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小子文集 第2章 社会生活(一)
热门推荐:
一介刀仙
武徒
快穿之女配拒绝被吸血
年代饥荒:我家有个小菜园
异世种田:我走在天灾前面
卖艺做慈善,塌房歌手创飞内娱!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社恐穿越,在异界想隐居太难
我在星际用美食俘虏了皇子殿下!
(一)原料与颜色。衣服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从远古时期开始,人们在毛皮和树皮上涂上颜料,使用骨头等物件缝制出简单的衣物,以抵御天气和外界环境的伤害。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衣服的样式和种类也不断发展。在古代中国,人们的穿着方式繁多,它们在材料、样式和颜色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早期的衣服多以青麻、蒲草、兽皮、鸟羽为主要材料。到了商周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丝绸、棉花、羊毛等材料制作衣服,并且在衣服上出现了更多的装饰,如刺绣、织锦等。
在服饰种类上,民族服饰和官方服饰的差别愈加明显。民族服装注重色彩和文化趣味,颜色、图案和款式各异,因地制宜。而官方服装则依照阶级差别和职务特点进行设计,追求整齐划一,并强调着体现等级和威严。
由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悠久,古代服饰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穿着方式和礼仪要求。随着人们的审美和时尚观念的改变,服饰的样式和颜色也在不断变化。然而古代服装文化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依然很多,既反映了民族智慧,又蕴含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它们一直是人们的文化财富和享受。
一、原料。在先秦时期,人们还没有学会纺织棉花,主要的技艺是纺麻和纺纱。商朝甲骨文中已经有了“丝”、“麻”、“桑”、“蚕”等字,说明当时用来纺织衣服的原料已经是布和帛了。布是用麻纺织而成,帛是用丝纺织而成,无纹章,纯白色的丝织品。如果有纹章则称之为锦。先秦时期没有棉花,所谓的布其实就是麻布和葛布。布帛的幅宽和现在不同,布为二尺二寸,大约是现在的44厘米;帛为二尺四寸,大约是现在的48厘米。长二丈为一端,两端称为两,也被称为匹。十端为一束,即五匹。
除了布和帛,古人还使用兽皮和毛织物来御寒。在冬天,麻和帛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保暖需求,因此兽皮成为了主要的避寒衣物。同时,也有用牛羊的毛织成的衣物,称为褐布。然而,由于古时候纺织水平比较低,织出的褐布十分粗硬,穿起来非常不舒服,因此一般穷苦人才会选择使用它来御寒。
在古代,衣帛的精细程度也是有区别的。布的精粗又被称为升,一升为八十缕。细布是十五升,即经线1200缕。《礼记-杂记上》中记载“朝服十五升”,可见当朝为官的人的衣服都是非常精细的。在长沙战国墓曾经出土的白色麻布最细部分一平方厘米的经线为28根,纬线24根,相当于十七升,估计是给王侯所用,这就更高级了。次一点的为十升,粗布为七升。七升粗布主要是底层人士用的,如果贵族用的是七升布的话则被认为是俭朴。《国语-鲁语下》中有记载“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就是这个意思。
二、颜色。在古代,人们穿的衣服颜色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是“五正色”,即白、黑、赤、青、黄。这些颜色在古代日常生活和服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不同的颜色也有具体的细分。
黑色是最深的颜色,有缁、玄、緅等不同的称呼;赤色也有朱、绛、赤、彤、赬、縓等不同的名称。除了这些“正色”之外,还有“间色”,如绿色是介于青色和黄色之间的颜色,紫色是介于黑色和赤色之间的颜色,红色是介于赤色和白色之间的颜色。
在古代,不同的朝代也有不同的色彩偏好。夏朝崇尚黑色、商朝推崇白色、周朝则推崇赤色。但是,在周朝也有使用白色的场合,如服丧、朝聘等,这可能是因为沿袭了商代的制度。到了春秋时期,社会上开始流行起紫色,据说是因为当时齐桓公喜好穿紫色衣服,于是国家全部都崇尚紫色。这一潮流一时风靡,紫色衣服价格飞涨,成为了时尚的代表。
虽然现代人有着更加丰富的色彩选择,但古代衣服的色彩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了解古代的服饰文化和颜色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的魅力。
(二)衣裳。先秦时期,衣裳分为衣和裳。男女穿着基本相同,都是宽松的衣物,甚至可以互相穿着。在《吕氏春秋》和《晏子春秋》中都有所描述,所以从背影看不出男女的区别。
先秦时期的衣服一般为交领右衽式,即衣襟有折叠,像个“Y”字。当时的制衣过程并没有裁剪,而是直接用一整匹布覆盖到身上,由胸前经过右肩绕过脖子,再转到右腋下,腰部用带子系上。南方少数民族的衣着则是交领左衽式,和中原华夏民族想法相反。而中原华夏各族的丧服为左衽式,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人死之后就不再需要解衣带,左衽便可以成为死结。
在冬夏季节随着天气变化,衣服也相应地分为单衣和复衣。单衣也被称为襌,即没有里子,而复衣就是有里子的衣服,类似于现在的夹克。当天气变冷之后,人们在复衣里面填入丝棉来保暖,这便是现在所称的棉袄。棉衣在当时也有贵贱之分,用丝棉填充的棉袄被称为绨袍,是贵族所穿的。而对于平民来说,他们只能穿敝缊复衣,敝缊指的是用破旧的丝绵填充的复衣,质量较差,所以用敝缊做的衣服也被称为破烂衣裳。在《论语》中,孔子称赞弟子仲由时说:“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知耻”,可以看出贵族与平民在穿衣上的差异。
在先秦时期,裳是一种用来遮羞和保护下身的衣物,相当于现在的裤子。裳没有裤腰,外面必须要系上带子,分为革带和大带,革带在内,用来配合其他服饰,大带在外,用来束衣。在寒冬时节,古人为了保暖,会用窄布绑在腿上,从脚踝一直绑到膝盖上,有点像后来的绑腿。
裤子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形状类似于左右各一个直筒,中间不相连,没有裆部,被称为“胫衣”或“绔”,直到战国时期才出现中间连贯的裤子,就像现在的免裆裤。
关于内裤的问题,学者从西周人形青铜车裳发现,中期社会底层的人们已经开始穿内裤了,所以贵族等人都应该有穿内裤的习惯。
另外,在周朝时,人们觉得把衣物和裳分开制作很麻烦,于是制作了一种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的连体衣服,称为深衣。深衣穿起来方便保暖,许多贵族都穿着深衣,特别是在脱掉礼服后。时至汉代,深衣成了贵族日常服装,后来成为了中国几千年来朝服的主流。
最后来说一下裘。裘是用兽皮制成的衣服。因为皮毛容易磨损,所以古代人们会在皮毛外加上一层外衣。在当时的社会里,裘是只属于贵族的,而最高贵的裘被称为狐白裘,是把狐狸腋窝上的白毛部分制成的裘皮衣服。有名的故事《战国四公子――孟尝君》中,孟尝君就有一件狐白裘,价值连城。
以上就是先秦时期裳的介绍,以及裘和裤子的演变。古代人们的智慧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同的服装文化,现在的我们也在传承和创新这种文化,在服饰上也有了自己的时尚和潮流。
(三)帽子。在先秦时代,人们不仅注重穿着的美观和实用,还很注重穿戴的礼仪。帽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礼仪用品。在先秦时期,男女的头发都很长,为了方便穿戴帽子,男子都喜欢将头发编成发髻,女子则喜欢将头发盘成发髻。帽子则是用来保护头发不被污染和摩擦,同时也对阳光和雨水有一定的遮挡作用。
先秦时期的帽子种类很多。最普遍的是青巾,又称青缎巾,是方形或长条形的布巾,色泽多为青色,系在头上。青巾在先秦时期被认为是世家士人和官员的标志,也是古代君主所赐的封号之一,例如《左传》中的“小白旄,衣青缟巾”。另外还有巾不中巾,华巾,华幞等种类。巾不中巾指的是环绕头顶的带子,类似于现在的头箍;华巾是一种华美的巾帽,是贵族所特有的,华幞则是华巾的加强版,形式更为华丽。
在战国时期,帽子的设计和制作开始注重工艺和美感,同时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充满个性化和创新意味的帽子。例如,鲁襄公戴的冠帽是用陶泥制成的,类似于现在的玩偶帽。而秦始皇则非常喜欢戴一顶形状像鸟巢的帽子,被称为钢丝帽。另一种叫作玉带的帽子,则是一个带有玉壳的头盔,十分特别。
总之,在古代,帽子是不可或缺的穿着礼仪,也是身份和地位的标志,各式各样的帽子逐渐成为时尚文化和审美风尚的一部分。我们通过了解古人对帽子的重视和创造过程,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一、冠冕。秦时期,冠冕是人们身上不可或缺的穿戴重要部分。冠是指一类帽子的总称,主要分为冠、冕和弁。周礼所记载,天子、士族以及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戴冠和弁,但只有士大夫以上阶层的人才能戴冕。
最初的冠非常简单,是用一块布盖在头部。到了商代,人们才开始使用布帛来束发,并加以修饰。而从周代开始,人们才开始对冠冕进行改良和重视。我们所熟悉的“冠礼”就是在那个时期开始的。
在先秦时期,孩童不戴冠,一般都是发型自然下垂,称为“髫”,或是紧贴发根扎起来垂在脑后,也就是现在的马尾辫,称为“总发”,或者将两髦扎起来成为两个形状像角一样的发结,称为“总角”。人们根据孩童的年龄和不同的发型,来区分孩童的成长阶段。
当男女成为少年时,他们会进行成年礼,男子的成年礼称为“冠礼”,女子的成年礼则称为“笄礼”。根据周礼的记载,男子在20岁才可以执行“冠礼”,但如果是担任国家的君主,通常会更早地实行成年礼。
随着各个时期不同政权的更替,冠冕的形式也逐渐地发生变化。在唐朝时期,人们开始借鉴外来文化,纷纷加入硬质帽子和尖帽子等新元素。而在明清时期,官员们开始戴起了锦襦、龙袍来完成他们官衔的标志。
以上就是关于先秦时期的冠冕的介绍。古代人们对服饰的讲究和礼仪的意义我们应该倍加珍视和传承,同时也可以从中看到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二、冠礼。在先秦时期,冠礼是男孩子成为男人的重要仪式。首先要将头发盘结于头顶,称为“髻”,与女孩子的发髻相似。男女孩子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男孩子需要先戴上冠,然后用笄将冠和髻一起固定,女孩子则直接用笄将发髻固定住。
“笄”就是簪子,通常使用竹子制作,也有骨质、玉质、金银材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固定头发和冠。固定头发的称为“发笄”,用来固定头发和冠的是“衡笄”。如果女子用的簪子一端开叉,类似于叉子的形状,则被称为“钗”。
成年仪式上最重要的是戴冠,男孩子的冠礼通常在二月份在家族或宗庙里举行。首先要算出吉日,挑选的日期通常在10天之内。如果10天之内没有好日子,就选择下个10天。挑选好日期后,宣布日期并通知亲友们前来观礼。在仪式前10天内,告知大家这个时间并约定好特定的观礼地点。
