山谷厄塞,川险林深,有大量沃土可供耕垦,封建统治也比较薄弱。从正统以来,流民涌入越来越多,至景泰、天顺年间,大约聚集了几十万。
面对流民的问题,朱佑樘接受了李东阳等人的意见,解决的办法是移民实边,已经初见成效。但是这项政策在很多地方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据他所知,很多偏远的地方和边远山区还存在着不少隐户,这些人不愿意去那些边境苦寒之地。他们都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朱厚炜又写下:彻底清查隐户,全力开发台湾,就近安置。
之所以想到开发台湾,原因很简单,只要是个后世的中国人就有切肤之痛。朱厚炜作为穿越者,对中国的这个战略要地,被敌对势力掌控用来拿捏中国这件事恨之入骨。早日消除台湾这个隐患的心思,从穿越到至今,一直藏在他的心里,这辈子他一定要做好这件事,为子孙后代消除隐患。
王府外面,远远地传来了四更天的梆子声。转头向外看去,月光如水,洒在外面的庭院里,仿佛。镀上了一层银膜。朱厚炜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站起身来,推开书房的门,他走了出去。
独自漫步在院中,看着深黑的天空,一轮圆月散发出淡淡的银光,天空中并没有云雾的遮挡,月光显得越发明亮,这在往常,是很难见的。眺望着夜空,他的思绪又发散开来……
明代中期,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各地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从逃亡到抗赋抗役,从“盗矿”到武装反抗“矿禁”、“封山”;从抗租到武装“踞田夺地”,斗争形式多样,规模越来越大。
其中在正统时,爆发了叶宗留、邓茂七起义,他们以矿工、农民为主,曾攻占了闽、浙、赣三省部分地区。天顺、成化时,在荆襄山区又爆发了刘通、李原领导的大规模流民起义。
这些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在广大流民的坚持斗争下,朝廷不得不在荆襄山区设立郧阳府,增置竹溪、郧西等七县,允许流民开垦荒地,成为合法编户良民。
一段记忆闪过他的脑海,朱厚炜猝然一惊。他隐隐记起在原来时空的正德初年,也就是这个时空的弘治二十年后,在河北出现了杨虎、刘六等领导的起义。
起义军攻占了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许多州县,“横行中原”,并曾三次进逼北京。此外,在四川、贵州以及广西等地,还先后爆发了许多少数民族的起义。
想起这些,朱厚炜不由得汗出如浆,他隐约记得杨虎、刘六起义就发生在最近两三年内,事情的起因好像是”马政”之害。
记忆越来越清晰,有人评价明朝为“江南之患粮为最,河北之患马为最”,抨击这两大弊政吗?尤其是河北山东的马政,加上地方官的迫害,导致了大量的养马户因此破产,成了一无所有的流民。
杨虎、刘六这两大响马头子勾结在一起,率先打出了反对朝廷暴政的起义口号,同时攻破附近县城举起了反旗。天津、山东、河北受压迫的马户纷纷响应,一时间声势无两。
这场起义严重破坏了整个北方的秩序,差一点动摇了明王朝的统治根基,起义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甚至一度蔓延到安徽和湖北等地,直到调用边军才镇压下去。
朱厚炜再也待不住了,他一定要阻止这场暴乱。回到书房,他匆匆写好一份奏折,让人连夜送往京城提醒自己的父亲立刻废除马政,清理河北、山东马户,打击那些贪官污吏。
朱厚炜写了一封单独给太子的信。信中他特别注明背后有黑手控制了河北刘六、山东杨虎这两股马贼,准备以马政为借口号召马户造反,情况十分危急。他让太子帅东宫六率抓紧清剿。具体的是起义时间,他也记不清楚了。他希望还来得及。
这场起义影响力这么大,背后没有黑手,他死也不相信,凭着几个没有见识的马贼,竟然能够喊出如此蛊惑人心的口号。在朝廷的全力围剿下,还能坚持这么久,怎么看都透着诡异。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绝对背后有黑手。
将奏折和密信送出去后,朱厚炜轻轻的嘘了一口气,感到浑身疲惫。靠在椅背上,他自言自语的说道:“特么的,这大明还真是一个烂摊子啊!”
朱厚炜脸上露出一丝苦涩,所谓的”弘治中兴“,不过是后世文人粉饰的笑话。大明王朝到了弘治年间,吏治虽然有些起色,实际上根子已经烂了。大明王朝已经走在作死的道路上。造成如今这样的局面,其实是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就已埋下了祸根。
后世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所有王朝灭亡都是各种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极致,而中国的土地只能容得下这么多矛盾,故而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导致王朝灭亡。
而各种矛盾积累来源于官僚行政体系的整体腐败,这个本该是削除或缓和社会矛盾的工具,演变为文官利益集团后,就变成加剧和激化社会矛盾的反动力量,成为造成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
用朱厚炜有限的历史知识来分析明朝的历史,用一句话来概括,明朝历史就是一部皇权被架空和反架空的历史,只不过,最后皇帝失败了,文官们最终也没有得到便宜,反而便宜了在关外趁势崛起的满清。
明朝是一个集中国两千年君主集权专制制度大成的朝代,从国家制度设置上最为科学、合理,军政两条线,有各自独立的文官监察体系、锦衣卫情报监督体系、东西厂特务监督体系,不设宰相的扁平化管理模式,这都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举措。
但造成王朝灭亡的历史周期律是一种自己有生命、有智慧的特殊存在,压迫有多严重,反弹就多严重。在朱元璋死后,朱棣因为得位不正,开始向官僚行政体系妥协,重新变相的恢复了宰相制度。
这个突破口一旦打开,后面整个明朝历史就是皇帝压制文官、文官架空皇帝的过程。而最后文官们获得了胜利。
后世的《明史》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明朝历史上凡是被文官架空的皇帝,评价都很高;而坚决与文官搏斗的皇帝,大多年纪轻轻暴死,历史评价也非常低。
朱厚炜虽然不能确认每个暴死的明朝皇帝都是被文官们弄死的,但每次皇帝意外死亡,都是文官集团得到了最大的好处。找不到明确证据给文官定罪,但可以自由心证,也叫内心确信。
想起这些,他不由得背后冒出冷汗。他一旦执政,以他将要实行的新政,绝对会让那些文官恨之入骨。那些文官会不会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他,这根本毋庸置疑。
想到这些,他暗暗吐槽:特么的,想跟老子玩阴的!老子可不想突然一天莫名其妙的暴毙,死了还被人骂做昏君。不行!得赶紧组建一支可靠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安全。可不能阴沟里翻了船!
