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93章 北宋神人沈括
热门推荐:
木偶人的告白
擒龙缚虎记
重生之后,白千金把男二宠上了天
【柯南】只想苟活却被迫加入主线
开局被诬陷,我当场黑化
希腊神话:大地的生命
以庶换嫡?重生嫡女艳冠满京都
窥春情
九阳绝脉:下山后我无敌了
要说到古代的科学家,那就不得不提宋朝。
宋朝是中华历史上存在感比较高的一个朝代,历史名人多如繁星。
比如一代文豪词宗苏东坡,精忠报国岳飞,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变法大家王安石。
还有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等等,那真的多得数不过来。
但有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如皓月般辉煌,但却不为人所知。
他的名字叫做沈括,乃是一位全才,精通天文、经济、军事、文学、音乐、物理、化学、书画……
后世学者称其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其著作《梦溪笔谈》乃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然而就是这样建立了卓越功勋,做出了巨大成就的人物,却因为道德瑕疵而饱受诟病。
沈括因病去世后,无人给他立碑,没人给他撰写墓志铭。
自古以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都是做人做官的基本要求。
无论文治,还是武功,以及自然科学,沈括取得的成就都很突出。
却遭如此冷遇,全因沈括官场所为,令君子不耻。
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沈括晚年开始审视自己的政治生涯,甚至对过往的从政经历萌生出一丝悔意。
但为时已晚,没有人可怜他,落到这步田地,只能令人扼腕叹息。
“沈括生于浙江钱塘,他的父亲沈周是宋真宗时期的进士。”
“沈括从八岁开始,根据父亲任职地方变动,跟随前往泉州、金陵等地游历。”
“十七八岁时,因为灯下读书患上眼疾,治愈后对医药产生兴趣,开始研习医药收集良方。”
“因见到了毕昇的活字印刷,于是进行深入研究、改良和推广。”
“青年时代的沈括亲历了吴中大饥荒,看到了范仲淹救济灾民的过程。”
“沈括二十岁时,父亲沈周去世。”
“公元1053年宋仁宗时期,因父荫任职沭阳县主簿。”
“沭阳县靠着沭水,沈括修堤疏渠,分导节制沭水主流支流,治理出上等好田七千顷。”
“次年,代理东海县令,研究东海地理沿革,纠正《图经》的错误。”
“公元1063年中进士,任馆阁校勘,删定三司条例。”
“北宋惯例,皇帝每三年一次前往南郊圜丘祭祀,负责的吏员为谋私利,罗列不必要项目和故意铺张。”
“沈括查阅南郊祭祀的历史沿革,撰写出一部《南郊式》,皇帝命他掌管以后南郊祭祀事务。”
“第一次按照《南郊式》筹办,就节省出数以万计的费用,宋神宗非常满意。”
“当时这些部门的官员对于天文几乎完全不懂,沈括设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修造新历法,向全国征集观测天象的书籍。”
“并在司天监招用文人,将方技科分为五项,这些措施均被采纳予以施行。”
“当时国家大规模登记民间车辆准备作战车使用,市易司因为无法禁止私贩四川井盐,于是将四川的私井全部填封而用解池的盐代替。”
“大臣们就这两件事上疏,宋神宗都不予回应。”
“沈括说民间车辆笨重,每天走不了三十里路,老百姓称作太平车,也只能在太平日子里用用罢了。”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私井很多,无法做到完全禁绝。”
“非要禁绝就得加强警戒的投入,可能得不偿失。”
“宋神宗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话,第二天这两件事都停止了。”
朱元璋:沈括如此小人也能被后世人敬仰吗?不过也是,要是以科学方面才能来看的话,沈括确实当之无愧。
开始听到沈括名字的时候,他还有些意外,这样的小人怎么也能名垂千古。
不过一想到沈括在德方面令人不齿,但在才方面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他就释然了。
毕竟按照主播的要求,只要在科学方面的成就斐然,那就能流芳百世。
他对沈括的德行是看不上的,但对其才华确实佩服不已。
沈括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不但父亲博学多才,就连母亲也是才女。
小时候的沈括是个热爱学习的好孩子,十四岁就读完了家里所有的书籍。
沈括的兴趣十分广泛,不仅读四书五经,对医药、军事等方面的杂书也广泛涉猎。
年轻的沈括随父亲游历了不少地方,每到一处沈括就仔细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不管是乡野村夫还是知名学家都前去拜访。
沈括对所有新鲜的事物都很好奇,不懂的事物一定要弄个明白。
例如沈括在读到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里说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不禁让沈括产生了疑惑,为什么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
为了弄清楚这个奇特的现象,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
四月的山上,乍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
沈括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迟。
从这一点就足以看得出来,沈括能有之后的博学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且沈括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面记录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每个地方的农作物种的是什么,人们靠什么维持生活,每个地方的山川河流是怎样的,都是沈括的记录对象。
沈括从小体弱多病,家人常常抓来中药汤剂。
沈括病愈后就对医书产生了兴趣,有空就找一些医书来看。
沈括学识渊博,24岁时就踏上了仕途,33岁时考中进士。
在沈括被推荐到昭文馆编校书籍时,接触到很多关于天文的书籍。
一年四季,斗转星移,为了更好地记录北极星的位置。
沈括连续三个月都没睡过好觉,每夜起床三次观察天象,用来记录星星的位置。
能每天按时按点地来做一项工作,要多大的动力才行啊!