在仪式当天,男孩子和他的父亲穿着礼服,由一位主持人和一位助手住持仪式。在仪式完成之前,首先要给孩子戴上布冠,也就是一个用一块布帛将发髻包起来的简单帽子。接下来,男孩子会依次戴上皮弁(鹿皮所制,平时或下田或打猎的时候戴),然后戴上爵弁(类似于现在的皇冠,不过是后几代的习惯所形成,而在先秦时期还不存在这种形状),一共三次,每次加冠完成之后,由主持人对着孩子大声选读祝福语,表示祝愿孩子健康快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完成了戴冠的程序之后,男孩子还要拜见母亲并由主持人取字。周代取字一般称为“伯x甫”,第一个字根据他在家中的位置而定。最后,男孩子穿着礼服以及礼帽,并拿着来宾送的礼物去拜访地方官员和乡大夫,以此结束整个冠礼。冠礼结束之后,男孩子才算是变成男人。
冠礼是华夏礼仪的起点,也是孩子从夭折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的重要仪式。在古代,《礼记-冠记》中就有一段话:“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简而言之,孩子从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行孝、悌、忠、顺的道德行为,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治理别人。
冠礼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不仅是一种成人标志,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象征。在冠礼之前,男孩子必须将自己的头发盘结于头顶,称为“髻”,女孩子则将头发盘成发髻。而男孩子在冠礼之后,要穿上礼服,戴上冠冕和发髻,并受到祖先或者神明的祝福,人们相信这样做,可以使他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和道义。
三、笄礼。在先秦时期,女子在订婚(许嫁)前,一定要举行一个重要的仪式——笄礼。这个仪式,在周代时期,主要是订婚(许嫁)之后,出嫁之前的贵族女子,必须举行。并且,这种女子,一般都在十五岁左右。不过,要是一直待嫁,并未许人,就算年龄在二十岁左右,也行。笄礼的程序与冠礼类似,只是女子相对简单一些,在发髻上包一块黑布,然后用簪子插入其中固定即可。
而冠在古代尤其是对于贵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礼节,不能轻易摘下,因为摘下冠有罪过之嫌。因此,对于古代的贵族来说,冠是最为珍贵的饰品之一,也是对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最好展示。如果古人摘下冠,代表自己有罪过,就像罪犯一样,会自降身份。
在先秦时期,只有小孩、平民、罪犯和异族人不戴冠。平民不带冠,发髻上盖着布巾,一直覆盖到前额,称为帻,由于帻多为黑色,所以平民也被称为“黔首”。如果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人们就会在冠之上加戴笠。据史学家研究分析,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带长柄的笠,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雨伞。
(四)鞋子。在古代社会,人们为了御寒和防止受伤,用毛皮裹脚行走。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意识到毛皮不够保护脚部,并且毛皮不方便在泥地里行走,所以逐渐出现了鞋和袜子。
最早的古代鞋子材质通常以草鞋、木鞋、皮鞋为主,皮鞋也分为青皮鞋和黑皮鞋两种。在古代,鞋的材质多为皮革制作,包括鹿皮、牛皮、羊皮等。高贵的阶层则会选用蛇皮、鳄鱼皮等比较珍贵的材料来制作鞋子。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发现了丝绸、棉花、麻织等新材料,制成的鞋子更加轻便、舒适、耐用。
在鞋的制作过程中,古代匠人注重对鞋的细节处理,比如针线要对称、鞋头要够饱满、鞋跟要稳固。古代贵族特别注重个人身份和地位的展示,鞋子也成为了彰显尊贵地位的重要象征。贵族们的鞋子会选用更高质量的材料、更加考究的制作工艺,并且还会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时节选择不同的款式。
在传统文化中,鞋子也有神秘的寓意,比如红色鞋子代表着吉祥和庇佑,可以给人穿上好运;黑色鞋子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代表着坏运。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鞋子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从运动鞋到高跟鞋,从休闲鞋到皮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和款式,供人们选择和穿着。
一、分类。在汉代之前,鞋子被称为屦,一般使用麻绳编织而成,类似于现在的编织草鞋。在《诗经-魏风-葛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形容屦的耐寒耐用。
古代的屦材质有皮、草和麻等。分类上也有单底和双底之分,单底的被称为履,双底的则被称为舄,即在单底的屦下面加一块木板作为重底。舄在古代时属于鞋类里的高端款式,只有帝王和高官贵族才有资格穿着。舄分为三个等级,最高一等为赤舄,也就是红色款式,其次为黑舄和白舄。据说在古代,穿赤舄的人地位最高,因为红色代表着吉祥和权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屦慢慢演变成为鞋,制作工艺、材料和样式也逐渐丰富多样。在现代社会,鞋子不仅是一种保护脚部的必备品,更是时尚和个人风格的展现。不同种类的鞋子,如运动鞋、高跟鞋、雨鞋、凉鞋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和款式,满足了人们对于舒适、美观和时尚的不同需求。
最后,从屦到鞋,蕴含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历史长河中许多珍贵的文化信息也被隐藏在鞋子企图之间。通过了解鞋子的历史和文化,我们不仅可以深入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也能更好地珍视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鞋与衣服的款式颜色搭配。在周代,贵族们穿着的服装颜色是有所搭配的,这种潮流在现代时尚中依然存在。根据《仪礼-士冠礼》所记载,如果穿着玄色的祭服,就需要搭配黑色的履,而履首装饰的絇则需要使用青色;如果穿着素色衣服,就要搭配白色的履;如果戴着爵弁(指上一篇中介绍的帽子),就需要配上纁色(浅红色)的履。
这种搭配关系是周代贵族的官方礼仪,在上层社会有着广泛的推崇和遵守。同时,这种准则也体现了古代服装的艺术美学和对色彩搭配的统一性要求。由于贵族阶层所穿的服装所含的色彩更加鲜艳,这种色彩搭配规则的运用也更加严格和纯粹。
直到现代,随着人们审美和时尚观念的改变,色彩搭配也开始发挥更多空间。然而,这种古老的色彩搭配原则却仍然被传承并深受人们喜爱。在现代时尚中,通过深浅度、明暗度、饱和度以及纯度的调配,不同颜色的服装和鞋子间的组合显得更加灵活多变。
最后,服装颜色的搭配不仅仅是简单的时尚搭配技巧,还有着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对古代服饰文化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领略服装色彩搭配的美学之道,更好地珍视和传承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鞋的礼仪。在古代,履被视为不洁之物,不能登大雅之堂。因此,关于履的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礼记-曲礼》中有记载:“侍坐于长者,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意思是说和长辈在堂上要一起坐着,那么必须要把鞋脱在台阶下面。在脱鞋的时候,不能正对着台阶解鞋带,要躲到旁边去系。如果在进门之前发现外面摆着两双鞋,说明之前有客人在里面正聊天呢,那么上台阶的时候就要大声询问一下“xxx来看大爷了!”类似的话,意思是要让里面人知道有人来了。在得到堂上之人(比如你大爷)的回答之后才可以入内。在脱鞋和进入的时候要注意的是不能踩了别人的鞋。这些都是关于履的礼仪。
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当年西汉刘邦对于功臣萧何最大的赏赐就是准许他“剑履上殿”。可见在当时对于履的礼仪是非常看重的。因此,如果你要去拜访一位长辈,叔叔大爷之类的,进门之前一定要注意脱鞋,不能在台阶上解鞋带,要躲到旁边去系。如果发现外面摆着两双鞋,要大声询问一下,得到回答之后才可以入内。在脱鞋和进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踩到别人的鞋。这些都是关于履的礼仪,需要我们时刻遵守。
四、鞋的样式。在先秦时期,屦是主要的鞋类之一,男款的鞋头一般为圆形,女款的鞋头一般为方形,这是古代中国共同的鞋型风格。此外,女式的履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尖头,被称为利屣(音同“洗”),这种时尚仍然广受女性欢迎。
古代的利屣长相与现代女式高跟鞋极为类似,具有细长而尖锐的鞋头设计,不仅符合当时士人对女性的审美标准,而且能够增强女性穿着的美感和时尚感。利屣也成为了当时女性打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装搭配和色彩搭配方面也有着不同的风格和注重点。
利屣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中国鞋履风格的多样化和时尚发展,她把古代鞋类的款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中国历史的推移和时尚的变迁,古代履和利屣的款式和样式也不断升级和变革,逐渐演化成了现代人们所熟知的各类时尚鞋履,如高跟鞋、运动鞋、休闲鞋等等。
尽管鞋履样式的变化很大,但古代鞋履文化和礼仪却始终贯穿着中国历史的长河。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古代鞋履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深刻影响,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袜子。在古代,袜子被称为足衣,它是一种为脚着想的服装。最早的袜子是由皮革制成的,如《说文》中所记载的“韤(音同袜),足衣也。从韦,蔑声。”古代的皮袜通常由腿筒和足部组成,用带子系在小腿上,这也是古代制作袜子最基本的方式。
作为一种重要的穿着物品,袜子在古代的一些重要礼仪场合也有着特别的规定。在一些场合,如参加比较高级的场合、会议和私人会晤,人们通常不仅会脱鞋,还会脱袜,舒适且体面得发挥自己的身份和品位。这种举止习惯甚至持续到了东汉时期,许多古代的官员和大臣在皇宫里都是光着脚的,如果在现代,那是应该会很尴尬吧…
尽管古代的袜子款式、制作材料和穿着方式都和现代有很大不同,但是它们仍然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历史长河中,袜子不仅仅是一种生活必需品,更体现出古人的审美意识和对于穿着礼仪的高度重视。
最后,通过对古代袜子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经典韵味。我们应该珍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它们,传递给未来的世世代代。
