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第一演员 > 第468章 十胜二平,战心再起

三国第一演员 第468章 十胜二平,战心再起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刘信为了不让战败的异族有死灰复燃的机会,囚禁了他们的王公贵族,逼迫他们讲汉话、学汉字,也让许多异族百姓迁居到汉人的聚集地,也让汉人迁居到他们的地盘,好进行更好的融合。

    但是刘备他不想吗?

    他不知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吗?

    他当然知道,但他可不敢像刘信那样做。

    毕竟整个大秦,除了他和马腾带出来的十万将士和家眷外,其余都是人家呼罗珊的子民。

    这种情况下,唯有和平相处才是正解。

    不过,事实就是刘信残害了不少异族百姓,刘备善待了异族百姓。

    众人听完五条后,瞬间觉得刘备的形象无比高大伟岸,而刘信也不过是惨无人道的昏君罢了。

    法正之前说到的,刘备比之刘信,有五胜一平,大家都好奇这“一平”究竟是什么?

    法正没卖关子,继续说道:“刘信乃中山靖王之后,但出身贱商,热衷奇技淫巧,利用不义之财,买得官位,却凭借自身战功,一步步走到如今地位,陛下同样出身皇室,虽家道落寞,却自强不息,立功无数,从一军校尉到一郡太守,再到一郡州牧,最终成为我大秦天子,皆乃当世英雄,平也。”

    法正直接肯定了刘信的身份,并没有提出质疑,原因有二。

    第一,刘备和刘信都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如果说让他们拿出真凭实据,恐怕都拿不出来,怀疑刘信,就是在怀疑刘备,为了肯定刘备的身份,那刘信的身份也得认。

    第二,刘信的身份毕竟得到了刘宏的亲口承认,按理来说,比起刘备的身份更有说服力,如此一来,索性都承认了,省的麻烦。

    他明面上说两人在这方面打平,实则话语里有着不少贬低刘信的言辞。

    就像“出身贱商”,这可不是杜撰,是刘信他自己说的。

    士农工商,商人这一职业在这个时候并不高大,反而是非常低贱的,就是因为在世人眼中,他们不事劳动却能赚取海量财富,得到的都是不义之财,因此不受世人待见。

    奇技淫巧也是世人所不齿的。

    刘信偏偏就是利用这些获取了财富,才买到辽东太守一职,从此发迹。

    刘备比刘信好多了,虽然家境贫寒,他仍然刻苦读书,旁听过卢植的课,织席贩履不过是为了生计。

    没本钱,没背景,却从最底层走到了和刘信一样的位置。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不过,就英明神武这一方面,法正还真不敢过多贬低刘信,毕竟大汉的疆域面积和人口数量摆在这呢。

    众人听后,无不对自己的皇帝刘备露出佩服之情。

    刘备更是心花怒放,但为了保持皇帝的威严,仍是保持着严肃的态度,问向法正,“孝直刚才所言,我大秦比之大汉,还有五胜一平,作何解释?”

    法正看到众人的情绪高涨了许多,知道刚才的话起到了作用,现在才是重头戏,才是把军民士气调动起来的时候,于是再度调高语调,铿锵有力的说道:

    “大汉此次出兵二十余万,加上十余万康州军,共四十万兵马,我大秦拥兵二十万,花剌子模带甲十万,希尔加尼亚等三国援兵五万,加上梁头领和马头领兵马,高于四十万,且康州军还有保境守土之责,不能全部出动,兵力上我大秦占据优势,乃军胜一也。”

    “大汉军队新到此地,不熟悉地形,我大秦将士驻兵多年,了解山川河流,乃阵胜二也。”

    “大汉乃进攻方,我大秦乃防守方,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我兵力相当,防守占优,乃略胜三也。”

    “大汉远道而来,再无援兵,若再派援军,恐数月之久,我大秦百姓守土有责,可随时在城中广布告示招募兵勇,也可鼓励百姓协助守城,也可随战事而变,再向邻国请援,乃兵胜四也。”

    “大汉远走洛阳数千里至此,兵马疲惫,耗时过长,士气必然低落,我大秦本土作战,将士精力充沛,以逸待劳,乃势胜五也。”

    法正一口气说完军事五胜,令文武百官热血沸腾。

    确实如法正所说,刘信不可能把康州军全部派上战场,甚至于即便刘信前期获得胜利,拿下大秦部分疆土,那他也得留下兵马镇守,这样更会让他的兵力减少很多。

    大秦是本土作战,天时地利人和占其二。

    除非天佑大汉不佑秦,否则大汉想攻破大秦,也没那么容易。

    众人皆看到战胜大汉的希望,与刘备同坐台上,只与刘备相差一个身位的马腾,激动的站起身来,迫不及待的问道:“法太尉,快说说那‘一平’是什么。”

    法正看到大家重燃战心,心中大喜,趁热打铁回答马腾的问题,“都知大汉有陌刀之精良、神臂弩之犀利、火器之威势,但我大秦镔铁刀比之大汉陌刀不遑多让,骑枪长而锋锐,盔甲严密难破,铁皮大盾可防神臂弩,两方军器各有优劣,平也。”

    刘备之前作为益州牧时,就开始关注大汉的兵器盔甲,虽然不知道这些兵器盔甲是如何锻造的,但知道他们武器杀伤力如何,盔甲防御力如何。

    逃到中亚之后,刘备是把刘信当做平生大敌,知道他跟刘信早晚会有一战,因此对武器盔甲的改良非常上心。

    皇天不负有心人,有次大秦从帕提亚商队购买铁矿时,竟发现买来铁矿打造的兵器格外坚韧锐利,甚至有些锻造的兵器呈现非常漂亮的雪花纹路,令刘备等人大感欣喜,于是开始扩大对这种铁矿的购买。

    这种铁矿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马士革钢,也叫乌兹钢。

    说来也怪,大马士革钢是产自印度的西北部,却没有在印度各国使用,而是贩卖到了帕提亚。

    但帕提亚的冶铁水平相对落后,无法冶炼这种钢铁,因此这种钢铁在帕提亚贩卖并不顺利,只有少部分铁矿由于原始纹路好看,被一些贵族买了去。

    这才使得帕提亚商人辗转一手,卖向了大秦。

    刘备虽然逃跑时,没带着从益州带出来的工匠,但他军中将士有人是铁匠出身,就连张飞之前在益州之时,也会时不时亲自下场,打造兵器。

    而且刘备在做益州牧时,多次研究刘信的兵器,来提升益州的冶炼水平,虽没达到刘信的标准,却也改进了许多。

    最重要的是,当时负责这件事的正是他的首席谋士法正。

    因此,大马士革钢被刘备成功利用,并赐名镔铁,镔铁刀之名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