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第101章 拉拢勋贵
热门推荐:
天道烬长生
告我无证行医?那就把病还给你们
这个败犬物语果然有问题
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
穿越的我被坑了
0幻梦0影踪0行异界
女尊兽世,大猫娶夫养崽种田日常
苟王,我的师兄太低调了
悖论纪元:我篡改物理法则成圣
“臣等见过陛下!”
乾清宫暖阁之内,几个有头有脸的勋贵们基本都在这里了。
“诸位免礼,看座,奉茶。”
朱由校笑着说了一句。
“谢陛下!”
众人道谢之后,发现暖阁里已经准备好的座位,甚至都不需要谦让,谁坐在哪里,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
坐在c位的当然就是英国公张维贤,旁边是成国公朱纯臣,还有定国公徐希,再往一旁是一帮的侯爷们,为首的自然就是泰宁侯陈良弼。
待太监宫女们上完茶之后,朱由校挥了挥手,魏朝立刻退了出去,连带着服侍的太监、宫女们也都退了出去。
“你们的先祖都是随着成祖靖难的功臣,说起来也都是我的长辈。”
“今天这乾清宫内没有外人,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万历四十五年,我还是皇太孙的时候跟泰宁侯聊过,我很高兴,这几年你们确实做出了一些改变。”
“不管是把家人送到京营,还是平时的夏操、冬操,都比以前做的要好。”
“不过在我看来,还不够。”
“你们是大明的勋贵和外面那些文臣们不一样,就好比是合伙做生意,我们皇家是大股东,你们就是小股东。”
“外面那些文臣,只是咱们请的掌柜的。”
“之前我跟泰宁侯说过,若是有一天,我大明亡了,那些文臣们转头就可以效忠新王朝,继续作者自己的官。”
“可是你们呢?即便是你们效忠新王朝,你们还能像现在这样继续当着公爵、侯爵、伯爵,世袭罔替世代享受荣华富贵么?”
“我也知道,你们也不像这样,说起来当年英宗北狩直接让勋贵们丢掉了话语权。”
“可这不是主要原因,京营七十二卫,按说起码得有五十万人,现在能拉出去打仗的能有多少?”
“但凡你们平日里多用心,当年庚戌事变至于被蒙古几万人围着北京城?”
“还有南方,依旧是嘉靖年间,区区七十倭寇就能跑到南京城下耀武扬威。”
“自从嘉靖年间到现在,不管是南方打倭寇,北方抵御蒙古。到万历三大征,机会不是没有,可你们一个都没有抓住。”
“反倒是戚继光、俞大猷、胡宗宪、李成梁、李如松他们出尽了风头,现在朝廷能指望的武将还是刘綎这种六十多岁的老将。”
“论家学,刘綎怎么跟你们比,你们先祖哪个不是尸山血海拼杀出来的。”
“当年英国公张辅历经四朝,一战灭安南,是我大明唯一一个拥有灭国战绩的武将。”
“如果现在坐在这里的不是你们,而是你们的先祖,我还用担心东北的女真,北方的蒙古?”
“给他们三年的时间,即便是从来没摸过兵器的人,恐怕他们也能带着这些人灭掉女真,打垮蒙古。”
“仔细想想,你们真的不如先祖么?”