也难怪沈括能用三个月的时间,画了两百多张星空图。
沈括在才华方面的体现数不胜数,这也是无可争议的地方。
但可惜的是,只有才没有德,注定没有好下场。
“宋神宗熙宁三年,沈括守母丧期满回京,被宋神宗和宰相王安石器重,协助王安石实行新法。”
“熙宁六年,沈括开始参与王安石变法决策,比如淮盐法,改革陕西盐钞法。”
“著述《论钱荒八因说》,主张根据市场需要,调节货币流通量。”
“熙宁七年,朝廷派沈括赴淮南巡查饥荒灾情。”
“给灾民发放钱粮,查看当地水利设施,疏通河渠。”
“让荒废的农田重新变为良田,变救济为解决根本问题。”
“赴两浙巡查水利和农业生产,发现很多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熙宁八年,沈括任河北西路察访使。”
“按照惯例,凡是银冶的地方,转运使就收取银冶的息钱。”
“沈括认为靠近宝藏国家就会贫穷,这是必然的事。”
“靠近的人多了,窝藏的奸伪之徒就无法检查出来。”
“朝廷每年给契丹几十万两银子,他们如果知道了开凿矿山的好处,会把中国的岁币更加看轻。”
“那我们没有什么可以送他们,边境将再起争端。”
“朝廷征用京城附近百姓马匹,百姓不堪重负。”
“沈括认为北方人善于骑马作战,而我们则擅长强弩,不能舍自己的长处去勉强做不擅长的事。”
“沈括改革考核强弩的标准,将射出距离远近和射入硬物的程度作为考核指标。”
“类似这样既减轻百姓负担,又有成效的合理化建议有三十多项,皇帝都一一采纳了。”
“次年,沈括升职三司使,三司使即为国家最高财政长官。”
“王安石为变法专设了三司条例司,该机构掌管新法的制定和颁布,是以财政为中心的变法活动的总枢纽。”
王安石:沈括是个小人,不可亲近。
他被皇上任命为参知政事,住持变法大计。
此时的他权势熏天,沈括有心依附,便大肆鼓吹新法之好。
起初,他相当器重沈括的才能。
但是很快就发现沈括巧言谄媚,不是正人君子所为。
之后皇上有意委任沈括来主持保甲法的施行,但被他直接排除在变法核心层之外。
不过后面朝中掣肘变法的势力很大,他也急需延揽人才。
对于沈括这样一个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人,他决定用其所长。
事实证明,他的这一策略非常正确。
他让沈括负责汴河水利,沈括表现得很好。
汴河水利工程包括疏浚和淤田两大部分,其中淤田是将黄河淤泥覆盖在两岸盐碱地上,使之变为良田。
沈括亲自勘察汴河两岸共八百四十多里河段,首创分层筑堰新技术。
筑成台阶形堤堰,引水灌注入内,淤田一万七千多顷变为良田。
对于沈括此人,他是非常惋惜的。
明明才华无可挑剔,但德行方面却令人不齿。
他只希望沈括听完主播所说的,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从而改过自新。
如此一来,他的变法集团也能增添一员大将。
“熙宁八年,辽国派使臣萧禧谈判河东一带地界划分,声称一定要达到目的。”
“宋神宗派沈括出使辽国,沈括出发前到枢密院查阅档案。”
“找到以往两国缔约边境的文件,指定是以古长城为界。”
“辽使萧禧提出要求的地界在宋地一方,距长城有三十多里。”
“沈括据此向皇帝做了奏报,宋神宗开天章阁召见沈括,说幸亏有沈括,否则那些不去探究事情原委的大臣差点误了国家大事。”
“萧禧看到沈括拿出的证据,才理屈作罢。”
“沈括来到契丹宫庭,和契丹宰相杨益戒谈判。”
“沈括已提前找到相关档案并预先让随同吏员背熟,杨益戒但凡提出问题,沈括就回头让吏员据档案回答。”
“到第二次谈判,仍是如此。”
“杨益戒无计可施,只好埋怨宋朝连几里土地都舍不得,可能会葬送两国友好。”
“沈括反驳他说军队的强大来自正义,衰弱来自理屈。”
“现在契丹抛弃你们以前皇帝的信誉,用暴力对待百姓,这样对我们反而不是什么坏事。”
“会谈一共进行六次,契丹也没占到便宜。”
“沈括回国,沿途画下山川地貌,记录风俗人情,修撰成《使契丹图抄》一书献给朝廷。”
朱棣:乌台诗案以后,沈括的仕途彻底断绝了,只能说是咎由自取,一报还一报。
尽管沈括因为科学方面的成就被后世人敬仰,但他依旧看不起此等无耻小人。
王安石实行新法,沈括是其坚定的变法派。
于是沈括得到王安石的器重,并担任朝廷派出巡察新法执行成果的钦差大臣。
沈括在到处考察后,给王安石和皇上的汇报只是报喜不报忧,一派歌舞升平。
苏轼与王安石这位改革宰相观点却不一致,和沈括所汇报的也不一样。
在王安石推行新政如火如荼时期,苏轼历数新政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敢于直谏,敢讲真话的苏轼,与变法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辩。
自然遭到外放的命运,被下放到杭州担任通判。
虽然苏轼被外放,但是在最高统治阶层心中的地位还是不低的。
所以沈括被宋神宗派到杭州监督变法事宜的时候,还特地嘱咐沈括要格外关照苏轼。
沈括到杭州见到苏轼后,嘘寒一番,回忆往事,临走时向苏轼索要新作。
沉浸在昔日旧友相逢中的苏轼,向来性情耿直,没有多想,就把当时许多诗词近作等手书一份给沈括。
