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祭祀 第166章 郡守缪明与百姓商议泄洪
晏基诚恳的与郡守和守将沟通:“缪郡守,骆将军,两位的顾虑,书砚都明白。这两日我查看地形,也看到城中百姓的艰难。还是两个问题:一是,百姓长期泡在水里,长此以往,容易生病;二是,一直施粥,百姓无事可做,太闲容易出事。
泄洪能把眼下的两个问题都解决了,至于两位担忧的问题,书砚也有考虑。再有半月,内子就会到来,她会带一些粮食和物资过来。我也写信回伯爵府,让管家张罗购买一批粮食再送过来,怎么也能拖到朝廷的赈灾粮食送到。
书砚乃一介武夫,没有机会去边关效力,血战沙场,保卫家国。如今有机会能为灾区百姓尽绵薄之力,也是好的。书砚不通政务,对这里边的关节知之甚少,无意挑战两位的权威,只想在此赈灾期间,踏踏实实的为灾区的百姓做些实事,帮到他们,也不算堕了军人的志气。希望两位能够相信书砚,能把此时办好,清楚城里的积水,让百姓能够恢复日常生活和劳作。”
缪明和骆斌互相看了一眼,骆斌也是武将,理解晏基的感受,他对着缪明点点头,表示同意。缪明仰天无力的闭上眼睛,在慢慢的睁开,几息间做着艰难的决定:“好吧!那我们,就试试看,我们先商议,再最后决定。”
“好!谢谢缪郡守和骆将军,如果要想泄洪顺利,还是需要得到百姓的支持,要不然,我们的行动会受阻不说,城里城外,我们的人手不够。一旦我把城里的府兵调走,那城里的百姓人数太庞大,怕是不好维持秩序。”晏基把担忧说出来。
“嗯!书砚说的在理,放饭的时候,我们去和百姓商议此事,若是可行,我们马上实施。”骆斌应声。
“好吧!就按骆将军说的办!”缪明也应声。
“好!书砚先告退,放饭的时候我们一起去!”晏基说完,转身离开,算是说服郡守和守将。
晏基去了大巫医临时搭的简易帐篷里,询问大巫医百姓的情况。大巫医面露难色:“回姑爷,已经有百姓患了疟疾,和皮癣,不同程度的湿疹,再这样继续泡在水里,怕是会更严重,还会滋生其他病症。清除积水,刻不容缓啊!”
“大巫医放心,我已和郡守和守将商议过,放饭的时候与百姓商议,从东边泄洪,把城里的积水疏通出去,汇入海里。”晏基安抚他。
“好吧!希望能尽快泄洪!”大巫医也只能被动接受,他是医者,管不了其他的事。
晏基看看就离开了,去其他地方查看。到了放饭的时间,晏基早早的等在那里,郡守和守将也是,等百姓吃的差不多了,郡守缪明登上桌子上,开始与并行沟通:“各位乡邻,本郡守与骆将军想到清除积水的办法,想在东边开个口子,泄洪,把积水疏通过去,汇入海里。那里下游的百姓早就迁走,忠勇伯爵府的二爷也愿意全力协助咱们。
先前,咱们糊口都成问题,那里力气去干活。眼下每日两餐,施粥放馒头,我们经过两三天也回复些体力,咱们也得想办法清楚城里的积水,回复我们的日常劳作和生活。整日的泡在水里,我们的身子也受不了。
晏家二爷带来的医者,说咱们乡邻的疟疾和湿疹都是因为长时间泡在水里所致,再继续下去,得病的人会更多,也会滋生新的病症。
乡邻们,为了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家人,我们要打起精神来,想办法清楚城里的积水,让我们的腿脚不再泡在水里,让我们的家人能坐在干爽的做榻上。好不好?”
百姓们吃饱了,泡在水里这么多天也难受,如今能有办法清除积水,是愿意的。郡守和守将每日与他们见面,对百姓来说很熟悉。
有老人和壮年应声:“好!我们愿意干活,愿意跟着郡守去泄洪,只要能把城里的积水清除!”
“是呀!缪郡守,我们愿意!”
“我也愿意!”
“我也愿意!”
“我们都愿意!”