“他们不是三头六臂,也不是天生神力勇武过人,靠的就是在战场上一点点拼杀出来的经验。”
“民间有句俗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当年不仅仅是你们的先祖,成祖也是被建文逼到了不得不靖难的地步。”
“生死之际,他们才会如此快速的成长。”
“当然你们现在身居高位,我也不能要求你们和先祖一样,再到军中担任千户、百户,一点点的历练。”
“不过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我希望你们能变得更好,希望你们的子孙后代也能继续享受你们现在的荣华富贵。”
“这些是我作为一个晚辈,也是一个大明皇帝对于你们这些勋贵想说的话。”
朱由校说罢,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口茶。
“臣等惭愧。”
原本坐着的勋贵们,都站了起来。
“都坐下吧,这些都是朕的有感而发,咱们接下来说说正事。”
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
“今日上朝,毕自严说的话,你们也都知道了,九边吃空饷的事情,我想你们多少也知道。”
“前天朕从锦衣卫那里拿到了九边的情况,九边按照兵部的名册应该有六十四万士兵。”
“实际士兵的数量,不过四十二万。”
“这其中还不算辽东新招募的那些士兵,如果出去那十四万,相当于我大明五十二万边军,实际人数不过二十八万。”
“这二十八万人,老弱病残起码有八万。”
“这些老弱病残兵饷没有,不过是给些粮食而已。”
“也就是,朝廷四十二万的兵饷,最终只给了这二十万人。”
“这二十万人,还有将近一半只能拿半数的饷银。”
“这固然有朝廷给士兵的兵饷不高的原因,可他们这么吃空饷,也不怕下面的士兵背后放冷箭。”
“今日朝堂之上,朕也说了,若是他们主动坦白,朕可以既往不咎,若是等到查出来,朕决不轻饶。”
“朕也知道,这些人其中有你们的姻亲,有些是你们的下属,还有是你们的各种关系。”
“我希望你们能跟他们通通气,让他们知道轻重。”
“方才朕说了,今天没有外人,咱们说说心里话。”
“朕也知道,自从宋以来都是重文轻武,本朝前期重武轻文,可后来慢慢的也是重文轻武。”
“可你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书生造反,三年不成。”
“那些文官说到底就是耍嘴皮子、笔杆子的,只要军权掌握在朕的手里,朕才有底气,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大宋朝一年税收八千万到一万万贯,若是我大明有这么多的税,别说九边六十四万,朕敢养两百万兵。”
“到时候什么女真、蒙古,都不在话下,就算是像成吉思汗一样,纵横万里,朕也不怕。”
“今天朕把你们召集来,就是想跟你们说,朕想改变重文轻武,朕想让大明国富民强,这些都需要你们,需要九边的将士,甚至是天下卫所的支持。”
“只要你们支持朕,真就敢加商人的税,增加军费开支开疆拓土。”
“之前朕也跟泰宁侯说过,泰西各国总兵力不到百万,占据了数倍大明的疆域。”
“这一切,朕都想要,现在朕可以给你们一个承诺,一旦你们全力支持朕,日后打下海外疆土,朕让你们像黔国公那般,封到一个地方,担任总督,永镇一地。”
“机会朕只给你们一次,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们的了。”
乾清宫暖阁之内,几个有头有脸的勋贵们基本都在这里了。
“诸位免礼,看座,奉茶。”
朱由校笑着说了一句。
“谢陛下!”
众人道谢之后,发现暖阁里已经准备好的座位,甚至都不需要谦让,谁坐在哪里,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
坐在c位的当然就是英国公张维贤,旁边是成国公朱纯臣,还有定国公徐希,再往一旁是一帮的侯爷们,为首的自然就是泰宁侯陈良弼。
待太监宫女们上完茶之后,朱由校挥了挥手,魏朝立刻退了出去,连带着服侍的太监、宫女们也都退了出去。
“你们的先祖都是随着成祖靖难的功臣,说起来也都是我的长辈。”
“今天这乾清宫内没有外人,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万历四十五年,我还是皇太孙的时候跟泰宁侯聊过,我很高兴,这几年你们确实做出了一些改变。”
“不管是把家人送到京营,还是平时的夏操、冬操,都比以前做的要好。”
“不过在我看来,还不够。”
“你们是大明的勋贵和外面那些文臣们不一样,就好比是合伙做生意,我们皇家是大股东,你们就是小股东。”
“外面那些文臣,只是咱们请的掌柜的。”
“之前我跟泰宁侯说过,若是有一天,我大明亡了,那些文臣们转头就可以效忠新王朝,继续作者自己的官。”
“可是你们呢?即便是你们效忠新王朝,你们还能像现在这样继续当着公爵、侯爵、伯爵,世袭罔替世代享受荣华富贵么?”
“我也知道,你们也不像这样,说起来当年英宗北狩直接让勋贵们丢掉了话语权。”
“可这不是主要原因,京营七十二卫,按说起码得有五十万人,现在能拉出去打仗的能有多少?”
“但凡你们平日里多用心,当年庚戌事变至于被蒙古几万人围着北京城?”