(五)主食。先秦时期,主食的种类非常有限,主要包括黍、稷、粱、麦、苽、秫、稻、麻、豆等作物。黍和稷都是中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称为粟米,是人们在先秦时期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如果要区分它们,黍粒大,稷粒小,从粘性来看黍的粘性会更强一些。在那个时代,黍和稷也被称为大黄米,常用来制作粘豆包、炸糕等食品。
由于黍和稷是古代最普通的食物,因此也代表国家——“社稷”。社代表土地,稷代表粮食,代表着五谷之首。皇帝常常会提到:“这是朕的江山社稷啊!”,可见古代君王和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
接下来是粱,也被称为“嘉谷”,是黍、稷的品种之一,与黍并列,是种植中较好的一种品种,常以粱肉并称。现在用来制作小米粥。
麦是主要供北方人使用的食物。在河南关林皂角树遗址中的考古学证据表明,小麦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在商朝时期,甲骨文中就已经记载“月一正,曰食麦”证实了当时小麦的种植。在《左传.成公十八年》中也有“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的记载,说明当时种植麦已经非常普遍了。然而在当时,麦仍然是贵族阶层的食物。
除此之外,还包括苽、秫、稻、麻等作物。在先秦时期,这些作物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条件,但是与现代人们所拥有的丰富美食相比,还是十分原始且单一的。
在先秦时期,人们的主要主食包括粟、麦、黍、稷、稻、麻和豆。粟,亦称黍,或稷,就是小米。秫(音同熟),俗称高粱,它是指一种较为黏稠的谷物,多用于酿酒。稷是指一种谷物,又称为粟稷,是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则是指水稻,主要产于南方地区,是当时比较珍贵的食物之一。麻,也叫麻子,比绿豆略微小点,含油,可以作为饭食用,就象炒黄豆一样的吃法,也可以用来榨油。豆在战国以前被称为菽,是一种穷苦人家的食物,多用来做豆饭和藿羹。此外,黍也可以作为主食,唐代以前,黍米是主要的食用部分,而唐以后,黍米多用来救荒。在古文献中,苽也被称为蒋或菰,现在我们称之为茭白,是一种粮、菜兼用的作物。苽米做的饭曾是当时的美食之一。总的来说,先秦时期人们的主食以谷物为主,其中以粟、麦、黍、稷、稻为主要食材,麻和豆则是次要的食材。
(六)副食。在先秦时期,人们的副食主要是以肉、水产品、蔬菜和野菜为主。当时,由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人们主要是利用自然环境中获取到的野菜作为食物的补充,尤其是那些贫苦人家更为依赖野菜下饭来增加饱腹感。而在那个时代,富贵人家则会种植一些蔬菜作为配菜。当时肉也被称为“膳”,“寡人要用膳”在现在看来就是“我要吃肉啦!”。肉分为六畜、六兽和六禽,如《周礼-天官-庖人》中所记载的。
一、六畜。所谓六畜就是,马、牛、羊、豕(即猪)、犬和鸡。当时最珍贵的肉食是牛、羊、豕,被称作三牲或大牢,羊和豕被称为少牢。在祭祀或宴请宾客等正式场合,都会以大牢作为最高规格的食物。
祭祀时,三牲各有一个尊称,牛被称为“一元大武”,羊被称为“柔毛”,豕被称为“刚鬣”,而小猪则被称为“豚”或“腯肥”。在当时,狗也是重要的肉食之一,不仅是贵族们平时的食物,也是祭祀的重要食物。因为食狗的人数量较多,所以相对而言剥狗皮、屠狗等职业也大量出现,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些着名的历史名人,如刺客聂政和秦末刘邦手下的大将樊哙。
在先秦时期,人们主要食用的水产品主要包括鱼类和龟鳖类。鱼类指的主要是淡水鱼类,尽管也有些沿海地区的海鱼,但是它们并不是主要,因为当时海边并不是普通人们经常会去的场所。鱼类作为当时普通老百姓的主要食品和祭祀之物,相对于其他肉类来说是更容易获取的。因此,在影视作品中描绘先秦时期餐桌上有鱼肉也非常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二、六兽。在野兽方面,古代把能够捕猎的野兽称为“六兽”,分为麋(即麋鹿,也就是四不象)、鹿、熊、麕(音同军,即獐子)、野豕(也就是野猪)、兔。当时最珍贵的野兽肉食是熊掌,这是当时贵族们非常喜爱的食品,古代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典故,说明那个时候熊掌确实非常珍贵。在六兽中,野猪是主要的野兽之一,贫苦人家在无法购买肉类时,往往会以野猪肉作为烹调的主要食材。
三、六禽。鸟类中最重要的是雁,也就是鹅。古时候鹅是非常重要的禽类,士大夫阶层出席宴会时,应该送上鹅作为见面礼。鹅肉也是款待宾客的重要食物之一,在餐桌上备受宠爱。此外,鸡、鷃(音同“燕”,为三趾鹑科动物黄脚三趾鹑的肉)、鹑、雉、鸠、鸽等禽类也是当时人们的常见副食品。天上飞的,这六种鸟类,雁、鹑、鷃、雉、鸠、鸽,也就是所谓的六禽。
四、龟鳖。在那个时代,龟鳖类的肉和骨头被认为有益于健康,所以往往被用来作为补品,而龟鳖汤则被认为具有很高的滋补功效。在古代社会中,龟鳖肉的价值相当昂贵,尤其是当用作祭品时,不但可以为祭司提供美食享受,也可以表达人们对神灵的敬意。
鱼类为先秦时期的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主要的蛋白质来源。鱼是淡水的和海水的,古代也并不缺乏人工饲养的鱼类。在先秦时代的文献中,鱼被赋予了地位和象征意义。考虑到孟子的例子,鱼甚至被认为是更高贵的食物之一。同时,门客的待遇和地位也可以由他们所食用的食物决定,在门客冯爰刚入门的时候,被留守在“食无鱼”的境地,可以看出鱼在当时文化中也被视为地位的象征之一。
龟鳖类的食物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当时的人们认为龟鳖肉和骨头能够对身体健康产生积极作用,是重要的营养来源。在古代社会中,龟鳖肉的价值相当昂贵,尤其是用作祭品时,可以为祭司提供美食享受,也表达人们对于神灵的敬意。
五、蔬菜。蔬菜在先秦时期又称为“蔌”,主要包括深蒲、韭菜、芹菜、蔓菁、莲藕、水葵、秋葵、竹笋、生姜、葱、山蒜、白菜等。采集野菜是当时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之一,早期的人们通过对于植物食用性的认识,开始进行野菜的利用。
六、水果。水果在先秦时期同样是重要的副食之一。在《诗经》中有记载,如枣、栗、榛、柿、瓜、桃、李、梅、杏、山楂、梨、菱、椇(音同举,也称为拐枣)等水果,这些水果在当时的饮食中也得到广泛使用。尤其是桃类水果,孔子和鲁哀公在一次会面中谈到先饭黍而后桃食,可见当时水果也有对应的食用方法。
(七)美酒。中国的酒文化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然而,最早酿酒人是谁并没有被确切地记录下来。据史籍记载,在《世本·作》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因此,古人普遍认为仪狄是中国酿酒术的创始人。但这个说法是否真实,目前还无法确定。
在商代时期,酿酒技术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随着粮食种植的大量生产,人们对于酒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商纣王和周公旦等人对酒也有着极高的偏爱。这时,各种青铜酒器也开始大量被制作和应用。
在当时的饮酒流程中,酿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周公·天官·酒正》的记载,酿酒主要分为五个阶段: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沉齐,即所谓的“五齐”。
具体来说,泛齐是指谷物发酵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谷物浮出水面;醴齐则是指酒精产生的阶段,人们可以闻到酒精的味道;盎齐则是指气泡逐渐增多,酒色开始变化;缇齐则是指酒液开始呈现红色,气泡开始沉降;最后是沉齐,即酒糟下沉,酿造基本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这五个阶段是酿酒的基础,实际的酿酒过程还需要其他的步骤和技巧。对于古人来说,饮酒是一件非常庄重且重视文化的事情,因此,酿酒的过程也需要非常严谨和细致。
到了后来的战国时期,饮酒已经成为人们社交、宴请和礼仪的重要方式。为此,人们开始倡导有节制地饮酒,酒文化也逐渐从祭祀和娱乐的角度转向礼仪和文化层面。
在中国的先秦时期,辩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人们需要对酿造好的酒进行不同的处理以分辨酒的品种,方法有三种:事酒、昔酒、清酒。事酒是指还没有分离出糟粕的酒,也可以理解为原浆;昔酒是指酿造好后继续封存的酒,也叫陈酒;清酒是指将渣滓过滤之后的酒。
另外,根据原料的不同,酒也分为三种,分别是黄酒、甜酒和白酒。黄酒是用黍蒸成饭后酿成的酒,也是日常人们经常饮用的酒;甜酒是用稻蒸成饭经过一宿之后酿成的酒,也叫“醴”,是一种比较贵重的酒,一般在隆重场合使用,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杂质,很少直接饮用;白酒是用秬蒸成饭酿成的酒,也叫鬯,是一种加了香料的白酒。由于在古代,鬯是一种佳酿,常被王室用来赏赐给有功的臣下。
古代的酒酿造时间较短,含有较多的杂质,一般酒精含量也比较低,只有30%!(NoVERb)左右。因此,在小说中出现英雄好汉一口气喝下数碗酒而不醉的情景是有可能的,尽管人们当时确实具备很高的酒量,但和现代的应酬专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古代酒不能久放,因为其中含有较多杂质,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变酸。因此,在那个时代,一旦酒酿好了,要么就尘封保存,要么就要赶快卖出去,否则酒就会变质。
最后,大家可能会想问,酿酒需要使用大量的粮食,这样是否会浪费粮食呢?实际上,古人们饮用的酒不过滤,酒糟和酒一起食用,所以并不算浪费粮食。在当时,人们认为饮酒可以促进消化和增强身体抵抗力,因此,饮酒也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八)建筑。包括先秦时代在内,整个中国古代,建筑材料都是以木、土、石为主,只有王公贵族的住宅,才会使用一些金属材料如铜等进行装饰。当然,对于大家最熟悉的宫殿来说,主要的建筑特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高大的夯土台基。这是指宫殿下面的台座,通常会先垒起一个高台,再在高台上建造宫殿;坐北朝南的朝向;带有庭院和廊庑;以铜或石为柱础(即柱子下面的基座)的木制立柱。此外,古代建筑还大量使用瓦片进行屋顶的搭建。中国古代建筑最着名的特点就是屋顶,所谓“秦砖汉瓦”并不是说到了汉代才有瓦,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瓦,然而,大量使用瓦片则是在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国家有自己独特的瓦当形制和样式。韩国的瓦当多为素面,魏国的瓦当多卷云纹,齐国则流行树林纹和双兽卷云纹等。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建筑屋顶正式形成,并延续了数千年。
除了屋顶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等等,不同的建筑也有其不同的屋顶形式。例如,故宫太和殿就是庑殿顶,即四个屋面倾斜,由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组成。
上面介绍的主要是王公贵族的宫殿建筑,而普通老百姓的住宅则差异很大。如前面的文章中所述,普通老百姓的住宅通常都是用土堆砌的建筑,屋顶则多用草叶覆盖。由于普通住宅的建筑材料简单,房间空间很低,所以进了门就只能坐着。
