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 第81章 大沽口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81章 大沽口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

    朱慈烺已经坐着条沙船,沿着卫河到达了大沽口!

    大沽口入海口的南岸,有一个小城,叫大沽口城,始建于嘉靖年间,乃是为了防御倭寇从海上袭扰的据点,此时,大沽口的兵,已经不堪一战,但这座小城,却是朱慈烺看重的一个据点!

    天津卫城距离大沽,有近百里远!

    虽然卫河的“制河权”掌握在大明手上!

    无论是此时已经占领了北京的李自成,还是在关外,虎视眈眈的大清国,都没有办法威胁到卫河里来往的大明船只,但朱慈烺还是觉得这一百里的水路太过于危险!

    所以,说是守天津。

    但他实际上,只是守大沽口!

    此时,当下了沙船后,踏在陆地上,走上码头朱慈烺朝身后下船的崇祯皇帝笑呵呵地道。

    “父皇,母后,下船吧,接下来父皇母后,暂驻于大沽城内,情况不对,便乘海舟南下登莱,从大沽口到登州,只要顺风,一日可至,安全得很啊……”

    “慈烺,大沽口登州,都不是久留之地,不妨让朕到南京好了?”

    崇祯阴沉着张面孔,穿着身半旧的龙袍,朝朱慈烺道。

    他现在一刻也不想呆在北边了!

    只想早早地到南京去!

    崇祯发现自己这个皇帝的处境非常危险。

    那些个捐银随朱慈烺出城的文武官员们,此时都已经成了朱慈烺的支持者——就凭他们做着的那些事,身上就已经打上了一个太子党的烙印。

    所以,必须要支持朱慈烺到底了!

    他们现在最大的愿意就是能够扶朱慈烺顺利登基,让崇祯当一个太上皇。

    如果崇祯不乐意当太上皇,那让崇祯落水,也不是不行……

    总而言之,这些跟随朱慈烺一块出北京城的官员们。

    是绝对不可能,再让崇祯重掌大权的!

    他们可都跟崇祯撕破了脸。

    而大伙对朱由检的性格,也甭提有多了解了——就他这小心眼,满天下还有谁不知道?

    跟他共事了十几年的群臣们,当然是门清了。

    一旦崇祯重掌了大权,那还不得秋后算账,届时,岂不是他们这些文官们的末日?

    而崇祯也不是傻蛋——他十几年的皇帝也不是白当的,当然也察觉到了自己的处境相当危险了,最重要的是,他身边已经没有可信任的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崇祯是打算到南京去!

    搁他眼里,南京城里,现在可谓是“众正盈朝”,“忠臣满堂”,东林君子们绝对不会,支持朱慈烺这个大逆不道的逆子滴!

    而左良玉,黄得功,这些军将,又都是朱慈烺提拔于微末的!

    在崇祯看来。

    自己只要到了南京,有这些人支持,准保能够重掌大权,到时候,就可以好好的收拾一下逆子朱慈烺,还是那些个奸臣们了!

    崇祯皇帝的小九九,朱慈烺当然也能够看出来了,他是绝对不可能放崇祯离开。

    朱由检虽然成事不足,但败事的能力却是一点也不小啊!

    朱慈烺后世身为朱明后人,也曾经研究过明末这段历史,在他看来,崇祯身为大明皇帝,却活像是个东虏间谍!

    总是能够做出,让亲者痛,仇者快的愚蠢决定。

    所以,朱慈烺肯定是要看好崇祯,不要让坏自己的事滴。

    只听他笑吟吟地道。

    “父皇还是安心暂驻大沽了,儿臣在大沽一日,父皇就在大沽一日,咱们一家人,从小到大都没分开过,这如今更不能分开了……”

    听到这,朱由检脸上的肌肉,微微的抽搐了几下,他没有回答,而是缓步走入到了大沽城内。

    进入到城中后,将崇祯还有周皇后,以及宫中的几位嫔妃,弟弟妹妹们安顿后,朱慈烺拿着本《守圉全书》,带着一队侍卫,便开始勘探大沽附近的地形!

    明末的天下局势,朱慈烺心中门清,所以,在他看来,天津卫城可弃!