其中就有引发文字狱大案的《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中有一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
沈括拿着苏轼的礼物回到京城后,始终想把苏轼往死里整的御史找到沈括索要苏轼的礼物。
但御史的文字敏感度并不高,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他们想要的东西来。
本来就凭御史的政治素养,加上宋神宗的欣赏,苏轼也就没什么大事。
但沈括忽然意识到还有人要搞苏轼,于是自告奋勇琢磨苏轼的那首诗。
皇天不负有心人,沈括真就琢磨出来了。
按照沈括所说的,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这两句诗是在隐刺皇帝。
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哪里有这样的臣子。
沈括这一搞,御史跳了出来,把苏轼的《杭州纪事诗》曲解得神鬼共怒。
比如诗句“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御史认定苏轼是在指责兴修水利的这项措施简直一塌糊涂。
诗句“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御史认定苏轼是在讽刺禁止人民卖盐。
最终,御史认定苏轼不仅与新政对着干。
而且讥讽皇上,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宋神宗在这样的证据面前,没有任何理由袒护苏轼。
于是,苏轼被免职逮捕下狱,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审讯。
这样,牵连苏轼三十多位亲友,涉及一百多首诗词的文字狱大案拉开帷幕。
宋朝的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于是这起案件又被称为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后,沈括的名声臭了,从此彻底退出了北宋的政治舞台。
“沈括查访两浙时,发现了新法执行中有伤害普通自耕农等弊端。”
“在三司使任上时,沈括上疏详述了新法的一些弊端,提出差役法和免役法的折中方案。”
“因王安石于熙宁九年十月辞去宰相,而沈括的上疏在十一月份,由此给人落下反复小人的话柄。”
“宰相吴充是保守派,问沈括免役法既然好,老百姓为何一直诋毁和反对它。”
“沈括就说新法在施行中的确有一些弊端,于是被御史弹劾说是对役法的言行前后反复。”
“沈括就被罢免了三司使,改任延州知州。”
“到延州后,沈括亲自酌酒,令百姓中的清白子弟比赛骑马射箭,奖励能力超群者。”
“百姓们激动喜悦,争相前往唯恐错过比赛。”
“沈括又挑选能射穿箭靶、飞身上车的人千余名,将这些人都补充到中军,延州军队的声威一下就超过了其他州府。”
“京城禁军被派往边境驻防,朝廷赏赐他们两次却没有赏赐地方军。”
“沈括认为地方守军每一年都有战斗,在赏赐上却被区别对待,容易引起变乱。”
“于是将赏赐的敕书藏了起来,假托朝廷的命令赐给地方军队几万钱,并将此事上报朝廷。”
“宋神宗下诏说这是枢密院的失误,若不是沈括看到问题的要害,必然军政会产生混乱。”
“这件事之后,有来不及请示报告的又需要决断的,沈括均可自行处理。”
“皇城使以下的官职,沈括有以朝廷名义补授的权力。”
“朝廷军队到五原却遭遇大雪,粮饷受阻没能及时运到。”
“眼看部队就要出乱子,将领非但不履职安抚士兵,反而带着自己的兵先逃了。”
“一时间这三万多兵士就要涌进延州城,处理不当必将酿成兵乱殃及百姓。”
“沈括做出决定,出城用酒食接待回来的军队,只得到几千人。”
“沈括佯装不知他们是逃兵,还轻描淡写问他们的领队是谁。”
“士兵们看不追究他们,就放心回营了。”
“就这样,不到十天,溃散的士兵全回来了。”
张居正:沈括两面三刀的政治投机行为,最终还是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王安石变法遇到极大的阻力,多次请求辞相后,终获批准。
吴充是王安石同年进士,又是儿女亲家。
王安石就推举吴充代替自己,继续完成变法事业,没想到吴充政治主张并不完全与王安石相同。
这时,沈括已官至掌管全国财政的三司使,想更上一层楼。
沈括瞅准了新任宰相与下野宰相之间的罅隙,觉得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于是沈括就给新任宰相吴充呈上条陈,历数新法的诸多不便。
吴充把条陈藏在衣袖里,准备呈给宋神宗。
本来这是密件,却被御史知道了,就给皇帝上了奏折。
批评沈括反复无常,前面刚说新法绝对不会扰民,现在又说新法的诸多不便,岂不自相矛盾。
宋神宗早就反感沈括见风使舵的一套做法,便借机免去沈括翰林学士的官职,贬到外地。
一年后,原本宋神宗打算重新起用沈括。
但御史再次上书,批评沈括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于是宋神宗发下去的诏命又被撤回了。
