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朱棣是我爹,豪横点怎么了? > 第108章 回京

朱棣是我爹,豪横点怎么了? 第108章 回京

    “你!!”

    李家主被气的说不出话,此时此刻,朱高爔在他眼里就是那种死贱死贱的人。

    这语气太欠打了!

    “来人,把李家主带走!”

    两名甲士上前,将李家主双手负于身后,跟逮捕犯人般,要押着他朝府外走去。

    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哪里受得起这种侮辱,李家主当即怒道:“朱高爔,你也太无法无天了!”

    “哦,本王向来如此,只不过你不清楚罢了!”

    朱高爔语气淡然,压根不把耳边威胁的话语放在心上。

    随着李家主被押走,府中上下,连同仆从,总共五百多口人,无一幸免,全都被送往了府衙大牢。

    不仅李家,崔家所有人也都被张雄带人抓回了府衙。

    一夜之间,五大世家的崔李两家,族人都被抓进了衙门大牢。

    第二天,消息如长了翅膀般,在江南诸多世家中口口相传。

    府衙内,朱高爔端坐在首位上,布政使陈峰守在一旁,谨慎小心。

    他当了多年的江南布政使司,始终都没能解决令人头疼的世家问题。朱高爔来了没几天,就把崔李两家的人抓了。

    让人心中感慨,还是有权有兵好,弹指间就能办成许多事。

    “王爷,那崔李两家的人该如何处置?”

    人如今是抓了,该怎么处置还是细细思量。

    说到底这两家并未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全杀了?

    显然这样的想法不太合适,又不是什么变态杀人狂魔。

    “人先在衙门关着,等本王回了应天府,请示皇帝,再做决定!”

    是杀是留,这个决定还是交给老爷子做,最为合适。

    “王爷,王爷!”

    张雄脚步急促,走了进来,“王爷,诸位世家主来了,说要求见你!”

    经过昨夜的事,如今江南众世家人人自危,一大早便聚集求见。

    朱高爔眯起眼睛,淡然一笑道:“果然还是得来硬的,这些人才会老实!”

    “传他们进来见本王吧!”

    府衙外,众世家主守在这里,等着传唤。领头的正是,上官,苏家,赵家三位家主。

    他们身后,是江南众多中小家族的家主。

    “千钧,还好爹听了你的话,否则倒霉的可能就是咱们赵家了!”

    赵远看着儿子,心有余悸,倘若他没有同意加收赋税的事,那后果简直不敢想。

    在他身边,上官铃兰和苏平保持着沉默,心底对这话非常认同。

    如果拒绝加收税赋,下场便是崔李两家。

    “诸位,王爷请你们进去!”

    张雄走了出来,看着众多家主,心中生出万千感慨,曾几何时。

    他还只是旁人口中扶不起的烂泥,在应天府的二代子弟中,甚至都排不上号。

    可自从跟了姐夫后,草原一战立下军功,如今更是俯视着这些家主,心中不由升起自豪感。

    众人跟在他身后,走进府衙。

    几位充当代表的家主,跟在上官铃兰三人身后,走进正厅面见朱高爔。

    里面空间不大,容纳的人有限,只能身份足够高的人才能入内。

    “我等拜见王爷!”

    几位家主冲着首位上的朱高爔弯腰一拜,态度无比恭敬,与他刚来时天差地别。

    “诸位免礼吧!”朱高爔微笑着看向几人,现在的态度他就很喜欢了。

    足够谦卑!

    “本王这次来江南,是为了增加赋税一事,你们应该都知道。”

    “过几天朝廷的法令就会送来,几位还有门外的那些家主,应该都没意见吧?”

    昨夜的事,给这些家主留下了不小的阴影,即便有意见,这些人也不敢表现出来。

    几人笑道:“没有,一切都听王爷的安排!”

    “这叫什么话,是听从朝廷的安排!”朱高爔一脸正色。

    “对对对,是听朝廷的安排!”

    话说完,没人反对,事情也告一段落了。

    只要等到朝廷颁下法令,那增收江南世家赋税的事就水到渠成,不会再有任何问题。

    “殿下,经过我们几家的计算,这次加税,每年大概能为国库增加白银六千万两的收入。”

    赵千钧想要表现自己,得到朱高爔的青眼,所以这两日就把增收赋税的数额算了出来。

    六千万两,一个极其夸张的数字!

    这么多!

    朱高爔也听得心中一惊,如今的大明朝,一年税收才多少,也不过几千万两。

    只不过是一次加税,这些世家就能拿出六千万两,与朝廷一年的税收相当,想想都离谱。

    要知道这个数字不是一年,而是往后每年,这些世家都要拿出六千万两。

    不得不说,江南世家真是富得流油啊!

    “赵千钧,你这次做的不错,本王回应天府后,会向陛下替你要些赏赐的!”

    听到这话,赵氏父子眼中喜色闪过,赶忙低下头,神色恭敬道:“多谢王爷!”

    毫无疑问,这次增收赋税一事,最大的赢家是赵家。

    赵千钧要是真能谋个一官半职,那是多少银子都换不来的。

    钱大不过权,亘古不变的道理。

    ……

    第二日,朱高爔没有多做停留,启程朝着应天府赶去。

    直至七天后,朱高爔领着两万大军的船队回到应天。

    他第一时间便赶到了皇宫中。

    尚书房外,隔着老远,朱高爔便听到了老爷子不满的声音。

    “批阅奏折要仔细,你看看这道折子,字都写错了!”

    “哎呀,知道了!”

    时不时的还有朱高煦的牢骚声。

    打从太子离开去北平查看新皇宫的事情后,朱高煦如愿得到了监国的权利。

    可这事跟他想象中的似乎不一样,没有辉煌的权利,没有百官的敬畏。

    有的只是日复一日枯燥的批阅奏折,还有老爷子如蚊子般,在耳边的唠叨。

    他都快疯了,这监国踏马是人干的事?

    “嘎吱!”一声,朱高爔推开门,走了进来。

    “父皇,二哥!”

    “哟,是老四回来了,赶紧过来!”

    见到弟弟,朱高煦神色欣喜,有弟弟回来,多少能吸引点老爷子的精力,这样就不会一直骂自己了。

    “高爔,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朱棣边批阅奏折,边出声询问,连抬头的时间都没有,实在太忙了。

    老二这小子不靠谱,批的折子他都再看一遍,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