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529章 全师保胜赵充国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529章 全师保胜赵充国

    赵充国于建元四年出生在陇西上邽,早年间担任骑士,后作为擅长骑射的六郡良家子被任命为羽林卫士。

    元狩四年,汉武帝取得第三次征讨匈奴的胜利。

    汉廷大举移民,赵充国也因此举家搬迁到金城郡的令居县。

    天汉二年,赵充国以假司马之职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匈奴。

    后被匈奴大军重重包围,汉军断粮数日,死伤颇多。

    后赵充国与一百多名壮士突围陷阵,李广利带领士卒紧随其后,这才得以脱险。

    此役中,赵充国全身负伤二十余处,李广利把此事上奏给武帝。

    武帝下令召赵充国进宫,并询问赵充国的伤情,不久后,赵充国拜为中郎。后迁任车骑将军长史。

    “汉昭帝时期,武都郡氐人造反,赵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之职带兵攻打并平定叛乱。”

    “因平定有功升为中郎将,不久后,率兵驻守上谷郡,回来后又被任为水衡都尉。””

    “随后又被派去攻打匈奴,并在攻打匈奴的途中成功俘获匈奴的西祁王。”

    “后因功被提升为后将军,同时兼任水衡都尉。””

    “赵充国任水衡都尉期间,因北方匈奴和乌桓寇边侵扰,所以时常被朝廷召去参予军事决策。”

    “元凤三年),匈奴因乌桓首先走到单于墓冢。””

    “引起匈奴怨恨,匈奴随后决定以两万兵力向乌桓发动进攻。”

    “大将军霍光认为此时是袭击匈奴的绝好机会,但却没有确切的决定,遂征求赵充国的意见。””

    “赵充国直言蛮夷互相攻打对汉朝有益,如果发兵阻击,只会招惹麻烦。”

    “随后霍光又询问中郎将范明友的意见,范明友则提出可以出击。””

    “于是霍光任命范明友为度辽将军,率二万骑兵兵发辽东。”

    “匈奴闻讯随之罢兵,范明友转而进击乌桓,斩获颇丰,但同时汉朝受到了匈奴和乌桓双方的怨恨。””

    “元平元年,赵充国参与西汉权臣霍光等人的废帝行动。”

    “并成功废黜了昌邑王刘贺,并拥立戾太子刘据之孙刘询为帝,即汉宣帝。””

    “宣帝登基后,赵充国被册封为营平侯。”

    “本始二年宣帝任命赵充国为蒲类将军,领兵三万余骑,从酒泉郡发兵匈奴。””

    “赵充国本预计与其他兵马合击匈奴于蒲类泽,匈奴提前得知汉军将至,便立即撤出了蒲类泽,但赵充国因及时赶到还是有所斩获。””

    “此后,赵充国见匈奴远遁,为避免无谓劳师,赵充国便决定提前撤军。”

    “战后,赵充国因过早撤军而遭到责备,但不久后还是升任为后将军,并兼任少府等职。””

    “元康二年,匈奴派兵袭击西汉在车师的屯田卒。”

    “宣帝听闻后,与赵充国等商议,并准备发兵反击。””

    “随后在丞相魏相的劝说下,才没有发兵。””

    “不久,当匈奴大举十多万骑兵向边境开来。””

    “降汉的匈奴人题除渠堂泄露了匈奴的计划,汉廷遂派赵充国统领四万骑兵驻守边境的五原、朔方等九郡。”

    “匈奴单于见汉军准备齐全,自知攻打无望,便领兵退去了。””

    “宣帝时,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奉命出巡羌人各部。先零羌酋长希望在特定时节渡河到湟水北岸放养牲畜。”

    “义渠安国报告给宣帝,却被赵充国弹劾奉使不敬。””

    “此后,羌人侵入内地,县官无法阻挡。””

    “元康三年先零与二百多位羌人酋长解除怨仇,在交换人质后订立盟誓。”

    “羌人的结盟使得汉庭朝野震惊,汉宣帝急召赵充国入宫问计。””

    “赵充国认为羌人之所以容易被控制,是因为各部都有自己的首领,经常互相攻击,不能统一。”