总之在原时空是文官们胜利了,从万历开始,皇帝已经不愿意通过官僚行政体系来治理国家,三十年不上朝国家依然正常运作,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底子打得太好了;而之后的天启再次年纪轻轻暴卒,把最后的烂摊子留给了崇祯。
种种迹象表明,依靠八股文挤身朝堂的这些衮衮诸公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让朱厚炜恨得牙痒痒的是他的太子哥哥朱厚照,死的最为蹊跷,从小习武,身体强壮,三十岁的朱厚照竟然死在一次落水后的感冒上。打死他都不信!
明朝的皇帝与文官的斗法,贯穿了整个明朝的历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因为如此,本来像蚂蚁一样可以被轻易碾死的努尔哈赤后来成了明王朝的心腹大患。
国家正常运作指的是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些需要特殊考虑、长久考虑的事情就无能为力了,这就是对努尔哈赤的放纵。万历之前的各个明朝皇帝当中,对于漠北、东北的异族经常进行定期、不定期扫荡。
明宪宗时的成化犁庭在东北杀了一个遍,当时即使女真人当中有比努尔哈赤还厉害百倍的超级军事天才也只能冤死在明王朝的钢刀、鸟铳之下。这些异族别说统一女真各部,能勉强活下来都是幸运。
当然,倭寇在东南沿海的活动转移了一部分明王朝的注意力,努尔哈赤的低调、服从也降低了对他的警惕,但这并不能成为放任东北女真自由发展的理由。
究其原因,还是东南沿海是明王朝文官利益集团的核心利益所在,倭寇影响了他们的海上走私行为,给他们的利益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而数十倭寇入侵如入无人之地,就是官僚行政体系整体腐败的直接表现。
明王朝抗倭取得决定性胜利,根本原因在于文官利益集团需要这个胜利。而之后对女真的战争失败,很大原因是女真远离他们的核心利益区域,他们不会为消灭女真努尔哈赤而影响眼前利益和未来的利益分配格局。
因此,即使努尔哈赤开始造反,整体腐败的官僚行政体系仍然想按照既有的思维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努尔哈赤是个普通人也就罢了,实力差距太大,直接碾压过去也能取胜。
可惜这次的努尔哈赤不好好配合被杀死,而是发挥了他军事天才的能力,击败了比他强大数倍的明军,才开始了真正的崛起。萨尔浒之战,就是后金的立国之战。
文官为帅,手下武将多路齐攻,这是明王朝打仗的一个显着特点,这样能够在胜利后最大程度保证文官主帅的功绩不被手下武将分走。这种方式对付农民起义是有效的,但对努尔哈赤就不灵了。之后的明王朝继续在文官利益集团的作死下走向灭亡。
万历之后的天启、崇祯时期,都已经是文官利益集团占上风的时代,为了避免武将影响他们的地位,从袁应泰、熊延弼、王在晋、王化贞、孙承宗、高第、袁崇焕,包括最早萨尔浒之战失败的杨镐,全部辽东最高统帅都是文官进士出身。
打胜了是文官们以文制武的成功,打败了交出几个武将把脑袋砍掉就交代过去了。杨镐战败后在牢中被关了整整十年,才被崇祯砍了脑袋,如果不是满清已经势大,又碰上崇祯这个二杆子脾气,杨镐没准能活下去。
这是明朝文官的最大特点,文官内部党争可以,但轻易不伤及性命,不能让皇帝养成杀文官的习惯。这些文官统帅各自战略方针不同,是进攻还是防守?是退守山海关还是宁锦防线?孙承宗、袁崇焕到底是不是军事天才?这些问题到了后世还一直在讨论。
作为一名优秀的退伍军人,朱厚炜认为战略问题的讨论不应该出北京城。剩下的具体执行问题交给前线指挥官,一个有一定自主权的武将前线指挥官,文官们只需要做好后勤支援工作。打仗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事情。
文官们讨论战略可能是擅长的,但从文官变成一位名将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了。从古到今能出将入相的有几个?刚才说的那些辽东最高统帅不会打仗必定是大多数,结果也证明了这点。可惜文官们一直到李自成进了北京城,也没有把权力放给武将们。
因此,在后金的不断入侵下,明王朝每年花费大量国帑打造的关锦宁防线丝毫没有起到防御作用,明王朝不断的失血,又不断的压榨百姓增加赋税。
而这个过程中,整体腐败的行政官僚体系从国家税收中截留了相当大比例,百姓穷了,国家穷了,文官利益集团富了。
百姓穷了就要造反,国家穷了就养不起兵,恶性循环开始,明王朝于是灭亡,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过程。
总之,不要找什么敌人强大、小冰河气候反常等等外在原因,王朝灭亡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控制住自身内部各种社会矛盾的积累,自己内部已经失去向心力了,外面随便推一下可能就会坍塌崩溃。
作为一个理工男,朱厚炜习惯了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他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就会用最直接的办法解决问题。
