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寡妇一拖四,逃难躲灾种田忙 > 第431章 卜得一卦

穿成寡妇一拖四,逃难躲灾种田忙 第431章 卜得一卦

    “你可懂得?”

    看着齐主薄眼底下的青黑,祁玉晨内心的冲动瞬间被压下,他也是世家公子,大家族的教导根基刻在骨子里,稍一思索,也便能明白对方的好意。但若是让他什么都不做,在这里安静地待着,却也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他正在天人交战之中,一点儿也不假。

    “你是否觉得如此就是袖手旁观?”见他神情松动,齐主薄又道,“有时不动即是动,你应该能明白。不过,昨日我替他卜了一卦。”

    只觉得心间一动,祁玉晨面容上带了几分惊讶,听他阿兄说起,齐主薄在卜算一徒上颇有天赋,祖上更是供职于钦天监,是正儿八经的嫡系传人,虽然现在已入仕,但丝毫不影响众人对齐家的追捧。

    “兄长,那人…现在境况如何?”

    “有惊无险。”齐主薄淡淡地说道,从卦象上来看,明明是死路但却惊现云中倌人,实乃贵人相助之象。只是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梁王嫡子的贵人不知道是何方神圣?竟然有卧龙之相?但这些东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与外人言的。

    齐家这几家家运不济,家族势力渐衰,当然这也与家主故意躺平有关,毕竟早年间,老家主便卜得一卦,言大盛有大乱之像。此等形势之下,齐主薄才会被家族派到和县做一个小小的主薄,否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按照齐家的势力,即使给他安排县令的官职也是小菜一碟。

    只是,齐主薄与他的父兄和先祖不同,他外表敦厚,内心刚健,并不主张只守不攻,他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有保家卫国的志向,有闻达于诸侯的远大宏图,所以,他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不能有一丝错漏……

    不管如何,当祁玉晨听到“有惊无险”这四个字后,面容明显的松动了,对于齐主薄,他从内心深处是信任的。起身拱手,郑重保证,“兄长放心,我定然会谨言慎行。”

    最近一段时间,齐主薄对于这个传说中的纨绔公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虽然性格跳脱,但也不失天性率真,只是经历的事情太少了,缺乏社会的毒打和历练而已。见他如此这般,想必也想通了关键,便点头道。

    “阿晨,不论你做何事,都要想到咱们代表的是一个家族,而不是你我单独的一个人!若出了一点儿纰漏,是要祸害全族的。

    梁王嫡子的事情,我已经托人去查了,你也不必担心。目前最重要的是保护咱们和县的治安,我怀疑袭击梁王嫡子的山匪,同之前十里沟里正说的那拨人,很有可能是同一批。”

    祁玉晨听闻,心下也是明白过来,他们一开始只当这山匪是为了村民的收成而来,却没想到还可能有这层计划,这也解释了为何山匪会在离此处几十里的山上驻扎,却没有袭击村庄。

    他们是奉命去击杀萧长安的!

    真真是该死,早知如此,他便应该日夜盯着那群匪徒了!不过,这些人最好不要落到自己手里,否则,他定要他们尝尝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滋味儿!

    祁玉晨点头称是,表示一定会多加留意匪徒的动向。

    广袖下的双拳紧紧地握在一起,面色倒也从容。

    因天狗食日的异象,导致科考延后,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在何英远的记忆中,这场科举一直延续到第二年春,所以这段时间他也放松下来,平日里除了在学堂继续授课,其他时间便同萧长安联络感情。

    也无非就是谈天说地,在交谈中,怀着不同目的的两人却渐渐萌生了相见恨晚之意。

    前世,萧长安英年早逝,何英远对于他的印象只存在于传言里,只道是萧长安是个德才兼备的继承人,如此便殒命,实在是雍州的遗憾!却没想到知道这人原来也是胸有丘壑、外柔内刚、杀伐果断之人,若是他坐了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应该比那人更好一些吧!

    萧长安十分坚定,何英远便是他此行最大的收获,无论如何,都要将他带回雍州。

    看着这两人天天腻歪在一起,覃三娘顿觉无语,再看看那边和娃儿们一起玩弹弓的元朗,才由衷地笑了笑,瞧,这才是少年郎该有的模样儿!那般老气横秋的,真真是累死人了!

    最近,两家店面的生意都好的不得了,覃三娘心下很是放心,但也有隐隐的担忧,那好给人下绊子的陈记酒馆,竟然没弄出什么小动静?这可不符合他们一贯的风格呀?所谓,此处静悄悄,必然在作妖!

    她决定今日便去县城例行巡视,善堂、糕坊和酒馆儿,这三处地方都要走一遍,也要一天了。

    大娃和卢松自然是跟着她一起的,如今卢松的武艺越发精进,正式拜了顾青山为师傅,为此惹得大娃无比羡慕。可如今他也有了更要紧的事儿,便是跟着阿娘学做生意,习武一途,虽然也不会丢了,但势必不能当做本职来做了。这事儿就交给卢松去学吧!索性,卢松学了就是自己学了,以后他可是要跟着自己行走的。

    若是知道大儿子这么想,覃三娘定然会觉得奇怪,不晓得这孩子何时这么洒脱了,竟然还学会自我安慰了?

    孩子们相安无事,感情甚笃,她这个阿娘也乐见其成。

    善堂的后头是罐装酒工坊,覃三娘到达的时候,里面正热火朝天的干着。如今善堂的人数足足有五十余人,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大伙儿虽然干不了什么重活儿,但是做这个还是绰绰有余的。

    他们虽然迈进了善堂,但谁人也不是愿意被人施舍的,既然能凭自己劳动吃饭,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事儿吗?大伙儿都很珍惜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力求仔仔细细地将活儿干好。

    不少人已经凭着劳动所得离开善堂,或是在外面盖了房子,或是拿着银钱继续寻找家人,总之都过上了理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