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张的自我 第十四章 下
? 友城。
李闻达抽着烟,喝着酒,独自一个人坐在定东石材厂寂静的生产房里。他每喝一口酒,就发出“哈”的声音,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品出酒的香醇与浓烈。
本来还有一些熟肉和凉菜,但已经都被李闻达吃光了。这顿午餐看来是准备要喝饱的。
今天是工作日,但厂里却一个人都没有。那些长着血盆大口的机器们,现在像冬眠的熊一般,一动不动一声不响地静放在厂房里,不通电,他们就是死物。地上还七零八落地扔着各种石材料,白的灰的黑的,长的方的圆的,空气里满是石头粉屑的味道。窗户被风刮得直响,仿佛不听话的小孩儿拽着母亲的手臂在不停地摇晃。“啪啪”,拍打铝合金的声音从四面八方袭来,搞得李闻达有点心烦意乱。
电话响过三声,李闻达放下酒杯,接起了电话。
“闻达。”
“嗯。”
另一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们不接我电话。妈的。那个死老头子,真不是个东西。”
李闻达不说话。
“我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到他。能找到的话,我再好好问一问。”
李闻达说:“嗯。你尽量吧。”
电话被挂断。李闻达突然感到一阵困意,就想直接趴在桌子上打个盹。风越来越大,窗户的噪音也变得更加剧烈,李闻达抄起地上的一个空酒瓶就砸向了窗户,瓶子被摔的粉碎。“烦死老子了。”他倒头又睡。
李闻达行贿的计划失败了。不光失败,他的钱还都打了水漂。据雷明达说,他把一部分钱先给了自己认识的一个领导,剩下的钱再由这个领导递给相关的人员。钱都花了出去,但令李闻达着急的是再过几天工程队就要开工了,他们却根本没有要用他的材料的意思。李闻达赶紧让雷明达去打听,雷明达给老领导打了电话,领导说,钱该给谁他都给了,有好几个还是市里刚下来领导,但最后决策者们决定将所有的订单都交给市里几家规模较大的厂,别的货源一概不要。这个老领导退了三万块钱给了雷明达,说其他的钱都散出去了,根本拿不回来。
这个结果像晴天霹雳一样,让李闻达难以接受。他把最后的一线生机都赌在了这颗救命稻草上,但没想到的是,这颗稻草竟快要成了他的上吊绳。
事情发展到这里,李闻达彻底绝望了。他的厂子除非出现奇迹,恐怕是谁也无力回天。他最发愁的不是要倒闭这家规模不大的工厂,而是那些一屁股又一屁股的外债。他预料自己在接下来的一些年里,会穷的一塌糊涂,这样的情况将会是有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说不定哪一年还可以东山再起,谁又敢说不会呢?李闻达这样想。
但摆在眼前的事情又让他难以承受。李闻达先卖了厂里的机器,这些机器其实都是半新的,但只要是二手货,就卖不了什么好价钱,甚至有几台机器连卖都卖不出去,最后他只得忍痛割爱,把它们廉价处理掉了,另外他还把一些存货退给了厂商。李闻达用这些钱补发了工人的工资,还了一部分赊账。厂房的房租还没到期,他计划尽快转租出去。
至于他自己,他想先休养一段时间。虽然该做的事情远远没有做完,可是他太累了,这种疲劳感似乎发自骨髓深处并且无法修复,就像拉直的弹簧一样,超出了弹性限度,变成了一条扭曲的铁丝。他必须好好地闹一段时间,玩一段时间,把烦恼全部抛开,把包袱全都扔掉,他只想这么做,谁都阻挡不了,并且他一刻也等不及了。
反正是还不了钱,银行贷款想怎么催就怎么催吧,亲戚朋友的欠条就继续攒着吧,黑道的高利贷尽管来人逼债吧。李闻达还想,走到这一步,都是自己意气用事,一意孤行,愚昧无知。他良心发现,认为最对不起的就是苏丽兰和李念君。可是他明白的太晚了,妻子已经被他伤害,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而自己却同时辜负了他们。
自作自受,李闻达在半睡半醒之间对自己说。他今天上午在家里,把最后的情况告诉了妻子,但妻子竟然什么话都没有说,一句话都没有说。她为什么不说话呢?她为什么不像从前那样和自己争执?李闻达在梦里不停地这样问自己。他梦到苏丽兰站在自己面前,前一秒还对着自己哈哈大笑,下一秒却又哭得泪流满面,哭过之后又笑,笑完了又哭,他想走到妻子身边去,无奈脚却有千斤重,根本抬不起来。他拼命地拔腿,费劲九牛二虎之力。
李闻达突然惊醒,一头冷汗。电话在直响。
“喂?”
