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截胡赢天下 第1079章 学以致用
糜竺再次说道:“真是没有想到子平对于商道竟然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竺实在是钦佩不已啊,而且还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呢。”
诸葛均微微一笑,回应道:“子仲过奖了,其实我说得再多,他们也未必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
紧接着,他转头看向诸葛亮,继续说道:“二哥,在均看来,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经商买卖,它们之间的原理其实都是相通的。”
“小弟说得没错,行军打仗追求胜利,而这种胜利就等同于赢得战争;同样地,贩卖经商追求盈利,这也可以被称为一种胜利。虽然两者的过程不尽相同,但最终所追求的结果却是殊途同归。”
“哎呀呀!丞相和子平所说的话真是太有道理了,不过竺似乎觉得还理解的不够通透!”
这时,张飞哼了一声,粗声粗气地说道:“俺可都听明白啦,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嘛,行军打仗那当然就是为了打胜仗咯!谁会愿意去做赔本生意啊?谁又想打输仗呢!”
诸葛亮见一旁站立的姜维似乎欲言又止,便轻轻摇晃着手中的羽扇,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鼓励地说道:“伯约啊,你有什么想法尽管直说无妨。”
姜维听到诸葛亮的话,眼神闪过一丝感激之情,他先是恭敬地向诸葛亮行了个礼,然后又转身向在场的众人施了一礼,这才缓缓开口说道:“张将军所言甚是,学生深表赞同。
然而,学生忽然心生一念,还望诸位大人不吝赐教。”
姜维顿了顿,接着说道:“经商未必一定能够稳赚不赔,正如行军打仗一般,也有可能遭遇失利。
同样,经商有时即使明知会亏损,但却不得不为之,却又是为何?”
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在陈述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诸葛均笑着说道:“这只是一种格局罢了,就好比这羽毛扇......”
话还未说完,便伸手从诸葛亮的手中将扇子拿了过来,并轻轻摇动着扇子,继续笑道:“二哥,只有均摇动这羽扇时,均的才思才会变得更加敏捷。”
诸葛亮见状,不禁呵呵地笑了起来。
接着,诸葛均又开口解释道:“还是以这羽毛扇为例吧,如果我想要把它贩卖给子仲,并且我们已经商量好价格,但没想到翼德也对羽毛扇的生意感兴趣,于是他找来了一些人制作了大量的羽毛扇。
由于他们不需要支付运输费用,所以成本更低,而且他们只追求微薄的利润!这样一来,我的生意就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子仲则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同样的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如果翼德一直坚持这种做法,那么我最终可能会失去这个生意机会,甚至可能面临破产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策略来应对各种问题,才能取得成功。
当然若是我再以最初的价钱卖给子仲,子仲只能降价处理,定然会大大亏损。这样一来,他不仅无法获得预期的利润,甚至可能倾家荡产,一蹶不振!
然而,此时就要看你的格局了。
如果你只关注眼前的利益,不愿承担任何风险,那么你可以选择坚持最初的定价,将货物卖给子仲。
这样做虽然有些不厚道,但从经商角度来看,也无可厚非。
毕竟你们之间有过约定,而你只是在履行自己的承诺而已。
但是,如果你有着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追求,那么你就应该明白,与子仲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生意越做越大,财源广进。
所以,当面对这种情况时,你需要冷静思考,权衡利弊。既要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也要兼顾对方的感受。
若你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子仲的立场上想一想,或许就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在均看来还有两个办法,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与子仲商议一下,首先降低价格,将价格与翼德的售卖价持平!
这样一来,子仲虽然不能盈利,但至少不会亏损,而我也只会有少量的亏损,子仲肯定也会很感激我!
当然,如果自己还有一些实力,可以干脆直接把价格降到翼德的成本价,这样一来,子仲就可以盈利,自己也只是亏了人力和运输的消耗,如此一来,相信子仲一定会成为我生意上永远的合作伙伴。”
姜维稍微思考了一下,接着说道:“军师,我明白了!
这就像三方打仗一样,张将军的实力最强,而军师您次之,糜大人则是最弱的一方。
如果张将军出兵攻打糜大人,而军师您不出兵救援,那么张将军就会吃掉糜大人!
但是军师您明知道不是张将军的对手,还是要出兵救援糜大人!”
诸葛均笑着说:“真是孺子可教啊!”刚想要摇动羽扇,却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到了诸葛亮的手里。
诸葛亮笑着补充道:“若是小弟不出兵,翼德拿下了子仲,定然会回过头来打他,他孤掌难鸣,最后都将被翼德吃掉!”
刘备暗道:“大费周章,这点道理谁不懂,当年曹操打孙权,他打完孙权定然会打我,我定然要帮孙权!
而孙权在司隶,曹操只要拿不下司隶,就不会来打我!”
刘备有些不屑一顾,却不想糜竺突然跳了起来,手舞足蹈:“我悟了!我悟了!
多谢丞相和军师!多谢丞相和军师!
主公,竺突然通透了!通透了呀!”
糜竺老脸涨红,一脸兴奋。
张飞瞪眼:“子仲你莫不是犯了疯病?”
刘备暗道:“你悟个屁,论行军打仗,你懂个屁!”
诸葛亮笑道:“子仲,虽相通亦不同,战场瞬息万变,随机应变亦不可小觑。”
“丞相说的是!说的是!竺受教了!”