让他发动一场革命是不可能的,毕竟他也是统治者的一员。如今他只有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推行新政,培养一大批他符合他要求的行政管理人才,组成未来的管理团队。一句话,他要釜底抽薪,换上一批跟他有相同理念的官员。前提是,他的新政必须符合占据明朝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利益,夯实明朝统治的基本盘。
这一夜,朱厚炜彻夜未眠,他突然有了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心态不再像以前那样从容。时不我待,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善自己的管理体系,因为他根本不知道那一天将会什么时候到来。
招募人才,推行新的儒家思想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
弘治二十年三月初三,北京城。
在东直门大街东头以北,有一条药王庙胡同,从那里再往东,便是礼部左侍郎王华府邸所在的胡同。
这天上午辰时过半,一乘八人抬油绢围帘大暖轿在府邸门口停了下来,一看这暖轿镶金缀玉的花哨以及班役的穿戴,就知是从杠房里租借出来的。
为了满足来京办事的地方官员以及豪商大贾的出行需要,京城里开设了多家出租轿马的杠房。从颠着碎步的小驴儿到八人抬的大轿,各种档次的运具应有尽有。
眼下在王华的府邸门前落下的这顶大暖轿,无疑是杠房里顶级的轿子了。再说从暖轿里走下的这个中年人,一眼看去就知是一个富得流油的阔佬,他身穿一件拱壁蓝颜色的八团缎直裰,手上拿着一把乌木扇骨的苏样尺八大撒扇。
他刚跨出轿门,王华府上的总管王亮就快步上来,抱拳一个长揖,唱喏道:“叶掌柜早。”
“王管家好。”
中年汉子回了一礼。这位被称作叶大人的中年汉子不是别人,正是原来的光禄寺署丞,现今京师鼎鼎有名的四海商行大掌柜叶良辅。
说起这位叶良辅,原本只是个很成功的商人。三年前,叶良辅在京捐资官光禄寺署丞,光禄寺是一个执掌朝廷祭祀、宫廷饮食等事的机构,设有寺卿、少卿、署丞等官职。叶良辅官职不高,基本上是个闲职。
也不知道是时来运转,还是走了狗屎运,弘治十八年初,卫王身边的心腹太监何鼎突然找到他,问他愿不愿意为卫王效力,负责掌管四海商行的运营。
能够攀上卫王这位大明唯一的嫡亲王爷,商人出身的叶良辅欣然应诺,但心里也有些惴惴不安,他想不通卫王咋会看中他这个籍籍无名的光禄寺署丞。
赶到山东,叶良辅和卫王见面以后,一番交谈,他被卫王折服,对朱厚炜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没有犹豫立刻投到卫王门下,朱厚炜对他也很满意。让他挂着个从六品长史府主薄的官职,担任卫王名下的四海商行的大掌柜。
他也不负众望,把四海商行打理的井井有条,生意愈发的兴隆。这两年他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叶良辅所不知道的是,朱厚炜之所以看重他,根本原因还是他在原来时空的表现打动了卫王。
叶良辅,字国宾,号一峰,明代中期东山北叶人,“钻天洞庭”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叶氏世居白沙纪革及陆巷蒋湾等村,叶良辅为宋代名臣叶梦得六世孙,廿八公叶埜第七子。叶良辅祖上世代商贾,家境殷富。
明永乐年间,朱棣迁都,强令天下富民实京师,其祖叶新应募赴京,遂落籍顺天宛平县得胜关,以大户氏称之。少废举子业,至山东临清承世业,商贾棉布、青靛、染料诸货,因他善于经营,家业隆隆日起,资越饶。
他为人豪迈,饮酒五斗勿乱,轻财好义,喜救人危急。在原时空正德年间,临清等地遇到饥荒,叶良辅将燕赵之人欠他的十万两白银的债据全部烧掉。
《明史》记载:有少弟者多酒而不能治生,他以祖业送之。其筑室于铁拐峰之阳时,土木方兴,有工匠造私器,被家童发现后告知主人,他却不以为然,说此事我知道。工匠很惭愧,私自造之事绝。
邑有大役,叶良辅赈济之。有人劝他装穷推掉赈济之任,叶良辅奋然曰:“吾徼天幸,以匹夫积镪资巨万,吾不胜此谁当胜者。”
从这可以看出,叶良辅的确是个品德高尚、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然而打动朱厚炜的还是他古之侠客般的为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时空的正德初年,叶良辅在京捐资官光禄寺署丞,良辅官职不高,却同正德初“八虎”之一的张永友善,始张永资乏常求于叶良辅。时朝中刘瑾专权,大肆陷害排斥忠良,连老皇帝临终托孤的阁臣谢迁、刘健及帝师王鏊也不能免幸。
不久,张永与刘瑾发生了矛盾,张永饮酒间问计于良辅。良辅乘机说,刘贼不除,国无宁日,公公也将吉凶难料,今乘上(皇上)爱足下,宜早为计也。
张永问,今刘太监同圣上形影不离,朝中及皇帝身旁尽布耳目,唯恐有人接近圣上告其状。
叶良辅施计告之曰:“天下大事未有失权失宠而能办者,足下宜请于上,出镇大藩或辽或蓟,要于近不要于善,当陛辞时涕泪横流,极言瑾奸状。伺归朝之日,复极言之,未有不得者也。”
意思是天下办大事的,一定要有朝廷信任,如今你同刘逆都是圣上最亲近的人,可向皇上请求出使辽蓟,当有机会接近皇上时,心不能软,要极言刘贼的罪状,如皇上不接受,要磕头痛哭流涕使圣上相信你的忠心,这样做定能成功。张永转忧为喜,顿首称善,并与良辅义结兄弟。
机会终于来了,不久,宁夏安化王朱寘璠以讨刘瑾为名造反,朱厚照亲点张永监军西讨,张永率领三万征讨大军至宁夏与陕西交界处接俘,然后班师回朝,在城外候旨献俘。
叶良辅赶到大兴,为张永接风。密室中良辅举杯曰:“张公公危在旦夕也!”
