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第一演员 > 第299章 科技兴国,碾压之势

三国第一演员 第299章 科技兴国,碾压之势

    按照常规战争来说,临敌不过三箭,但是对燕军来讲,这句话根本不成立。

    神臂弩的射程太远,又是居高临下,还是连射,不一会十支箭便一气射完。

    城下的文丑感叹神臂弩的射速之快的同时,也在数着燕军射了几轮,眼看着十轮便要结束,自家将士也推进了百余步,离着城墙还有一半路程。

    在燕军换箭匣的空档,还能继续推进,而且速度只会更快。

    在文丑的预想之中,只怕燕军的第二个箭匣还没射完,自家将士就有能登上城墙的了。

    文丑嘴角不自觉上扬,但想法永远只是想法,跟现实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空档期没有如期而至,只见第十一轮弩箭保持着刚才的频率,迎面扑来。

    文丑目瞪口呆,这是什么情况,难道之前燕军保留了?神臂弩根本不只是十箭连射?

    不对!

    文丑仔细观察了一番城头的情况,他娘的,换人了!

    没错,这还是燕军最常规的三段轮射。

    文丑有些傻眼了,燕军到底是有多少神臂弩?

    这些神臂弩可都是铁制的,文丑在与龙骧卫交战的时候,也在受伤的兵卒身上获取过弩箭,出乎预料,精细小巧,箭支整体铁制,看这质量,绝对是上好精铁。

    从张合的三千龙骧卫,再到现在城头上又换了一轮燕军,这神臂弩数量起码上万了,箭支单是已经发射过的,就上十万了。

    这燕国是多有钱?

    关键还是这些铁制的神臂弩!

    如此精细的弓弩,就算燕国有矿、工匠无数,那做出这么多把,所消耗的时间肯定要以年计。

    要知道,冀州如此富庶,袁军士卒的装备也算齐整,但很多兵器甲胄都是府库的存货,想要全换新的,没有个三年五载是不可能的。

    这是因为打造一件兵器或者盔甲所消耗的人力物力,是非常巨大的。

    纯手工冶炼不说,一个业务娴熟的工匠同样是可遇不可求的。

    如此说来,燕国很早就开始打制神臂弩了。

    刘信曾经征黄巾、讨鲜卑、灭三韩、伐大宛,都没听说他用过此武器。

    诸侯齐聚酸枣,共除董贼的时候,倒是听闻燕军有一种犀利的武器,看来就是这个,但也没听说因神臂弩而建功啊。

    是刘信有意藏拙,还是如传言那般,刘信是有天神相助,在这短短几年内凭空变出这么多神臂弩。

    文丑不自觉的胡思乱想。

    没办法,没有身处燕国,根本不能理解燕国的科技进步有多快。

    就连燕国本国的人,都不知道幽州大学的工学院和工程部的科研所自从捅开科技这张窗户纸后,燕国的科技已经呈井喷式发展。

    这是刘信来到大汉九个年头的成果。

    要知道,从刘信刚客居石家村,与石径拜把子时,刘信就已经开始引导着石径研究淬火工艺和神臂弩的制作了。

    幽州大学广开言路已经四年,眼看着第一批学员就要毕业,大汉顶级科学家马钧,从扑到燕国的科研所后,几乎把研究所当成了家,也差不多三年的时间了。

    还有山上的道观中,对化学的研究,也有了数年的光景。

    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只要有丰富的理论和足够的资源,还有国家和府衙的支持,科技进步是飞速的。

    更何况,模具、车床、水力风力驱动等一系列的工序,对文丑这些大汉人来说,别说没听说过,就算是听说过,也只会当成奇技淫巧、一笑而过。

    文丑无奈,尽管与自己预想的不一样,但攻城部队已经行至一半,怎有退回来的道理,而且自方也仅仅伤亡了数百人,这绝对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的。

    为了巩固获得的成果,文丑命高览率领五千人,紧跟其后协助攻城。

    以防万一,还派出了千人督战队,以防这些新兵不尽心竭力。

    城头上的张燕看到袁军离城墙越来越近,还继续增兵,不仅没有紧张,反而非常兴奋,喊道:“弓弩手,平举,射!”

    弓弩的平射可比抛射力道大的多,更何况,敌军已经进入二百步,这对神臂弩来说,是恰到好处的距离。

    果然,一轮平射后,袁军的伤亡比起之前要多的多。

    不仅命中率高多了,力度也大了许多,有些弩箭直接穿盾而过,直挺挺射中袁军的胸甲,甚至有好几支弩箭射中一个敌兵后,直接将此人带飞了出去。

    箭支如飞蝗般,不停的扑向袁军,冲杀的袁军在肾上腺激素的刺激下,仍是不管不顾的叫喊着往前冲。

    终于,袁军还是靠近了城墙,云梯一架架的竖立起来。

    后续部队也及时跟了上来,真正的攻城战开始了。

    古代的攻城战就是如此惨烈,无论攻城的一方,兵器盔甲多么精良,兵员素质如何过硬,一定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

    文丑深知此理,刚才损失确实大了些,但是无关紧要。

    接下来便是白刃战,燕国的神臂弩失效,这对自方非常有益。

    想到这,文丑精神更足,喊道:“擂鼓!”

    击鼓而进,鸣金而退,鼓声一响,战斗只会更加激烈。

    袁军一手持盾牌,一手攀爬云梯,下面人顶着上面人,配合的颇为默契。

    燕军收起神臂弩,滚石檑木也派上了用场,如雨般向下砸落。

    后面两千火器营早已蓄势以待,只待危机之时,张燕一声令下,无数掌心雷就会雨点般落下。

    但是,似乎用不上了,随着战斗的焦灼,袁军昨晚一夜没睡的后劲开始展现。

    尽管在战场上,思想高度紧张,但是有些人的身体反应已经跟不上了,尤其是那些还没有经过长期磨炼的新兵。

    这就好比一个年轻力壮的学生,去网吧通宵一晚,第二天还要上体育课,那在体育课上的状态,绝对有异于平常,前半程或许很兴奋,但后半程脚下肯定发飘,甚至都有飞起来的感觉。

    檑木上带有尖刺,滚石沉重无比,从下往上看,恐怖至极。

    幸亏燕国文武根本没把这次大战当回事,当然,也有保护燕京环境的意思,还没让守城部队准备金汁。

    否则,城墙周边的味道...嗅觉带来的酸爽...恐怕只有身处其中,才能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