“闻达,这边儿开了个局子,你说你想玩儿几天,过来吗?”孙卫国说。
“等着,我这就过去。”
李闻达定了定神,打了个喷嚏,一脚踢开地上的空啤酒瓶,接着给妻子发了条短信,说今晚不回家了。
他和孙卫国先是吃饭,后是洗澡按摩,晚上又约了人去孙卫国家里通宵打麻将打牌赌博,一直玩到天亮,有几个人困倦不堪回家睡觉去。而李闻达则又拉着孙卫国去山上玩,看了日出,听了鸡叫。李闻达对孙卫国说:“过几天准备和老婆出去旅旅游。”
“你?”
“嗯。你说去哪儿好?”
孙卫国笑了笑。“去国外吧。你要躲,就躲个干净。”
“哪个国好呀?”
“哪个国远,哪个国就好。”
两人在山尖上大笑起来。
从山上下来,孙卫国连着打哈欠,眼角里满是眼屎。李闻达连着打喷嚏,他说:“一定是昨天在厂房里着凉了。”他搂紧衣服,打了一个寒颤。
“呦。”孙卫国摸了摸李闻达的额头,“你一定是着凉感冒了,昨天还通宵!我陪你买点药,快回家歇着吧。”
到了药店,李闻达死活不下车,说:“你看着帮我买点儿就行。”
孙卫国拗不过他,只好一个人进了药店。
李闻达就缩在车里等着。这时才七点半,太阳越爬越高,气温渐渐升了起来,车里变得闷热难耐,李闻达便推开车门站到路边透气。
他看到一只小狗挨个儿在路边的树底下撒尿,一路从远处撒到车旁,它翘起腿撒完尿,不走,反倒是站在原地瞪着李闻达看,李闻达也瞪着它看。
人狗对视,谁也看不出对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他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晕眩和恶心,眼前黑一片亮一片的,感觉像小时候雷雨天气里老家那盏忽明忽暗的电灯泡,他的身躯失去了只觉,只是隐约听见那只小狗叫了起来。
他像块砖一样倒了下去。
“李闻达!”
这是他听见的最后的声音。
当孙卫国在清晨空无一人的公路上把车开到一百二十迈,马不停蹄地把李闻达送到急诊室,并且把皮包里的现金都拿去交了费用以后,他才想到要给苏丽兰打电话。
一切发生的太 ...
突然了。他买好东西刚出药店的门,就看见李闻达动也不动地躺在地上,像晕倒了一样,但直觉告诉他,真实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他跑过去抱起李闻达,怎么叫也叫不醒,掐人中也无济于事,孙卫国发现他的嘴边有呕吐物,地上也有,顿时感到情况不妙。他立马招呼了几个晨练的人把李闻达弄到车上,一脚油门开向医院。
给苏丽兰打的第四个电话才被她接起,这么早她一定还在睡觉。
孙卫国把情况通知了她以后,苏丽兰云里雾里一头雾水,还在问他:“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这种玩笑能开吗?你快来县医院吧,路上再取点钱,我等你的。”
苏丽兰这才终于相信。她大脑一片空白,本能地想要思考些什么,却什么都想不来,她后颈变的麻麻的,浑身的肌肉也僵硬起来。她梦游一样地穿好衣服,用冷水抹了一把脸,就打车去了银行,银行还没开门,她在atm机上一次一次地取出了总共两万块钱,出租车便又往县医院驰去。
到了医院,在一层急诊室门口找到孙卫国,苏丽兰依旧惊魂未定,他把一沓钱往孙卫国手上送,说:“我就取了两万,够吗?”
