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演员 第14章 收拢流民
热门推荐:
年少情深:阎少的撩人甜妻不好追
奥特:新生代社死计划
表白病娇后,我选择速通小黑屋
姐夫帮你打天下
幻恒帝七魄
转生大树,我打造不朽神国
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
邪医出狱
穿越流放带着王爷一家北境种田去
商人都是趋利避害,看来昨日的诗,又提高了价码。
当然,最重要的是张世平的结交之意,也算变相的投资吧。
陈信一行人,历经两个月,行遍整个涿郡,绕道中山国,终于回到了石家村。
两个月出门在外,陈信首次充分领略了大汉的风土人情,同时也看到了太多的凄惨景象。
成群结队的流民,被挡在县城门外;为了一口饭,便卖儿卖女;有人死在路旁,没人去管。
但在县城中的酒肆、茶馆、青楼中,仍然宾客不断,美酒佳肴,夜夜吹笙。
朝廷昏聩无能,官员腐败不堪,世家重利薄义,无一不加剧着种种悲剧的发生。
“宁为太平犬,莫做乱世人。”
此行对来自后世幸福时代的陈信来说,实在是太震撼,每一幕都直戳其心灵,痛击其魂魄。
以前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也看到过此景,可是哪有亲身接触、亲眼所见,感受深切。
这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啊,在这人命如草芥的古代,有几人能真正的体会过百姓的疾苦,有几人能真正明白“以人为本”。
陈信的心,仿佛被刺了无数下,千疮百孔,血流不止。
有时候,一个人的成长往往就在一瞬间。
一种强烈的感觉充斥陈信的心头,在此时刻,他想的不再是自己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活下去。
陈信通过熟知的这段历史,知道东汉末年时,整个大汉的人口约有五千万,但是经过黄巾之乱,群雄混战后,在魏蜀吴三国鼎立时,人口已经不足八百万。
华夏民族在晋朝大一统后,还没享受几年的太平盛世,又迎来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可谓是华夏民族的一次大浩劫,充满了心酸和血泪。
陈信想改变这一切,但是以他目前的实力,想要做出改变,很难。
唯一能做的只有救下更多百姓,最起码让他们有活着的资格。
在涿郡、在中山国,陈信不敢收拢流民,毕竟不是自己的地盘,若让有心人知道了,那私自收拢流民,等同建立势力,形同造反,抄家灭族是免不了的。
虽然现在官府早已不作为,但小心使得万年船,毕竟人生地不熟。
进入河间国过了泒水后,情况便不一样了。
离丰县已不足六十里,已经来到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知道走哪些路可以避开城镇,走哪条路可以隐藏行迹,更何况还有石墨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行动起来方便多了。
陈信早在渡过泒水之前,在中水城采购了一千石粮食,省吃俭用的话,够两千余人吃一个月了。
一路上,碰到流民,陈信便会驻足,熬粥赈济流民。
为了一口吃食,流民也心甘情愿的跟着陈信走。
在这些流民心中,并没想过跟着陈信过什么幸福生活,而是能活一天算一天。
流民越聚越多,最终流民的数量已经超出了陈信的预料,短短的数十里路,竟收拢了近四千流民。
原本计划的这一千石粮食能维持一阵子,但是看现在的情况,恐怕只能勉强维持半个月。
陈信知道东汉末年,除了官府不作为,老天同样不作美,连年灾害。
但是陈信不知道的是,就是今年(光和五年),天灾人祸尤其严重,正月,大疫,四月,大旱。
在光和四年时,官府偶尔开仓赈粮,流民数量还能得以缓解。
但在今年,官府直接不管了,导致流民人数直线上升,把宝贵的人口资源推向了太平道,让太平道在这两年如鱼得水,风生水起。
快速消耗着大汉政权在百姓心中的统治地位。
为了不给石径添麻烦,陈信决定将流民安置在丰县以西十里外、滹沱河以北的一片树林里。
这片树林非常宽阔,藏匿数千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关羽对陈信的义举,大加赞叹,并自愿留在树林里,组织和管理这些流民。
