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 > 第417章 号角的倒计时

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 第417章 号角的倒计时

    “这些事,始终都在你计划之内?”

    稍加平复了心中的那些不忿的情绪,朱标意有所指的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若是换个会装的主,只怕早已经在心中罗列好的锦绣文章,用含蓄却又充满暗示的话来凸显自己的聪明才智了。

    而常升却只微微一笑,摇摇头道:“一切都是恰逢其会罢了。”

    朱标也没有继续深究的意思,只是看他常升的眼神,就能明显感觉到他是不相信,至少不完全认同这个解释的。

    这大抵就是人的劣根性。

    若是大方承认或是自卖自夸,朱标只会觉得这期间有水分,或是恰逢其会的凑巧,被人撞上了罢。

    可常升这一否认,却让朱标心中不免更加坚定了心中的猜测。

    说这恰到好处的局面都在常升的计划之内。

    朱标是不会信的。

    这天底下哪真有什么算无遗策,知晓未来的“神人。”

    就像是北方白莲教筹备“民变”之事,若不是老朱发来的密信,朱标都不知道,原来老朱北上避暑,还有这样一层深意。

    老朱更是除了朱标之外,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

    可这发生的一系列事,说全然是恰逢其会?

    朱标也是不信的。

    其中定然有常升推波助澜的成分在,至少绝大部分局面的形成与他的献策脱不开关系。

    只是没有实证罢了。

    对于朱标的心理活动,常升大致能够猜测到一些。

    但他不准备解释。

    留一点朦胧感,对双方都好。

    至于他前世求同存异的为官之道,合作共赢,政治交换和妥协的政治理念,老朱家的人亦有足够的时间领会。

    ………………

    应天府,市坊。

    那几张熟悉的面孔再次汇拢在了这间密室之中。

    “诸位老友,许久不见。”

    一行人鱼贯而入,彼此寒暄。

    陆老拄着拐杖却走在最前,缓步落座,却一反常态的打断了众人的“嘘寒问暖”。

    “都是知根知底的朋友了,特殊时期,这些客套话不必多说了。”

    其余几人并无异样的落座。

    相似的境遇,他们经历过几回。

    不是显性覆灭之威,就是能带领家族更上一层楼的契机。

    每一次,都是陆老说一不二。

    最开始,他们这群人其实不止他们这六个,但不听话的,便逐个消失在他们的圈子里。

    或是悄无声息的没落。

    或是兵不血刃的吞并。

    最终硕果仅存的,就是他们这几位了。

    “田亩清丈与秋收同步推行,自凤阳府始,据暗线的消息。”下一步,就是自开封,南阳二府,徐徐推向整个北境。”

    “吾等的时间不多了。”

    “诸位各自发力的境况如何,都通个气吧。”

    陆老话罢,上一回提出扶吕家夺朱家江山社稷的姓老者便抢白道:“在下抛砖引玉。”

    “曲阜孔家,在下并无什么人脉结交,故而未曾舍近求远。”

    “操办之事有二。”

    “其一,曹家发动船队,已从南越,吕宋等地筹措了粮草,可随时走海路北上,驰援白…教,或是明岁初春,卖给残元;初步预定……二十万石。”

    “嘶!”

    听到这个数字,在场几人无不惊愕。

    二十万石看似只是一个数字,可这些个富商巨贾,哪个不知道它背后的意义。

    要知道,明军精心操练一万骑兵,每日除却草料,菜蔬,每日人吃马嚼,也不过耗费五万斤上下,明朝一石约后世一百五十斤,便是折合约莫三百三十四石上下。

    二十万石啊!

    还是初期预定的第一批粮草。

    这是掘到人家的粮仓里了吧。

    曹姓老者不动声色,心中却难免得意。

    当年老朱家击败张士诚,他们曹家担心过往资助张士诚的事儿被查出来,举家往海上逃,虽然颠沛流离了许多年,靠着老本和海盗为活,却也探索了许多新航道,记录了不少海图。

    若不是故土难离的儒家思潮影响。

    或许曹家才是在座这列位发展潜力最大的那一家。

    拿这二十万石粮草粮草抛砖引玉,也是为了进一步试探其他几人关于上次议题的态度。

    而他真正的试探,就潜藏在接下来的话里。

    “其二,老朽令人搜罗典籍,找寻到了培养及保存瘟疫病症之法。”

    “其中,还涵盖了天花。”

    “嘶!”

    在场其余人无不再惊。

    他们都不是傻子,彼此也算是知根知底。

    曹族长为何抛出这个消息,彼此都心知肚明。

    近可助白莲教生事,搅乱田亩清丈进程,远……不必多说,吕家。

    之所以不明说,就是在等大家一个态度。

    一个是否上“船”的表态。

    上回曹家说要扶持吕家夺朱家宝座,在场众人莫不骑墙,自然是没人愿意承担这谋害皇家,株连九族的风险。

    可若是曹家已经出手谋划,担下了最大的罪责,他们再不主动表态,就是在这个联盟里埋钉子了。

    大家和则两利,分则两害。

    这种给自家挖坑的事,他们是决计不会干的。

    于是乎,其余五家眼神交汇过后,便也都大胆放言。

    “曹兄之远见,实令吾等钦佩。”

    “瘟疫若能受控,只消在田亩清丈关键时刻出现一例,稍加引导,便可令人心惶惶。”

    “是啊,有此一手,无论是白莲教起势,又或是孔家入局,煽动人心,都可谓“名正言顺”了。”

    大家伙满嘴称赞,曹族长却也只像是礼节性应付般笑笑,那双微眯双眼中的目光,却从始至终未曾动摇的锁定在陆老的身上。

    陆老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注视。

    浑浊的双眸与曹族长那双老而弥坚的双瞳对视许久,才像是反应迟钝般笑笑道:“曹族长之谋,乃吾等未来立身所在。”

    “个中凶险,唯有曹族长最能深切领会。”

    “故而不必与我等言说解释,大家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就是了。”

    “如今远虑可缓,近忧已然时不我待,吕家之事,曹兄弟不妨再详细谋划谋划,多加排除些风险,多筹备几条一击不中还能立即补上的后路,方为妥当。”

    “曹兄弟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