孙卫国说:“暂时够了,现在还不需要,我先给你垫上了。闻达在里边呢,医生说是脑溢血。”孙卫国把钱还给苏丽兰。
苏丽兰跟着医生护士做了一些交表签字的手续。她看了看急诊室,红灯亮着,她不知道该怎么想象李闻达魁梧的身躯躺在急救床上的情形。昨天他不是还好好的吗?为什么突然会脑溢血。
对了。他是“三高”病人,而且从不对自己负责任,大吃二喝,抽烟饮酒,通宵熬夜,还不吃药,更严重的是压在他神经上的那些巨大精神包袱。在他的血液冲破他的血管之前,这些不都在日积月累地侵蚀着他的身体吗?就像河水的决堤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年累月的结果。
孙卫国把事情的过程详细地向苏丽兰解释了一遍,并且把错揽在自己身上,说他不应该带李闻达去通宵。但思绪混乱的苏丽兰已经顾不得说什么客套话,他暂且把满腔的焦虑和怨气发泄在孙卫国身上。
“天天嚷着要赚钱要发家,现在好了。赔的连棺材盖儿都买不起了,现在人又成了这个样子,是死是活都说不准。竹篮打水一场空。”苏丽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眶发红,“你们男人不管不顾的,最后一撒手没事儿了,倒是躲了个干净。平时怎么说都听不进去,自以为是,还不领情,我……唉。”
孙卫国说:“嫂子,你不要着急了。这年头,谁都有说不出口的苦衷啊。闻达虽然平日里忙些,可是私下里经常跟我念叨你和念君呢。他也是没有办法。”
苏丽兰尽量使自己保持冷静克制情绪,她闭起眼睛做了一个深呼吸,流转在肺里的空气带走了身体里的一部分燥热的温度,这才使她的理智逐渐恢复。
“他更念叨他外面的那些小女人吧。”苏丽兰说。
“嫂子,事情到这一步了我就跟你实话说吧。闻达以前是跟一个女子走得挺近的,但我保证,他们早就不来往了,早就断绝关系了。”孙卫国诚恳的说。
“行啦,我不想听他的那些破事儿了。”苏丽兰把手腕上的一个镯子摘了下来,装进皮包里,“卫国,你是个好人。这么多年,他就你和明达这么两个知心朋友,尤其是你。能有你们在身边,也算是他的福气。”
“我们只是做一些朋友该做的。你说大了。“孙卫国说,“你还是通知一下闻达的家里人吧。不管出什么事,也得有他们在场,你得给他们个交待。”
“你说得对。”
于是苏丽兰给李闻达的大哥姐姐妹妹打了电话,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感到万分震惊。当苏丽兰给李闻达的大哥通了电话以后,她实在没有勇气再把同样的话对其他人重复。她明显感觉自己在通知大哥的时候,声音是颤抖的。于是,她只好让大哥去代他通知别人。
苏丽兰最后想到了李念君。她斟酌了半天,还是放弃了给儿子打电话。苏丽兰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她本能的直觉告诉她,李念君将会见到他活生生的父亲,今天注定不是他们生离死别的时候。
漫长的等待似乎永远不会结束。医院里的气味和湿度,光线和声音,以及所有人匆忙的脚步,捉摸不透的表情,还有断断续续的言语,都把每一分每一秒拉长了。
李闻达的姐姐李莉红是最先来的,他住在友城县的另一个镇,在她之后来的是李闻达的大哥。但在妹妹还没来之前,医生就已经摘下口罩从急救室出来了。
还好。李闻达幸运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脱离了生命危险,现在正处于昏迷状态。还算孙卫国及时把他送到了医院,没有错过最佳抢救时机。但医生说了,患者可能会有比较严重的后遗症和并发症,需要长时间的恢复,具体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
家人的心终于稍微放松了下来。
苏丽兰回头看时,发现孙卫国早就在身后的一排椅子上躺着睡着了。她叫醒了孙卫国,把结果告诉了他,孙卫国激动地说:“真是老天有眼啊,我就相信他能挺过来的。”
苏丽兰说你一宿没睡,还是赶快回家休息吧。
孙卫国说:“好,我就不在这儿给你们添麻烦了,李闻达醒了我再来看他。”
苏丽兰又交了医院的各种费用,因为医生说李闻达还需要手术治疗,在脑血管里做支架。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由妻子苏丽兰,大哥李伟强,姐姐李莉红,轮流陪护。妹妹工作比较忙,实在不能呆在医院。
经过医生的同意,家属获得了探望病人的机会。一家人静悄悄地走进李闻达的病房,看到的是李闻达安详的面庞,就和睡熟了一样,可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刚刚经历了生死之难呢?