糜竺收起了癫狂之态,对着诸葛亮深深一礼,接着又对诸葛均道:“竺多谢子平教我!”也是一礼。
诸葛均一笑:“学以致用,才是硬道理。”
……
诸葛均微微一笑,回应道:“子仲过奖了,其实我说得再多,他们也未必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
紧接着,他转头看向诸葛亮,继续说道:“二哥,在均看来,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经商买卖,它们之间的原理其实都是相通的。”
“小弟说得没错,行军打仗追求胜利,而这种胜利就等同于赢得战争;同样地,贩卖经商追求盈利,这也可以被称为一种胜利。虽然两者的过程不尽相同,但最终所追求的结果却是殊途同归。”
“哎呀呀!丞相和子平所说的话真是太有道理了,不过竺似乎觉得还理解的不够通透!”
这时,张飞哼了一声,粗声粗气地说道:“俺可都听明白啦,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嘛,行军打仗那当然就是为了打胜仗咯!谁会愿意去做赔本生意啊?谁又想打输仗呢!”
诸葛亮见一旁站立的姜维似乎欲言又止,便轻轻摇晃着手中的羽扇,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鼓励地说道:“伯约啊,你有什么想法尽管直说无妨。”
姜维听到诸葛亮的话,眼神闪过一丝感激之情,他先是恭敬地向诸葛亮行了个礼,然后又转身向在场的众人施了一礼,这才缓缓开口说道:“张将军所言甚是,学生深表赞同。
然而,学生忽然心生一念,还望诸位大人不吝赐教。”
姜维顿了顿,接着说道:“经商未必一定能够稳赚不赔,正如行军打仗一般,也有可能遭遇失利。
同样,经商有时即使明知会亏损,但却不得不为之,却又是为何?”
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在陈述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诸葛均笑着说道:“这只是一种格局罢了,就好比这羽毛扇......”
话还未说完,便伸手从诸葛亮的手中将扇子拿了过来,并轻轻摇动着扇子,继续笑道:“二哥,只有均摇动这羽扇时,均的才思才会变得更加敏捷。”
诸葛亮见状,不禁呵呵地笑了起来。
接着,诸葛均又开口解释道:“还是以这羽毛扇为例吧,如果我想要把它贩卖给子仲,并且我们已经商量好价格,但没想到翼德也对羽毛扇的生意感兴趣,于是他找来了一些人制作了大量的羽毛扇。
由于他们不需要支付运输费用,所以成本更低,而且他们只追求微薄的利润!这样一来,我的生意就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子仲则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同样的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如果翼德一直坚持这种做法,那么我最终可能会失去这个生意机会,甚至可能面临破产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策略来应对各种问题,才能取得成功。
当然若是我再以最初的价钱卖给子仲,子仲只能降价处理,定然会大大亏损。这样一来,他不仅无法获得预期的利润,甚至可能倾家荡产,一蹶不振!
然而,此时就要看你的格局了。
如果你只关注眼前的利益,不愿承担任何风险,那么你可以选择坚持最初的定价,将货物卖给子仲。
这样做虽然有些不厚道,但从经商角度来看,也无可厚非。
毕竟你们之间有过约定,而你只是在履行自己的承诺而已。
但是,如果你有着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追求,那么你就应该明白,与子仲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生意越做越大,财源广进。
所以,当面对这种情况时,你需要冷静思考,权衡利弊。既要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也要兼顾对方的感受。
若你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子仲的立场上想一想,或许就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在均看来还有两个办法,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与子仲商议一下,首先降低价格,将价格与翼德的售卖价持平!
这样一来,子仲虽然不能盈利,但至少不会亏损,而我也只会有少量的亏损,子仲肯定也会很感激我!
当然,如果自己还有一些实力,可以干脆直接把价格降到翼德的成本价,这样一来,子仲就可以盈利,自己也只是亏了人力和运输的消耗,如此一来,相信子仲一定会成为我生意上永远的合作伙伴。”
姜维稍微思考了一下,接着说道:“军师,我明白了!
这就像三方打仗一样,张将军的实力最强,而军师您次之,糜大人则是最弱的一方。
如果张将军出兵攻打糜大人,而军师您不出兵救援,那么张将军就会吃掉糜大人!
但是军师您明知道不是张将军的对手,还是要出兵救援糜大人!”
诸葛均笑着说:“真是孺子可教啊!”刚想要摇动羽扇,却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到了诸葛亮的手里。
诸葛亮笑着补充道:“若是小弟不出兵,翼德拿下了子仲,定然会回过头来打他,他孤掌难鸣,最后都将被翼德吃掉!”
刘备暗道:“大费周章,这点道理谁不懂,当年曹操打孙权,他打完孙权定然会打我,我定然要帮孙权!
而孙权在司隶,曹操只要拿不下司隶,就不会来打我!”
刘备有些不屑一顾,却不想糜竺突然跳了起来,手舞足蹈:“我悟了!我悟了!
多谢丞相和军师!多谢丞相和军师!
主公,竺突然通透了!通透了呀!”
糜竺老脸涨红,一脸兴奋。
张飞瞪眼:“子仲你莫不是犯了疯病?”
刘备暗道:“你悟个屁,论行军打仗,你懂个屁!”
诸葛亮笑道:“子仲,虽相通亦不同,战场瞬息万变,随机应变亦不可小觑。”
“丞相说的是!说的是!竺受教了!”
糜竺收起了癫狂之态,对着诸葛亮深深一礼,接着又对诸葛均道:“竺多谢子平教我!”也是一礼。
诸葛均一笑:“学以致用,才是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