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五零:带着俩娃闷声发大财 第152章 买农具
这汤圆是刚做的,煮的快,放进锅里没多久就浮上去了,顾英华盛到碗里,一人五个。
姜牧和姜尚迫不及待的想舀一个尝尝。
“烫!你们两个吹吹再吃。”顾英华看他俩着急的样子,担心他们两个烫到了,就叮嘱道。
黏米面本来就烫,更别提里面还有猪油和糖。
姜尚性子急,没将顾英华的话放在心上,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果然被里面流出来的馅烫到了,烫的他嗷嗷直叫唤,还找顾英华求安慰。
顾英华差点就脱口而出“活该”两个字了,又硬生生的咽了回去,“我早就说烫了,你不听。现在好了吧,烫你一回你就长记性了。”
老吃这么烫的东西容易得食道癌,就该让姜尚这次长长记性,要不然他老跟饿死鬼投胎似的。
姜牧看姜尚这个样子,小心翼翼的把汤圆吹凉,然后吸着里面流出来的馅。
顾英华看他们两个都能把汤圆吹凉再吃,也就不管了,自己舀起一个汤圆,先把里面的馅吃完,然后才把汤圆皮吃掉。
她不喜欢吃煮的汤圆皮,黏糊糊的,咬也咬不掉,吞又吞不下去,还没有什么味道。
不过她倒是很喜欢吃年糕这些东西。
顾英华吃完两个汤圆就有点吃不下去了,勉强把五个汤圆都吃了下去。
吃完汤圆儿,顾英华心里庆幸,还好她没煮太多,果然她吃汤圆只是喜欢吃里面的馅儿,皮儿一吃多就咽不下去。
姜牧和姜尚倒是很喜欢吃,姜尚吃完了缠着顾英华还要煮汤圆吃。
他们两个快半个月没吃过肉了,这次汤圆里面又有糖又有猪油,他们两个吃的特别香。
自从顾英华买的糖都吃了了之后,他们两个就很少吃到这么甜的东西。
这段时间又没吃什么荤腥,一吃汤圆都很喜欢。
顾英华看他们两个没少吃,担心吃多了不消化,就没给他们两个再煮。
这段时间不仅她自家的伙食下降了,就连她给小花和小草的菜团子里的面也放的更少了,大多都是以白菜和野菜为主。
小花小草也发现粮食变了,不过她们也没多想,现在有人给她们粮食让她们活下去就不错了,哪还轮得到她们挑挑拣拣的。
姜牧和姜尚吃过那一回汤圆之后就念念不忘,接下来的两天缠着顾英华要吃。
顾英华被他们磨的没办法,就把汤圆在锅里煎着吃,汤圆煎着也很好吃。
还剩下二十五个汤圆,顾英华做了两顿把这些汤圆全做了,姜牧和姜尚也知道他们包了多少个汤圆,吃完之后也不缠着她要了。
转眼便到了四月份,他们二队准备开始翻地种地了。
刘福在种地之前特意把大家叫去开了个会,他想用手里的钱在供销社买些农具,去年没农具春种和秋收的时候耽误了不少功夫,收成也不好。
眼见着今年冬天雪下的挺厚的,也不能再春旱,钱也都攒够了,刘福就想着早点把农具买回来。
大家也没什么意见,买农具这是正经事。
刘福看大家都没异议,就当场挑了十多个壮劳动力去跟他一起去县城里。
毕竟怀里揣了钱呢,要是被抢了那他们今年就得抓瞎了。
队里也不能一个人都不留,万一队外的人看男的都出去了,起了坏心思也不好了。
第二天刘福就揣着钱,带着十多个大汉出发去县城了。
路上也零零散散的遇见了人,那些人见到了有心上去抢,但是没那个胆子。
虽然他们二队的人也吃不饱,但是每天还能吃些饭的,身形虽然消瘦些,但是人还是有精神头的。
其他队里的人连饭都吃不上,脸色蜡黄,整个人就跟个骨头架子似的,风一吹感觉就能吹散,他们红着眼睛,死死的盯着刘福他们。