张永大惊说,如今天子信任,功成名就,谁敢害我。叶良辅苦笑一声说:“亲足也。”
接着分析给张永听,他立下这样的大功,必定引起刘瑾的妒忌,刘逆日夜伺候在万岁爷近旁,皇上一日不见他,便一日不乐,日后总能罗织罪名,置你于死地。
张永惊出一身冷汗,继而又神秘地告诉叶良辅,他已有准备,但成败未知。
据史料记载,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十日,张永献俘结束后,皇帝在宫中置酒犒劳张永等功臣。
开始因刘瑾陪伴在旁,无法奏疏其罪。也是天意要灭逆贼,酒至夜半,一向谨慎的刘瑾忽感身体不舒,料无他事便起身告退。张永立即跪拜在地,呈上刘瑾欲谋反的奏疏。
皇帝马上亲自率领校尉前往刘宅,果真在刘瑾家里抄出了衮服蟒袍、刀甲弓箭、金印玉带等违禁物,尤其使正德帝不能容忍的是在刘瑾随身携带的折扇中,发现了一把利刃,定是想等时机成熟杀君夺位。
刘瑾被擒,灭门九族,世人皆归功张永,而不知其出谋划策者洞庭山叶良辅也。为答谢叶良辅谋划之功,张永欲奏请给良辅报功,被婉拒。欲以叶良辅次子继之,又被拒绝。叶良辅深知宦官当权,天下必乱,事成即归故里,在后山铁拐峰下度过余生。
正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颇有古之大侠之风。
今天叶良辅是奉卫王之命专程前来拜访礼部左侍郎王华,完成卫王嘱咐的招揽人才重任。当然,他真正要招揽的人并非王华本人,而是他的长子,时任兵部武选司主事的王守仁。
去年年底,卫王朱厚炜报请朱佑樘批准后,正在筹办大明两所大学:即大明皇家行政学院和大明皇家烟台海军学院。
目前大明皇家行政学院还在筹建。海军学院已经开学,朱厚炜招聘了明朝中期名将俞大猷的老师王宣、赵本学和李良钦等人。这些人中间,赵本学极受卫王看重,被聘请为海军学院的教育长。至于他鼎鼎有名的学生俞大猷,目前还只是个三岁的娃娃。
赵本学,原名赵世郁,字本学,号虚舟,生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赵本学本是南宋皇室后裔,是易学家与军事理论家,学宗以“虚”为主的泉州人、理学家蔡清(虚斋),故自号虚舟。他的主要军事着作有《赵注孙子兵法》和《韬钤内外篇》。
在朱厚炜穿越前的那个时空,《赵注孙子兵法》广泛流传于琉球、日本、美国及其他国家。公元1863年,日本多次重版《赵注孙子兵法》,《赵注孙子兵法》成为日本研究《孙子兵法》最常用的本子。这样的人才,朱厚炜岂能放过?
叶良辅这次是专程为了皇家行政学院来招聘王守仁的,其目的就是要完善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在儒家文化中,注入科学的思想。
寒暄了几句后,叶良辅在王管家的引领下走进了王华的府邸。这是一座三进的院子,不算太大,不过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内城,也算是价值不菲的产业。
进了第二进后,身穿三品官服的礼部左侍郎王华带着自己的长子王守仁已站在客堂门口候着了。
王华虽然从未见过叶良辅,但他也深知这是卫王面前的大红人,加之昨日叶良辅先派人送来了丰厚的见面礼,除了一份卫王的亲笔信,还有一大堆卫王封地的特产,价值实在不菲。
那些礼物王华倒是不太在意,不过见卫王亲笔信,让他如获至宝。没看内容之前,王华父子俩都被卫王的那笔字吸引住了。要知道现在朱厚炜的书法经过刘健、谢迁和李东阳的吹捧,早已是名声在外了。现如今朱厚炜的书法作品那是一字千金,流传在外的极为稀少。
如今得到朱厚炜的亲笔手书,让王华喜不自胜。对方又出手如此大方,诚意很足。王华也做足了姿态,就有了对叶良辅的如此礼遇这一幕……
(未完待续)
月上中天,已经是深夜。朱厚炜辗转难眠,他披衣而起,走到书房,点燃了书桌上油灯,又走过去推开窗户,一阵凉爽的微风迎面拂来,他瞬间感到自己的头脑清醒过来。
抬头看去,清月悬在空中,似亘古就流连于夜空。仿佛今天的月不如昨晚的大了,也少了几抹醉人的白,多了几丝泛着哀伤的黄,淡淡的却深深的印在夜幕中。
寂月皎皎,怀旧的颜色并非占据了整粒珍珠,依旧有几块瑕疵镂在玉珠上。或许那是天上的宫阙,一层一层的楼阁铺在白玉上,不知是否住着嫦娥,怀抱着玉兔。倚窗而坐,想着人间烟火繁华,叹着琼楼寂清凄苦。
凝视着水墨画般的夜空,朱厚炜想着自己的心事,不由暗叹一声,上辈子他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虽然也曾是政协委员,但并没有管理国家的实际经验。未来他将执掌这个庞大的帝国,自己真的能行吗?说句心里话,他可没有这么自信。
大话已经说出去了,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承诺就必须履行。这个坑哭着他也要填下去!骨子里作为一个理工男,做任何事情事前都会制定计划。这次挑战,朱厚炜打算把它当做自己企业里新的项目一样未雨绸缪。
回到书桌,他摊开一叠筹纸,思索了一下,提起毛笔在上面写下”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这一行字,然后盯着这一行字发呆。沉吟了片刻,朱厚炜提笔又写下几个字:财政崩溃。
据他所知,历史发展到明中叶,明政府财政危机逐渐严重,在原时空进入正德年间后,由于土地高度集中,大地主隐匿赋税,明政府财政收入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封建王朝支费却与日俱增。特别是蒙古俺答势力进逼北京后,明政府添兵设饷,军费大增。
在原时空的万历初年,各边境饷银达五百多万两,修边塞等工役所需又八百余万两,两项合计约一千三百万两。而正赋及其他加派总共才一千万两。
这时,皇族支费也多得惊人。嘉靖末,皇族达二万八千四百九十二位。当时,全国田赋输京米四百万石,而宗藩岁禄达八百五十三万石,“岁输亦不足供禄米之半”。
加上皇室奢侈,冗官冗食,嘉靖一朝每年财政亏空多者近四百万两,少者也有百余万两。到隆庆元年,太仓银仅存一百三十五万两,只足三个月的开支。明王朝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而在这个时空,朱厚照兄弟俩北伐的成功,震慑住了周边的游牧民族部落。边境压力因此大大降低。加上大明羊毛纺织业的推广和发展,地方官如延绥巡抚陈寿、哈密巡抚邵宝等能吏得力,新的草原政策得到了落实和贯彻。边境贸易也开始活跃起来。可以说现在是大明边境最稳定的时候。
