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金色华年 > 第7章 家家户户拜新年

金色华年 第7章 家家户户拜新年

    玩了一下午,晚饭开得早,下午六点就吃饭了,晚餐是鸡蛋面,大松对面条情有独钟,一吃面条,总是那么兴奋,感觉特别津津有味。特别喜欢面条里加胡豆瓣,川北豆瓣香飘宇宙,一点也不夸张,那种醇香,那种咸美,离开了当地你是永远也品尝不到的,那是川北川菜的灵魂,离开了那里的豆瓣酱,任何菜品口感大打折扣。这是很多代人的传承,留下这惊世美味。

    “大松多吃点,长得高”妈妈叫大松认真吃饭,大松顺口“吃面条,长高高,给弟弟也吃”,在晚上吃面条是大多数川北人的习惯,方便,好煮,容易收拾碗筷,节省时间。

    广播里播放着优美的歌典,“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猪羊出呀了门…”,这一首歌年年播,每年春节主打歌,传唱至今,永不褪色。广播站播音两小时,九点准时休息。人们也习惯了,一放广播,就知道几点钟了,所以很少家庭买表,当时买表的人也不多,那是奢侈品,很多人在结婚的时候会买一对情侣表作为纪念。

    白天玩了一天,吃完晚饭后,大松就早早睡觉了。妈妈还要准备第二天的礼物。

    正月初二,走亲戚的日子,女儿女婿去老丈人家拜年,这是规矩,历来的规矩。那个年代都是老三样,糖酒面刀菜,经济宽裕的还买一些罐头,其他什么礼物饼干。这些都算是比较珍贵的了。大松爸爸妈妈带上大松和弟弟,一路向外婆家走去,四人一路速度也比较缓慢,因为还背有礼物,弟弟坐在婴儿背篓里,大松有时跟着爸爸走,有时爸爸抱着走,边走边歇,一路走一路歇,走过长沟到达乐兴溪,在乐兴溪休息片刻,喝了一碗水,又向外婆家出发,一出门就上坡,那可是有一二百步石梯啊,路还不小呢,到达碑垭口,还有五里路,反正路上走亲戚的人很多,来的来去的去,也非常热闹,这样不知不觉就到达了碑垭口,碑垭口凉风习习,翻越碑垭口的行人,都要在这里休息,休息10到20分钟,再继续前行,过了北丫口,到外婆家基本上就是一路直下,走起来也不费力,本身就是一条大道,往来的人特别多,三三两两,对对情侣,很多都是新婚夫妻,回娘家拜年,走亲戚拜年,大家都穿着崭新的衣服,个个精神抖擞。好多都是年前刚刚结婚的,出来拜新年,所以新娘子个个都年轻貌美。年龄都在20岁左右,正值青春豆蔻年华。一般老年人都在家中做饭做家务,很少出来走路的。很快,又到了黄角树,今天有人卖甘蔗,一毛五一条,本地甘蔗又红又大又香又甜,味道好极了,大松爸爸买了两条甘蔗,砍成小段,到了外婆家,要给其他小朋友分发甘蔗的。舅舅和二姨也过来接爸爸妈妈了,这一下就轻松多了,舅舅抱着大松,二姨抱着弟弟,很快就到外婆家了,公外婆和家里的人早就正在等待了,外公接过大松举高高,大松高兴得不得了,家里客人不少,足足几大桌,大家庭人多就是热闹。大松一到,外婆家就准备开饭了。今年与往年的人一样,三家人一起过年,二公公三公公家,一共有三桌,大人一桌小孩两桌,是不是很年轻化,平均年龄那就非常低。当时人口二四八的结构,两个老年人,四个成年人,八个小孩<包括未成年人>;现在人口四二一的结构是四个老年人,一对中年人,一个小孩,社会老龄化己经显现。在作者书写时,政策也在改变,向好的方向发展,社会老龄化的问题将有所改变。

    中午餐桌非常丰盛,以肉食为主,水盐菜炒腊肉,麻辣香肠,炖猪蹄,猪耳朵,蜜制糍粑,最高级的中间一火锅,铜制火锅,用炭火加热,在冷天吃火锅就是爽,现煮现吃,非常舒服,一股热气腾腾的香味扑面而来,在农村七几年吃火锅就是一种亨受,当时很少有人吃火锅,这火锅是解放前就留下来的,当时世面上还没有,基本消声灭迹,算一小小文物,烫火锅烫火锅,火锅确实很烫,注意安全,只适合大人,不适合小孩。

    席间自然是边吃饭边聊天,当然内容就是当时广播里的内容为主,谁也不可信口开河,样板戏年代,任何事情都谨小慎微,无论是讲话还是做事,都是要讲原则的,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是绝对不行的,不是像现在的人这么自由。

    农村人在一起都是讲一讲今年的粮食收成如何?庄稼长势怎么样?家里收了多少谷子,储存了多少粮食,红薯收了多少,猪养了几头?鸡鸭养了多少?都是一些比较接近实际的生活。那个时代少谈政治,多谈农事。农民嘛,以务农为主,其他的都不用多说,农村,农业生产这些都是主要话题。从大人们的谈话声中和笑声中,能感觉到这一两年生产生活都还不错。大部分家庭基本上能吃得饱,就是在二三月间的时候,这个青黄不接的问题暂时还不能解决,这也是大人们最担心的事情,一家七八口人少的三四口人,你说没有东西下肚,那怎么办呢?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最怕就过二三月间,春节刚过,日子还可以,再过一两月,旧的已经用完了,新的还没有长出来,当时基本上没有什么余粮,所以说农民在那个时候是很困难的。