对于住宅的内部格局,通常会区分为进深和进院两个区域。进深区域通常指的是住宅入口中的靠后一部分,也就是主要居住区域,因为深入住宅,所以叫做进深。而进院则指住宅的前半部分,由大门、过道、庭院等组成,是供人们活动的场所。
通过这种分区,住宅内部的功能得到了合理的划分和利用。
在一座宫殿的外部,最先出现的是影壁或屏幕墙。只有天子才被允许建造外屏,而普通的诸侯,则只能在门后建造屏幕墙,即内屏。门的两侧有塾,即门房,是看门人待的地方。古时的门分为三部分,如果是公事而来通常会走左门(西门),如果是私事,则会走右门(东门),中门则留给尊贵之人。
进了门后是内屏,也被称为“萧墙”。萧墙之内就是宫殿内部了,有句成语说得好:“祸起萧墙”,就是指宫殿内部出了事儿。
转过内屏就来到了庭院,通常称为“庭”,它是群臣朝见君主的地方,后来也就称为了“朝廷”。庭比较大,《周礼·冬官·考工记》中记载“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一夫就是百亩,周天子的庭院就占据了一百亩这么大。
穿过庭院进入内部,首先进入的是堂。堂的东西有两面墙,称为序。靠近庭院的那一侧有两根柱子,称为东楹和西楹。堂前有两个台阶,称为东阶和西阶。不同等级的人所站的级数是不相同的。天子站九级、诸侯站七级、大夫站五级、士站三级,而百姓无需阶梯,可以直接进门。因为古人习惯以左为尊,所以宾客都是走西阶。堂与序交接的边称为廉,廉必须直,所以后来就有了“廉正、廉洁”的说法。
堂后面是室。室一般有三间,想要进入室内,必须要历经阶梯过堂。孔子曾经用“升堂矣,未入室也”来比喻子路学问不到家。因此,后来就有了“登堂入室”这句成语,来比喻学术造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室内有四个角,称为隅。西南隅称为奥,西北隅称为屋漏,东北隅称为宦,东南隅则称为窔。四个角中以奥为最暗,故为尊,即西南角是最尊贵的位置。
庭院和后室之间还有一个小门,称为闺,相当于后世的“二门”。人们把久居家中足不出户的人称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闺门之内是主人一家起居之处,外人不得随意入内。后来人们就称内宅为闺,闺阁则专指女子住处,所以女孩子也被称为闺女。
(九)习俗。一、室内的家具。先秦时期,室内家具简单,比较常见的只有几和床两种。几是长方形的,比较矮并且狭长,主要用途是供人坐着时依靠着休息。在古时,人们通常是在地上铺上席子坐着,而几则起到了扶手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几逐渐消失了,现代的茶几则可以视为它的传承。
床在当时又分贵族和普通民众两种。贵族床比较矮,也是供人坐的,而普通民众的床则比较高,可以睡觉。普通民居的建筑地面比较潮湿,睡在床上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在战国时期,河南出土了一具长2米3,宽1米39,腿高19厘米的床,周围有栏杆,还有缺口供上下使用。到了秦汉时期,床仍然是主要供人坐着使用的家具。
在夜间,古人面临室内外照明问题。主要解决方法是使用“庭燎”、“门燎”和烛火。庭燎是指放置在庭院里的大火把,大户人家的庭院里通常有数百根苇子缠住的庭燎,上面涂上蜜蜡,像现在的蜡烛,燃烧起来非常有震撼力。室内主要使用烛,但这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蜡烛,而是需要有人举持的小火把。尤其是老百姓,一整天劳作之后通常到天黑就睡了。
针对睡觉的问题,古人和现在一样,需要放床上褥子,并铺上被子、枕头等等。褥子被称为衽,而被子则被称作衾。《论语-乡党》中有“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的记载,可以理解为现在所说的被子。衾有复衾和裯之分,复衾里面有绵之类的绵被,而裯则是单被,没有里。
二、室内的礼仪。入室之礼:在古代的室内礼节中,最重要的是进门礼节。进门前要先大声喊一声“我来了”,然后再进门。如果看到堂前有两只鞋,这意味着有客人在庭院内,如果主人没有邀请自己进去,是不能随意进门的。进门后,要将视线看向地面,用这种方式表达尊重。不能踩别人的鞋子,也不可以踏入其他人正在坐着的几。
庭中之礼:在庭院中,主人会邀请客人到堂上坐,但跟随人员只能在庭院中等待,这是古代庭中的礼仪。有一个着名的典故就是《战国四公子之平原君》中的毛遂之自荐。当时,毛遂作为平原君的跟随人员到了楚国,而其他跟随人员只能在庭院中等待,只有毛遂跑进了堂内做了非常失礼之事,被楚王呵斥。不过毛遂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他的目的和考虑的。
坐席之礼:古代人的坐姿和现在不太一样,一般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放在脚跟上。如果将臀部抬起,上身挺直,那就叫做“长跪”,也叫“跽”,代表着准备起立和对别人表示尊敬。跪时如果两膝着地,身体挺直但臀部不碰脚跟,则叫做“跪坐”;行礼时必须先跪,这被称为“跪拜”。最大的礼节则是“稽首”,符合顺序的礼仪是先跪、再拱手腾地、放在膝盖前的手微低头至地面。后期的稽首则则是需要双手分开按地。
跪坐久了会导致腿部麻痹或抽筋。因此,在非正式场合下,人们采用比较省力的坐法——“居”,也叫“蹲踞”。具体是两脚脚板着地,两膝盖微抬,臀部向下但不着地,实际上就是蹲着。如果两人相互交谈而膝盖相互碰撞,表示双方关系亲密,也被称为“促坐”或“促膝”,成语“促膝而谈”就来源于此。相反地,以两腿平伸或略微弯曲的姿势坐着,就像我们现在坐在地上腿伸开的样子,叫做“箕踞”,是一种毫无礼貌和不尊重他人的坐姿。孟子的妻子因为箕踞而要被丈夫休掉,可见古代对于这种坐姿的厌恶。
延客之礼:当主人和客人一起进入寝室时,进门的礼仪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主人要邀请客人先进,到达房间门口时,主人先说“请进”,然后出门迎接客人。主人从门口的右侧进入房间,客人则从左侧进入房间(左侧地位更为尊贵)。在进门时,主人从东侧的台阶上进入,客人则从西侧进入,主人和客人相互请让登阶,主人先走,客人跟随。
在上东侧台阶时,主人要先踏右脚,然后迈左脚;在上西侧台阶时,主人要先踏左脚,然后迈右脚。这一礼仪流程非常繁琐,也反映了当时人们非常重视客人的意见和尊重。客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种细节上的注意,否则可能会被认为是不懂礼法的人。
(十)居家。在居家生活中,与穿与住相关的部分也与我们的仪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内容,其中外表打扮最为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仪容,因此我们需要从沐浴开始,让自己保持干净整洁的形象。
古人们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表打扮,因为外表一般都与干净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需要注意每天的沐浴,保持身体的清洁。在沐浴时,我们可以先用温水将身体浸泡一段时间,让皮肤充分吸收水分。然后,使用适合自己肤质的沐浴露或香皂,轻轻按摩全身,清洗干净污垢和汗液。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身体,涂上适当的身体乳液或保湿霜,让皮肤保持水润。
除了日常的沐浴,我们还需要注意头发的清洁。每天使用适合自己发质的洗发水,清洗头发和头皮,保持头发的清洁和健康。在洗发时,可以先用温水将头发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将洗发水涂抹在头发上,轻轻按摩头皮,清洗干净污垢和油脂。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头发,使用护发素或发膜,让头发更加柔顺和亮泽。
总之,保持身体和头发的清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注意的事项。只有让自己保持干净整洁的形象,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魅力和自信。
一、洗澡。在古代,沐浴分为两个步骤:“沐”指洗头,“浴”指洗身体。在重要的仪式或活动前,如祭祀、出征等,人们也要进行一次全身的沐浴更衣。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重视沐浴,一般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进行洗漱、梳头、整理仪容,甚至一天要多次洗手以保持清洁卫生。
在古代,《礼记-内则》中记载了洗澡的规范,“三日具沐,五日则燂汤请浴”,大概是指每三天洗一次澡,每五天洗一次头。由于当时还没有现代的肥皂和洗发水等日用品,于是人们用米汁进行洗发和洗脸,米汁制作简单,效果还不错。据《礼记》中的记载,洗头可以用大黄米汤,能使头发柔顺光滑,洗脸则用小米汤(即梁汁)能更有效地清洁面部。
洗完头发之后要用手把水挤干,然后披着头发自然干,最后再在头发上涂上油膏,让头发更加亮泽,容易梳理,也更美观。
洗完澡之后,人们还要进行“弹冠振衣”的动作,目的是让帽子和衣服上的尘土能够自然脱落,以保持清洁整洁。
关于洗澡的场所,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的考古学成果了解到,汉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类似浴室的设施。例如,在徐州博物馆就有一个西汉时期的洗澡设施,其使用方法类似于现代的木桶式浴缸,人们可以在其中泡浴以获得舒适的感觉。
二、洗衣服。在古代,洗衣服的主要原料是草木灰。白色的草木灰里含有一定量的碱,能够杀灭细菌并使衣物更容易清洁。在那个时代里,由于没有现代化的清洗工具和设备,草木灰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洗衣材料。
洗衣服的洗涤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人们会先将草木灰倒入水中并搅拌,等待足够的时间使水变得碱性。然后将待洗衣物浸泡于碱性水中,轻轻搓揉几下再过几分钟后清洗干净,脱水晾干即可。这种方法虽然比不上现代洗衣机的方便和速度,但却有其独特的环保优势和传统美感,也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和勤劳。
草木灰作为古代的洗衣主要材料之一,其科学价值也在近现代得到了验证。在20世纪的偏远地区,一些人们仍在使用草木灰来洗涤衣物,这也说明了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和实用价值。
总之,古代人们注重洗涤和清洁卫生的文化在洗衣方面也有所体现,草木灰作为传统的洗衣原料,虽然在现代已经被更加方便的方式取代,但其环保、自然和传统美感却仍然令人钦佩和怀念。
三、化妆。在先秦时期,女性同胞们注重自己的仪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使用脂粉(敷面)和黛青(用于描眉)来打扮。脂粉可以使皮肤光滑嫩白,黛青则能让眉毛看起来更加浓密有神。此外,古代女性也喜欢戴一些发饰来装饰自己的头发。在早期,女性头发还比较短,后来开始流行长发,甚至出现了戴假发的现象。剪指甲、穿耳洞也是古代女性美容的方式之一。
另外,男性在先秦时期也有注重自己外表的习惯。长胡子是古代男性的一种时尚,戴上胡子会显得更加阳刚和有气质。然而,女性对男性外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候也会喜欢男性留短胡子或干脆不留胡子。而据《吕氏春秋》的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出现了男子模拟女性装束来打扮自己的情况,并且成为了一种潮流。这个现象说明古代男女在审美观念上也存在一些区别和变化,与现代时尚文化的各种趋势和流行也有一定的共通性。