    李世民:而且十多年前,西羌人叛乱时,也是都先解除仇怨,再立定盟约同大汉抗衡。

    随后赵充国在分析完羌人的具体情况后,提出需注意潜在危机,防止事态扩散。

    几个月后,西羌向匈奴借兵并发兵敦煌等地,赵充国再次提出。

    狼何等小部落势必不可能单独作出这样的计划,并怀疑匈奴使者已经到达羌人部落中,先零、罕开等部族才解除仇怨订立盟约。

    等到时机成熟,则必定爆发变乱。

    赵充国提议撤换守军义渠安国。

    同时提议派遣西汉名臣辛武贤出使西羌来分化西羌内部,并赶筑防御设施,以做应战准备。

    但未被汉宣帝采纳,后义渠安国重新出使西羌,抵达后便以逆而不顺之罪诛杀三十多位羌人首领。

    并让士兵斩杀一千多名羌人,这直接导致汉羌关系恶化。

    神爵元年西羌进犯西汉,并杀死地方长吏,守军义渠安国出兵平叛,未果,大败。

    汉宣帝急召赵充国询问谁能堪当大将,赵充国毛遂自荐。

    因赵充国年事已高,汉宣帝放心不下。

    于是询问需要多少人马才能攻克,赵充国提出百闻不如一见,同年四月,赵充国率兵西征。

    一方面,赵充国率轻骑先行抵达黄河岸边,勘察前沿地形,当人马到达后,就已做好渡河准备。

    但恐被羌人截击,并分派队伍抢先渡河,渡河后再安营置阵。

    到了天亮之时,赵充国军已安置完毕,于是大股部队以此渡河。

    当时有小股羌人骑兵袭击,赵充国提出,部队刚渡河还需休整。

    这些骑兵只需消灭即可,为防止是诱兵之计谋,不可追击。

    并提出警戒与休整相结合的方法,采取固守策略,面对小股西羌军不为所动。

    西羌军多次攻敌未果,军心逐渐涣散,内乱渐起。

    随后,西羌首领转向袭击汉军粮道,赵充国之子赵卬便由陆路运粮更改为水路运粮。

    同时赵充国采用稳扎稳打的战术逐渐推进,待赵充国攻入湟中后,采取攻心为主,用兵为辅的策略。

    如,赵充国告诉西羌各族首领,汉军前来只诛杀有罪之人,而不杀无罪之人。

    如果有罪之人帮助抓捕犯罪之人,不仅可以得到赏钱还能和家人团聚。

    另一方面,宣帝已征调六万军队准备兵发西羌,而辛武贤上奏提出以逸待劳策略。

    先掳掠西羌人部份部族的家人,等到秋冬之后,西羌自会瓦解。

    随后,宣帝把这封奏疏交给赵充国,让他与了解羌人情况的校尉及士兵进行讨论。

    赵充国与长史董通年上书进谏,认为匈奴将与羌族联合进军侵扰。

    到时西域与汉朝的交通要道则会被阻断,所以边境地方的兵力势必需要调集起来。

    同时,赵充国提出,部分部族只是被胁迫起兵的。

    而建议汉宣王严惩主谋者,宽恕胁从者的建议,提出以安抚为主,用兵为辅的分化方针。

    宣帝将他的上书发给群臣议论,群臣不接受赵充国的提议。

    于是宣帝任乐成侯许延寿为强弩将军,辛武贤为破羌将军,发玺书嘉纳其策。

    同时发书给赵充国,指责他迟迟不肯用兵,并告诉他朝廷已按辛武贤之策行动,命令他带兵扰乱敌军。

    “神爵元年六月二十八日,赵充国再次上疏陈述战略部署的得失利害,希望汉宣帝能够收回成命。”

    “汉宣帝接到奏书后自觉理亏,便收回了成命。”

    “同年七月,赵充国则趁西羌疏于戒备之际发起袭击,让羌军防守不及。”

    “羌人大为惊恐,纷纷弃辎重粮草而逃。”

    “而后赵充国又命令军队慢行驱赶羌人避免其反击,西羌军大败。”

    “战后,赵充国立即将大军开至羌游牧地区,采用分化制度。”

    “分化出西羌内部分愿意归降的部族,并承诺给予他们奖励。””

    “同时,赵充国下令不得烧毁住所、损害农牧。””

    “不久后,西羌军被分化,西羌残部逐渐退守到青海路以西之外。””

    “而罕部的羌人听闻赵充国的事迹后派来首领表示原意归还土地。”

    “赵充国将此事汇报给汉宣帝后与诸将商量此事,但手下将士多说不可放此人归去。””

    “但是赵充国还是将罕部首领归还,并表示以求自安,不是为国家忠心策划。”

    “不久后,汉朝给予回复,命令罕部首领将功赎罪,罕部率军而降。”

    “湟中捷报传入京师之后,恰逢赵充国肠胃和腿部染疾。””

    “汉宣帝便给赵充国下了一道召令要求他专心养病,并命令辛武贤作为破羌将军扫平剩余羌军。”

    “但是赵充国还是给汉宣帝上书,提出政治分化已有成效。”

    “不需要再耗费兵力和资源来进行杀伐,多采取安抚为主即可,并在奏书中提出了屯田策。””

    “当时,羌族投降者多达数万,赵充国意料到其必定自行瓦解。”

