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第一演员 > 第352章 董卓受禅,燕国阅兵

三国第一演员 第352章 董卓受禅,燕国阅兵

    刘繇和刘岱的运气着实不好,刘信在攻入吴县之时,虽然对太湖水师无济于事,却把吴县西边的太湖造船厂焚之一炬。

    造船和编练水军,不像组建陆军那般便利。

    刘繇和刘岱此次的损失不可谓不大。

    就在蒋钦来到丹徒之时,孙坚也迎来了刘繇的大军,并死死守住了丹徒城墙,打退了刘繇的第一波进攻,首战告捷。

    丹徒县衙。

    “末将蒋钦拜见殿下。”

    蒋钦在奉命返回精武学院进修时,刘信数次接见过巨浪军的主将蒋钦和副将周泰,互相之间也算熟识。

    刘信直接摆摆手示意蒋钦坐下,问道:“公奕,近些时日,中原可有大事发生?”

    “回殿下,确有一件大事,陛下禅让帝位于董贼,董贼经三推三让后,于今年九月初九举行禅让大典。”

    刘信冷笑,该来的还是来了。

    董卓自导自演的大戏终是要落下帷幕了。

    这早在预料之内,只是刘信实在是无能为力。

    一来,董卓本来就把小皇帝看管的死死的,别说救了,就连找都很难找到。

    董卓有了篡位之心,势必做的更加小心,恨不得找一个跟刘协一模一样的孩子来替他上朝,免得徒生事端。

    不过,董卓没找到这样的孩子,但长安在西凉铁骑的强压下,也没出什么乱子。

    二来,刘信本来就对刘协没什么惋惜,派毒牙和利刃借机行事,不过是答应过皇甫嵩。

    之前也给特种部队下达了明确的命令,想尽一切办法解救刘协,但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只能身处长安,徒呼奈何。

    再来,燕国还有无数要务,刘信不可能全部心思用在董卓身上。

    在他心中,只要百姓富足,华夏强盛就好了,谁坐这个皇帝都无所谓。

    刘信没做回应,问向蒋钦,“还有其他事吗?”

    蒋钦继续说道:“董卓在发出禅让消息之前,向各位诸侯第三次册封公爵,河南尹皇甫大人、袁豫州和糜刺史均拒绝了册封,其他诸侯均已称公。”

    糜芳拒绝在情理之中,毕竟第一次册封之时,糜芳就派人来向自己解释了。

    皇甫嵩更不用说,他年事已高,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救回刘协,什么高官厚禄,他根本不在意。

    袁术的拒绝,让刘信有些意外。

    看来这家伙是铁了心自立了,压根对公爵不屑。

    之前一直跟孙坚在一起,知道他拒绝了董卓的第二次册封,如此看来,第三次册封是在出海之后,否则刘信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消息。

    除此之外,其他诸侯已经接受册封。

    魏国公曹操、蜀国公刘备、吴国公刘繇、晋国公马腾、陈国公刘表、越国公士燮。

    现在天下诸侯并立已成定局,且名正言顺了。

    有了公爵的身份,也就有了自己的诸侯国,无论民政军事均有绝对的自主权。

    至于现在是秦国公的董卓就更不用说了,待到三个月后的九月初九接受禅让之后,名誉上是天下共主。

    刘信冷冷一笑,觉得这事很有意思。

    大汉最后一张遮羞布终是被董卓彻底撕碎了。

    各诸侯的野心也彻底暴露了。

    各世家的嘴脸再也藏不住了。

    刘信认真思虑了一番,抬头看向蒋钦,说道:“公奕,孤书信一封,你返回海陵后,派人快马加鞭送回燕京。”

    “诺,殿下。”蒋钦起身,抱拳领命。

    刘信洋洋洒洒一大篇,足足用了半天时间。

    大致就是三个内容。

    一,将董卓篡汉之事誊于报纸,传于天下,揭露董卓肮脏的嘴脸,怒斥董卓食君之禄,却不思报国,违背纲常、谋逆篡位,人神共戮、枉为人子。

    刘信知道如此做,无非给董卓心里添添堵,根本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不过该做的事情,必须做,这是一个政治态度问题。

    二,派遣使者劝说各诸侯,不仅要劝其放弃册封,还要再度共同起兵,讨伐国贼董卓。

    自己的燕王是先帝刘宏册封,但你们的公爵是董卓册封,名不正言不顺。

    若是真想封爵,那就再度讨董,救出刘协后,让刘协亲口册封。

    当然,这也是无用功。

    诸侯经历三推三让后接受公爵册封,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刘信如此做,是为接下来的南下,找到更加铿锵有力的理由。

    三,燕国将在九月初九,也就是董卓登基的同一天,于燕国国都、燕京城外举行燕国首次大阅兵,并邀请各诸侯前来观礼。

    首先,就是吸引董卓登基的关注度,同时告诉天下,我燕国不承认董卓的帝位。

    其次,告知天下,我燕国即便现在救不出皇帝,但也在厉兵秣马,整军备战,尽燕国最大努力。

    退一步讲,即使达不到救出皇帝的实力,但打你们这些接受董贼册封、认贼作父的小诸侯还是没问题的。

    再就是震慑一下各位诸侯。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别派密探来偷偷打探了,也别老躲在家里胡乱猜测了,我燕国直接摊牌了。

    让你们亲眼见识一下我燕国的实力,好让你们认真掂量一下,你们凭什么跟我燕国一较高下。

    通过此番展示,即便你们这些诸侯仍是心如坚铁,但你麾下的文臣武将和治下的豪门士族也要考虑一下接下来的站队问题了。

    所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之前燕军兵进黄河泰山一线,便让许多人惶恐不安。

    再加一把火,让你们未战先乱。

    能直接投降,算你们明智,不投降也要让你们品尝一下什么叫“内忧外患”。

    最后一点,是刘信最为在意的,那就是现在已经掌握在手的,所有燕国百姓。

    此次阅兵要让他们知道他们背后有一支敢拼敢战、无所畏惧的威武之师,在为他们的幸福生活护航,从而让百姓对燕国更加忠诚,更加信任。

    同时,也是再次震慑一下燕国的异族百姓。

    因为生活在燕国的异族百姓实在是太多了,想要彻底汉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必须时不时敲打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