陈信也非常感动,直接把张合父亲张昇赠送的二十名“老兵”,划拨给关羽,协助关羽管理流民。
流民经过几顿饱饭后,也多少有了些力气,其中有做过木工的人,在陈信和关羽的带领下,开始伐木建屋。
不懂木工的,也都帮忙砍树、搬运、烧水、做饭等。
反正不能让他们太闲,近四千流民,若是管理不得当,怕是会出乱子。
陈信定下各种规矩,凡是不遵守者,便会被赶出去,自生自灭。
在关羽以及二十名护卫的监管下,整个流民营地分工明确,井井有条。
安顿好这些人,陈信带着石墨、张合等人回到了石家村。
石径等人早已得到他们回来的消息,早在村口处等待他们。
一番寒暄是免不了的。
陈信前世虽然没谈过恋爱,不懂得讨女孩欢心,但是人情世故还是懂的,出一趟门,给朋友带礼物还是必须的。
不仅给石径、颜良带了好酒,还给石灵、颜雪带了点心,更是给李允儿买了一副玉镯。
李允儿当然不会在意玉镯有多么名贵,但是对陈信的这份心,还是很感动的。
两人同时穿越而来,之前交情并不深,陈信出门在外,还能想到给自己带礼物,这无意中又加深了陈信在她心中的印象。
李允儿来到东汉已经三个月,但一直在石家村,连丰县县城都很少去,当然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还没等陈信安顿好,便拉着陈信给她讲此行的奇闻趣事。
陈信也毫不吝啬的连比划带口述的讲解着这一行的经过,当然除了刺杀刘备的事情。
“张合?五子良将的张合?刚才那个少年是张合?关羽?哪个关羽?是关二爷吗?怎么没看见他?”
当听到陈信又结识了三国中英雄人物时,心情非常激动,吵嚷着要跟他们认识一下。
“张合已经拜我为师,关羽在十里外的树林里看护流民,有时间一定介绍你们认识。”
“张合拜你为师?张合不是很厉害吗?”
“他是挺不错的,年纪轻轻便武艺不俗,但是比起我来,还差那么一丢丢。”说到这里,陈信则是一副自信满满的神情,生怕表现的不够明显,把胸脯挺的老高。
李允儿则一脸怀疑的看着陈信,虽然没说话,但眼神中却充满了话语“少吹牛”。
陈信看到李允儿的表情,知道她不信,连忙辩解道:“是真的,我和关羽也打过了,关羽也被我打败了。你要不信,可以去问问石墨那小子。”
说的如此理直气壮,还让自己去问石墨,这说明是真的了。
在惊疑的同时,也震惊不已,陈信这家伙,武艺是多高?知道他能打,不然也不会被张导如此看中和提携。
但是能打败传说中的武圣,名将屠夫关二爷,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张世平的结交之意,也算变相的投资吧。
陈信一行人,历经两个月,行遍整个涿郡,绕道中山国,终于回到了石家村。
两个月出门在外,陈信首次充分领略了大汉的风土人情,同时也看到了太多的凄惨景象。
成群结队的流民,被挡在县城门外;为了一口饭,便卖儿卖女;有人死在路旁,没人去管。
但在县城中的酒肆、茶馆、青楼中,仍然宾客不断,美酒佳肴,夜夜吹笙。
朝廷昏聩无能,官员腐败不堪,世家重利薄义,无一不加剧着种种悲剧的发生。
“宁为太平犬,莫做乱世人。”
此行对来自后世幸福时代的陈信来说,实在是太震撼,每一幕都直戳其心灵,痛击其魂魄。
以前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也看到过此景,可是哪有亲身接触、亲眼所见,感受深切。
这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啊,在这人命如草芥的古代,有几人能真正的体会过百姓的疾苦,有几人能真正明白“以人为本”。
陈信的心,仿佛被刺了无数下,千疮百孔,血流不止。
有时候,一个人的成长往往就在一瞬间。
一种强烈的感觉充斥陈信的心头,在此时刻,他想的不再是自己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活下去。
陈信通过熟知的这段历史,知道东汉末年时,整个大汉的人口约有五千万,但是经过黄巾之乱,群雄混战后,在魏蜀吴三国鼎立时,人口已经不足八百万。
华夏民族在晋朝大一统后,还没享受几年的太平盛世,又迎来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可谓是华夏民族的一次大浩劫,充满了心酸和血泪。
陈信想改变这一切,但是以他目前的实力,想要做出改变,很难。
唯一能做的只有救下更多百姓,最起码让他们有活着的资格。
