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 第174章 一场盛会
热门推荐:
高手下山,被战神小姨子鄙视了
重回七零:短命老公他长命百岁了
穿成国公老夫人后我把不孝儿孙全踢了
血脉觉醒,小孩哥拉爆短跑界众神
彩礼谈崩后,我转身嫁给豪门大佬
霍爷的锦鲤小作精又上线了
至尊天帝凌峰苏琳
先婚后爱:风流王爷俏将军
一念吞天凌峰苏琳
第174章 一场盛会
“许子将。既然决意今日召开月旦评,为何却半隐半现,将这前五的名单藏起?若天下百姓震怒,这泰山之巅也会生出乱子。到那个时候,你可悔之晚矣!”
台下,一名锦衣的中年男子挤过人群,来到台下靠近的地方,厉声说道。
人群中那个枯瘦的老者原本也是目视着许劭,等待着他讲出前五的五名智谋高深之士,突然见到这个中年男子现身在台下,不由的吃了一惊,手里扶着枣木拐杖,一步步后退,终于隐没在人潮之中。
“诸位!”
许劭沉思良久,这才整理衣冠,重新抬起眼皮,注视着天下的众人。
“许某所以今日在此公布月旦评,便是固守月旦评每月初一日必出,绝无拖延这一数十年以来的铁律。”
“但前五所以不敢公布者,只因这前五中,有四个都是伯仲之间,难以论断高下,还有一天智高人,更是犹若神灵,俯视众生!”
“我犹豫未决,若以其为人,则五绝第一的天智娇子,非他不可。若视其为神,则剩余八人可顺位向前一位,末尾程昱,也可列第八位了!”
许劭说话之间,满面恭敬的转过身子,向着西南,沉声说道:“这一场战,当决出四人高下!我在等一个结果!”
底下一人笑着低声打趣道:“纵然是丞相年轻之时,许公也可以用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概括之。难道区区月旦评前五,也能令你犹豫不决,彷徨无地么?”
“丞相?”
许劭忽然转过头,正色看着底下的这人,冷若寒冰一般的说道:“丞相与这位天智相比,犹如腐萤之光对天地皓月,岂能相提并论?”
说话之间,又转头看着西南和东南,低声喃喃说道:“荆州与合肥,会让我明白谁才是第二到第五!”
“也会明白天智娇子,是勇力撼天下!”
“还是智谋定天下!”
他的目光中忽然生出了无限的恐怖,眼角的肌肉不住的牵动、抽搐!
勇力撼天下,曹丞相的百万人马,将尸骨无存,荆州外围将天愁地惨、血流成河。
智谋定天下?
卧龙凤雏、子房冢虎,看似龙争虎斗,实则皆为天智棋子,任由驱驰。月旦评的天下智者,皆为其所用矣!
“荀公,离开许都不到一月,不想你我能在此相遇!”
泰山脚下的一处寻常客栈里,刘晔和荀彧对面而坐,一张小方桌上,摆着一碗酱鹿肉,一碟花生米,还有两个精致的小凉菜。
方桌的一角,靠近刘晔的一侧,放着一坛本地特色的小酿酒。
刘晔轻轻给荀彧倒满了一碗酒,充满了惊喜和感慨的说道。
荀彧叹了口气,低头看着面前酒碗里的浑浊酒体,说道:“伱去河北筹粮,我在许都也如坐针毡。丞相兵分两路,开销甚大,许都早已挖空,难以应付。我也知道你的难处,因此不忍强逼。何况近来许都太平无事,所以便抽空来一趟山东,青州之地也多有钱粮,若能筹集一二,略解困顿,也是好的。”
刘晔抱拳躬身,一脸感激之色:“荀令君对刘晔的爱惜之心,刘晔铭刻肺腑,感激不尽。河北之苦,也只有荀令君能够明白了!”
言下之意,随从丞相南征的五大谋士,未必不知道他筹粮的苦楚,但却无人为他进言,依旧是催促的信笺如雪片一般的发来。若不是荀彧在中间维持,他这个负责筹粮的官员,早就被丞相府查办了!
