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朱棣是我爹,豪横点怎么了? > 第180章 朱瞻基的魄力

朱棣是我爹,豪横点怎么了? 第180章 朱瞻基的魄力

    “姐姐,我已经生下了皇子,可以再争皇后的位置吗?”

    寝宫内,孙若微看着襁褓中的孩子,面露笑意。

    她生下了大明皇长子,在宫里的地位水涨船高。

    始终陪在她身侧的女太监,摇了摇头,否决道:“你为何执着皇后的位置。只要你让这孩子当上太子,以后你就是大明太后。”

    一语惊醒梦中人,孙若微眼中露出渴求神色。

    大明太后,尊贵至极的身份。

    “祁镇是皇长子,太子之位不是理应属于他吗?”

    昨夜,朱瞻基给儿子取了名字,大明战神朱祁镇出生了。

    这位瓦剌留学生,不得不说命是真好,摊上了个好娘。

    也由于父亲朱瞻基命不长,生的孩子不多,所以稳坐太子大位。

    当然,他现在还没当上太子。

    “未必太子就是这孩子。别忘了,辅政王对你印象并不好。”

    孙若微神色一沉,愤恨道:“那位四叔就不是个好人!”

    她丝毫没察觉到女太监在挑拨离间,跟着附和。

    “所以,你该趁着生下皇长子的机会,多亲近陛下,让他跟辅政王决裂,夺回大权,才能为你的孩子留个安稳天下。”

    女太监费尽心思挑拨,她想看着大明皇帝叔侄二人,互相残杀。

    准确的说是这天下越乱越好。

    孙若微认可的点头,“姐姐说的对。”

    有些女人的智商确实不高,只被眼前人的几句话就俘获了心智。

    她也不仔细想想,若真的叔侄决裂,别说朱祁镇当太子。

    朱瞻基这天下还能不能坐稳,都两说。

    几家欢喜几家愁,与孙若微的开心相比。喜善宫里,就显得无比冷清。

    东宫大太监王振守在一旁,“娘娘,咱们该怎么办?”

    此时的东宫权力虽然大,但并没有到离谱的地步。

    喜善双手扶着脸颊,盯着面前摇曳不定的烛火,缓缓道:“不就是生孩子吗,我也能!”

    本来两个女人身份相同,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孩子的孙若微更加尊贵。

    这让换脸进宫,为皇后报仇的玲儿感觉到了棘手。

    如果情况任由发展,朱祁镇当上太子,她复仇无望。

    “那咱们该怎么做?”王振问。

    他跟喜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都是因为眼前的女人。

    王振对她比皇帝还忠心。

    “帮我寻些魅药来吧。”

    王振表情凝固,“娘娘,这…不好吧。”

    魅药是民间专门用来同房的药,男女都能服用。能增加性欲的东西,只不过用多了对身体有害。

    “不怕,有事我担着。”

    王振点了点头,转身离开寝宫。

    他以为这药是给皇帝用的,但喜善准备自己用。

    只要喝了魅药,皇帝过来,就有办法留他同房。

    怀孕生子的概率更大。

    后宫女人的博弈开始,朝堂上也同样没停过。

    朱瞻基坐在尚书房内。

    他打开面前的折子,看了许久后放下,“辽城十几万大军已经走了,如今的四叔没了羽翼。只要再弄走二叔三叔的兵,权力就会完整的回到朕手里。”

    他揉着额头,思索着该怎么去除汉赵两王的兵权。

    可想了半天,没想出办法,他起身向外走去。

    不知不觉来到了太庙门口,朱瞻基推门走了进去。看着洪熙皇帝的灵位,他跪在地上,轻声道:“爹,如果是你面对眼下的局势,会怎么破局呢?”

    三位叔叔关系太铁,想挑拨离间,根本不可能。

    该怎么办呢?

    朱瞻基皱着眉头,脑海中不断浮现洪熙皇帝的身影,想着他曾经处理政事的样子。

    “爹,你论打仗不如几位叔叔,手里也没兵权,却能坐稳天下。”

    “四叔带兵过来帮助不假,可文武百官都支持你。”

    “三大营的将士,也愿意扶助您登基。儿子,到底差在哪里?”

    一个个疑问在心中浮现,朱瞻基努力寻找着答案。

    记忆在往前,他想起了某些传闻。

    曾经洪熙皇帝,抱着儿子登上城墙,戍守北平。

    朱瞻基皱着的眉头,突然舒展开来,朗声大笑道:“明白了,儿子明白了!!”

    洪熙皇帝虽然不善打仗,可并不代表他没打过仗。

    虽说朱瞻基也曾跟随太宗出征,但那就是太孙去军中体验生活。

    没有与将士们同生共死的情意。

    为何皇帝手握三大营,大明五十万精锐,却不能动三个藩王。

    全然因为他的叔叔们,曾与三大营的将士们有过命的交情。

    皇上的圣旨重要,生死交情也重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大营不能完全调动,自然奈何不了三大藩王。

    “倘若朕也与将士们有过命的交情,再加上圣旨。三大营五十万大军,会选择谁?”

    朱瞻基呼吸急促,他越想越觉得正确,眼界心胸瞬间打开,想到了该怎么重掌大权。

    历史上,那个英明的好圣孙,大名鼎鼎的宣德皇帝从不昏庸。

    他只是需要时间成长。

    如今,朱瞻基的身形与史书中的宣德帝,逐渐重合。

    开创仁宣之治的皇帝,怎么可能会是受人摆布的笼中之鸟。

    “快快快,通知百官,明日起早奉天殿议事!!!”

    第二日,百官走进奉天殿,朱高爔也站在金台上,原本会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早朝。

    可朱瞻基接下来的话,每一句都犹如重磅炸弹,在所有人心中炸响。

    “各位,今日朕要说两件事。”

    “第一,朕要率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漠北草原,做太宗皇帝曾经做过的事,完成他老人家未尽的北伐大志!”

    当年,太宗病逝榆木川,明军撤兵,第五次北伐并不能算成功。

    “什么,这…”

    百官瞪大眼睛,不敢相信,好端端又要出兵草原?

    一旁的朱高爔也愣住了,即便要打仗,有他,有二哥,三哥,也轮不到皇帝亲征啊!

    “第二件事,朕亲征期间,朝政由辅政王全权治理!”

    又是一个重磅消息抛出。

    二人不合的消息传了许久,朱瞻基的这个决定,在旁人看来简直是自掘坟墓。

    倘若趁着他亲征期间,朱高爔要有异心,可随时称帝。

    当然,真要这么做了,肯定骂名不断。

    但还有一种可能,皇帝死在战场上,那朱高爔就能名真言顺的登基称帝。

    战场凶险至极,稍有不慎都可能会丢掉性命, 这种可能性很大。

    具体参照瓦剌留学生。

    不得不说,朱瞻基魄力十足,在进行一场豪赌。

    活着回来,便集中权力,成为真正的皇帝。

    要是死了,那就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