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演员 第331章 重蹈周制,一推一让
李儒连忙上前去扶董卓,好似生怕这家伙站不住,再跌倒似的。
“岳父大人别急,且听小婿娓娓道来。”
将董卓扶着坐下后,李儒说道:“刘信乃先帝所封大汉燕王,无论从法理还是正统上,我们想去改变,实属困难重重,因此其他诸侯跟燕国对峙之时,心中难免有所顾忌,即便曹操等人无所顾忌,那他们麾下的文臣武将也会心有所虑。”
“对对,文忧说的对。”董卓好似终于找到了刘信为何能无往不利,占据半壁江山的原因一般,“刘信他有着天然的优势,再加上燕军骁勇善战,难怪他能战胜树大根深的袁绍。”
“岳父英明。”李儒不失时宜的奉上一记马屁,继续说道:“曹操他们画地为牢,割据一方,天下早已呈春秋战国之势,之所以他们不敢称王,不过是怕法理难容,千夫所指罢了,其实心中早有想法。”
董卓认真聆听,也在认真思考李儒的话,“这好办,咱家进宫面圣,让小皇帝册封他们就是了,为何要废掉他?”
李儒摇摇头,“即便册封了他们,小皇帝还在,他们的心就还都放在长安,若天下没有了皇帝,岳父您猜会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董卓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哈哈,文忧说的对!如果没有了皇帝,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的称王称帝,到时他们相互攻伐之势更烈,咱家就可坐收渔翁之利了。”
突然董卓又觉得不太对,止住笑意,问向李儒,“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咱家即便废除了小皇帝,但小皇帝还在,他们怕是不认。”
李儒吊足了胃口,终是站直了身体,一手背后,迈着沉稳的脚步,开始指点江山,“无妨,先以小皇帝名义册封他们公爵,让他们摒弃礼法,践踏祖制,再小皇帝禅让皇位给岳父,三推三让,岳父情非得已接受禅让,岳父登基之后,晋封他们王爵,以示拉拢之意,最后重蹈少帝覆辙,彻底断他们念想。”
李儒这一计不可谓不狠毒。
自刘邦白马之盟,刘彻推恩令之后,大汉已经没有了异姓王爵和公爵。
以皇帝之名册封他们公爵,若是他们接受了,刘姓诸侯还好,异姓诸侯便是违背祖制。
但是他们现在已是一方诸侯,手中权力与诸侯王别无二致。
怕是有很多人巴不得得到这个爵位呢。
即便考虑到面子问题,那也非常简单,还是走三推三让的流程呗。
如果你就是一根筋,硬是不接受,那好,你好好履行你官职以内的职责就好了。
就像曹操,身为兖州牧,那你就老老实实牧守一方,就别考虑东征西讨,扩大地盘了。
就算跟其他诸侯起了冲突,你打到了别人家里,但地盘也得乖乖吐出来,谁让你是兖州牧呢。
还有,身为兖州牧能册封的官职极其有限,最大无非长史这些州府属官,像辖下的郡守,那都应该是朝廷册封的。
因此,你若不接受册封,别人接受了,别人麾下文臣武将的官职呼呼高升,你麾下的文臣武将看着嫉妒不?眼红不?
就算不羡慕嫉妒恨,那你就不担心他们搞些私下的小动作,跑其他诸侯那里去?
