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第一演员 > 第71章 太平神使,揭露唐周

三国第一演员 第71章 太平神使,揭露唐周

    已经是十月了,距黄巾之乱越来越近。

    陈信打算趁着这个时间,再为自己谋划一波福利。

    陈信不得不这么做,他知道,很快便要进入群雄争霸的时刻。

    陈信可不认为自己比曹操、袁绍、孙坚等这些枭雄强。

    只不过现在他们还没有那争霸的心,才让自己钻了空子。

    若是他们也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了,说不准比自己强多少呢。

    陈信为了在群雄争霸时起点更高一些,那就必须再借助自己先知先觉的优势,多赚些利益。

    李允儿虽然不想跟陈信分开,毕竟才缠绵了一个来月,两人正处于如胶似漆的状态,但是李允儿也知道,人在乱世,身不由己,便没多阻拦,只是一再的嘱咐陈信要注意安全。

    妥善安排好所有工作后,在十一月中旬,陈信带着耿武、两支护卫军再次启程。

    李允儿临行前的一句话,让陈信一路上都兴奋不已,仿佛打了鸡血。

    “早点回来,我和孩子在家等你。”

    ......

    自到了辽东之后,裴元绍在陈信的授意下给张角去过无数次信。

    当然都是说如何传道顺利,又发展了多少部众,陈信为太平道的付出等等。

    在张角心里,辽东的发展非常顺利,自己起义时又多了一大助力。

    陈信此行的第一站便是巨鹿,不仅是跟张角汇报辽东情况,更是要再忽悠一把张角。

    陈信一行人均为骑兵,速度可比当时迁徙时快的多,而且陈信让大家准备了无数腌制的肉干。

    所以除了粮食不太够了,需要进入县城买一些之外,其余时间基本都在赶路。

    十来天的时间,便从辽东到了巨鹿。

    “刘渠帅近来可好?”

    “劳大贤良师挂念,德华和辽东一众信众皆好。”

    “裴大帅给本贤师来过信了,说刘渠帅为人能干,为我太平道做出了不少贡献啊。”

    “大贤良师赞誉了,这是属下分内之事。”

    对于陈信的恭敬,张角很受用。

    张角随着这一年部众越来越多,已经分为了大大小小三十六方,手下大帅小帅、带兵甲士无数。

    现在越来越膨胀,上位者的气势也越来越足。

    “刘渠帅此次前来,不知是为何事?”

    “是为上次临行之言而来。”

    临行之言?张角早就忘是什么话了。

    “何言?”

    “小心身边心腹之人,莫要在起事之前栽在自己人手里。”

    张角眼角一眯,看着陈信,好像他上次确实是说过这话。

    “此为何意?”

    陈信见大贤殿内还有除了张角三兄弟的外人,便没有开口。

    张角会意,便让其他人都下去了。

    “刘渠帅但说无妨。”

    “大贤良师可有门徒,名曰唐周?”

    “有。”

    “唐周便是德华所言之人。”

    张角瞪大眼睛,虽然不明白具体是什么事,但是见陈信笃定的表情,又联想一下刚才的话。

    猜测陈信断定是唐周要对自己不利,可是能是什么事呢。

    “刘渠帅,请明言。”

    “唐周意欲向朝廷告发我等起义。”

    张角、张宝、张梁闻听后皆站了起来。

    此事非同小可,因为唐周正是自己派往洛阳联络内应的使者,若是他去告发了,那其余的联络人和内应还能活吗。

    而且本来想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这样岂不是要打草惊蛇?