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郡守举手示意大家停下,他接着说:“既然乡邻们愿意帮忙,明日辰时三刻,青壮年在此集合,年轻的妇人做后勤的事务,老人和十岁以上的孩子负责照顾所有的孩子和病患,十个孩子一组,分成组,好管理。我会留在城里,骆将军和晏家二爷去泄洪处巡查。
乡邻们,遇上这百年不遇的灾情,我知道大家的心情都很郁闷和失落。我们的家园一夕之间被毁了,我的家人缺衣少穿,缺医少药。好在上天怜悯,忠勇伯爵府为我们送来了粮食和赈灾物资。我们得以吃上几天饱饭。
我想说的事,不管是去泄洪的青壮年还是留下照顾孩子的老人,亦或是做后勤伙计的妇人,希望你们遇见有分歧的事,不要焦躁,不要吵架,不要动手。此时,正是我们团结一心,抗洪泄洪的时候。
本郡守和骆将军,与你们同吃同住,除了我们是朝廷的官员,你们也是我们的相亲。为了我们能尽快恢复日常生活,需要我们摒弃分歧,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好!我们听缪郡守的!众志成城,共度难关!”
“我们听缪郡守的!”
百姓的支持,令缪明感动:“好!本郡守谢谢乡邻们!”缪明向百姓行礼,百姓纷纷回礼!到处都是积水,百姓跪下,水就淹没了头,只能站着回礼。
晏基看着缪明和百姓的互动,第一次感到民心的震撼。缪明和骆斌用他们的行动证明自己所说的话的真实性。真正做到了与百姓同甘共苦,这是在王都城永远看不到的情景。
“各位乡邻,本郡守和骆将军和晏家二爷还要商议明日泄洪的事宜,先行离开!各位自行安排差事吧!”缪明慢慢的被士兵扶下来。
百姓应声:“送缪郡守!”
缪明和骆斌与晏基回到郡守府,开始商议明日泄洪的事宜。三个人各抒己见,心中都有章程,罗列出来,就是一个完成的泄洪章程。
半夜时分,三人才分开,落定明日的泄洪分工和分配的差事。晏基带走一半的府兵去支援,骆斌带上一半的驻兵和所有的青壮年,先要挖三五天的沟渠,打通泄洪的路径。
泄洪能把眼下的两个问题都解决了,至于两位担忧的问题,书砚也有考虑。再有半月,内子就会到来,她会带一些粮食和物资过来。我也写信回伯爵府,让管家张罗购买一批粮食再送过来,怎么也能拖到朝廷的赈灾粮食送到。
书砚乃一介武夫,没有机会去边关效力,血战沙场,保卫家国。如今有机会能为灾区百姓尽绵薄之力,也是好的。书砚不通政务,对这里边的关节知之甚少,无意挑战两位的权威,只想在此赈灾期间,踏踏实实的为灾区的百姓做些实事,帮到他们,也不算堕了军人的志气。希望两位能够相信书砚,能把此时办好,清楚城里的积水,让百姓能够恢复日常生活和劳作。”
缪明和骆斌互相看了一眼,骆斌也是武将,理解晏基的感受,他对着缪明点点头,表示同意。缪明仰天无力的闭上眼睛,在慢慢的睁开,几息间做着艰难的决定:“好吧!那我们,就试试看,我们先商议,再最后决定。”
“好!谢谢缪郡守和骆将军,如果要想泄洪顺利,还是需要得到百姓的支持,要不然,我们的行动会受阻不说,城里城外,我们的人手不够。一旦我把城里的府兵调走,那城里的百姓人数太庞大,怕是不好维持秩序。”晏基把担忧说出来。
“嗯!书砚说的在理,放饭的时候,我们去和百姓商议此事,若是可行,我们马上实施。”骆斌应声。
“好吧!就按骆将军说的办!”缪明也应声。
“好!书砚先告退,放饭的时候我们一起去!”晏基说完,转身离开,算是说服郡守和守将。
晏基去了大巫医临时搭的简易帐篷里,询问大巫医百姓的情况。大巫医面露难色:“回姑爷,已经有百姓患了疟疾,和皮癣,不同程度的湿疹,再这样继续泡在水里,怕是会更严重,还会滋生其他病症。清除积水,刻不容缓啊!”