“还有南方,依旧是嘉靖年间,区区七十倭寇就能跑到南京城下耀武扬威。”
“自从嘉靖年间到现在,不管是南方打倭寇,北方抵御蒙古。到万历三大征,机会不是没有,可你们一个都没有抓住。”
“反倒是戚继光、俞大猷、胡宗宪、李成梁、李如松他们出尽了风头,现在朝廷能指望的武将还是刘綎这种六十多岁的老将。”
“论家学,刘綎怎么跟你们比,你们先祖哪个不是尸山血海拼杀出来的。”
“当年英国公张辅历经四朝,一战灭安南,是我大明唯一一个拥有灭国战绩的武将。”
“如果现在坐在这里的不是你们,而是你们的先祖,我还用担心东北的女真,北方的蒙古?”
“给他们三年的时间,即便是从来没摸过兵器的人,恐怕他们也能带着这些人灭掉女真,打垮蒙古。”
“仔细想想,你们真的不如先祖么?”
“他们不是三头六臂,也不是天生神力勇武过人,靠的就是在战场上一点点拼杀出来的经验。”
“民间有句俗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当年不仅仅是你们的先祖,成祖也是被建文逼到了不得不靖难的地步。”
“生死之际,他们才会如此快速的成长。”
“当然你们现在身居高位,我也不能要求你们和先祖一样,再到军中担任千户、百户,一点点的历练。”
“不过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我希望你们能变得更好,希望你们的子孙后代也能继续享受你们现在的荣华富贵。”
“这些是我作为一个晚辈,也是一个大明皇帝对于你们这些勋贵想说的话。”
朱由校说罢,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口茶。
“臣等惭愧。”
原本坐着的勋贵们,都站了起来。
“都坐下吧,这些都是朕的有感而发,咱们接下来说说正事。”
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
“今日上朝,毕自严说的话,你们也都知道了,九边吃空饷的事情,我想你们多少也知道。”
“前天朕从锦衣卫那里拿到了九边的情况,九边按照兵部的名册应该有六十四万士兵。”
“实际士兵的数量,不过四十二万。”
“这其中还不算辽东新招募的那些士兵,如果出去那十四万,相当于我大明五十二万边军,实际人数不过二十八万。”
“这二十八万人,老弱病残起码有八万。”
“这些老弱病残兵饷没有,不过是给些粮食而已。”
“也就是,朝廷四十二万的兵饷,最终只给了这二十万人。”
“这二十万人,还有将近一半只能拿半数的饷银。”
“这固然有朝廷给士兵的兵饷不高的原因,可他们这么吃空饷,也不怕下面的士兵背后放冷箭。”
“今日朝堂之上,朕也说了,若是他们主动坦白,朕可以既往不咎,若是等到查出来,朕决不轻饶。”
“朕也知道,这些人其中有你们的姻亲,有些是你们的下属,还有是你们的各种关系。”
“我希望你们能跟他们通通气,让他们知道轻重。”
“方才朕说了,今天没有外人,咱们说说心里话。”
“朕也知道,自从宋以来都是重文轻武,本朝前期重武轻文,可后来慢慢的也是重文轻武。”
“可你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书生造反,三年不成。”
“那些文官说到底就是耍嘴皮子、笔杆子的,只要军权掌握在朕的手里,朕才有底气,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大宋朝一年税收八千万到一万万贯,若是我大明有这么多的税,别说九边六十四万,朕敢养两百万兵。”
“到时候什么女真、蒙古,都不在话下,就算是像成吉思汗一样,纵横万里,朕也不怕。”
“今天朕把你们召集来,就是想跟你们说,朕想改变重文轻武,朕想让大明国富民强,这些都需要你们,需要九边的将士,甚至是天下卫所的支持。”
“只要你们支持朕,真就敢加商人的税,增加军费开支开疆拓土。”
“之前朕也跟泰宁侯说过,泰西各国总兵力不到百万,占据了数倍大明的疆域。”
“这一切,朕都想要,现在朕可以给你们一个承诺,一旦你们全力支持朕,日后打下海外疆土,朕让你们像黔国公那般,封到一个地方,担任总督,永镇一地。”
“机会朕只给你们一次,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