荀彧眉头紧皱,摇了摇头:“他们也有他们的苦楚。跟随丞相两次南征,损兵折将,却毫无建树,你若随军,也会战战兢兢,不敢多言。如今陈群告病回乡,他们便更不敢随意进言了。”
两人正说话之间,店里的伙计手里端着一盘热汤,恭敬的走过来放在桌上。
刘晔一边盛汤,一边说道:“冀州虽然富庶,但也仅此而已罢了。十年前丞相征伐袁绍的时候,百姓流走的极多,逃亡幽州凉州的不在少数,因此至今地多人少,难以全部利用。再加上丞相多年兴师,征调入伍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所以耕种全部落在老弱妇孺身上,便更加吃力。当初丞相第一次南征,荀令君命我往河北筹粮,昔日之言,我历历在目。”
“如今不过半年之久,我所筹集的粮草,已经是十倍于初期预订之目标。冀州余粮早已挖空,然而丞相不待秋收下来新粮,反而在初春时候再次兴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总不能让荀令君你夹在中间作憋,所以只好来山东看看如何。没想到你我一般的心思,机缘凑巧,在此相遇。”
刘晔站起身来,恭敬的把盛好的汤放在荀彧的面前。
荀彧伸手接过,轻轻的搅动汤匙,舀了一勺放入口中,又拿起手巾擦了下嘴,说道:“丞相的战事,三五个月恐怕结束不了,你我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纵有万般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就算我真的上书给丞相诉苦,他也无能为力,战事一旦发动,想要停下来绝非易事。”
“而且他年事已高,天不假年。心里多少已经有了浮躁,岂能等到秋后?”
刘晔苦笑,摇头叹息:“我与荀令君同病相怜,也算是我的福气了!”
“刚才你说道陈群告老还乡了?那军中粮草调度,由谁来负责?陈群虽然在五大谋士里排名最低,既无荀攸的智计百出,又没有贾诩的毒计决绝。但单论督粮分拨调度,无人比他做的更好。丞相在这个缺粮的节骨眼上,放他回去,岂不是雪上加霜么!”
“军中之事,我也并未尽知。但我同意你的观点!”
荀彧仰头看着刘晔,继续说道:“陈群与贾诩共管粮草。如今陈群退出,自然是贾诩一力承担。贾诩虽然智谋过人,甚至在月旦评里位列前五,但术业有专攻,他对于管粮完全是业余级别,岂能与陈群相提并论?”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我好不容易筹措点稻米,却偏偏丞相把巧妇支走,留下了个拙妇在身边,只怕有米之炊,也难搞的很呢!”
“月旦评?”
提到月旦评,刘晔的脸上略过一丝兴奋和好奇。
“许子将。既然决意今日召开月旦评,为何却半隐半现,将这前五的名单藏起?若天下百姓震怒,这泰山之巅也会生出乱子。到那个时候,你可悔之晚矣!”
台下,一名锦衣的中年男子挤过人群,来到台下靠近的地方,厉声说道。
人群中那个枯瘦的老者原本也是目视着许劭,等待着他讲出前五的五名智谋高深之士,突然见到这个中年男子现身在台下,不由的吃了一惊,手里扶着枣木拐杖,一步步后退,终于隐没在人潮之中。
“诸位!”
许劭沉思良久,这才整理衣冠,重新抬起眼皮,注视着天下的众人。
“许某所以今日在此公布月旦评,便是固守月旦评每月初一日必出,绝无拖延这一数十年以来的铁律。”
“但前五所以不敢公布者,只因这前五中,有四个都是伯仲之间,难以论断高下,还有一天智高人,更是犹若神灵,俯视众生!”
“我犹豫未决,若以其为人,则五绝第一的天智娇子,非他不可。若视其为神,则剩余八人可顺位向前一位,末尾程昱,也可列第八位了!”
许劭说话之间,满面恭敬的转过身子,向着西南,沉声说道:“这一场战,当决出四人高下!我在等一个结果!”
底下一人笑着低声打趣道:“纵然是丞相年轻之时,许公也可以用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概括之。难道区区月旦评前五,也能令你犹豫不决,彷徨无地么?”
“丞相?”
许劭忽然转过头,正色看着底下的这人,冷若寒冰一般的说道:“丞相与这位天智相比,犹如腐萤之光对天地皓月,岂能相提并论?”
说话之间,又转头看着西南和东南,低声喃喃说道:“荆州与合肥,会让我明白谁才是第二到第五!”
“也会明白天智娇子,是勇力撼天下!”
“还是智谋定天下!”