    但大沽绝不可弃!

    天津卫城丢了便丢了,但大沽这个海边据点,必须要坚守下去!

    满清如历史上那般入关的概率非常之大,而满清一旦入关,势必举族迁入北京。

    若是大沽能够坚守下去,必然能够牵制一部分清军的力量。

    牵制一部分,那么,在山东抗清的朱慈烺,就可以减轻一部分的压力。

    如果山东不保,登州,莱州这两个沿海据点在手。

    同样也可以,替朱慈烺牵制一部分的清军。

    这么一来,朱慈烺在江南要对付的清军,数量就会少得多了!

    可以减轻他的压力!

    这就类似于,当初的毛文龙的东江镇一样!

    只要皮岛尚在!

    只要东江镇尚在,清军就不可能全力出击。

    而只有大沽口在!

    未来入主京师的鞑子,也不可能全力出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慈烺势必要对大沽进行堡垒化!

    此时,这些日子,恶补了一番守圉全书的朱慈烺,正朝旁边的张国维道。

    “玉笥,这个棱堡你会修吧?”

    “臣会!”

    张国维点了点头,守圉全书他是通读了的,与明代那些个平时袖手谈心性,临了一死报国恩废物点心不同,张国维是一个典型实干型官员!

    他是个水利专家,写了一本《吴中水利全书》,同时,他对于军事也颇有见解,虽然在去年清军入寇时因为指挥不力(实际上这不怪他,国事颓危而已,他不过是背了黑锅)被崇祯革了职,但朱慈烺还是很看重他的!

    只见到,他指着大沽城周围的地形,还有北边的卫河道。

    “臣的意思是,若是在此地筑棱堡,可以引卫河水,为护城河,棱堡上面,还可以开一水门,如此一来,便可以走水路,将物资运抵堡内!”

    “另外,时间仓促,臣以为,这个棱堡不宜修得过大,能容纳两三千兵士在此坚守,就够了,再大的话,修建起来花费时间就多了!”

    “嗯,本宫也是如此想的!”

    朱慈烺点了点头。

    随即,话锋一转问。

    “需要多久能筑成?”

    “两个月吧!”

    张国维说,一听这话,朱慈烺眉头顿时扭作一团。

    两个月?

    那也太久了吧?

    “是不是长了些?能不能加快进度?”

    朱慈烺皱眉,两个月的时间确实长了点,

    “殿下,这施工都有工期,两个月已然是极限了,再快恐怕是修不成的!”

    张国维摇头连连,他解释道。

    “殿下,您也不想想,光是筑堡需要的砖石,就得花费多少功夫才能弄到,如今兵荒马乱的,说实在的,就是两个月,臣心中也有些没底……”

    “这倒是啊!”

    朱慈烺微微皱眉,不过很快,他就灵机一动!

    “若是有足够的砖石,再有足够的人手?能不能争取在一个月内完工?”

    “应当可能吧!”

    张国维点了点头,朱慈烺要筑的棱堡并不大,只要人手足够,理论上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修成,听到这,朱慈烺毫不犹豫地伸手指向不远处的大沽城!

    “把大沽城拆了,大沽城的砖石不够,就把天津卫城的城墙拆几面,对一定要把天津卫城的城墙,这够了吧?”

    “至于人手嘛?第三镇六千多人,供你调动,本宫再给你银子,重赏之下,总能募来劳力修建吧?”

    “若是如此,臣定能够给殿下在一个月内,筑好棱堡!”

    听到这,张国维自信心十足,他朝朱慈烺道。

    随即,又话锋一转。

    “只是,流寇已经窃据了京师,若是流寇前来袭扰,可能会耽搁了修城工期啊……”

    “这倒是个麻烦,尽量修建吧,有天津城在前挡着,流寇应该不至于到大沽……”

    说着,朱慈烺又扫视了眼四周的地形。

    “若不然这样,将棱堡修得离海近一些?”

    “离卫河近些,如此一来,可以派遣水师战船,携大炮护卫!”

    “先挖出来护城河,有河流作为屏障,再缓缓修建也不迟……”

    “殿下圣明,臣遵命就是!”

    张国维思考了阵,觉得有道理可言,他重重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