“大巫医放心,我已和郡守和守将商议过,放饭的时候与百姓商议,从东边泄洪,把城里的积水疏通出去,汇入海里。”晏基安抚他。
“好吧!希望能尽快泄洪!”大巫医也只能被动接受,他是医者,管不了其他的事。
晏基看看就离开了,去其他地方查看。到了放饭的时间,晏基早早的等在那里,郡守和守将也是,等百姓吃的差不多了,郡守缪明登上桌子上,开始与并行沟通:“各位乡邻,本郡守与骆将军想到清除积水的办法,想在东边开个口子,泄洪,把积水疏通过去,汇入海里。那里下游的百姓早就迁走,忠勇伯爵府的二爷也愿意全力协助咱们。
先前,咱们糊口都成问题,那里力气去干活。眼下每日两餐,施粥放馒头,我们经过两三天也回复些体力,咱们也得想办法清楚城里的积水,回复我们的日常劳作和生活。整日的泡在水里,我们的身子也受不了。
晏家二爷带来的医者,说咱们乡邻的疟疾和湿疹都是因为长时间泡在水里所致,再继续下去,得病的人会更多,也会滋生新的病症。
乡邻们,为了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家人,我们要打起精神来,想办法清楚城里的积水,让我们的腿脚不再泡在水里,让我们的家人能坐在干爽的做榻上。好不好?”
百姓们吃饱了,泡在水里这么多天也难受,如今能有办法清除积水,是愿意的。郡守和守将每日与他们见面,对百姓来说很熟悉。
有老人和壮年应声:“好!我们愿意干活,愿意跟着郡守去泄洪,只要能把城里的积水清除!”
“是呀!缪郡守,我们愿意!”
“我也愿意!”
“我也愿意!”
“我们都愿意!”
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郡守举手示意大家停下,他接着说:“既然乡邻们愿意帮忙,明日辰时三刻,青壮年在此集合,年轻的妇人做后勤的事务,老人和十岁以上的孩子负责照顾所有的孩子和病患,十个孩子一组,分成组,好管理。我会留在城里,骆将军和晏家二爷去泄洪处巡查。
乡邻们,遇上这百年不遇的灾情,我知道大家的心情都很郁闷和失落。我们的家园一夕之间被毁了,我的家人缺衣少穿,缺医少药。好在上天怜悯,忠勇伯爵府为我们送来了粮食和赈灾物资。我们得以吃上几天饱饭。
我想说的事,不管是去泄洪的青壮年还是留下照顾孩子的老人,亦或是做后勤伙计的妇人,希望你们遇见有分歧的事,不要焦躁,不要吵架,不要动手。此时,正是我们团结一心,抗洪泄洪的时候。
本郡守和骆将军,与你们同吃同住,除了我们是朝廷的官员,你们也是我们的相亲。为了我们能尽快恢复日常生活,需要我们摒弃分歧,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好!我们听缪郡守的!众志成城,共度难关!”
“我们听缪郡守的!”
百姓的支持,令缪明感动:“好!本郡守谢谢乡邻们!”缪明向百姓行礼,百姓纷纷回礼!到处都是积水,百姓跪下,水就淹没了头,只能站着回礼。
晏基看着缪明和百姓的互动,第一次感到民心的震撼。缪明和骆斌用他们的行动证明自己所说的话的真实性。真正做到了与百姓同甘共苦,这是在王都城永远看不到的情景。
“各位乡邻,本郡守和骆将军和晏家二爷还要商议明日泄洪的事宜,先行离开!各位自行安排差事吧!”缪明慢慢的被士兵扶下来。
百姓应声:“送缪郡守!”
缪明和骆斌与晏基回到郡守府,开始商议明日泄洪的事宜。三个人各抒己见,心中都有章程,罗列出来,就是一个完成的泄洪章程。
半夜时分,三人才分开,落定明日的泄洪分工和分配的差事。晏基带走一半的府兵去支援,骆斌带上一半的驻兵和所有的青壮年,先要挖三五天的沟渠,打通泄洪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