大哥坐在床边的凳子上,他欣慰的神情覆盖了原本那属于农村庄稼人脸上特有的沧桑烙印,他掏掏口袋,习惯性地想抽一支烟,但又忽然住了手。姐姐和苏丽兰站在一旁,姐姐皱着眉头,她想起了几个月以前李闻达给他打欠条的情形,不禁心头一阵难受。
这时,妹妹和妹夫终于赶到。妹妹轻轻地推开门,一看到躺在床上的李闻达就捂着嘴流起泪来,姐姐用严厉的眼神示意她安静,她再看了李闻达一眼,忍不住转身出去了。在四个儿女里,李闻达和妹妹的年龄差距最小,小时候是最好的玩伴,因此他们的感情比别人的更深厚。
相对而言,苏丽兰要复杂的多。
不一样的关系注定了思考的差异。大哥姐姐妹妹是李闻达的血缘亲人,他们的亲兄弟成了这样,自然心痛。但作为妻子,作为真正意义上要和李闻达共度此生朝夕相处的妻子,她反而难以只用悲伤来作为自己的情绪。
别人可以哭,哭完了,便会继续回到原本的生活里去。但苏丽兰不可以,李闻达的事件让她无法再回到过去的生活当中,他的余生在此处变换了行迹,而苏丽兰必须陪他一 ...
起走,这是他的哥哥姐姐们无法替代的。
苏丽兰对将来的生活产生了疑问和害怕,她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来挑起家庭的重担,此前她对此毫无经验。一想到日后举步维艰的日子,她就立马变得烦躁不安起来,她看着李闻达的脸,埋怨老天。
就在她难以接受这种局面的时候,她想起了自己的儿子。的确,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儿子总会在她身边,儿子是会和她患难与共的亲人,是她的精神支柱。这让苏丽兰或多或少有了一些勇气,她总算明白,自己和李闻达共同的美好期望都寄托于他。
几分钟以后,护士进来要求家属离开病房。大家悄悄起身离去,苏丽兰走在最后,她在关门的时候透过门窗不情愿地看了李闻达最后一眼,用指甲掐了自己一把,生疼的感觉证明这不是一场梦境。
既然不是梦,那么我想我已经做好面对现实的准备了,苏丽兰内心对自己说。
之后,妹妹夫开车带苏丽兰回家去取一些陪护的生活用品,因为陪护的主要任务要还是在她身上。大哥在农务不忙的时候可以接替她,姐姐倒是可以常来。
经过商量,大家决定暂不把情况告诉李闻达的母亲,毕竟老人家年纪不小了。
一直到晚上,大哥才坐公交车回了家,就像他来时那样。姐夫也把姐姐接走了,走之前还硬塞给苏丽兰一些钱。妹妹夫妇两个和苏丽兰在医院周围的餐馆吃过晚饭之后,也开车回了双夕的家。
等苏丽兰送走妹妹回到病房的时候,护士告诉她,李闻达醒了。
她走到李闻达床边,李闻达微微睁着眼,看起来很虚弱。他的眼神缺乏活力,像一个老头。他的脸上流露着困惑的神情,但疲惫的面部肌肉似乎不足以有足够的力量把这种困惑的神态完全展现出来,这使得他的样子分外难看。
苏丽兰轻声问:“怎么了?不知道自己在哪儿?”
李闻达还是同样的表情。
“你病了。你还记得发生了什么吗?”