刘福走在大家中间,强装镇定的走了过去。
走了老远还感觉到他们饥渴的眼神。
刘福在路上担惊受怕的,队里人在家也提心吊胆的。
顾英华也不例外,不过她到不担心刘福他们的安危。
现在队里各家的粮食越来越少了,大家每次做饭都是数着粮食下锅的,有好几家像顾英华这种分的粮食少的已经断粮了。
虽然山上的雪还没化开,但是已经有好多人上山寻摸有什么能吃的了,运气好的能抓到野鸡和野兔,不过太久没吃过荤腥了,吃了之后连拉了好几天的肚子,都已经拉脱相了。
后来大家看见野鸡和野兔也不敢抓,只敢剥一些树皮,混着苞米核子磨成的面做成饼子吃下去。
可是哪怕家里都已经这样了,大家还是尽力让家里的壮劳动力多吃一点。
可是他们经常去山上,就苦了顾英华了。
他们天天从顾英华房子后面绕到山上去,每天都能路过顾英华家,她家后山上的雪都被踩平了。
一个人上山安全的下来了,就有许多人也想要上山,顾英华院子后面就会变得人来人往的,除了早上和晚上的时候,都十分热闹。
弄得顾英华也天天往山上跑。不跑不行,粮食分的比她家多的人家都往山上跑,她粮食分的那么少,不往山上跑还让人以为他们天天在家喝西北风呢。
就连做饭顾英华也天天小心翼翼的。
有天她在空间里用油滋啦炒了个大白菜,也就拿出来吃饭的那一会儿功夫。
后来她刚出门的时候就听见有人问好像闻到了猪油的香味。
给顾英华吓得离他们老远了,还以为是自己身上带出来的味道。
弄得她现在吃饭也不敢吃了,天天为吃什么操碎了心,头发都掉了好多。
晚上睡觉也睡不安稳,总是梦到半夜有人往她家闯。
她在空间里翻了半天翻出来一个棒球棍,每天晚上都恨不得抱着它睡觉。
一方面又担心她后山的树皮都被扒完了,到时候树死了,夏天又下大雨,山体滑坡了怎么办,她这又是黄泥的土房。
大家心里都不安稳,还好刘福他们晚上抱着农具安全的回来了。
姜牧和姜尚迫不及待的想舀一个尝尝。
“烫!你们两个吹吹再吃。”顾英华看他俩着急的样子,担心他们两个烫到了,就叮嘱道。
黏米面本来就烫,更别提里面还有猪油和糖。
姜尚性子急,没将顾英华的话放在心上,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果然被里面流出来的馅烫到了,烫的他嗷嗷直叫唤,还找顾英华求安慰。
顾英华差点就脱口而出“活该”两个字了,又硬生生的咽了回去,“我早就说烫了,你不听。现在好了吧,烫你一回你就长记性了。”
老吃这么烫的东西容易得食道癌,就该让姜尚这次长长记性,要不然他老跟饿死鬼投胎似的。
姜牧看姜尚这个样子,小心翼翼的把汤圆吹凉,然后吸着里面流出来的馅。
顾英华看他们两个都能把汤圆吹凉再吃,也就不管了,自己舀起一个汤圆,先把里面的馅吃完,然后才把汤圆皮吃掉。
她不喜欢吃煮的汤圆皮,黏糊糊的,咬也咬不掉,吞又吞不下去,还没有什么味道。
不过她倒是很喜欢吃年糕这些东西。
顾英华吃完两个汤圆就有点吃不下去了,勉强把五个汤圆都吃了下去。
吃完汤圆儿,顾英华心里庆幸,还好她没煮太多,果然她吃汤圆只是喜欢吃里面的馅儿,皮儿一吃多就咽不下去。
姜牧和姜尚倒是很喜欢吃,姜尚吃完了缠着顾英华还要煮汤圆吃。
他们两个快半个月没吃过肉了,这次汤圆里面又有糖又有猪油,他们两个吃的特别香。
自从顾英华买的糖都吃了了之后,他们两个就很少吃到这么甜的东西。
这段时间又没吃什么荤腥,一吃汤圆都很喜欢。
顾英华看他们两个没少吃,担心吃多了不消化,就没给他们两个再煮。