由于沈括在道德方面的小人行径,使得沈括彻底断绝了官场生涯,从而导致了最终的悲惨命运。
沈括在北宋是学问最为广博丰富的,对于当时制度、文化沿袭、人物事迹等了然于胸,对天文、算法、音律等尤其钻研的深透。
尽管他也承认沈括的才华确实无可争议,但怎么也掩盖不了道德方面的败坏。
“公元1082年,朝廷官员来到延州,要修建永乐城并获得了皇帝批准。”
“宋朝修永乐城令西夏感到威胁,重兵进攻永乐城。”
“沈括建议守城方略,朝廷官员轻视敌人,并不听从。”
“半夜西夏突然攻城,永乐城陷落,生还的将士很少。”
“沈括被问责贬为员外郎,往随州安置。”
“直到公元1089年因沈括编撰《天下州县图》完成有功,朝廷诏令表彰。”
“沈括的自由迁徙禁令才得以解除,允许他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
“于是沈括前往润州修筑梦溪园,在此著述《梦溪笔谈》,居润州八年后去世,终年六十五岁。”
“《梦溪笔谈》是沈括一生社会和科学活动的总结,是一部涉及自然科学、工艺技术、社会现象、历史总结等的综合笔记性著作。”
“全书三十卷,内容涵盖天文、历法、气象、地理、地质、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历史、文学、建筑、医药、艺术、法律、军事、音乐、考古、人事等诸多领域。”
“共有条目六百多条,其中科学技术方面的超过两百条,记载着沈括的发明发现和真知灼见。”
“《梦溪笔谈》具有世界影响力,外国在十九世纪中期就排印了这部著作,更被译为法、德、英、意大利等多种语言。”
“二十世纪以后,世界各地的学者对《梦溪笔谈》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
徐光启:沈括是一个无所不通的全才,堪称中华史上最为博学之人。
在并不算长久的生命里,沈括所取得的成就之多,涉及领域之广,只能用叹为观止四个字来形容。
在数学领域,沈括创立了隙积学和会圆术两种数学方法。
在天文领域,沈括改进了测量天体方位的浑仪和测定时刻的漏壶,制造了测日影的圭表。
最为厉害的是,沈括还创制了十二气历,参照节气定月。
地理学方面,沈括首先推出华北平原过去曾是海滨,乃是由河水冲积而成。
沈括编绘的《天下州县图》,更是地图学上的一座丰碑,还发明木刻立体地形图。
此外,关于古代气候变迁、龙卷风生成原理、月球和潮汐之间关系等等方面,沈括均有涉猎。
物理学方面,沈括深入研究过指南针,发现了磁偏角现象。
声学中的应弦共振现象、空穴效应,沈括都提出了重要的理论解释。
化学方面,沈括曾率先采用胆水炼铜、用石油制墨的技术。
经济学方面,沈括改革了盐钞法和铸铜法。
还提出了货币理论,认为货币需要流通,否则就是死钱,会越来越不值钱。
水利工程方面,沈括曾主持过治理沭水,以及主持过汴河的疏浚工程。
更为难得的是,沈括不仅参与实践,还善于总结分析,有多部相关的著作。
艺术领域,沈括是乐律行家,撰写过《乐论》等著作。
沈括还是书画收藏与鉴赏行家,曾撰写过《图画歌》。
军事领域方面,沈括曾经驻守边境多年,取得过灵武之役的大胜,为此编写多部军事著作。
医药学方面,沈括搜集医方,著成《良方》和《灵苑方》两本医药学巨著。
至于文学方面,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本身就是一部富有文学色彩的好作品。
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要是沈括没有道德方面的瑕疵,绝对是深受各朝代万分敬仰的存在。
(本章完)
宋朝是中华历史上存在感比较高的一个朝代,历史名人多如繁星。
比如一代文豪词宗苏东坡,精忠报国岳飞,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变法大家王安石。
还有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等等,那真的多得数不过来。
但有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如皓月般辉煌,但却不为人所知。
他的名字叫做沈括,乃是一位全才,精通天文、经济、军事、文学、音乐、物理、化学、书画……
后世学者称其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其著作《梦溪笔谈》乃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然而就是这样建立了卓越功勋,做出了巨大成就的人物,却因为道德瑕疵而饱受诟病。
沈括因病去世后,无人给他立碑,没人给他撰写墓志铭。
自古以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都是做人做官的基本要求。
无论文治,还是武功,以及自然科学,沈括取得的成就都很突出。
却遭如此冷遇,全因沈括官场所为,令君子不耻。
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沈括晚年开始审视自己的政治生涯,甚至对过往的从政经历萌生出一丝悔意。
