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 第144章 摧枯拉朽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第144章 摧枯拉朽

    有些个子小的倭兵,直接从马背上倒飞出去!

    只是一个对撞,倭骑组伤亡惨重,四分五裂,鬼哭狼嚎。

    骑兵队大砍大杀,双方只是一个对穿,倭骑组伤亡过半!

    残存的几十倭骑四散奔逃!

    李建安马不停蹄,冲向壕沟。

    壕沟边上,第二组倭骑正在过板桥,有些刚刚过来还没上马,有些人马还在板桥上。

    第二组倭骑一时间陷入慌乱,进退维谷。

    往前冲吧,自己一方还有许多没过来,也没上马,更无法提速。

    往后跑吧,许多板桥上有马匹。马匹在板桥上前行都费劲,根本无法调头。

    就是这么慌乱犹豫的时刻,李建安率队赶到。

    李建安当然不会冲上木板桥,他马头一转,顺着壕沟边缘跑马。

    “杀啊!”李建安对还没上马的倭兵大砍大杀!

    啊啊啊!倭兵吓得四散奔逃,有些干脆跳进壕沟躲避。

    李建安砍不到倭兵,跨马低头,用青龙刀探底,去砍下面板桥!

    一根根板桥上的倭兵惊呆了,还能这么骑马?

    还有这种骚操作?

    日本人已经几百年没接触过蒙古人,当然不知道马术的精彩。

    日本马矮小,承重不足,如果使用这种马术,直接摔死。

    李建安骑的是大宛马,即便李建安斜着下探,马速都没有丝毫减缓。

    李建安利用速度,青龙刀根本没用力,斩断一根根木板。

    啊啊啊!木板上的倭兵连人带马跌落壕沟,摔了个骨断筋折,七荤八素。

    二狗子紧跟在李建安身后,他的马后是几个亲兵。

    牛三郎是亲兵队长,大喝;“狗哥!我们能射箭吗?”

    二狗子当然明白牛三郎的意思,他们想帮李建安分担压力,可是箭只不长眼,尤其是骑射,又怕伤到前面李建安。

    二狗子回头大喝;“有把握的就射!没把握的就射我!”他说完催马追上李建安,用身体挡在李建安前面。

    牛三郎等人大喜,一个个拉弓搭箭开始骑射。

    壕沟对面还有大番军第三组骑兵,他们大部分还没上板桥呢。

    啊啊啊!一支支利箭射来,一个个倭兵中箭。

    有些倭兵躲在马匹后面,有些干脆趴在地上。

    日本马匹少,很少有人会骑射。整个倭骑组是不配弓箭的,他们隔着壕沟,一点反击手段都没有。

    嘶嘶嘶!骑兵队射不到人,开始射马。

    小巧的日本马一条条中箭,发出痛苦嘶鸣。它们惊慌失措,四处乱跑,踩踏不少倭兵。

    第三组骑兵完全乱了!

    李建安还没跑完整条板桥线,前面板桥上的倭兵见势不好,纷纷退回去,躲起来。

    李建安率领骑兵队转回来,开始追杀漏网的第一批倭骑组。

    第一批倭骑组已经被斩杀一半,剩下的四五十骑分成几小股,正在战场里不知所措。

    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冲过去,斩首敌将李贼。

    没想到李贼主动冲过来,反而把他们杀乱了!

    那还等什么,最后一搏吧。

    咻咻咻!倭骑组有番头吹响一种怪异口哨,他们几小股一边跑马,一边汇聚,再次向李建安杀来!

    只要斩杀李建安,哪怕伤亡惨重,大番军不算失败。

    李建安放慢一点速度,等二狗子带人跟上,这才催马冲过去。

    双方骑兵越来越近,李建安这边至少还有九十骑,倭骑组这边最多五十骑,而且他们没能完成汇聚,兵线很乱。

    双方逼近,李建安握紧缰绳,准备撞击。

    眼看兵线相撞,对面番头忽然怕了,拨马躲开,与李建安马匹错过。

    双方交错间,几乎同时出刀!

    李建安挥刀斜撩,直取对方首级!

    对面番头竟然不闪不避,同样对攻!

    这是同归于尽的打法,自杀式攻击!

    李建安反应很快,身子后仰,刀口下探。

    这时就看出人高马大的优势了,李建安手臂和青龙刀都比对方长一截,他躲过对方马刀,对方番头却没能躲过青龙刀,直接被划开肚皮,栽落马下!

    双方队伍交错,那番头被乱蹄踩死。

    五十倭骑,再次折损过半,只剩下不到二十骑。

    哪怕就是这二十骑,也大都披红挂彩。

    李建安放慢马速,左右寻望,二狗子还在,身边骑士损失不多。

    马战不比陆战,盔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倭骑组无论身高、马匹、盔甲全部落在下风,吃亏是必然的。

    这时候,胡一刀带领几百陆战兵围过来。这些陆战兵是从地坑里冲出来的,全部带着钢枪。

    胡一刀大喝;“围上去,排枪!”

    几百陆战兵想要围住剩余的倭骑组,倭骑组慌不择路,向西面海岸线冲去。

    啪啪啪……

    陆战兵打了一排枪,虽然有些匆忙,仍然撂倒七八个倭骑。

    “追!”蒋精锐带领二百人追上去。

    步兵去追骑兵,简直倒反天罡了。

    咚——大番军那边忽然传来钟声,沉闷悠远。

    残存的旗本武士,只剩下不到五十人,已经不能称为团了。

    这五十人可以说是幕府最优秀的武士,大多是武道世家的长子。

    面对层层围困,这些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哪怕陆战兵上千人围攻,依然能够维持住。

    当然,因为包围圈太小,陆战兵一千多人是无法完全展开的,只有当中二三百人在围杀武士。

    几十个武士伤痕累累,他们听见钟声时,忽然爆发最后的力量,开始向壕沟方向突围!

    这时候,郑成功已经骑马跑到李建安身旁;“这是撤兵钟,他们撤退时喜欢敲钟。”

    李建安对二狗子喝道;“吹小号,放他们出去!”

    二狗子拿出腰间小号,猛吹三下。

    正在围攻的陆战兵已经有些疲惫,关键是合金盔甲太热。

    将士们听见号声,从武士突围方向散开,让出一条道路。

    武士队大喜,残存的四十多人聚在一起,向壕沟方向奔逃。

    他们才跑出二十步,忽然发现有数百火枪兵从两侧围上来。

    武士队惊慌失色,只能拼命向壕沟奔逃。

    啪啪啪……后面响起排枪声。

    一个个武士背后中弹,摔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