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你通宵,喝酒。”
“孙卫国带你来的医院。”
李闻达像是一个植物人。
“脑溢血。”
“没事,死不了。”
“你哥哥姐姐妹妹们来过了,呆了一天,明天还会来的。”
“这事儿你哥说先不告诉你妈。”
“平时叫你注意身体,不听。你以后还敢不。”
“唉……。”
“你看看你。”
“不行就还是睡吧。”
李闻达就那一张表情,微弱地动了动眼皮,然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李闻达抽着烟,喝着酒,独自一个人坐在定东石材厂寂静的生产房里。他每喝一口酒,就发出“哈”的声音,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品出酒的香醇与浓烈。
本来还有一些熟肉和凉菜,但已经都被李闻达吃光了。这顿午餐看来是准备要喝饱的。
今天是工作日,但厂里却一个人都没有。那些长着血盆大口的机器们,现在像冬眠的熊一般,一动不动一声不响地静放在厂房里,不通电,他们就是死物。地上还七零八落地扔着各种石材料,白的灰的黑的,长的方的圆的,空气里满是石头粉屑的味道。窗户被风刮得直响,仿佛不听话的小孩儿拽着母亲的手臂在不停地摇晃。“啪啪”,拍打铝合金的声音从四面八方袭来,搞得李闻达有点心烦意乱。
电话响过三声,李闻达放下酒杯,接起了电话。
“闻达。”
“嗯。”
另一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们不接我电话。妈的。那个死老头子,真不是个东西。”
李闻达不说话。
“我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到他。能找到的话,我再好好问一问。”
李闻达说:“嗯。你尽量吧。”
电话被挂断。李闻达突然感到一阵困意,就想直接趴在桌子上打个盹。风越来越大,窗户的噪音也变得更加剧烈,李闻达抄起地上的一个空酒瓶就砸向了窗户,瓶子被摔的粉碎。“烦死老子了。”他倒头又睡。
李闻达行贿的计划失败了。不光失败,他的钱还都打了水漂。据雷明达说,他把一部分钱先给了自己认识的一个领导,剩下的钱再由这个领导递给相关的人员。钱都花了出去,但令李闻达着急的是再过几天工程队就要开工了,他们却根本没有要用他的材料的意思。李闻达赶紧让雷明达去打听,雷明达给老领导打了电话,领导说,钱该给谁他都给了,有好几个还是市里刚下来领导,但最后决策者们决定将所有的订单都交给市里几家规模较大的厂,别的货源一概不要。这个老领导退了三万块钱给了雷明达,说其他的钱都散出去了,根本拿不回来。
这个结果像晴天霹雳一样,让李闻达难以接受。他把最后的一线生机都赌在了这颗救命稻草上,但没想到的是,这颗稻草竟快要成了他的上吊绳。
事情发展到这里,李闻达彻底绝望了。他的厂子除非出现奇迹,恐怕是谁也无力回天。他最发愁的不是要倒闭这家规模不大的工厂,而是那些一屁股又一屁股的外债。他预料自己在接下来的一些年里,会穷的一塌糊涂,这样的情况将会是有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说不定哪一年还可以东山再起,谁又敢说不会呢?李闻达这样想。
但摆在眼前的事情又让他难以承受。李闻达先卖了厂里的机器,这些机器其实都是半新的,但只要是二手货,就卖不了什么好价钱,甚至有几台机器连卖都卖不出去,最后他只得忍痛割爱,把它们廉价处理掉了,另外他还把一些存货退给了厂商。李闻达用这些钱补发了工人的工资,还了一部分赊账。厂房的房租还没到期,他计划尽快转租出去。
至于他自己,他想先休养一段时间。虽然该做的事情远远没有做完,可是他太累了,这种疲劳感似乎发自骨髓深处并且无法修复,就像拉直的弹簧一样,超出了弹性限度,变成了一条扭曲的铁丝。他必须好好地闹一段时间,玩一段时间,把烦恼全部抛开,把包袱全都扔掉,他只想这么做,谁都阻挡不了,并且他一刻也等不及了。
反正是还不了钱,银行贷款想怎么催就怎么催吧,亲戚朋友的欠条就继续攒着吧,黑道的高利贷尽管来人逼债吧。李闻达还想,走到这一步,都是自己意气用事,一意孤行,愚昧无知。他良心发现,认为最对不起的就是苏丽兰和李念君。可是他明白的太晚了,妻子已经被他伤害,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而自己却同时辜负了他们。
自作自受,李闻达在半睡半醒之间对自己说。他今天上午在家里,把最后的情况告诉了妻子,但妻子竟然什么话都没有说,一句话都没有说。她为什么不说话呢?她为什么不像从前那样和自己争执?李闻达在梦里不停地这样问自己。他梦到苏丽兰站在自己面前,前一秒还对着自己哈哈大笑,下一秒却又哭得泪流满面,哭过之后又笑,笑完了又哭,他想走到妻子身边去,无奈脚却有千斤重,根本抬不起来。他拼命地拔腿,费劲九牛二虎之力。
李闻达突然惊醒,一头冷汗。电话在直响。
“喂?”