    “便意图让骑兵解散,让士兵屯田,等待敌人自行瓦解。”

    “但奏书还未呈上,赵充国就收到了命令其进兵的玺书。”

    “其子赵卬听闻后大为惊惧,并派人劝告赵充国,即使战败也可保全将军之位。”

    “但是不符合皇帝的心意,那可能就无法保全性命了,那也就无法保证国家安定了。”

    “赵充国却提出,如果早早听从自己之言,便不会有严重的羌患爆发。”

    “并且相信圣明的君主是值得他进忠直言的,于是赵充国在奏上提出了屯田策。”

    “赵充国在奏书中指出,军队是为宣扬皇帝恩德、也是除去祸患的工具。”

    “对外使用军队得当,那么国内就会有祥瑞产生,必须慎重对待。”

    “湟中地区尚有大量未被开垦的羌人故田和公田,开展罢骑屯田能够节省开支并积攒实力。”

    “如此一来,羌人将不攻自溃。”

    “并指出屯田有十二个好处,提出过早出兵则会失去这些好处。”

    “但是赵充国的主张被群臣责难,不久,在赵充国他的坚持下,朝臣们逐渐改变了观点。”

    “宣帝也下令询问如何应对羌人的进攻,赵充国回答,部分羌人内部已经开始出现叛乱,到明年即可被消灭。”

    “其次,提出边境虽长,军士数量也不足,但屯田军能够登高望远来加强彼此联系。”

    “从而达到以逸待劳之法,羌人见汉军有备,不久便会自行瓦解。”

    “虽然羌人的小规模抢掠不能完全禁止,但对比大规模用兵也是值得的。”

    “而且汉朝还需抵御匈奴等人的进攻,也不能长时供给西北边境。”

    “最后,提出朝廷先前已遣使者安抚羌族各部,羌族各部应该不会再生异心。”

    李隆基:于是,赵充国三次上奏屯田计划,提出屯田既能内部省去浪费,又能外部备战守御。

    他还指出湟中的地形对汉军有利,而羌人则处于风寒之地,最多支持到明年春天,届时羌人必将全军覆灭。

    最终,宣帝批准了赵充国的屯田计划。

    赵充国采取罢骑令万名步兵屯田,不再进行军事行动。

    羌人见汉军采取了长期稳定的战略,纷纷前来投降。

    次年五月,赵充国归京,友人浩星赐劝他说。

    应该把军功分给破羌和强弩两位将军,以求你能明哲保身,赵充国却告诉浩星赐。

    他不能因为一时的官职就欺瞒君主,如果给君主留下了轻松就能取胜的印象的后果则是遗患无穷的,并把实情告诉了汉宣帝。

    最终汉宣帝也认同了赵充国的看法,于是免去辛武贤破羌将军的官职,仍命其回任酒泉太守。

    赵充国则复任后将军、卫尉,此举也因此招惹了辛武贤的怨恨。

    秋日,西羌之乱彻底平定,西汉设立金城属国,专门安置归顺的羌人。

    并设护羌校尉等职来安抚羌人,宣帝下诏命朝臣推举堪任护羌校尉的人选。

    当时赵充国患病,四府共同推荐辛武贤的小弟辛汤。

    赵充国闻讯立即向汉宣帝上奏提出,辛汤酗酒,不能让他主管蛮夷事务。

    不如用辛汤的兄长辛临众,当时辛汤已接受了护羌校尉的任命。

    宣帝接到赵充国的建议后,又降诏改用辛临众。

    后来辛临众因病卸任,五府再度推荐辛汤接替供职。

    结果辛汤屡次在醉酒后触犯羌人,再次激起了羌人叛乱。

    辛武贤与赵卬闲聊时,赵卬告诉他张安世曾招惹皇帝不满。

    但赵卬家将军认为张安世曾多年忠诚谨慎,应该被宽恕。

    后来,辛武贤因被免去将军职位而怀恨在心,举报赵卬泄露宫中秘密。

    宣帝以赵卬违反禁令进入赵充国幕府司马处屯兵为由,将其交给法官审讯,赵卬最终自杀。

    赵卬死后,赵充国请求退出朝政,宣帝允准,并赐于他安车、驷马及黄金六十斤,返回家中养老。

    不过在讨论四夷问题时,宣帝仍时常征询赵充国的意见。

    甘露二年,赵充国去世,终年八十六岁,获赐谥号为壮。

    甘露三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宣帝提出以戎狄宾服,思股肱之美。

    于是在未央宫麒麟阁图画皆有功德,知名当世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等十一位功臣,赵充国位列第四。

    汉成帝时,西羌动乱,成帝追思赵充国的功勋,命黄门侍郎扬雄在赵充国画像旁作颂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