总之,古代男女在仪表方面的习俗和特点涉及到了许多方面,像是化妆、饰品、发型和服装等等。这些习俗既反映了古人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演变。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衣服的样式和种类也不断发展。在古代中国,人们的穿着方式繁多,它们在材料、样式和颜色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早期的衣服多以青麻、蒲草、兽皮、鸟羽为主要材料。到了商周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丝绸、棉花、羊毛等材料制作衣服,并且在衣服上出现了更多的装饰,如刺绣、织锦等。
在服饰种类上,民族服饰和官方服饰的差别愈加明显。民族服装注重色彩和文化趣味,颜色、图案和款式各异,因地制宜。而官方服装则依照阶级差别和职务特点进行设计,追求整齐划一,并强调着体现等级和威严。
由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悠久,古代服饰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穿着方式和礼仪要求。随着人们的审美和时尚观念的改变,服饰的样式和颜色也在不断变化。然而古代服装文化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依然很多,既反映了民族智慧,又蕴含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它们一直是人们的文化财富和享受。
一、原料。在先秦时期,人们还没有学会纺织棉花,主要的技艺是纺麻和纺纱。商朝甲骨文中已经有了“丝”、“麻”、“桑”、“蚕”等字,说明当时用来纺织衣服的原料已经是布和帛了。布是用麻纺织而成,帛是用丝纺织而成,无纹章,纯白色的丝织品。如果有纹章则称之为锦。先秦时期没有棉花,所谓的布其实就是麻布和葛布。布帛的幅宽和现在不同,布为二尺二寸,大约是现在的44厘米;帛为二尺四寸,大约是现在的48厘米。长二丈为一端,两端称为两,也被称为匹。十端为一束,即五匹。
除了布和帛,古人还使用兽皮和毛织物来御寒。在冬天,麻和帛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保暖需求,因此兽皮成为了主要的避寒衣物。同时,也有用牛羊的毛织成的衣物,称为褐布。然而,由于古时候纺织水平比较低,织出的褐布十分粗硬,穿起来非常不舒服,因此一般穷苦人才会选择使用它来御寒。
在古代,衣帛的精细程度也是有区别的。布的精粗又被称为升,一升为八十缕。细布是十五升,即经线1200缕。《礼记-杂记上》中记载“朝服十五升”,可见当朝为官的人的衣服都是非常精细的。在长沙战国墓曾经出土的白色麻布最细部分一平方厘米的经线为28根,纬线24根,相当于十七升,估计是给王侯所用,这就更高级了。次一点的为十升,粗布为七升。七升粗布主要是底层人士用的,如果贵族用的是七升布的话则被认为是俭朴。《国语-鲁语下》中有记载“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就是这个意思。
二、颜色。在古代,人们穿的衣服颜色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是“五正色”,即白、黑、赤、青、黄。这些颜色在古代日常生活和服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不同的颜色也有具体的细分。
黑色是最深的颜色,有缁、玄、緅等不同的称呼;赤色也有朱、绛、赤、彤、赬、縓等不同的名称。除了这些“正色”之外,还有“间色”,如绿色是介于青色和黄色之间的颜色,紫色是介于黑色和赤色之间的颜色,红色是介于赤色和白色之间的颜色。
在古代,不同的朝代也有不同的色彩偏好。夏朝崇尚黑色、商朝推崇白色、周朝则推崇赤色。但是,在周朝也有使用白色的场合,如服丧、朝聘等,这可能是因为沿袭了商代的制度。到了春秋时期,社会上开始流行起紫色,据说是因为当时齐桓公喜好穿紫色衣服,于是国家全部都崇尚紫色。这一潮流一时风靡,紫色衣服价格飞涨,成为了时尚的代表。
虽然现代人有着更加丰富的色彩选择,但古代衣服的色彩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了解古代的服饰文化和颜色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的魅力。
(二)衣裳。先秦时期,衣裳分为衣和裳。男女穿着基本相同,都是宽松的衣物,甚至可以互相穿着。在《吕氏春秋》和《晏子春秋》中都有所描述,所以从背影看不出男女的区别。
先秦时期的衣服一般为交领右衽式,即衣襟有折叠,像个“Y”字。当时的制衣过程并没有裁剪,而是直接用一整匹布覆盖到身上,由胸前经过右肩绕过脖子,再转到右腋下,腰部用带子系上。南方少数民族的衣着则是交领左衽式,和中原华夏民族想法相反。而中原华夏各族的丧服为左衽式,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人死之后就不再需要解衣带,左衽便可以成为死结。
在冬夏季节随着天气变化,衣服也相应地分为单衣和复衣。单衣也被称为襌,即没有里子,而复衣就是有里子的衣服,类似于现在的夹克。当天气变冷之后,人们在复衣里面填入丝棉来保暖,这便是现在所称的棉袄。棉衣在当时也有贵贱之分,用丝棉填充的棉袄被称为绨袍,是贵族所穿的。而对于平民来说,他们只能穿敝缊复衣,敝缊指的是用破旧的丝绵填充的复衣,质量较差,所以用敝缊做的衣服也被称为破烂衣裳。在《论语》中,孔子称赞弟子仲由时说:“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知耻”,可以看出贵族与平民在穿衣上的差异。
在先秦时期,裳是一种用来遮羞和保护下身的衣物,相当于现在的裤子。裳没有裤腰,外面必须要系上带子,分为革带和大带,革带在内,用来配合其他服饰,大带在外,用来束衣。在寒冬时节,古人为了保暖,会用窄布绑在腿上,从脚踝一直绑到膝盖上,有点像后来的绑腿。
裤子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形状类似于左右各一个直筒,中间不相连,没有裆部,被称为“胫衣”或“绔”,直到战国时期才出现中间连贯的裤子,就像现在的免裆裤。
关于内裤的问题,学者从西周人形青铜车裳发现,中期社会底层的人们已经开始穿内裤了,所以贵族等人都应该有穿内裤的习惯。
另外,在周朝时,人们觉得把衣物和裳分开制作很麻烦,于是制作了一种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的连体衣服,称为深衣。深衣穿起来方便保暖,许多贵族都穿着深衣,特别是在脱掉礼服后。时至汉代,深衣成了贵族日常服装,后来成为了中国几千年来朝服的主流。
最后来说一下裘。裘是用兽皮制成的衣服。因为皮毛容易磨损,所以古代人们会在皮毛外加上一层外衣。在当时的社会里,裘是只属于贵族的,而最高贵的裘被称为狐白裘,是把狐狸腋窝上的白毛部分制成的裘皮衣服。有名的故事《战国四公子――孟尝君》中,孟尝君就有一件狐白裘,价值连城。
以上就是先秦时期裳的介绍,以及裘和裤子的演变。古代人们的智慧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同的服装文化,现在的我们也在传承和创新这种文化,在服饰上也有了自己的时尚和潮流。
(三)帽子。在先秦时代,人们不仅注重穿着的美观和实用,还很注重穿戴的礼仪。帽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礼仪用品。在先秦时期,男女的头发都很长,为了方便穿戴帽子,男子都喜欢将头发编成发髻,女子则喜欢将头发盘成发髻。帽子则是用来保护头发不被污染和摩擦,同时也对阳光和雨水有一定的遮挡作用。
先秦时期的帽子种类很多。最普遍的是青巾,又称青缎巾,是方形或长条形的布巾,色泽多为青色,系在头上。青巾在先秦时期被认为是世家士人和官员的标志,也是古代君主所赐的封号之一,例如《左传》中的“小白旄,衣青缟巾”。另外还有巾不中巾,华巾,华幞等种类。巾不中巾指的是环绕头顶的带子,类似于现在的头箍;华巾是一种华美的巾帽,是贵族所特有的,华幞则是华巾的加强版,形式更为华丽。
在战国时期,帽子的设计和制作开始注重工艺和美感,同时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充满个性化和创新意味的帽子。例如,鲁襄公戴的冠帽是用陶泥制成的,类似于现在的玩偶帽。而秦始皇则非常喜欢戴一顶形状像鸟巢的帽子,被称为钢丝帽。另一种叫作玉带的帽子,则是一个带有玉壳的头盔,十分特别。
总之,在古代,帽子是不可或缺的穿着礼仪,也是身份和地位的标志,各式各样的帽子逐渐成为时尚文化和审美风尚的一部分。我们通过了解古人对帽子的重视和创造过程,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一、冠冕。秦时期,冠冕是人们身上不可或缺的穿戴重要部分。冠是指一类帽子的总称,主要分为冠、冕和弁。周礼所记载,天子、士族以及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戴冠和弁,但只有士大夫以上阶层的人才能戴冕。
最初的冠非常简单,是用一块布盖在头部。到了商代,人们才开始使用布帛来束发,并加以修饰。而从周代开始,人们才开始对冠冕进行改良和重视。我们所熟悉的“冠礼”就是在那个时期开始的。
在先秦时期,孩童不戴冠,一般都是发型自然下垂,称为“髫”,或是紧贴发根扎起来垂在脑后,也就是现在的马尾辫,称为“总发”,或者将两髦扎起来成为两个形状像角一样的发结,称为“总角”。人们根据孩童的年龄和不同的发型,来区分孩童的成长阶段。
当男女成为少年时,他们会进行成年礼,男子的成年礼称为“冠礼”,女子的成年礼则称为“笄礼”。根据周礼的记载,男子在20岁才可以执行“冠礼”,但如果是担任国家的君主,通常会更早地实行成年礼。
随着各个时期不同政权的更替,冠冕的形式也逐渐地发生变化。在唐朝时期,人们开始借鉴外来文化,纷纷加入硬质帽子和尖帽子等新元素。而在明清时期,官员们开始戴起了锦襦、龙袍来完成他们官衔的标志。
以上就是关于先秦时期的冠冕的介绍。古代人们对服饰的讲究和礼仪的意义我们应该倍加珍视和传承,同时也可以从中看到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二、冠礼。在先秦时期,冠礼是男孩子成为男人的重要仪式。首先要将头发盘结于头顶,称为“髻”,与女孩子的发髻相似。男女孩子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男孩子需要先戴上冠,然后用笄将冠和髻一起固定,女孩子则直接用笄将发髻固定住。
“笄”就是簪子,通常使用竹子制作,也有骨质、玉质、金银材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固定头发和冠。固定头发的称为“发笄”,用来固定头发和冠的是“衡笄”。如果女子用的簪子一端开叉,类似于叉子的形状,则被称为“钗”。
成年仪式上最重要的是戴冠,男孩子的冠礼通常在二月份在家族或宗庙里举行。首先要算出吉日,挑选的日期通常在10天之内。如果10天之内没有好日子,就选择下个10天。挑选好日期后,宣布日期并通知亲友们前来观礼。在仪式前10天内,告知大家这个时间并约定好特定的观礼地点。
在仪式当天,男孩子和他的父亲穿着礼服,由一位主持人和一位助手住持仪式。在仪式完成之前,首先要给孩子戴上布冠,也就是一个用一块布帛将发髻包起来的简单帽子。接下来,男孩子会依次戴上皮弁(鹿皮所制,平时或下田或打猎的时候戴),然后戴上爵弁(类似于现在的皇冠,不过是后几代的习惯所形成,而在先秦时期还不存在这种形状),一共三次,每次加冠完成之后,由主持人对着孩子大声选读祝福语,表示祝愿孩子健康快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完成了戴冠的程序之后,男孩子还要拜见母亲并由主持人取字。周代取字一般称为“伯x甫”,第一个字根据他在家中的位置而定。最后,男孩子穿着礼服以及礼帽,并拿着来宾送的礼物去拜访地方官员和乡大夫,以此结束整个冠礼。冠礼结束之后,男孩子才算是变成男人。