“闻达,这边儿开了个局子,你说你想玩儿几天,过来吗?”孙卫国说。
“等着,我这就过去。”
李闻达定了定神,打了个喷嚏,一脚踢开地上的空啤酒瓶,接着给妻子发了条短信,说今晚不回家了。
他和孙卫国先是吃饭,后是洗澡按摩,晚上又约了人去孙卫国家里通宵打麻将打牌赌博,一直玩到天亮,有几个人困倦不堪回家睡觉去。而李闻达则又拉着孙卫国去山上玩,看了日出,听了鸡叫。李闻达对孙卫国说:“过几天准备和老婆出去旅旅游。”
“你?”
“嗯。你说去哪儿好?”
孙卫国笑了笑。“去国外吧。你要躲,就躲个干净。”
“哪个国好呀?”
“哪个国远,哪个国就好。”
两人在山尖上大笑起来。
从山上下来,孙卫国连着打哈欠,眼角里满是眼屎。李闻达连着打喷嚏,他说:“一定是昨天在厂房里着凉了。”他搂紧衣服,打了一个寒颤。
“呦。”孙卫国摸了摸李闻达的额头,“你一定是着凉感冒了,昨天还通宵!我陪你买点药,快回家歇着吧。”
到了药店,李闻达死活不下车,说:“你看着帮我买点儿就行。”
孙卫国拗不过他,只好一个人进了药店。
李闻达就缩在车里等着。这时才七点半,太阳越爬越高,气温渐渐升了起来,车里变得闷热难耐,李闻达便推开车门站到路边透气。
他看到一只小狗挨个儿在路边的树底下撒尿,一路从远处撒到车旁,它翘起腿撒完尿,不走,反倒是站在原地瞪着李闻达看,李闻达也瞪着它看。
人狗对视,谁也看不出对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他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晕眩和恶心,眼前黑一片亮一片的,感觉像小时候雷雨天气里老家那盏忽明忽暗的电灯泡,他的身躯失去了只觉,只是隐约听见那只小狗叫了起来。
他像块砖一样倒了下去。
“李闻达!”
这是他听见的最后的声音。
当孙卫国在清晨空无一人的公路上把车开到一百二十迈,马不停蹄地把李闻达送到急诊室,并且把皮包里的现金都拿去交了费用以后,他才想到要给苏丽兰打电话。
一切发生的太 ...
突然了。他买好东西刚出药店的门,就看见李闻达动也不动地躺在地上,像晕倒了一样,但直觉告诉他,真实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他跑过去抱起李闻达,怎么叫也叫不醒,掐人中也无济于事,孙卫国发现他的嘴边有呕吐物,地上也有,顿时感到情况不妙。他立马招呼了几个晨练的人把李闻达弄到车上,一脚油门开向医院。
给苏丽兰打的第四个电话才被她接起,这么早她一定还在睡觉。
孙卫国把情况通知了她以后,苏丽兰云里雾里一头雾水,还在问他:“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这种玩笑能开吗?你快来县医院吧,路上再取点钱,我等你的。”
苏丽兰这才终于相信。她大脑一片空白,本能地想要思考些什么,却什么都想不来,她后颈变的麻麻的,浑身的肌肉也僵硬起来。她梦游一样地穿好衣服,用冷水抹了一把脸,就打车去了银行,银行还没开门,她在atm机上一次一次地取出了总共两万块钱,出租车便又往县医院驰去。
到了医院,在一层急诊室门口找到孙卫国,苏丽兰依旧惊魂未定,他把一沓钱往孙卫国手上送,说:“我就取了两万,够吗?”