这两年来,皇帝朱佑樘开始了摊丁入亩的财政改革,国库渐渐丰裕起来。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并不能够掉以轻心。那些利益受到损害的四声和勋贵一直在抵制这个政策,反对的势力也蠢蠢欲动。同时边境上并不是完全太平,西边瓦剌也渐渐有了崛起的迹象。
想到这里,朱厚炜在纸上又写下了:坚持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的财政国策,加强边境国防建设。放下笔,他盯着”皇亲国戚勋贵”这几字,陷入了沉思。
原时空历史上,嘉靖皇帝对外戚世袭封爵的制度作了变革,并成为永制。嘉靖八年,吏部方献夫奏称:“明仁宗洪熙以来,开始封赐外戚,其后外戚一门出现很多权贵,他们的爵位大多世袭相传。”
故而有大臣建议明世宗开始实行:已经封爵的贵戚只令其一人终身,其子孙不得再承袭爵位。今后皇亲、驸马,都不得再请求册封爵位。这项制度经世宗裁定后成为永制,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朱厚炜个人认为这并没有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一时间他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于是就在这一条上画上了一条横线,写下“限制皇族,分封海外”几个字,并打了一个问号,暂时搁置起来。今后在实践中慢慢探索吧。思索了一下,他又写下一条:流民问题。
贯穿整个明朝,流民就像一个顽疾。尤其越到后面,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躲避赋税、徭役、地租的追呼敲扑,不得已离乡背井,成为流民。
早在明初朱元璋后期,个别地区已经出现流民。到正统以后,流民几乎遍布全国,其中山西、河北、山东、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浙江、福建等地最为严重。估计,此时全国流民,总数大约有六百万人,占在籍人口的十分之一,已经成为大明王朝严重的社会问题。
地处湖北、河南、四川、陕西交界的荆襄山区,是当时流民的重要去所,这里山谷厄塞,川险林深,有大量沃土可供耕垦,封建统治也比较薄弱。从正统以来,流民涌入越来越多,至景泰、天顺年间,大约聚集了几十万。
面对流民的问题,朱佑樘接受了李东阳等人的意见,解决的办法是移民实边,已经初见成效。但是这项政策在很多地方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据他所知,很多偏远的地方和边远山区还存在着不少隐户,这些人不愿意去那些边境苦寒之地。他们都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朱厚炜又写下:彻底清查隐户,全力开发台湾,就近安置。
之所以想到开发台湾,原因很简单,只要是个后世的中国人就有切肤之痛。朱厚炜作为穿越者,对中国的这个战略要地,被敌对势力掌控用来拿捏中国这件事恨之入骨。早日消除台湾这个隐患的心思,从穿越到至今,一直藏在他的心里,这辈子他一定要做好这件事,为子孙后代消除隐患。
王府外面,远远地传来了四更天的梆子声。转头向外看去,月光如水,洒在外面的庭院里,仿佛。镀上了一层银膜。朱厚炜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站起身来,推开书房的门,他走了出去。
独自漫步在院中,看着深黑的天空,一轮圆月散发出淡淡的银光,天空中并没有云雾的遮挡,月光显得越发明亮,这在往常,是很难见的。眺望着夜空,他的思绪又发散开来……
明代中期,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各地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从逃亡到抗赋抗役,从“盗矿”到武装反抗“矿禁”、“封山”;从抗租到武装“踞田夺地”,斗争形式多样,规模越来越大。
其中在正统时,爆发了叶宗留、邓茂七起义,他们以矿工、农民为主,曾攻占了闽、浙、赣三省部分地区。天顺、成化时,在荆襄山区又爆发了刘通、李原领导的大规模流民起义。
这些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在广大流民的坚持斗争下,朝廷不得不在荆襄山区设立郧阳府,增置竹溪、郧西等七县,允许流民开垦荒地,成为合法编户良民。
一段记忆闪过他的脑海,朱厚炜猝然一惊。他隐隐记起在原来时空的正德初年,也就是这个时空的弘治二十年后,在河北出现了杨虎、刘六等领导的起义。
起义军攻占了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许多州县,“横行中原”,并曾三次进逼北京。此外,在四川、贵州以及广西等地,还先后爆发了许多少数民族的起义。
想起这些,朱厚炜不由得汗出如浆,他隐约记得杨虎、刘六起义就发生在最近两三年内,事情的起因好像是”马政”之害。
记忆越来越清晰,有人评价明朝为“江南之患粮为最,河北之患马为最”,抨击这两大弊政吗?尤其是河北山东的马政,加上地方官的迫害,导致了大量的养马户因此破产,成了一无所有的流民。
杨虎、刘六这两大响马头子勾结在一起,率先打出了反对朝廷暴政的起义口号,同时攻破附近县城举起了反旗。天津、山东、河北受压迫的马户纷纷响应,一时间声势无两。
这场起义严重破坏了整个北方的秩序,差一点动摇了明王朝的统治根基,起义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甚至一度蔓延到安徽和湖北等地,直到调用边军才镇压下去。
朱厚炜再也待不住了,他一定要阻止这场暴乱。回到书房,他匆匆写好一份奏折,让人连夜送往京城提醒自己的父亲立刻废除马政,清理河北、山东马户,打击那些贪官污吏。
朱厚炜写了一封单独给太子的信。信中他特别注明背后有黑手控制了河北刘六、山东杨虎这两股马贼,准备以马政为借口号召马户造反,情况十分危急。他让太子帅东宫六率抓紧清剿。具体的是起义时间,他也记不清楚了。他希望还来得及。
这场起义影响力这么大,背后没有黑手,他死也不相信,凭着几个没有见识的马贼,竟然能够喊出如此蛊惑人心的口号。在朝廷的全力围剿下,还能坚持这么久,怎么看都透着诡异。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绝对背后有黑手。
将奏折和密信送出去后,朱厚炜轻轻的嘘了一口气,感到浑身疲惫。靠在椅背上,他自言自语的说道:“特么的,这大明还真是一个烂摊子啊!”