但为时已晚,没有人可怜他,落到这步田地,只能令人扼腕叹息。
“沈括生于浙江钱塘,他的父亲沈周是宋真宗时期的进士。”
“沈括从八岁开始,根据父亲任职地方变动,跟随前往泉州、金陵等地游历。”
“十七八岁时,因为灯下读书患上眼疾,治愈后对医药产生兴趣,开始研习医药收集良方。”
“因见到了毕昇的活字印刷,于是进行深入研究、改良和推广。”
“青年时代的沈括亲历了吴中大饥荒,看到了范仲淹救济灾民的过程。”
“沈括二十岁时,父亲沈周去世。”
“公元1053年宋仁宗时期,因父荫任职沭阳县主簿。”
“沭阳县靠着沭水,沈括修堤疏渠,分导节制沭水主流支流,治理出上等好田七千顷。”
“次年,代理东海县令,研究东海地理沿革,纠正《图经》的错误。”
“公元1063年中进士,任馆阁校勘,删定三司条例。”
“北宋惯例,皇帝每三年一次前往南郊圜丘祭祀,负责的吏员为谋私利,罗列不必要项目和故意铺张。”
“沈括查阅南郊祭祀的历史沿革,撰写出一部《南郊式》,皇帝命他掌管以后南郊祭祀事务。”
“第一次按照《南郊式》筹办,就节省出数以万计的费用,宋神宗非常满意。”
“当时这些部门的官员对于天文几乎完全不懂,沈括设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修造新历法,向全国征集观测天象的书籍。”
“并在司天监招用文人,将方技科分为五项,这些措施均被采纳予以施行。”
“当时国家大规模登记民间车辆准备作战车使用,市易司因为无法禁止私贩四川井盐,于是将四川的私井全部填封而用解池的盐代替。”
“大臣们就这两件事上疏,宋神宗都不予回应。”
“沈括说民间车辆笨重,每天走不了三十里路,老百姓称作太平车,也只能在太平日子里用用罢了。”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私井很多,无法做到完全禁绝。”
“非要禁绝就得加强警戒的投入,可能得不偿失。”
“宋神宗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话,第二天这两件事都停止了。”
朱元璋:沈括如此小人也能被后世人敬仰吗?不过也是,要是以科学方面才能来看的话,沈括确实当之无愧。
开始听到沈括名字的时候,他还有些意外,这样的小人怎么也能名垂千古。
不过一想到沈括在德方面令人不齿,但在才方面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他就释然了。
毕竟按照主播的要求,只要在科学方面的成就斐然,那就能流芳百世。
他对沈括的德行是看不上的,但对其才华确实佩服不已。
沈括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不但父亲博学多才,就连母亲也是才女。
小时候的沈括是个热爱学习的好孩子,十四岁就读完了家里所有的书籍。
沈括的兴趣十分广泛,不仅读四书五经,对医药、军事等方面的杂书也广泛涉猎。
年轻的沈括随父亲游历了不少地方,每到一处沈括就仔细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不管是乡野村夫还是知名学家都前去拜访。
沈括对所有新鲜的事物都很好奇,不懂的事物一定要弄个明白。
例如沈括在读到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里说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不禁让沈括产生了疑惑,为什么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
为了弄清楚这个奇特的现象,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
四月的山上,乍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
沈括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迟。
从这一点就足以看得出来,沈括能有之后的博学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且沈括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面记录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每个地方的农作物种的是什么,人们靠什么维持生活,每个地方的山川河流是怎样的,都是沈括的记录对象。
沈括从小体弱多病,家人常常抓来中药汤剂。
沈括病愈后就对医书产生了兴趣,有空就找一些医书来看。
沈括学识渊博,24岁时就踏上了仕途,33岁时考中进士。
在沈括被推荐到昭文馆编校书籍时,接触到很多关于天文的书籍。
一年四季,斗转星移,为了更好地记录北极星的位置。
沈括连续三个月都没睡过好觉,每夜起床三次观察天象,用来记录星星的位置。
能每天按时按点地来做一项工作,要多大的动力才行啊!