孙卫国说:“暂时够了,现在还不需要,我先给你垫上了。闻达在里边呢,医生说是脑溢血。”孙卫国把钱还给苏丽兰。
苏丽兰跟着医生护士做了一些交表签字的手续。她看了看急诊室,红灯亮着,她不知道该怎么想象李闻达魁梧的身躯躺在急救床上的情形。昨天他不是还好好的吗?为什么突然会脑溢血。
对了。他是“三高”病人,而且从不对自己负责任,大吃二喝,抽烟饮酒,通宵熬夜,还不吃药,更严重的是压在他神经上的那些巨大精神包袱。在他的血液冲破他的血管之前,这些不都在日积月累地侵蚀着他的身体吗?就像河水的决堤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年累月的结果。
孙卫国把事情的过程详细地向苏丽兰解释了一遍,并且把错揽在自己身上,说他不应该带李闻达去通宵。但思绪混乱的苏丽兰已经顾不得说什么客套话,他暂且把满腔的焦虑和怨气发泄在孙卫国身上。
“天天嚷着要赚钱要发家,现在好了。赔的连棺材盖儿都买不起了,现在人又成了这个样子,是死是活都说不准。竹篮打水一场空。”苏丽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眶发红,“你们男人不管不顾的,最后一撒手没事儿了,倒是躲了个干净。平时怎么说都听不进去,自以为是,还不领情,我……唉。”
孙卫国说:“嫂子,你不要着急了。这年头,谁都有说不出口的苦衷啊。闻达虽然平日里忙些,可是私下里经常跟我念叨你和念君呢。他也是没有办法。”
苏丽兰尽量使自己保持冷静克制情绪,她闭起眼睛做了一个深呼吸,流转在肺里的空气带走了身体里的一部分燥热的温度,这才使她的理智逐渐恢复。
“他更念叨他外面的那些小女人吧。”苏丽兰说。
“嫂子,事情到这一步了我就跟你实话说吧。闻达以前是跟一个女子走得挺近的,但我保证,他们早就不来往了,早就断绝关系了。”孙卫国诚恳的说。
“行啦,我不想听他的那些破事儿了。”苏丽兰把手腕上的一个镯子摘了下来,装进皮包里,“卫国,你是个好人。这么多年,他就你和明达这么两个知心朋友,尤其是你。能有你们在身边,也算是他的福气。”
“我们只是做一些朋友该做的。你说大了。“孙卫国说,“你还是通知一下闻达的家里人吧。不管出什么事,也得有他们在场,你得给他们个交待。”
“你说得对。”
于是苏丽兰给李闻达的大哥姐姐妹妹打了电话,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感到万分震惊。当苏丽兰给李闻达的大哥通了电话以后,她实在没有勇气再把同样的话对其他人重复。她明显感觉自己在通知大哥的时候,声音是颤抖的。于是,她只好让大哥去代他通知别人。
苏丽兰最后想到了李念君。她斟酌了半天,还是放弃了给儿子打电话。苏丽兰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她本能的直觉告诉她,李念君将会见到他活生生的父亲,今天注定不是他们生离死别的时候。
漫长的等待似乎永远不会结束。医院里的气味和湿度,光线和声音,以及所有人匆忙的脚步,捉摸不透的表情,还有断断续续的言语,都把每一分每一秒拉长了。
李闻达的姐姐李莉红是最先来的,他住在友城县的另一个镇,在她之后来的是李闻达的大哥。但在妹妹还没来之前,医生就已经摘下口罩从急救室出来了。
还好。李闻达幸运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脱离了生命危险,现在正处于昏迷状态。还算孙卫国及时把他送到了医院,没有错过最佳抢救时机。但医生说了,患者可能会有比较严重的后遗症和并发症,需要长时间的恢复,具体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
家人的心终于稍微放松了下来。
苏丽兰回头看时,发现孙卫国早就在身后的一排椅子上躺着睡着了。她叫醒了孙卫国,把结果告诉了他,孙卫国激动地说:“真是老天有眼啊,我就相信他能挺过来的。”
苏丽兰说你一宿没睡,还是赶快回家休息吧。
孙卫国说:“好,我就不在这儿给你们添麻烦了,李闻达醒了我再来看他。”
苏丽兰又交了医院的各种费用,因为医生说李闻达还需要手术治疗,在脑血管里做支架。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由妻子苏丽兰,大哥李伟强,姐姐李莉红,轮流陪护。妹妹工作比较忙,实在不能呆在医院。
经过医生的同意,家属获得了探望病人的机会。一家人静悄悄地走进李闻达的病房,看到的是李闻达安详的面庞,就和睡熟了一样,可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刚刚经历了生死之难呢?