朱厚炜脸上露出一丝苦涩,所谓的”弘治中兴“,不过是后世文人粉饰的笑话。大明王朝到了弘治年间,吏治虽然有些起色,实际上根子已经烂了。大明王朝已经走在作死的道路上。造成如今这样的局面,其实是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就已埋下了祸根。
后世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所有王朝灭亡都是各种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极致,而中国的土地只能容得下这么多矛盾,故而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导致王朝灭亡。
而各种矛盾积累来源于官僚行政体系的整体腐败,这个本该是削除或缓和社会矛盾的工具,演变为文官利益集团后,就变成加剧和激化社会矛盾的反动力量,成为造成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
用朱厚炜有限的历史知识来分析明朝的历史,用一句话来概括,明朝历史就是一部皇权被架空和反架空的历史,只不过,最后皇帝失败了,文官们最终也没有得到便宜,反而便宜了在关外趁势崛起的满清。
明朝是一个集中国两千年君主集权专制制度大成的朝代,从国家制度设置上最为科学、合理,军政两条线,有各自独立的文官监察体系、锦衣卫情报监督体系、东西厂特务监督体系,不设宰相的扁平化管理模式,这都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举措。
但造成王朝灭亡的历史周期律是一种自己有生命、有智慧的特殊存在,压迫有多严重,反弹就多严重。在朱元璋死后,朱棣因为得位不正,开始向官僚行政体系妥协,重新变相的恢复了宰相制度。
这个突破口一旦打开,后面整个明朝历史就是皇帝压制文官、文官架空皇帝的过程。而最后文官们获得了胜利。
后世的《明史》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明朝历史上凡是被文官架空的皇帝,评价都很高;而坚决与文官搏斗的皇帝,大多年纪轻轻暴死,历史评价也非常低。
朱厚炜虽然不能确认每个暴死的明朝皇帝都是被文官们弄死的,但每次皇帝意外死亡,都是文官集团得到了最大的好处。找不到明确证据给文官定罪,但可以自由心证,也叫内心确信。
想起这些,他不由得背后冒出冷汗。他一旦执政,以他将要实行的新政,绝对会让那些文官恨之入骨。那些文官会不会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他,这根本毋庸置疑。
想到这些,他暗暗吐槽:特么的,想跟老子玩阴的!老子可不想突然一天莫名其妙的暴毙,死了还被人骂做昏君。不行!得赶紧组建一支可靠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安全。可不能阴沟里翻了船!
总之在原时空是文官们胜利了,从万历开始,皇帝已经不愿意通过官僚行政体系来治理国家,三十年不上朝国家依然正常运作,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底子打得太好了;而之后的天启再次年纪轻轻暴卒,把最后的烂摊子留给了崇祯。
种种迹象表明,依靠八股文挤身朝堂的这些衮衮诸公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让朱厚炜恨得牙痒痒的是他的太子哥哥朱厚照,死的最为蹊跷,从小习武,身体强壮,三十岁的朱厚照竟然死在一次落水后的感冒上。打死他都不信!
明朝的皇帝与文官的斗法,贯穿了整个明朝的历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因为如此,本来像蚂蚁一样可以被轻易碾死的努尔哈赤后来成了明王朝的心腹大患。
国家正常运作指的是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些需要特殊考虑、长久考虑的事情就无能为力了,这就是对努尔哈赤的放纵。万历之前的各个明朝皇帝当中,对于漠北、东北的异族经常进行定期、不定期扫荡。
明宪宗时的成化犁庭在东北杀了一个遍,当时即使女真人当中有比努尔哈赤还厉害百倍的超级军事天才也只能冤死在明王朝的钢刀、鸟铳之下。这些异族别说统一女真各部,能勉强活下来都是幸运。
当然,倭寇在东南沿海的活动转移了一部分明王朝的注意力,努尔哈赤的低调、服从也降低了对他的警惕,但这并不能成为放任东北女真自由发展的理由。
究其原因,还是东南沿海是明王朝文官利益集团的核心利益所在,倭寇影响了他们的海上走私行为,给他们的利益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而数十倭寇入侵如入无人之地,就是官僚行政体系整体腐败的直接表现。
明王朝抗倭取得决定性胜利,根本原因在于文官利益集团需要这个胜利。而之后对女真的战争失败,很大原因是女真远离他们的核心利益区域,他们不会为消灭女真努尔哈赤而影响眼前利益和未来的利益分配格局。
因此,即使努尔哈赤开始造反,整体腐败的官僚行政体系仍然想按照既有的思维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努尔哈赤是个普通人也就罢了,实力差距太大,直接碾压过去也能取胜。
可惜这次的努尔哈赤不好好配合被杀死,而是发挥了他军事天才的能力,击败了比他强大数倍的明军,才开始了真正的崛起。萨尔浒之战,就是后金的立国之战。
文官为帅,手下武将多路齐攻,这是明王朝打仗的一个显着特点,这样能够在胜利后最大程度保证文官主帅的功绩不被手下武将分走。这种方式对付农民起义是有效的,但对努尔哈赤就不灵了。之后的明王朝继续在文官利益集团的作死下走向灭亡。