    “德华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德华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大贤良师可派人去调查唐周,我就在巨鹿等着,若无此事,任凭大贤良师处置。”

    张角可是对此事非常上心,这可关系到起义能否顺利的事,不敢怠慢。

    立马派二弟张宝亲自去调查,也安排陈信住下。

    在巨鹿等待了半个多月,陈信不断的在观察广宗的城防、兵防情况。

    私下里也与周仓碰了几次面,交代了许多事情。

    直到十二月中下旬,张宝才回到巨鹿。

    来到大贤殿,把一个布包往地上一扔,“大哥,德华说的不错,唐周这逆贼就是要去告密,我对他严刑逼供,最终还是招了,我一气之下把他脑袋割了。”

    张角吃惊的看着地上滚落的人头,片刻后,变吃惊为欣慰。

    “这次多亏了德华啊,我太平道险些万劫不复啊。”

    陈信早就预料到结果,正史演义都这么讲的,那还能有假?

    “大贤良师哪里话,德华也是我太平道一名渠帅,为太平道鞠躬尽瘁,实属应当。”

    张角越听越受用,看看,我太平道有如此忠心之人,何其幸也。

    之前还派裴元绍监视人家,实不应该啊。

    “刘渠帅之心,本贤师自是清楚,这次刘渠帅立下大功,本贤师封你为太平道神上使,与我三兄弟平起平坐,有调动除巨鹿外的各方各渠帅的权利。”

    张角说完,转向张梁,“三弟,立刻着工匠打造神上使符牌给德华。”

    张梁见陈信真心实意为太平道办事,还立下大功,心里也高兴不已。

    “诺,大哥,我这就去办。”

    陈信没想到张角这么大方,直接封了自己神上使。

    要知道历史上的神上使是南阳渠帅张曼成,但他那个神上使是自封的。

    哪有太平道老大、大贤良师张角亲封的含金量高。

    “德华,对我太平道即将起义,还有什么想法?”

    张角已经把陈信当成心腹,便直接问计于陈信。

    “这次在洛阳联络内应,非同小可,德华总觉得心中不安,恐出意外,德华想亲自前往,以策万全。”

    张角低头思索片刻后,看向陈信,“好,德华心细,必定能做到万无一失,等符牌打造完毕,你带着符牌前去,让洛阳的联络使者都听你调遣,我再修书一封,你带在身上。德华,可还有其他要求?”

    陈信想了一下,这是要好处的机会,不能放过。

    “朝中高官均为喂不熟的野狼,若不用重金,恐会出现变数。”

    张角仔细琢磨了一番,确实如此。

    人家本来就是高官,还不知道这些年贪墨了多少,没有重礼,还真不一定能稳妥。

    “德华此言甚是有理,我给你黄金一千斤,珠宝玉器两箱,马元义那里还有一千斤黄金,德华可以一并拿去用,必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陈信心里不知道乐成什么样了。

    这可是两千斤黄金啊,得卖多少香皂,才能赚这些钱。

    陈信面带笑意的说道:“大贤良师不要忘了,德华可还是大汉的官员,与朝中官员联络时更加方便,再加上这些财物,必定手到擒来。”

    张角深以为然,满意的点点头。

    陈信没等张角说话,继续开口道:“大贤良师可知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

    “当然知道,汝南袁家树大根深,门生故吏遍天下。”

    “那大贤良师可想过把袁家拉入太平道?”

    这句话把张角震惊的无以复加。

    袁家是什么地位,四世三公啊,现任司徒还是人家袁家人呢,怎么可能加入太平道。

    陈信知道张角的疑虑,开口解释道:“之前我与司徒袁隗打过交道,他无意中表现出对汉廷的不满,德华认为对于这些世家来说,谁做皇帝都一样,无非是考虑自己家族能得到多少利益罢了,只要大贤良师许他,推翻汉廷后封袁家为王,定能打动袁家。”

    张角低头不语、深思熟虑。

    陈信说的好像也有道理,若是有了袁家这棵大树的辅助,那起义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而且陈信去办这事,自己也放心,不就是一封信、一个王爵吗,没什么大不了的。

    能成功固然最好,不成功也不受损失。

    “好,德华,本贤师现在就书信一封,你到洛阳去联络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