在涿郡、在中山国,陈信不敢收拢流民,毕竟不是自己的地盘,若让有心人知道了,那私自收拢流民,等同建立势力,形同造反,抄家灭族是免不了的。
虽然现在官府早已不作为,但小心使得万年船,毕竟人生地不熟。
进入河间国过了泒水后,情况便不一样了。
离丰县已不足六十里,已经来到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知道走哪些路可以避开城镇,走哪条路可以隐藏行迹,更何况还有石墨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行动起来方便多了。
陈信早在渡过泒水之前,在中水城采购了一千石粮食,省吃俭用的话,够两千余人吃一个月了。
一路上,碰到流民,陈信便会驻足,熬粥赈济流民。
为了一口吃食,流民也心甘情愿的跟着陈信走。
在这些流民心中,并没想过跟着陈信过什么幸福生活,而是能活一天算一天。
流民越聚越多,最终流民的数量已经超出了陈信的预料,短短的数十里路,竟收拢了近四千流民。
原本计划的这一千石粮食能维持一阵子,但是看现在的情况,恐怕只能勉强维持半个月。
陈信知道东汉末年,除了官府不作为,老天同样不作美,连年灾害。
但是陈信不知道的是,就是今年(光和五年),天灾人祸尤其严重,正月,大疫,四月,大旱。
在光和四年时,官府偶尔开仓赈粮,流民数量还能得以缓解。
但在今年,官府直接不管了,导致流民人数直线上升,把宝贵的人口资源推向了太平道,让太平道在这两年如鱼得水,风生水起。
快速消耗着大汉政权在百姓心中的统治地位。
为了不给石径添麻烦,陈信决定将流民安置在丰县以西十里外、滹沱河以北的一片树林里。
这片树林非常宽阔,藏匿数千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关羽对陈信的义举,大加赞叹,并自愿留在树林里,组织和管理这些流民。
陈信也非常感动,直接把张合父亲张昇赠送的二十名“老兵”,划拨给关羽,协助关羽管理流民。
流民经过几顿饱饭后,也多少有了些力气,其中有做过木工的人,在陈信和关羽的带领下,开始伐木建屋。
不懂木工的,也都帮忙砍树、搬运、烧水、做饭等。
反正不能让他们太闲,近四千流民,若是管理不得当,怕是会出乱子。
陈信定下各种规矩,凡是不遵守者,便会被赶出去,自生自灭。
在关羽以及二十名护卫的监管下,整个流民营地分工明确,井井有条。
安顿好这些人,陈信带着石墨、张合等人回到了石家村。
石径等人早已得到他们回来的消息,早在村口处等待他们。
一番寒暄是免不了的。
陈信前世虽然没谈过恋爱,不懂得讨女孩欢心,但是人情世故还是懂的,出一趟门,给朋友带礼物还是必须的。
不仅给石径、颜良带了好酒,还给石灵、颜雪带了点心,更是给李允儿买了一副玉镯。
李允儿当然不会在意玉镯有多么名贵,但是对陈信的这份心,还是很感动的。
两人同时穿越而来,之前交情并不深,陈信出门在外,还能想到给自己带礼物,这无意中又加深了陈信在她心中的印象。
李允儿来到东汉已经三个月,但一直在石家村,连丰县县城都很少去,当然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还没等陈信安顿好,便拉着陈信给她讲此行的奇闻趣事。
陈信也毫不吝啬的连比划带口述的讲解着这一行的经过,当然除了刺杀刘备的事情。
“张合?五子良将的张合?刚才那个少年是张合?关羽?哪个关羽?是关二爷吗?怎么没看见他?”
当听到陈信又结识了三国中英雄人物时,心情非常激动,吵嚷着要跟他们认识一下。
“张合已经拜我为师,关羽在十里外的树林里看护流民,有时间一定介绍你们认识。”
“张合拜你为师?张合不是很厉害吗?”
“他是挺不错的,年纪轻轻便武艺不俗,但是比起我来,还差那么一丢丢。”说到这里,陈信则是一副自信满满的神情,生怕表现的不够明显,把胸脯挺的老高。
李允儿则一脸怀疑的看着陈信,虽然没说话,但眼神中却充满了话语“少吹牛”。
陈信看到李允儿的表情,知道她不信,连忙辩解道:“是真的,我和关羽也打过了,关羽也被我打败了。你要不信,可以去问问石墨那小子。”
说的如此理直气壮,还让自己去问石墨,这说明是真的了。
在惊疑的同时,也震惊不已,陈信这家伙,武艺是多高?知道他能打,不然也不会被张导如此看中和提携。
但是能打败传说中的武圣,名将屠夫关二爷,这也太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