冠礼是华夏礼仪的起点,也是孩子从夭折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的重要仪式。在古代,《礼记-冠记》中就有一段话:“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简而言之,孩子从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行孝、悌、忠、顺的道德行为,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治理别人。
冠礼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不仅是一种成人标志,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象征。在冠礼之前,男孩子必须将自己的头发盘结于头顶,称为“髻”,女孩子则将头发盘成发髻。而男孩子在冠礼之后,要穿上礼服,戴上冠冕和发髻,并受到祖先或者神明的祝福,人们相信这样做,可以使他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和道义。
三、笄礼。在先秦时期,女子在订婚(许嫁)前,一定要举行一个重要的仪式——笄礼。这个仪式,在周代时期,主要是订婚(许嫁)之后,出嫁之前的贵族女子,必须举行。并且,这种女子,一般都在十五岁左右。不过,要是一直待嫁,并未许人,就算年龄在二十岁左右,也行。笄礼的程序与冠礼类似,只是女子相对简单一些,在发髻上包一块黑布,然后用簪子插入其中固定即可。
而冠在古代尤其是对于贵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礼节,不能轻易摘下,因为摘下冠有罪过之嫌。因此,对于古代的贵族来说,冠是最为珍贵的饰品之一,也是对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最好展示。如果古人摘下冠,代表自己有罪过,就像罪犯一样,会自降身份。
在先秦时期,只有小孩、平民、罪犯和异族人不戴冠。平民不带冠,发髻上盖着布巾,一直覆盖到前额,称为帻,由于帻多为黑色,所以平民也被称为“黔首”。如果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人们就会在冠之上加戴笠。据史学家研究分析,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带长柄的笠,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雨伞。
(四)鞋子。在古代社会,人们为了御寒和防止受伤,用毛皮裹脚行走。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意识到毛皮不够保护脚部,并且毛皮不方便在泥地里行走,所以逐渐出现了鞋和袜子。
最早的古代鞋子材质通常以草鞋、木鞋、皮鞋为主,皮鞋也分为青皮鞋和黑皮鞋两种。在古代,鞋的材质多为皮革制作,包括鹿皮、牛皮、羊皮等。高贵的阶层则会选用蛇皮、鳄鱼皮等比较珍贵的材料来制作鞋子。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发现了丝绸、棉花、麻织等新材料,制成的鞋子更加轻便、舒适、耐用。
在鞋的制作过程中,古代匠人注重对鞋的细节处理,比如针线要对称、鞋头要够饱满、鞋跟要稳固。古代贵族特别注重个人身份和地位的展示,鞋子也成为了彰显尊贵地位的重要象征。贵族们的鞋子会选用更高质量的材料、更加考究的制作工艺,并且还会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时节选择不同的款式。
在传统文化中,鞋子也有神秘的寓意,比如红色鞋子代表着吉祥和庇佑,可以给人穿上好运;黑色鞋子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代表着坏运。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鞋子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从运动鞋到高跟鞋,从休闲鞋到皮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和款式,供人们选择和穿着。
一、分类。在汉代之前,鞋子被称为屦,一般使用麻绳编织而成,类似于现在的编织草鞋。在《诗经-魏风-葛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形容屦的耐寒耐用。
古代的屦材质有皮、草和麻等。分类上也有单底和双底之分,单底的被称为履,双底的则被称为舄,即在单底的屦下面加一块木板作为重底。舄在古代时属于鞋类里的高端款式,只有帝王和高官贵族才有资格穿着。舄分为三个等级,最高一等为赤舄,也就是红色款式,其次为黑舄和白舄。据说在古代,穿赤舄的人地位最高,因为红色代表着吉祥和权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屦慢慢演变成为鞋,制作工艺、材料和样式也逐渐丰富多样。在现代社会,鞋子不仅是一种保护脚部的必备品,更是时尚和个人风格的展现。不同种类的鞋子,如运动鞋、高跟鞋、雨鞋、凉鞋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和款式,满足了人们对于舒适、美观和时尚的不同需求。
最后,从屦到鞋,蕴含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历史长河中许多珍贵的文化信息也被隐藏在鞋子企图之间。通过了解鞋子的历史和文化,我们不仅可以深入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也能更好地珍视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鞋与衣服的款式颜色搭配。在周代,贵族们穿着的服装颜色是有所搭配的,这种潮流在现代时尚中依然存在。根据《仪礼-士冠礼》所记载,如果穿着玄色的祭服,就需要搭配黑色的履,而履首装饰的絇则需要使用青色;如果穿着素色衣服,就要搭配白色的履;如果戴着爵弁(指上一篇中介绍的帽子),就需要配上纁色(浅红色)的履。
这种搭配关系是周代贵族的官方礼仪,在上层社会有着广泛的推崇和遵守。同时,这种准则也体现了古代服装的艺术美学和对色彩搭配的统一性要求。由于贵族阶层所穿的服装所含的色彩更加鲜艳,这种色彩搭配规则的运用也更加严格和纯粹。
直到现代,随着人们审美和时尚观念的改变,色彩搭配也开始发挥更多空间。然而,这种古老的色彩搭配原则却仍然被传承并深受人们喜爱。在现代时尚中,通过深浅度、明暗度、饱和度以及纯度的调配,不同颜色的服装和鞋子间的组合显得更加灵活多变。
最后,服装颜色的搭配不仅仅是简单的时尚搭配技巧,还有着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对古代服饰文化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领略服装色彩搭配的美学之道,更好地珍视和传承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鞋的礼仪。在古代,履被视为不洁之物,不能登大雅之堂。因此,关于履的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礼记-曲礼》中有记载:“侍坐于长者,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意思是说和长辈在堂上要一起坐着,那么必须要把鞋脱在台阶下面。在脱鞋的时候,不能正对着台阶解鞋带,要躲到旁边去系。如果在进门之前发现外面摆着两双鞋,说明之前有客人在里面正聊天呢,那么上台阶的时候就要大声询问一下“xxx来看大爷了!”类似的话,意思是要让里面人知道有人来了。在得到堂上之人(比如你大爷)的回答之后才可以入内。在脱鞋和进入的时候要注意的是不能踩了别人的鞋。这些都是关于履的礼仪。
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当年西汉刘邦对于功臣萧何最大的赏赐就是准许他“剑履上殿”。可见在当时对于履的礼仪是非常看重的。因此,如果你要去拜访一位长辈,叔叔大爷之类的,进门之前一定要注意脱鞋,不能在台阶上解鞋带,要躲到旁边去系。如果发现外面摆着两双鞋,要大声询问一下,得到回答之后才可以入内。在脱鞋和进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踩到别人的鞋。这些都是关于履的礼仪,需要我们时刻遵守。
四、鞋的样式。在先秦时期,屦是主要的鞋类之一,男款的鞋头一般为圆形,女款的鞋头一般为方形,这是古代中国共同的鞋型风格。此外,女式的履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尖头,被称为利屣(音同“洗”),这种时尚仍然广受女性欢迎。
古代的利屣长相与现代女式高跟鞋极为类似,具有细长而尖锐的鞋头设计,不仅符合当时士人对女性的审美标准,而且能够增强女性穿着的美感和时尚感。利屣也成为了当时女性打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装搭配和色彩搭配方面也有着不同的风格和注重点。
利屣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中国鞋履风格的多样化和时尚发展,她把古代鞋类的款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中国历史的推移和时尚的变迁,古代履和利屣的款式和样式也不断升级和变革,逐渐演化成了现代人们所熟知的各类时尚鞋履,如高跟鞋、运动鞋、休闲鞋等等。
尽管鞋履样式的变化很大,但古代鞋履文化和礼仪却始终贯穿着中国历史的长河。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古代鞋履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深刻影响,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袜子。在古代,袜子被称为足衣,它是一种为脚着想的服装。最早的袜子是由皮革制成的,如《说文》中所记载的“韤(音同袜),足衣也。从韦,蔑声。”古代的皮袜通常由腿筒和足部组成,用带子系在小腿上,这也是古代制作袜子最基本的方式。
作为一种重要的穿着物品,袜子在古代的一些重要礼仪场合也有着特别的规定。在一些场合,如参加比较高级的场合、会议和私人会晤,人们通常不仅会脱鞋,还会脱袜,舒适且体面得发挥自己的身份和品位。这种举止习惯甚至持续到了东汉时期,许多古代的官员和大臣在皇宫里都是光着脚的,如果在现代,那是应该会很尴尬吧…
尽管古代的袜子款式、制作材料和穿着方式都和现代有很大不同,但是它们仍然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历史长河中,袜子不仅仅是一种生活必需品,更体现出古人的审美意识和对于穿着礼仪的高度重视。
最后,通过对古代袜子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经典韵味。我们应该珍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它们,传递给未来的世世代代。
(五)主食。先秦时期,主食的种类非常有限,主要包括黍、稷、粱、麦、苽、秫、稻、麻、豆等作物。黍和稷都是中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称为粟米,是人们在先秦时期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如果要区分它们,黍粒大,稷粒小,从粘性来看黍的粘性会更强一些。在那个时代,黍和稷也被称为大黄米,常用来制作粘豆包、炸糕等食品。