也难怪沈括能用三个月的时间,画了两百多张星空图。
沈括在才华方面的体现数不胜数,这也是无可争议的地方。
但可惜的是,只有才没有德,注定没有好下场。
“宋神宗熙宁三年,沈括守母丧期满回京,被宋神宗和宰相王安石器重,协助王安石实行新法。”
“熙宁六年,沈括开始参与王安石变法决策,比如淮盐法,改革陕西盐钞法。”
“著述《论钱荒八因说》,主张根据市场需要,调节货币流通量。”
“熙宁七年,朝廷派沈括赴淮南巡查饥荒灾情。”
“给灾民发放钱粮,查看当地水利设施,疏通河渠。”
“让荒废的农田重新变为良田,变救济为解决根本问题。”
“赴两浙巡查水利和农业生产,发现很多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熙宁八年,沈括任河北西路察访使。”
“按照惯例,凡是银冶的地方,转运使就收取银冶的息钱。”
“沈括认为靠近宝藏国家就会贫穷,这是必然的事。”
“靠近的人多了,窝藏的奸伪之徒就无法检查出来。”
“朝廷每年给契丹几十万两银子,他们如果知道了开凿矿山的好处,会把中国的岁币更加看轻。”
“那我们没有什么可以送他们,边境将再起争端。”
“朝廷征用京城附近百姓马匹,百姓不堪重负。”
“沈括认为北方人善于骑马作战,而我们则擅长强弩,不能舍自己的长处去勉强做不擅长的事。”
“沈括改革考核强弩的标准,将射出距离远近和射入硬物的程度作为考核指标。”
“类似这样既减轻百姓负担,又有成效的合理化建议有三十多项,皇帝都一一采纳了。”
“次年,沈括升职三司使,三司使即为国家最高财政长官。”
“王安石为变法专设了三司条例司,该机构掌管新法的制定和颁布,是以财政为中心的变法活动的总枢纽。”
王安石:沈括是个小人,不可亲近。
他被皇上任命为参知政事,住持变法大计。
此时的他权势熏天,沈括有心依附,便大肆鼓吹新法之好。
起初,他相当器重沈括的才能。
但是很快就发现沈括巧言谄媚,不是正人君子所为。
之后皇上有意委任沈括来主持保甲法的施行,但被他直接排除在变法核心层之外。
不过后面朝中掣肘变法的势力很大,他也急需延揽人才。
对于沈括这样一个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人,他决定用其所长。
事实证明,他的这一策略非常正确。
他让沈括负责汴河水利,沈括表现得很好。
汴河水利工程包括疏浚和淤田两大部分,其中淤田是将黄河淤泥覆盖在两岸盐碱地上,使之变为良田。
沈括亲自勘察汴河两岸共八百四十多里河段,首创分层筑堰新技术。
筑成台阶形堤堰,引水灌注入内,淤田一万七千多顷变为良田。
对于沈括此人,他是非常惋惜的。
明明才华无可挑剔,但德行方面却令人不齿。
他只希望沈括听完主播所说的,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从而改过自新。
如此一来,他的变法集团也能增添一员大将。
“熙宁八年,辽国派使臣萧禧谈判河东一带地界划分,声称一定要达到目的。”
“宋神宗派沈括出使辽国,沈括出发前到枢密院查阅档案。”
“找到以往两国缔约边境的文件,指定是以古长城为界。”
“辽使萧禧提出要求的地界在宋地一方,距长城有三十多里。”
“沈括据此向皇帝做了奏报,宋神宗开天章阁召见沈括,说幸亏有沈括,否则那些不去探究事情原委的大臣差点误了国家大事。”
“萧禧看到沈括拿出的证据,才理屈作罢。”
“沈括来到契丹宫庭,和契丹宰相杨益戒谈判。”
“沈括已提前找到相关档案并预先让随同吏员背熟,杨益戒但凡提出问题,沈括就回头让吏员据档案回答。”
“到第二次谈判,仍是如此。”
“杨益戒无计可施,只好埋怨宋朝连几里土地都舍不得,可能会葬送两国友好。”
“沈括反驳他说军队的强大来自正义,衰弱来自理屈。”
“现在契丹抛弃你们以前皇帝的信誉,用暴力对待百姓,这样对我们反而不是什么坏事。”
“会谈一共进行六次,契丹也没占到便宜。”
“沈括回国,沿途画下山川地貌,记录风俗人情,修撰成《使契丹图抄》一书献给朝廷。”
朱棣:乌台诗案以后,沈括的仕途彻底断绝了,只能说是咎由自取,一报还一报。
尽管沈括因为科学方面的成就被后世人敬仰,但他依旧看不起此等无耻小人。
王安石实行新法,沈括是其坚定的变法派。
于是沈括得到王安石的器重,并担任朝廷派出巡察新法执行成果的钦差大臣。
沈括在到处考察后,给王安石和皇上的汇报只是报喜不报忧,一派歌舞升平。
苏轼与王安石这位改革宰相观点却不一致,和沈括所汇报的也不一样。
在王安石推行新政如火如荼时期,苏轼历数新政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敢于直谏,敢讲真话的苏轼,与变法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辩。