万历之后的天启、崇祯时期,都已经是文官利益集团占上风的时代,为了避免武将影响他们的地位,从袁应泰、熊延弼、王在晋、王化贞、孙承宗、高第、袁崇焕,包括最早萨尔浒之战失败的杨镐,全部辽东最高统帅都是文官进士出身。
打胜了是文官们以文制武的成功,打败了交出几个武将把脑袋砍掉就交代过去了。杨镐战败后在牢中被关了整整十年,才被崇祯砍了脑袋,如果不是满清已经势大,又碰上崇祯这个二杆子脾气,杨镐没准能活下去。
这是明朝文官的最大特点,文官内部党争可以,但轻易不伤及性命,不能让皇帝养成杀文官的习惯。这些文官统帅各自战略方针不同,是进攻还是防守?是退守山海关还是宁锦防线?孙承宗、袁崇焕到底是不是军事天才?这些问题到了后世还一直在讨论。
作为一名优秀的退伍军人,朱厚炜认为战略问题的讨论不应该出北京城。剩下的具体执行问题交给前线指挥官,一个有一定自主权的武将前线指挥官,文官们只需要做好后勤支援工作。打仗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事情。
文官们讨论战略可能是擅长的,但从文官变成一位名将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了。从古到今能出将入相的有几个?刚才说的那些辽东最高统帅不会打仗必定是大多数,结果也证明了这点。可惜文官们一直到李自成进了北京城,也没有把权力放给武将们。
因此,在后金的不断入侵下,明王朝每年花费大量国帑打造的关锦宁防线丝毫没有起到防御作用,明王朝不断的失血,又不断的压榨百姓增加赋税。
而这个过程中,整体腐败的行政官僚体系从国家税收中截留了相当大比例,百姓穷了,国家穷了,文官利益集团富了。
百姓穷了就要造反,国家穷了就养不起兵,恶性循环开始,明王朝于是灭亡,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过程。
总之,不要找什么敌人强大、小冰河气候反常等等外在原因,王朝灭亡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控制住自身内部各种社会矛盾的积累,自己内部已经失去向心力了,外面随便推一下可能就会坍塌崩溃。
作为一个理工男,朱厚炜习惯了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他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就会用最直接的办法解决问题。
让他发动一场革命是不可能的,毕竟他也是统治者的一员。如今他只有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推行新政,培养一大批他符合他要求的行政管理人才,组成未来的管理团队。一句话,他要釜底抽薪,换上一批跟他有相同理念的官员。前提是,他的新政必须符合占据明朝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利益,夯实明朝统治的基本盘。
这一夜,朱厚炜彻夜未眠,他突然有了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心态不再像以前那样从容。时不我待,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善自己的管理体系,因为他根本不知道那一天将会什么时候到来。
招募人才,推行新的儒家思想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
弘治二十年三月初三,北京城。
在东直门大街东头以北,有一条药王庙胡同,从那里再往东,便是礼部左侍郎王华府邸所在的胡同。
这天上午辰时过半,一乘八人抬油绢围帘大暖轿在府邸门口停了下来,一看这暖轿镶金缀玉的花哨以及班役的穿戴,就知是从杠房里租借出来的。
为了满足来京办事的地方官员以及豪商大贾的出行需要,京城里开设了多家出租轿马的杠房。从颠着碎步的小驴儿到八人抬的大轿,各种档次的运具应有尽有。
眼下在王华的府邸门前落下的这顶大暖轿,无疑是杠房里顶级的轿子了。再说从暖轿里走下的这个中年人,一眼看去就知是一个富得流油的阔佬,他身穿一件拱壁蓝颜色的八团缎直裰,手上拿着一把乌木扇骨的苏样尺八大撒扇。
他刚跨出轿门,王华府上的总管王亮就快步上来,抱拳一个长揖,唱喏道:“叶掌柜早。”
“王管家好。”
中年汉子回了一礼。这位被称作叶大人的中年汉子不是别人,正是原来的光禄寺署丞,现今京师鼎鼎有名的四海商行大掌柜叶良辅。
说起这位叶良辅,原本只是个很成功的商人。三年前,叶良辅在京捐资官光禄寺署丞,光禄寺是一个执掌朝廷祭祀、宫廷饮食等事的机构,设有寺卿、少卿、署丞等官职。叶良辅官职不高,基本上是个闲职。
也不知道是时来运转,还是走了狗屎运,弘治十八年初,卫王身边的心腹太监何鼎突然找到他,问他愿不愿意为卫王效力,负责掌管四海商行的运营。
能够攀上卫王这位大明唯一的嫡亲王爷,商人出身的叶良辅欣然应诺,但心里也有些惴惴不安,他想不通卫王咋会看中他这个籍籍无名的光禄寺署丞。
赶到山东,叶良辅和卫王见面以后,一番交谈,他被卫王折服,对朱厚炜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没有犹豫立刻投到卫王门下,朱厚炜对他也很满意。让他挂着个从六品长史府主薄的官职,担任卫王名下的四海商行的大掌柜。
他也不负众望,把四海商行打理的井井有条,生意愈发的兴隆。这两年他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叶良辅所不知道的是,朱厚炜之所以看重他,根本原因还是他在原来时空的表现打动了卫王。
叶良辅,字国宾,号一峰,明代中期东山北叶人,“钻天洞庭”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叶氏世居白沙纪革及陆巷蒋湾等村,叶良辅为宋代名臣叶梦得六世孙,廿八公叶埜第七子。叶良辅祖上世代商贾,家境殷富。