由于黍和稷是古代最普通的食物,因此也代表国家——“社稷”。社代表土地,稷代表粮食,代表着五谷之首。皇帝常常会提到:“这是朕的江山社稷啊!”,可见古代君王和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
接下来是粱,也被称为“嘉谷”,是黍、稷的品种之一,与黍并列,是种植中较好的一种品种,常以粱肉并称。现在用来制作小米粥。
麦是主要供北方人使用的食物。在河南关林皂角树遗址中的考古学证据表明,小麦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在商朝时期,甲骨文中就已经记载“月一正,曰食麦”证实了当时小麦的种植。在《左传.成公十八年》中也有“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的记载,说明当时种植麦已经非常普遍了。然而在当时,麦仍然是贵族阶层的食物。
除此之外,还包括苽、秫、稻、麻等作物。在先秦时期,这些作物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条件,但是与现代人们所拥有的丰富美食相比,还是十分原始且单一的。
在先秦时期,人们的主要主食包括粟、麦、黍、稷、稻、麻和豆。粟,亦称黍,或稷,就是小米。秫(音同熟),俗称高粱,它是指一种较为黏稠的谷物,多用于酿酒。稷是指一种谷物,又称为粟稷,是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则是指水稻,主要产于南方地区,是当时比较珍贵的食物之一。麻,也叫麻子,比绿豆略微小点,含油,可以作为饭食用,就象炒黄豆一样的吃法,也可以用来榨油。豆在战国以前被称为菽,是一种穷苦人家的食物,多用来做豆饭和藿羹。此外,黍也可以作为主食,唐代以前,黍米是主要的食用部分,而唐以后,黍米多用来救荒。在古文献中,苽也被称为蒋或菰,现在我们称之为茭白,是一种粮、菜兼用的作物。苽米做的饭曾是当时的美食之一。总的来说,先秦时期人们的主食以谷物为主,其中以粟、麦、黍、稷、稻为主要食材,麻和豆则是次要的食材。
(六)副食。在先秦时期,人们的副食主要是以肉、水产品、蔬菜和野菜为主。当时,由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人们主要是利用自然环境中获取到的野菜作为食物的补充,尤其是那些贫苦人家更为依赖野菜下饭来增加饱腹感。而在那个时代,富贵人家则会种植一些蔬菜作为配菜。当时肉也被称为“膳”,“寡人要用膳”在现在看来就是“我要吃肉啦!”。肉分为六畜、六兽和六禽,如《周礼-天官-庖人》中所记载的。
一、六畜。所谓六畜就是,马、牛、羊、豕(即猪)、犬和鸡。当时最珍贵的肉食是牛、羊、豕,被称作三牲或大牢,羊和豕被称为少牢。在祭祀或宴请宾客等正式场合,都会以大牢作为最高规格的食物。
祭祀时,三牲各有一个尊称,牛被称为“一元大武”,羊被称为“柔毛”,豕被称为“刚鬣”,而小猪则被称为“豚”或“腯肥”。在当时,狗也是重要的肉食之一,不仅是贵族们平时的食物,也是祭祀的重要食物。因为食狗的人数量较多,所以相对而言剥狗皮、屠狗等职业也大量出现,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些着名的历史名人,如刺客聂政和秦末刘邦手下的大将樊哙。
在先秦时期,人们主要食用的水产品主要包括鱼类和龟鳖类。鱼类指的主要是淡水鱼类,尽管也有些沿海地区的海鱼,但是它们并不是主要,因为当时海边并不是普通人们经常会去的场所。鱼类作为当时普通老百姓的主要食品和祭祀之物,相对于其他肉类来说是更容易获取的。因此,在影视作品中描绘先秦时期餐桌上有鱼肉也非常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二、六兽。在野兽方面,古代把能够捕猎的野兽称为“六兽”,分为麋(即麋鹿,也就是四不象)、鹿、熊、麕(音同军,即獐子)、野豕(也就是野猪)、兔。当时最珍贵的野兽肉食是熊掌,这是当时贵族们非常喜爱的食品,古代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典故,说明那个时候熊掌确实非常珍贵。在六兽中,野猪是主要的野兽之一,贫苦人家在无法购买肉类时,往往会以野猪肉作为烹调的主要食材。
三、六禽。鸟类中最重要的是雁,也就是鹅。古时候鹅是非常重要的禽类,士大夫阶层出席宴会时,应该送上鹅作为见面礼。鹅肉也是款待宾客的重要食物之一,在餐桌上备受宠爱。此外,鸡、鷃(音同“燕”,为三趾鹑科动物黄脚三趾鹑的肉)、鹑、雉、鸠、鸽等禽类也是当时人们的常见副食品。天上飞的,这六种鸟类,雁、鹑、鷃、雉、鸠、鸽,也就是所谓的六禽。
四、龟鳖。在那个时代,龟鳖类的肉和骨头被认为有益于健康,所以往往被用来作为补品,而龟鳖汤则被认为具有很高的滋补功效。在古代社会中,龟鳖肉的价值相当昂贵,尤其是当用作祭品时,不但可以为祭司提供美食享受,也可以表达人们对神灵的敬意。
鱼类为先秦时期的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主要的蛋白质来源。鱼是淡水的和海水的,古代也并不缺乏人工饲养的鱼类。在先秦时代的文献中,鱼被赋予了地位和象征意义。考虑到孟子的例子,鱼甚至被认为是更高贵的食物之一。同时,门客的待遇和地位也可以由他们所食用的食物决定,在门客冯爰刚入门的时候,被留守在“食无鱼”的境地,可以看出鱼在当时文化中也被视为地位的象征之一。
龟鳖类的食物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当时的人们认为龟鳖肉和骨头能够对身体健康产生积极作用,是重要的营养来源。在古代社会中,龟鳖肉的价值相当昂贵,尤其是用作祭品时,可以为祭司提供美食享受,也表达人们对于神灵的敬意。
五、蔬菜。蔬菜在先秦时期又称为“蔌”,主要包括深蒲、韭菜、芹菜、蔓菁、莲藕、水葵、秋葵、竹笋、生姜、葱、山蒜、白菜等。采集野菜是当时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之一,早期的人们通过对于植物食用性的认识,开始进行野菜的利用。
六、水果。水果在先秦时期同样是重要的副食之一。在《诗经》中有记载,如枣、栗、榛、柿、瓜、桃、李、梅、杏、山楂、梨、菱、椇(音同举,也称为拐枣)等水果,这些水果在当时的饮食中也得到广泛使用。尤其是桃类水果,孔子和鲁哀公在一次会面中谈到先饭黍而后桃食,可见当时水果也有对应的食用方法。
(七)美酒。中国的酒文化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然而,最早酿酒人是谁并没有被确切地记录下来。据史籍记载,在《世本·作》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因此,古人普遍认为仪狄是中国酿酒术的创始人。但这个说法是否真实,目前还无法确定。
在商代时期,酿酒技术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随着粮食种植的大量生产,人们对于酒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商纣王和周公旦等人对酒也有着极高的偏爱。这时,各种青铜酒器也开始大量被制作和应用。
在当时的饮酒流程中,酿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周公·天官·酒正》的记载,酿酒主要分为五个阶段: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沉齐,即所谓的“五齐”。
具体来说,泛齐是指谷物发酵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谷物浮出水面;醴齐则是指酒精产生的阶段,人们可以闻到酒精的味道;盎齐则是指气泡逐渐增多,酒色开始变化;缇齐则是指酒液开始呈现红色,气泡开始沉降;最后是沉齐,即酒糟下沉,酿造基本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这五个阶段是酿酒的基础,实际的酿酒过程还需要其他的步骤和技巧。对于古人来说,饮酒是一件非常庄重且重视文化的事情,因此,酿酒的过程也需要非常严谨和细致。
到了后来的战国时期,饮酒已经成为人们社交、宴请和礼仪的重要方式。为此,人们开始倡导有节制地饮酒,酒文化也逐渐从祭祀和娱乐的角度转向礼仪和文化层面。
在中国的先秦时期,辩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人们需要对酿造好的酒进行不同的处理以分辨酒的品种,方法有三种:事酒、昔酒、清酒。事酒是指还没有分离出糟粕的酒,也可以理解为原浆;昔酒是指酿造好后继续封存的酒,也叫陈酒;清酒是指将渣滓过滤之后的酒。
另外,根据原料的不同,酒也分为三种,分别是黄酒、甜酒和白酒。黄酒是用黍蒸成饭后酿成的酒,也是日常人们经常饮用的酒;甜酒是用稻蒸成饭经过一宿之后酿成的酒,也叫“醴”,是一种比较贵重的酒,一般在隆重场合使用,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杂质,很少直接饮用;白酒是用秬蒸成饭酿成的酒,也叫鬯,是一种加了香料的白酒。由于在古代,鬯是一种佳酿,常被王室用来赏赐给有功的臣下。
古代的酒酿造时间较短,含有较多的杂质,一般酒精含量也比较低,只有30%!(NoVERb)左右。因此,在小说中出现英雄好汉一口气喝下数碗酒而不醉的情景是有可能的,尽管人们当时确实具备很高的酒量,但和现代的应酬专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古代酒不能久放,因为其中含有较多杂质,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变酸。因此,在那个时代,一旦酒酿好了,要么就尘封保存,要么就要赶快卖出去,否则酒就会变质。
最后,大家可能会想问,酿酒需要使用大量的粮食,这样是否会浪费粮食呢?实际上,古人们饮用的酒不过滤,酒糟和酒一起食用,所以并不算浪费粮食。在当时,人们认为饮酒可以促进消化和增强身体抵抗力,因此,饮酒也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八)建筑。包括先秦时代在内,整个中国古代,建筑材料都是以木、土、石为主,只有王公贵族的住宅,才会使用一些金属材料如铜等进行装饰。当然,对于大家最熟悉的宫殿来说,主要的建筑特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高大的夯土台基。这是指宫殿下面的台座,通常会先垒起一个高台,再在高台上建造宫殿;坐北朝南的朝向;带有庭院和廊庑;以铜或石为柱础(即柱子下面的基座)的木制立柱。此外,古代建筑还大量使用瓦片进行屋顶的搭建。中国古代建筑最着名的特点就是屋顶,所谓“秦砖汉瓦”并不是说到了汉代才有瓦,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瓦,然而,大量使用瓦片则是在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国家有自己独特的瓦当形制和样式。韩国的瓦当多为素面,魏国的瓦当多卷云纹,齐国则流行树林纹和双兽卷云纹等。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建筑屋顶正式形成,并延续了数千年。
除了屋顶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等等,不同的建筑也有其不同的屋顶形式。例如,故宫太和殿就是庑殿顶,即四个屋面倾斜,由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组成。
上面介绍的主要是王公贵族的宫殿建筑,而普通老百姓的住宅则差异很大。如前面的文章中所述,普通老百姓的住宅通常都是用土堆砌的建筑,屋顶则多用草叶覆盖。由于普通住宅的建筑材料简单,房间空间很低,所以进了门就只能坐着。
对于住宅的内部格局,通常会区分为进深和进院两个区域。进深区域通常指的是住宅入口中的靠后一部分,也就是主要居住区域,因为深入住宅,所以叫做进深。而进院则指住宅的前半部分,由大门、过道、庭院等组成,是供人们活动的场所。
通过这种分区,住宅内部的功能得到了合理的划分和利用。