自然遭到外放的命运,被下放到杭州担任通判。
虽然苏轼被外放,但是在最高统治阶层心中的地位还是不低的。
所以沈括被宋神宗派到杭州监督变法事宜的时候,还特地嘱咐沈括要格外关照苏轼。
沈括到杭州见到苏轼后,嘘寒一番,回忆往事,临走时向苏轼索要新作。
沉浸在昔日旧友相逢中的苏轼,向来性情耿直,没有多想,就把当时许多诗词近作等手书一份给沈括。
其中就有引发文字狱大案的《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中有一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
沈括拿着苏轼的礼物回到京城后,始终想把苏轼往死里整的御史找到沈括索要苏轼的礼物。
但御史的文字敏感度并不高,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他们想要的东西来。
本来就凭御史的政治素养,加上宋神宗的欣赏,苏轼也就没什么大事。
但沈括忽然意识到还有人要搞苏轼,于是自告奋勇琢磨苏轼的那首诗。
皇天不负有心人,沈括真就琢磨出来了。
按照沈括所说的,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这两句诗是在隐刺皇帝。
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哪里有这样的臣子。
沈括这一搞,御史跳了出来,把苏轼的《杭州纪事诗》曲解得神鬼共怒。
比如诗句“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御史认定苏轼是在指责兴修水利的这项措施简直一塌糊涂。
诗句“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御史认定苏轼是在讽刺禁止人民卖盐。
最终,御史认定苏轼不仅与新政对着干。
而且讥讽皇上,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宋神宗在这样的证据面前,没有任何理由袒护苏轼。
于是,苏轼被免职逮捕下狱,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审讯。
这样,牵连苏轼三十多位亲友,涉及一百多首诗词的文字狱大案拉开帷幕。
宋朝的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于是这起案件又被称为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后,沈括的名声臭了,从此彻底退出了北宋的政治舞台。
“沈括查访两浙时,发现了新法执行中有伤害普通自耕农等弊端。”
“在三司使任上时,沈括上疏详述了新法的一些弊端,提出差役法和免役法的折中方案。”
“因王安石于熙宁九年十月辞去宰相,而沈括的上疏在十一月份,由此给人落下反复小人的话柄。”
“宰相吴充是保守派,问沈括免役法既然好,老百姓为何一直诋毁和反对它。”
“沈括就说新法在施行中的确有一些弊端,于是被御史弹劾说是对役法的言行前后反复。”
“沈括就被罢免了三司使,改任延州知州。”
“到延州后,沈括亲自酌酒,令百姓中的清白子弟比赛骑马射箭,奖励能力超群者。”
“百姓们激动喜悦,争相前往唯恐错过比赛。”
“沈括又挑选能射穿箭靶、飞身上车的人千余名,将这些人都补充到中军,延州军队的声威一下就超过了其他州府。”
“京城禁军被派往边境驻防,朝廷赏赐他们两次却没有赏赐地方军。”
“沈括认为地方守军每一年都有战斗,在赏赐上却被区别对待,容易引起变乱。”
“于是将赏赐的敕书藏了起来,假托朝廷的命令赐给地方军队几万钱,并将此事上报朝廷。”
“宋神宗下诏说这是枢密院的失误,若不是沈括看到问题的要害,必然军政会产生混乱。”
“这件事之后,有来不及请示报告的又需要决断的,沈括均可自行处理。”
“皇城使以下的官职,沈括有以朝廷名义补授的权力。”
“朝廷军队到五原却遭遇大雪,粮饷受阻没能及时运到。”
“眼看部队就要出乱子,将领非但不履职安抚士兵,反而带着自己的兵先逃了。”
“一时间这三万多兵士就要涌进延州城,处理不当必将酿成兵乱殃及百姓。”
“沈括做出决定,出城用酒食接待回来的军队,只得到几千人。”
“沈括佯装不知他们是逃兵,还轻描淡写问他们的领队是谁。”
“士兵们看不追究他们,就放心回营了。”
“就这样,不到十天,溃散的士兵全回来了。”
张居正:沈括两面三刀的政治投机行为,最终还是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王安石变法遇到极大的阻力,多次请求辞相后,终获批准。