明永乐年间,朱棣迁都,强令天下富民实京师,其祖叶新应募赴京,遂落籍顺天宛平县得胜关,以大户氏称之。少废举子业,至山东临清承世业,商贾棉布、青靛、染料诸货,因他善于经营,家业隆隆日起,资越饶。
他为人豪迈,饮酒五斗勿乱,轻财好义,喜救人危急。在原时空正德年间,临清等地遇到饥荒,叶良辅将燕赵之人欠他的十万两白银的债据全部烧掉。
《明史》记载:有少弟者多酒而不能治生,他以祖业送之。其筑室于铁拐峰之阳时,土木方兴,有工匠造私器,被家童发现后告知主人,他却不以为然,说此事我知道。工匠很惭愧,私自造之事绝。
邑有大役,叶良辅赈济之。有人劝他装穷推掉赈济之任,叶良辅奋然曰:“吾徼天幸,以匹夫积镪资巨万,吾不胜此谁当胜者。”
从这可以看出,叶良辅的确是个品德高尚、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然而打动朱厚炜的还是他古之侠客般的为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时空的正德初年,叶良辅在京捐资官光禄寺署丞,良辅官职不高,却同正德初“八虎”之一的张永友善,始张永资乏常求于叶良辅。时朝中刘瑾专权,大肆陷害排斥忠良,连老皇帝临终托孤的阁臣谢迁、刘健及帝师王鏊也不能免幸。
不久,张永与刘瑾发生了矛盾,张永饮酒间问计于良辅。良辅乘机说,刘贼不除,国无宁日,公公也将吉凶难料,今乘上(皇上)爱足下,宜早为计也。
张永问,今刘太监同圣上形影不离,朝中及皇帝身旁尽布耳目,唯恐有人接近圣上告其状。
叶良辅施计告之曰:“天下大事未有失权失宠而能办者,足下宜请于上,出镇大藩或辽或蓟,要于近不要于善,当陛辞时涕泪横流,极言瑾奸状。伺归朝之日,复极言之,未有不得者也。”
意思是天下办大事的,一定要有朝廷信任,如今你同刘逆都是圣上最亲近的人,可向皇上请求出使辽蓟,当有机会接近皇上时,心不能软,要极言刘贼的罪状,如皇上不接受,要磕头痛哭流涕使圣上相信你的忠心,这样做定能成功。张永转忧为喜,顿首称善,并与良辅义结兄弟。
机会终于来了,不久,宁夏安化王朱寘璠以讨刘瑾为名造反,朱厚照亲点张永监军西讨,张永率领三万征讨大军至宁夏与陕西交界处接俘,然后班师回朝,在城外候旨献俘。
叶良辅赶到大兴,为张永接风。密室中良辅举杯曰:“张公公危在旦夕也!”
张永大惊说,如今天子信任,功成名就,谁敢害我。叶良辅苦笑一声说:“亲足也。”
接着分析给张永听,他立下这样的大功,必定引起刘瑾的妒忌,刘逆日夜伺候在万岁爷近旁,皇上一日不见他,便一日不乐,日后总能罗织罪名,置你于死地。
张永惊出一身冷汗,继而又神秘地告诉叶良辅,他已有准备,但成败未知。
据史料记载,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十日,张永献俘结束后,皇帝在宫中置酒犒劳张永等功臣。
开始因刘瑾陪伴在旁,无法奏疏其罪。也是天意要灭逆贼,酒至夜半,一向谨慎的刘瑾忽感身体不舒,料无他事便起身告退。张永立即跪拜在地,呈上刘瑾欲谋反的奏疏。
皇帝马上亲自率领校尉前往刘宅,果真在刘瑾家里抄出了衮服蟒袍、刀甲弓箭、金印玉带等违禁物,尤其使正德帝不能容忍的是在刘瑾随身携带的折扇中,发现了一把利刃,定是想等时机成熟杀君夺位。
刘瑾被擒,灭门九族,世人皆归功张永,而不知其出谋划策者洞庭山叶良辅也。为答谢叶良辅谋划之功,张永欲奏请给良辅报功,被婉拒。欲以叶良辅次子继之,又被拒绝。叶良辅深知宦官当权,天下必乱,事成即归故里,在后山铁拐峰下度过余生。
正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颇有古之大侠之风。
今天叶良辅是奉卫王之命专程前来拜访礼部左侍郎王华,完成卫王嘱咐的招揽人才重任。当然,他真正要招揽的人并非王华本人,而是他的长子,时任兵部武选司主事的王守仁。
去年年底,卫王朱厚炜报请朱佑樘批准后,正在筹办大明两所大学:即大明皇家行政学院和大明皇家烟台海军学院。
目前大明皇家行政学院还在筹建。海军学院已经开学,朱厚炜招聘了明朝中期名将俞大猷的老师王宣、赵本学和李良钦等人。这些人中间,赵本学极受卫王看重,被聘请为海军学院的教育长。至于他鼎鼎有名的学生俞大猷,目前还只是个三岁的娃娃。
赵本学,原名赵世郁,字本学,号虚舟,生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赵本学本是南宋皇室后裔,是易学家与军事理论家,学宗以“虚”为主的泉州人、理学家蔡清(虚斋),故自号虚舟。他的主要军事着作有《赵注孙子兵法》和《韬钤内外篇》。
在朱厚炜穿越前的那个时空,《赵注孙子兵法》广泛流传于琉球、日本、美国及其他国家。公元1863年,日本多次重版《赵注孙子兵法》,《赵注孙子兵法》成为日本研究《孙子兵法》最常用的本子。这样的人才,朱厚炜岂能放过?
叶良辅这次是专程为了皇家行政学院来招聘王守仁的,其目的就是要完善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在儒家文化中,注入科学的思想。
寒暄了几句后,叶良辅在王管家的引领下走进了王华的府邸。这是一座三进的院子,不算太大,不过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内城,也算是价值不菲的产业。
进了第二进后,身穿三品官服的礼部左侍郎王华带着自己的长子王守仁已站在客堂门口候着了。
王华虽然从未见过叶良辅,但他也深知这是卫王面前的大红人,加之昨日叶良辅先派人送来了丰厚的见面礼,除了一份卫王的亲笔信,还有一大堆卫王封地的特产,价值实在不菲。
那些礼物王华倒是不太在意,不过见卫王亲笔信,让他如获至宝。没看内容之前,王华父子俩都被卫王的那笔字吸引住了。要知道现在朱厚炜的书法经过刘健、谢迁和李东阳的吹捧,早已是名声在外了。现如今朱厚炜的书法作品那是一字千金,流传在外的极为稀少。
如今得到朱厚炜的亲笔手书,让王华喜不自胜。对方又出手如此大方,诚意很足。王华也做足了姿态,就有了对叶良辅的如此礼遇这一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