这段时间不仅她自家的伙食下降了,就连她给小花和小草的菜团子里的面也放的更少了,大多都是以白菜和野菜为主。
小花小草也发现粮食变了,不过她们也没多想,现在有人给她们粮食让她们活下去就不错了,哪还轮得到她们挑挑拣拣的。
姜牧和姜尚吃过那一回汤圆之后就念念不忘,接下来的两天缠着顾英华要吃。
顾英华被他们磨的没办法,就把汤圆在锅里煎着吃,汤圆煎着也很好吃。
还剩下二十五个汤圆,顾英华做了两顿把这些汤圆全做了,姜牧和姜尚也知道他们包了多少个汤圆,吃完之后也不缠着她要了。
转眼便到了四月份,他们二队准备开始翻地种地了。
刘福在种地之前特意把大家叫去开了个会,他想用手里的钱在供销社买些农具,去年没农具春种和秋收的时候耽误了不少功夫,收成也不好。
眼见着今年冬天雪下的挺厚的,也不能再春旱,钱也都攒够了,刘福就想着早点把农具买回来。
大家也没什么意见,买农具这是正经事。
刘福看大家都没异议,就当场挑了十多个壮劳动力去跟他一起去县城里。
毕竟怀里揣了钱呢,要是被抢了那他们今年就得抓瞎了。
队里也不能一个人都不留,万一队外的人看男的都出去了,起了坏心思也不好了。
第二天刘福就揣着钱,带着十多个大汉出发去县城了。
路上也零零散散的遇见了人,那些人见到了有心上去抢,但是没那个胆子。
虽然他们二队的人也吃不饱,但是每天还能吃些饭的,身形虽然消瘦些,但是人还是有精神头的。
其他队里的人连饭都吃不上,脸色蜡黄,整个人就跟个骨头架子似的,风一吹感觉就能吹散,他们红着眼睛,死死的盯着刘福他们。
刘福走在大家中间,强装镇定的走了过去。
走了老远还感觉到他们饥渴的眼神。
刘福在路上担惊受怕的,队里人在家也提心吊胆的。
顾英华也不例外,不过她到不担心刘福他们的安危。
现在队里各家的粮食越来越少了,大家每次做饭都是数着粮食下锅的,有好几家像顾英华这种分的粮食少的已经断粮了。
虽然山上的雪还没化开,但是已经有好多人上山寻摸有什么能吃的了,运气好的能抓到野鸡和野兔,不过太久没吃过荤腥了,吃了之后连拉了好几天的肚子,都已经拉脱相了。
后来大家看见野鸡和野兔也不敢抓,只敢剥一些树皮,混着苞米核子磨成的面做成饼子吃下去。
可是哪怕家里都已经这样了,大家还是尽力让家里的壮劳动力多吃一点。
可是他们经常去山上,就苦了顾英华了。
他们天天从顾英华房子后面绕到山上去,每天都能路过顾英华家,她家后山上的雪都被踩平了。
一个人上山安全的下来了,就有许多人也想要上山,顾英华院子后面就会变得人来人往的,除了早上和晚上的时候,都十分热闹。
弄得顾英华也天天往山上跑。不跑不行,粮食分的比她家多的人家都往山上跑,她粮食分的那么少,不往山上跑还让人以为他们天天在家喝西北风呢。
就连做饭顾英华也天天小心翼翼的。
有天她在空间里用油滋啦炒了个大白菜,也就拿出来吃饭的那一会儿功夫。
后来她刚出门的时候就听见有人问好像闻到了猪油的香味。
给顾英华吓得离他们老远了,还以为是自己身上带出来的味道。
弄得她现在吃饭也不敢吃了,天天为吃什么操碎了心,头发都掉了好多。
晚上睡觉也睡不安稳,总是梦到半夜有人往她家闯。
她在空间里翻了半天翻出来一个棒球棍,每天晚上都恨不得抱着它睡觉。
一方面又担心她后山的树皮都被扒完了,到时候树死了,夏天又下大雨,山体滑坡了怎么办,她这又是黄泥的土房。
大家心里都不安稳,还好刘福他们晚上抱着农具安全的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