这完全就是阳谋,抓住了大多诸侯和文臣武将的心理。
董卓三推三让接受禅让,即便大家心里都清楚,起码面子功夫做的很足,毕竟他完全可以弑君夺位。
再以王爵拉拢,既然已经接受了公爵,这个王爵也就顺其自然了,否则以后怎么跟刘信平起平坐,或者怎么跟那些接受了王爵的诸侯一般地位。
你不接受?那好,有本事你一辈子别称王。
只要你称王了,也就意味着认可了自己这个新皇帝。
重蹈少帝覆辙,无非就是跟之前一样,在他退位一段时间之后让他意外身亡。
如此,只是回到周朝礼制罢了。
我董卓就是周王,还是天下共主,你们都是我下面的诸侯王。
各个诸侯王诞生了,心中的皇帝也没了,在心理上也不会落刘信一等,那诸侯之间的攻伐将会越来越精彩。
之后便可坐看鹬蚌相争,再率手下三十万西凉将士,加上能拉拢到的诸侯在旁辅助,董氏便可坐稳天下。
“哈哈。”此时的董卓已是心花怒放,无比舒畅,“文忧不愧是咱家的张良,你这就草拟一份禅让诏书,咱家去找小皇帝盖上玉印,待下次朝会,便通告天下。”
李儒也露出奸诈的笑容,对自己国相之位充满了期待。
三日后,大朝会。
董卓腰跨宝剑,着履上殿,大马金刀的与刘协共坐龙椅之上。
只是董卓这个大胖子几乎占据了整个龙椅,刘协只能被挤到边上,却丝毫不敢言语。
刘协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简直难受憋屈至极。
朝会前半段一如往常。
随后站在龙椅旁的新中常侍,自然也是董卓的人,上前一步,问道:“众位大人,可还有本要奏?”
下面鸦雀无声,中常侍看了看坐在龙椅上的董卓,董卓点头以作回应。
只见中常侍从袖口中拿出一纸诏书。
看诏书规格,竟是大汉最高级别诏书,也就意味着皇帝又要宣布重大事情了。
中常侍清了清嗓子,开始高声宣读诏书。
瞬间,堂内众臣开始嘈杂起来。
什么?皇帝要退位让贤?还要禅让给这个国贼!
但是众人议论纷纷,却无人敢做出头鸟,出来制止。
这也是没办法,自迁都长安之后,朝堂之上不知道已经换了多少人了,甚至一个官职一天就能换个好几遍。
现在还能朝堂议事的,除了已经投靠了董卓的,就是像杨彪、黄琬、王谦这些懂进退、明得失的圆滑之人。
董卓看着朝臣议论纷纷,但并没有做出过激的反应,心中很是满意。
猛地站起身来,走到龙椅一侧,面向刘协,却一只手握在剑柄之上,没做任何礼节,直接开口说道:“陛下谬矣。”
随后,好似感觉刚才说的话有点重了,语重心长的说道:“陛下现在做的不好,可以慢慢学嘛,况且还有咱家辅佐,陛下安心坐稳皇位便是,请陛下收回成命。”
“岳父大人别急,且听小婿娓娓道来。”
将董卓扶着坐下后,李儒说道:“刘信乃先帝所封大汉燕王,无论从法理还是正统上,我们想去改变,实属困难重重,因此其他诸侯跟燕国对峙之时,心中难免有所顾忌,即便曹操等人无所顾忌,那他们麾下的文臣武将也会心有所虑。”
“对对,文忧说的对。”董卓好似终于找到了刘信为何能无往不利,占据半壁江山的原因一般,“刘信他有着天然的优势,再加上燕军骁勇善战,难怪他能战胜树大根深的袁绍。”
“岳父英明。”李儒不失时宜的奉上一记马屁,继续说道:“曹操他们画地为牢,割据一方,天下早已呈春秋战国之势,之所以他们不敢称王,不过是怕法理难容,千夫所指罢了,其实心中早有想法。”
董卓认真聆听,也在认真思考李儒的话,“这好办,咱家进宫面圣,让小皇帝册封他们就是了,为何要废掉他?”