他的目光中忽然生出了无限的恐怖,眼角的肌肉不住的牵动、抽搐!
勇力撼天下,曹丞相的百万人马,将尸骨无存,荆州外围将天愁地惨、血流成河。
智谋定天下?
卧龙凤雏、子房冢虎,看似龙争虎斗,实则皆为天智棋子,任由驱驰。月旦评的天下智者,皆为其所用矣!
“荀公,离开许都不到一月,不想你我能在此相遇!”
泰山脚下的一处寻常客栈里,刘晔和荀彧对面而坐,一张小方桌上,摆着一碗酱鹿肉,一碟花生米,还有两个精致的小凉菜。
方桌的一角,靠近刘晔的一侧,放着一坛本地特色的小酿酒。
刘晔轻轻给荀彧倒满了一碗酒,充满了惊喜和感慨的说道。
荀彧叹了口气,低头看着面前酒碗里的浑浊酒体,说道:“伱去河北筹粮,我在许都也如坐针毡。丞相兵分两路,开销甚大,许都早已挖空,难以应付。我也知道你的难处,因此不忍强逼。何况近来许都太平无事,所以便抽空来一趟山东,青州之地也多有钱粮,若能筹集一二,略解困顿,也是好的。”
刘晔抱拳躬身,一脸感激之色:“荀令君对刘晔的爱惜之心,刘晔铭刻肺腑,感激不尽。河北之苦,也只有荀令君能够明白了!”
言下之意,随从丞相南征的五大谋士,未必不知道他筹粮的苦楚,但却无人为他进言,依旧是催促的信笺如雪片一般的发来。若不是荀彧在中间维持,他这个负责筹粮的官员,早就被丞相府查办了!
荀彧眉头紧皱,摇了摇头:“他们也有他们的苦楚。跟随丞相两次南征,损兵折将,却毫无建树,你若随军,也会战战兢兢,不敢多言。如今陈群告病回乡,他们便更不敢随意进言了。”
两人正说话之间,店里的伙计手里端着一盘热汤,恭敬的走过来放在桌上。
刘晔一边盛汤,一边说道:“冀州虽然富庶,但也仅此而已罢了。十年前丞相征伐袁绍的时候,百姓流走的极多,逃亡幽州凉州的不在少数,因此至今地多人少,难以全部利用。再加上丞相多年兴师,征调入伍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所以耕种全部落在老弱妇孺身上,便更加吃力。当初丞相第一次南征,荀令君命我往河北筹粮,昔日之言,我历历在目。”
“如今不过半年之久,我所筹集的粮草,已经是十倍于初期预订之目标。冀州余粮早已挖空,然而丞相不待秋收下来新粮,反而在初春时候再次兴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总不能让荀令君你夹在中间作憋,所以只好来山东看看如何。没想到你我一般的心思,机缘凑巧,在此相遇。”
刘晔站起身来,恭敬的把盛好的汤放在荀彧的面前。
荀彧伸手接过,轻轻的搅动汤匙,舀了一勺放入口中,又拿起手巾擦了下嘴,说道:“丞相的战事,三五个月恐怕结束不了,你我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纵有万般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就算我真的上书给丞相诉苦,他也无能为力,战事一旦发动,想要停下来绝非易事。”
“而且他年事已高,天不假年。心里多少已经有了浮躁,岂能等到秋后?”
刘晔苦笑,摇头叹息:“我与荀令君同病相怜,也算是我的福气了!”
“刚才你说道陈群告老还乡了?那军中粮草调度,由谁来负责?陈群虽然在五大谋士里排名最低,既无荀攸的智计百出,又没有贾诩的毒计决绝。但单论督粮分拨调度,无人比他做的更好。丞相在这个缺粮的节骨眼上,放他回去,岂不是雪上加霜么!”
“军中之事,我也并未尽知。但我同意你的观点!”
荀彧仰头看着刘晔,继续说道:“陈群与贾诩共管粮草。如今陈群退出,自然是贾诩一力承担。贾诩虽然智谋过人,甚至在月旦评里位列前五,但术业有专攻,他对于管粮完全是业余级别,岂能与陈群相提并论?”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我好不容易筹措点稻米,却偏偏丞相把巧妇支走,留下了个拙妇在身边,只怕有米之炊,也难搞的很呢!”
“月旦评?”
提到月旦评,刘晔的脸上略过一丝兴奋和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