吴充是王安石同年进士,又是儿女亲家。
王安石就推举吴充代替自己,继续完成变法事业,没想到吴充政治主张并不完全与王安石相同。
这时,沈括已官至掌管全国财政的三司使,想更上一层楼。
沈括瞅准了新任宰相与下野宰相之间的罅隙,觉得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于是沈括就给新任宰相吴充呈上条陈,历数新法的诸多不便。
吴充把条陈藏在衣袖里,准备呈给宋神宗。
本来这是密件,却被御史知道了,就给皇帝上了奏折。
批评沈括反复无常,前面刚说新法绝对不会扰民,现在又说新法的诸多不便,岂不自相矛盾。
宋神宗早就反感沈括见风使舵的一套做法,便借机免去沈括翰林学士的官职,贬到外地。
一年后,原本宋神宗打算重新起用沈括。
但御史再次上书,批评沈括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于是宋神宗发下去的诏命又被撤回了。
由于沈括在道德方面的小人行径,使得沈括彻底断绝了官场生涯,从而导致了最终的悲惨命运。
沈括在北宋是学问最为广博丰富的,对于当时制度、文化沿袭、人物事迹等了然于胸,对天文、算法、音律等尤其钻研的深透。
尽管他也承认沈括的才华确实无可争议,但怎么也掩盖不了道德方面的败坏。
“公元1082年,朝廷官员来到延州,要修建永乐城并获得了皇帝批准。”
“宋朝修永乐城令西夏感到威胁,重兵进攻永乐城。”
“沈括建议守城方略,朝廷官员轻视敌人,并不听从。”
“半夜西夏突然攻城,永乐城陷落,生还的将士很少。”
“沈括被问责贬为员外郎,往随州安置。”
“直到公元1089年因沈括编撰《天下州县图》完成有功,朝廷诏令表彰。”
“沈括的自由迁徙禁令才得以解除,允许他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
“于是沈括前往润州修筑梦溪园,在此著述《梦溪笔谈》,居润州八年后去世,终年六十五岁。”
“《梦溪笔谈》是沈括一生社会和科学活动的总结,是一部涉及自然科学、工艺技术、社会现象、历史总结等的综合笔记性著作。”
“全书三十卷,内容涵盖天文、历法、气象、地理、地质、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历史、文学、建筑、医药、艺术、法律、军事、音乐、考古、人事等诸多领域。”
“共有条目六百多条,其中科学技术方面的超过两百条,记载着沈括的发明发现和真知灼见。”
“《梦溪笔谈》具有世界影响力,外国在十九世纪中期就排印了这部著作,更被译为法、德、英、意大利等多种语言。”
“二十世纪以后,世界各地的学者对《梦溪笔谈》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
徐光启:沈括是一个无所不通的全才,堪称中华史上最为博学之人。
在并不算长久的生命里,沈括所取得的成就之多,涉及领域之广,只能用叹为观止四个字来形容。
在数学领域,沈括创立了隙积学和会圆术两种数学方法。
在天文领域,沈括改进了测量天体方位的浑仪和测定时刻的漏壶,制造了测日影的圭表。
最为厉害的是,沈括还创制了十二气历,参照节气定月。
地理学方面,沈括首先推出华北平原过去曾是海滨,乃是由河水冲积而成。
沈括编绘的《天下州县图》,更是地图学上的一座丰碑,还发明木刻立体地形图。
此外,关于古代气候变迁、龙卷风生成原理、月球和潮汐之间关系等等方面,沈括均有涉猎。
物理学方面,沈括深入研究过指南针,发现了磁偏角现象。
声学中的应弦共振现象、空穴效应,沈括都提出了重要的理论解释。
化学方面,沈括曾率先采用胆水炼铜、用石油制墨的技术。
经济学方面,沈括改革了盐钞法和铸铜法。
还提出了货币理论,认为货币需要流通,否则就是死钱,会越来越不值钱。
水利工程方面,沈括曾主持过治理沭水,以及主持过汴河的疏浚工程。
更为难得的是,沈括不仅参与实践,还善于总结分析,有多部相关的著作。
艺术领域,沈括是乐律行家,撰写过《乐论》等著作。
沈括还是书画收藏与鉴赏行家,曾撰写过《图画歌》。
军事领域方面,沈括曾经驻守边境多年,取得过灵武之役的大胜,为此编写多部军事著作。
医药学方面,沈括搜集医方,著成《良方》和《灵苑方》两本医药学巨著。
至于文学方面,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本身就是一部富有文学色彩的好作品。
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要是沈括没有道德方面的瑕疵,绝对是深受各朝代万分敬仰的存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