李儒摇摇头,“即便册封了他们,小皇帝还在,他们的心就还都放在长安,若天下没有了皇帝,岳父您猜会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董卓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哈哈,文忧说的对!如果没有了皇帝,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的称王称帝,到时他们相互攻伐之势更烈,咱家就可坐收渔翁之利了。”
突然董卓又觉得不太对,止住笑意,问向李儒,“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咱家即便废除了小皇帝,但小皇帝还在,他们怕是不认。”
李儒吊足了胃口,终是站直了身体,一手背后,迈着沉稳的脚步,开始指点江山,“无妨,先以小皇帝名义册封他们公爵,让他们摒弃礼法,践踏祖制,再小皇帝禅让皇位给岳父,三推三让,岳父情非得已接受禅让,岳父登基之后,晋封他们王爵,以示拉拢之意,最后重蹈少帝覆辙,彻底断他们念想。”
李儒这一计不可谓不狠毒。
自刘邦白马之盟,刘彻推恩令之后,大汉已经没有了异姓王爵和公爵。
以皇帝之名册封他们公爵,若是他们接受了,刘姓诸侯还好,异姓诸侯便是违背祖制。
但是他们现在已是一方诸侯,手中权力与诸侯王别无二致。
怕是有很多人巴不得得到这个爵位呢。
即便考虑到面子问题,那也非常简单,还是走三推三让的流程呗。
如果你就是一根筋,硬是不接受,那好,你好好履行你官职以内的职责就好了。
就像曹操,身为兖州牧,那你就老老实实牧守一方,就别考虑东征西讨,扩大地盘了。
就算跟其他诸侯起了冲突,你打到了别人家里,但地盘也得乖乖吐出来,谁让你是兖州牧呢。
还有,身为兖州牧能册封的官职极其有限,最大无非长史这些州府属官,像辖下的郡守,那都应该是朝廷册封的。
因此,你若不接受册封,别人接受了,别人麾下文臣武将的官职呼呼高升,你麾下的文臣武将看着嫉妒不?眼红不?
就算不羡慕嫉妒恨,那你就不担心他们搞些私下的小动作,跑其他诸侯那里去?
这完全就是阳谋,抓住了大多诸侯和文臣武将的心理。
董卓三推三让接受禅让,即便大家心里都清楚,起码面子功夫做的很足,毕竟他完全可以弑君夺位。
再以王爵拉拢,既然已经接受了公爵,这个王爵也就顺其自然了,否则以后怎么跟刘信平起平坐,或者怎么跟那些接受了王爵的诸侯一般地位。
你不接受?那好,有本事你一辈子别称王。
只要你称王了,也就意味着认可了自己这个新皇帝。
重蹈少帝覆辙,无非就是跟之前一样,在他退位一段时间之后让他意外身亡。
如此,只是回到周朝礼制罢了。
我董卓就是周王,还是天下共主,你们都是我下面的诸侯王。
各个诸侯王诞生了,心中的皇帝也没了,在心理上也不会落刘信一等,那诸侯之间的攻伐将会越来越精彩。
之后便可坐看鹬蚌相争,再率手下三十万西凉将士,加上能拉拢到的诸侯在旁辅助,董氏便可坐稳天下。
“哈哈。”此时的董卓已是心花怒放,无比舒畅,“文忧不愧是咱家的张良,你这就草拟一份禅让诏书,咱家去找小皇帝盖上玉印,待下次朝会,便通告天下。”
李儒也露出奸诈的笑容,对自己国相之位充满了期待。
三日后,大朝会。
董卓腰跨宝剑,着履上殿,大马金刀的与刘协共坐龙椅之上。
只是董卓这个大胖子几乎占据了整个龙椅,刘协只能被挤到边上,却丝毫不敢言语。
刘协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简直难受憋屈至极。
朝会前半段一如往常。
随后站在龙椅旁的新中常侍,自然也是董卓的人,上前一步,问道:“众位大人,可还有本要奏?”
下面鸦雀无声,中常侍看了看坐在龙椅上的董卓,董卓点头以作回应。
只见中常侍从袖口中拿出一纸诏书。
看诏书规格,竟是大汉最高级别诏书,也就意味着皇帝又要宣布重大事情了。
中常侍清了清嗓子,开始高声宣读诏书。
瞬间,堂内众臣开始嘈杂起来。
什么?皇帝要退位让贤?还要禅让给这个国贼!
但是众人议论纷纷,却无人敢做出头鸟,出来制止。
这也是没办法,自迁都长安之后,朝堂之上不知道已经换了多少人了,甚至一个官职一天就能换个好几遍。
现在还能朝堂议事的,除了已经投靠了董卓的,就是像杨彪、黄琬、王谦这些懂进退、明得失的圆滑之人。
董卓看着朝臣议论纷纷,但并没有做出过激的反应,心中很是满意。
猛地站起身来,走到龙椅一侧,面向刘协,却一只手握在剑柄之上,没做任何礼节,直接开口说道:“陛下谬矣。”
随后,好似感觉刚才说的话有点重了,语重心长的说道:“陛下现在做的不好,可以慢慢学嘛,况且还有咱家辅佐,陛下安心坐稳皇位便是,请陛下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