    物质生活跟不上,精神生活更欠缺,首先要解决的是,主要就是温饱问题,要大家吃得饱,穿得暖,还有一个就是住房问题,在当时来说,农村的住房相对宽松一点,城市的住房那就非常紧张了,几几十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建筑结构里,解放初的四亿人口增涨到现在的八亿人口,房屋建筑面积基本上没有增量,你说挤不挤?这些状况在日后的改革中有很大改观。

    午饭过后,不到半小时来了一碗甜品,醪糟汤圆,醪糟汤圆象征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外公外婆待客甚是周到,真心诚意,这年月这种现象很难再见到,老一辈人的热情和质朴可以传承,必须传承。过年过节玩的花样也不是很多,除打扑克,下象棋也没别的玩,当时不允许打麻将,小孩子们可以下学生棋还有跳棋,军棋,附近乡里也没电影院,电影院永乐街道才有一大电影院,还有七八公里,不甚方便。下午无其他事,大人们就去山坡上转一转,一是呼吸新鲜空气,二是看看庄稼长势,三是可以散步聊天,观风景聊天两不误,走一走还可以活动活动筋骨,让人更舒畅。大家沿着半山腰,几经盘旋,终于到达山顶,新丰寺,“忽过新丰寺,还归细柳营”,这两新丰寺不在一个地方,相距数千公里。几十年前这山上有一座寺庙叫新丰寺,在破四旧时,就把这破庙给折了,旧木材就用来修了学校,还是公家之物,私毫没有浪费,这个村有四个班的学生在这里读小学,当时就是不缺生源。新丰寺在山顶上,这个山顶与一般小顶大不一样,仿佛就是红土高原的缩小版,山上有堰塘,水源条件好,山上面积比较宽,宽的地方一两公里,长度也不少是※※山脉的一部分,上面全是黄泥巴土,很稳水,种植水稻也有保障,上面光照好,庄稼长势喜人,冬小麦,春玉米,夏季水稻,均适合栽种,产量比一般地方的亩产量高,都是大块大块的田地,你可以传统耕种,也可以机械化耕种,当时来说,只有传统耕种牛耕人犁,全却采用绿色化耕作方式,目前的形势来看,上面的冬小麦长势良好,差不多有一尺多高,绿油油的一看就是灌溉到位,追腿到位,管理到位。油菜苗长势也非常好,有一米多高,已经含苞待放,整个地块被油菜叶子全部遮住了,看不见土地,只看见油菜长势也非常不错。油菜的花蕾已经出来了,也能闻到阵阵油菜花的清香,过不了几天,将会大片大片的大面积开花。从山上往沟里看,曾家沟尽收眼底,边是曾家沟大水库,下边是跑马田干,还有就是几百亩冬水田,有一些田改成旱地种的小麦,小麦长势也非常好,远远望去,绿绿的一片。跑马田埂就是以前说的饶解员练武的场地。再往下看,下面就是五棚公社驻地五棚街道,从山上望去,梧桐街道,就好像一个大院子,当然现在已经很大了,各个机关都相继齐全,设有学校,政府,邮电银行,农机站,水电站,酒厂,供销社,这也是附近的一个最集中的街道,当时也不逢集,永乐逢集的时候这里也就比较热闹。

    山顶的东边是团包山,环保山是武棚乡的地理标志,包山圆圆的,好像一个官帽上边长了几株比较大的白树,那就像官帽后面的装饰品,早上太阳初升的时候,团包山的景色非常的美丽,有团包日出之美称,红西红柿到团宝山中间路过碑垭口,碑垭口那是一个梁,宽度只有二三十米,过了碑垭口团包山又是一个大平山顶,身边居住的人还比较多,方圆三五公里都是平地,水源也丰富,是农耕文化的很好载体。刀三与西红柿的地理环境不度气候基本一样,也是大块地,团包山的人口比新丰寺要多一些,因为那边的面积更大,土地更广阔。团包山就叫肖家村,新丰寺就叫新丰寺村,这两个村在五棚公社七十年代来说算是经济基础比较好的。一边走一边参观,从碑垭口下山,碑垭口是大路,行走方便,上下安全,当时来说,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经过,当时没有公路这些古代驿道,就是主要的通行道路。碑垭口过路的行人比较多,所以上面也有人在那里卖甘蔗,那里也不是集市,反正偶尔碰见也有人买,价格反而比较便宜一角钱一根,是附近的人家种的,又甜又脆,水分还足。

    大松坐在爸爸的肩上,一路走,一路笑呵呵的,心里非常高兴,有时候大松也自己下来走一走,大松已经三岁了,也可以走路了。小孩子走路的特点就是一下地就跑,大人很是不放心,特别是在山坡上走路更是小心又小心。从碑垭口又到了黄果树,夕阳西下,西边的天空一片火红火红的,在预示今年是一个好年景。

    广播站里传出来优美的歌声,打靶归来,怎么这么应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