大哥坐在床边的凳子上,他欣慰的神情覆盖了原本那属于农村庄稼人脸上特有的沧桑烙印,他掏掏口袋,习惯性地想抽一支烟,但又忽然住了手。姐姐和苏丽兰站在一旁,姐姐皱着眉头,她想起了几个月以前李闻达给他打欠条的情形,不禁心头一阵难受。
这时,妹妹和妹夫终于赶到。妹妹轻轻地推开门,一看到躺在床上的李闻达就捂着嘴流起泪来,姐姐用严厉的眼神示意她安静,她再看了李闻达一眼,忍不住转身出去了。在四个儿女里,李闻达和妹妹的年龄差距最小,小时候是最好的玩伴,因此他们的感情比别人的更深厚。
相对而言,苏丽兰要复杂的多。
不一样的关系注定了思考的差异。大哥姐姐妹妹是李闻达的血缘亲人,他们的亲兄弟成了这样,自然心痛。但作为妻子,作为真正意义上要和李闻达共度此生朝夕相处的妻子,她反而难以只用悲伤来作为自己的情绪。
别人可以哭,哭完了,便会继续回到原本的生活里去。但苏丽兰不可以,李闻达的事件让她无法再回到过去的生活当中,他的余生在此处变换了行迹,而苏丽兰必须陪他一 ...
起走,这是他的哥哥姐姐们无法替代的。
苏丽兰对将来的生活产生了疑问和害怕,她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来挑起家庭的重担,此前她对此毫无经验。一想到日后举步维艰的日子,她就立马变得烦躁不安起来,她看着李闻达的脸,埋怨老天。
就在她难以接受这种局面的时候,她想起了自己的儿子。的确,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儿子总会在她身边,儿子是会和她患难与共的亲人,是她的精神支柱。这让苏丽兰或多或少有了一些勇气,她总算明白,自己和李闻达共同的美好期望都寄托于他。
几分钟以后,护士进来要求家属离开病房。大家悄悄起身离去,苏丽兰走在最后,她在关门的时候透过门窗不情愿地看了李闻达最后一眼,用指甲掐了自己一把,生疼的感觉证明这不是一场梦境。
既然不是梦,那么我想我已经做好面对现实的准备了,苏丽兰内心对自己说。
之后,妹妹夫开车带苏丽兰回家去取一些陪护的生活用品,因为陪护的主要任务要还是在她身上。大哥在农务不忙的时候可以接替她,姐姐倒是可以常来。
经过商量,大家决定暂不把情况告诉李闻达的母亲,毕竟老人家年纪不小了。
一直到晚上,大哥才坐公交车回了家,就像他来时那样。姐夫也把姐姐接走了,走之前还硬塞给苏丽兰一些钱。妹妹夫妇两个和苏丽兰在医院周围的餐馆吃过晚饭之后,也开车回了双夕的家。
等苏丽兰送走妹妹回到病房的时候,护士告诉她,李闻达醒了。
她走到李闻达床边,李闻达微微睁着眼,看起来很虚弱。他的眼神缺乏活力,像一个老头。他的脸上流露着困惑的神情,但疲惫的面部肌肉似乎不足以有足够的力量把这种困惑的神态完全展现出来,这使得他的样子分外难看。
苏丽兰轻声问:“怎么了?不知道自己在哪儿?”
李闻达还是同样的表情。
“你病了。你还记得发生了什么吗?”
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你通宵,喝酒。”
“孙卫国带你来的医院。”
李闻达像是一个植物人。
“脑溢血。”
“没事,死不了。”
“你哥哥姐姐妹妹们来过了,呆了一天,明天还会来的。”
“这事儿你哥说先不告诉你妈。”
“平时叫你注意身体,不听。你以后还敢不。”
“唉……。”
“你看看你。”
“不行就还是睡吧。”
李闻达就那一张表情,微弱地动了动眼皮,然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