在一座宫殿的外部,最先出现的是影壁或屏幕墙。只有天子才被允许建造外屏,而普通的诸侯,则只能在门后建造屏幕墙,即内屏。门的两侧有塾,即门房,是看门人待的地方。古时的门分为三部分,如果是公事而来通常会走左门(西门),如果是私事,则会走右门(东门),中门则留给尊贵之人。
进了门后是内屏,也被称为“萧墙”。萧墙之内就是宫殿内部了,有句成语说得好:“祸起萧墙”,就是指宫殿内部出了事儿。
转过内屏就来到了庭院,通常称为“庭”,它是群臣朝见君主的地方,后来也就称为了“朝廷”。庭比较大,《周礼·冬官·考工记》中记载“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一夫就是百亩,周天子的庭院就占据了一百亩这么大。
穿过庭院进入内部,首先进入的是堂。堂的东西有两面墙,称为序。靠近庭院的那一侧有两根柱子,称为东楹和西楹。堂前有两个台阶,称为东阶和西阶。不同等级的人所站的级数是不相同的。天子站九级、诸侯站七级、大夫站五级、士站三级,而百姓无需阶梯,可以直接进门。因为古人习惯以左为尊,所以宾客都是走西阶。堂与序交接的边称为廉,廉必须直,所以后来就有了“廉正、廉洁”的说法。
堂后面是室。室一般有三间,想要进入室内,必须要历经阶梯过堂。孔子曾经用“升堂矣,未入室也”来比喻子路学问不到家。因此,后来就有了“登堂入室”这句成语,来比喻学术造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室内有四个角,称为隅。西南隅称为奥,西北隅称为屋漏,东北隅称为宦,东南隅则称为窔。四个角中以奥为最暗,故为尊,即西南角是最尊贵的位置。
庭院和后室之间还有一个小门,称为闺,相当于后世的“二门”。人们把久居家中足不出户的人称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闺门之内是主人一家起居之处,外人不得随意入内。后来人们就称内宅为闺,闺阁则专指女子住处,所以女孩子也被称为闺女。
(九)习俗。一、室内的家具。先秦时期,室内家具简单,比较常见的只有几和床两种。几是长方形的,比较矮并且狭长,主要用途是供人坐着时依靠着休息。在古时,人们通常是在地上铺上席子坐着,而几则起到了扶手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几逐渐消失了,现代的茶几则可以视为它的传承。
床在当时又分贵族和普通民众两种。贵族床比较矮,也是供人坐的,而普通民众的床则比较高,可以睡觉。普通民居的建筑地面比较潮湿,睡在床上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在战国时期,河南出土了一具长2米3,宽1米39,腿高19厘米的床,周围有栏杆,还有缺口供上下使用。到了秦汉时期,床仍然是主要供人坐着使用的家具。
在夜间,古人面临室内外照明问题。主要解决方法是使用“庭燎”、“门燎”和烛火。庭燎是指放置在庭院里的大火把,大户人家的庭院里通常有数百根苇子缠住的庭燎,上面涂上蜜蜡,像现在的蜡烛,燃烧起来非常有震撼力。室内主要使用烛,但这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蜡烛,而是需要有人举持的小火把。尤其是老百姓,一整天劳作之后通常到天黑就睡了。
针对睡觉的问题,古人和现在一样,需要放床上褥子,并铺上被子、枕头等等。褥子被称为衽,而被子则被称作衾。《论语-乡党》中有“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的记载,可以理解为现在所说的被子。衾有复衾和裯之分,复衾里面有绵之类的绵被,而裯则是单被,没有里。
二、室内的礼仪。入室之礼:在古代的室内礼节中,最重要的是进门礼节。进门前要先大声喊一声“我来了”,然后再进门。如果看到堂前有两只鞋,这意味着有客人在庭院内,如果主人没有邀请自己进去,是不能随意进门的。进门后,要将视线看向地面,用这种方式表达尊重。不能踩别人的鞋子,也不可以踏入其他人正在坐着的几。
庭中之礼:在庭院中,主人会邀请客人到堂上坐,但跟随人员只能在庭院中等待,这是古代庭中的礼仪。有一个着名的典故就是《战国四公子之平原君》中的毛遂之自荐。当时,毛遂作为平原君的跟随人员到了楚国,而其他跟随人员只能在庭院中等待,只有毛遂跑进了堂内做了非常失礼之事,被楚王呵斥。不过毛遂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他的目的和考虑的。
坐席之礼:古代人的坐姿和现在不太一样,一般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放在脚跟上。如果将臀部抬起,上身挺直,那就叫做“长跪”,也叫“跽”,代表着准备起立和对别人表示尊敬。跪时如果两膝着地,身体挺直但臀部不碰脚跟,则叫做“跪坐”;行礼时必须先跪,这被称为“跪拜”。最大的礼节则是“稽首”,符合顺序的礼仪是先跪、再拱手腾地、放在膝盖前的手微低头至地面。后期的稽首则则是需要双手分开按地。
跪坐久了会导致腿部麻痹或抽筋。因此,在非正式场合下,人们采用比较省力的坐法——“居”,也叫“蹲踞”。具体是两脚脚板着地,两膝盖微抬,臀部向下但不着地,实际上就是蹲着。如果两人相互交谈而膝盖相互碰撞,表示双方关系亲密,也被称为“促坐”或“促膝”,成语“促膝而谈”就来源于此。相反地,以两腿平伸或略微弯曲的姿势坐着,就像我们现在坐在地上腿伸开的样子,叫做“箕踞”,是一种毫无礼貌和不尊重他人的坐姿。孟子的妻子因为箕踞而要被丈夫休掉,可见古代对于这种坐姿的厌恶。
延客之礼:当主人和客人一起进入寝室时,进门的礼仪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主人要邀请客人先进,到达房间门口时,主人先说“请进”,然后出门迎接客人。主人从门口的右侧进入房间,客人则从左侧进入房间(左侧地位更为尊贵)。在进门时,主人从东侧的台阶上进入,客人则从西侧进入,主人和客人相互请让登阶,主人先走,客人跟随。
在上东侧台阶时,主人要先踏右脚,然后迈左脚;在上西侧台阶时,主人要先踏左脚,然后迈右脚。这一礼仪流程非常繁琐,也反映了当时人们非常重视客人的意见和尊重。客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种细节上的注意,否则可能会被认为是不懂礼法的人。
(十)居家。在居家生活中,与穿与住相关的部分也与我们的仪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内容,其中外表打扮最为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仪容,因此我们需要从沐浴开始,让自己保持干净整洁的形象。
古人们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表打扮,因为外表一般都与干净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需要注意每天的沐浴,保持身体的清洁。在沐浴时,我们可以先用温水将身体浸泡一段时间,让皮肤充分吸收水分。然后,使用适合自己肤质的沐浴露或香皂,轻轻按摩全身,清洗干净污垢和汗液。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身体,涂上适当的身体乳液或保湿霜,让皮肤保持水润。
除了日常的沐浴,我们还需要注意头发的清洁。每天使用适合自己发质的洗发水,清洗头发和头皮,保持头发的清洁和健康。在洗发时,可以先用温水将头发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将洗发水涂抹在头发上,轻轻按摩头皮,清洗干净污垢和油脂。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头发,使用护发素或发膜,让头发更加柔顺和亮泽。
总之,保持身体和头发的清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注意的事项。只有让自己保持干净整洁的形象,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魅力和自信。
一、洗澡。在古代,沐浴分为两个步骤:“沐”指洗头,“浴”指洗身体。在重要的仪式或活动前,如祭祀、出征等,人们也要进行一次全身的沐浴更衣。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重视沐浴,一般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进行洗漱、梳头、整理仪容,甚至一天要多次洗手以保持清洁卫生。
在古代,《礼记-内则》中记载了洗澡的规范,“三日具沐,五日则燂汤请浴”,大概是指每三天洗一次澡,每五天洗一次头。由于当时还没有现代的肥皂和洗发水等日用品,于是人们用米汁进行洗发和洗脸,米汁制作简单,效果还不错。据《礼记》中的记载,洗头可以用大黄米汤,能使头发柔顺光滑,洗脸则用小米汤(即梁汁)能更有效地清洁面部。
洗完头发之后要用手把水挤干,然后披着头发自然干,最后再在头发上涂上油膏,让头发更加亮泽,容易梳理,也更美观。
洗完澡之后,人们还要进行“弹冠振衣”的动作,目的是让帽子和衣服上的尘土能够自然脱落,以保持清洁整洁。
关于洗澡的场所,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的考古学成果了解到,汉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类似浴室的设施。例如,在徐州博物馆就有一个西汉时期的洗澡设施,其使用方法类似于现代的木桶式浴缸,人们可以在其中泡浴以获得舒适的感觉。
二、洗衣服。在古代,洗衣服的主要原料是草木灰。白色的草木灰里含有一定量的碱,能够杀灭细菌并使衣物更容易清洁。在那个时代里,由于没有现代化的清洗工具和设备,草木灰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洗衣材料。
洗衣服的洗涤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人们会先将草木灰倒入水中并搅拌,等待足够的时间使水变得碱性。然后将待洗衣物浸泡于碱性水中,轻轻搓揉几下再过几分钟后清洗干净,脱水晾干即可。这种方法虽然比不上现代洗衣机的方便和速度,但却有其独特的环保优势和传统美感,也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和勤劳。
草木灰作为古代的洗衣主要材料之一,其科学价值也在近现代得到了验证。在20世纪的偏远地区,一些人们仍在使用草木灰来洗涤衣物,这也说明了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和实用价值。
总之,古代人们注重洗涤和清洁卫生的文化在洗衣方面也有所体现,草木灰作为传统的洗衣原料,虽然在现代已经被更加方便的方式取代,但其环保、自然和传统美感却仍然令人钦佩和怀念。
三、化妆。在先秦时期,女性同胞们注重自己的仪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使用脂粉(敷面)和黛青(用于描眉)来打扮。脂粉可以使皮肤光滑嫩白,黛青则能让眉毛看起来更加浓密有神。此外,古代女性也喜欢戴一些发饰来装饰自己的头发。在早期,女性头发还比较短,后来开始流行长发,甚至出现了戴假发的现象。剪指甲、穿耳洞也是古代女性美容的方式之一。
另外,男性在先秦时期也有注重自己外表的习惯。长胡子是古代男性的一种时尚,戴上胡子会显得更加阳刚和有气质。然而,女性对男性外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候也会喜欢男性留短胡子或干脆不留胡子。而据《吕氏春秋》的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出现了男子模拟女性装束来打扮自己的情况,并且成为了一种潮流。这个现象说明古代男女在审美观念上也存在一些区别和变化,与现代时尚文化的各种趋势和流行也有一定的共通性。
总之,古代男女在仪表方面的习俗和特点涉及到了许多方面,像是化妆、饰品、发型和服装等等。这些习俗既反映了古人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