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 第757章 瞒不住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757章 瞒不住

    “老泰山,我朝北洋,南洋,还有东洋,三大水师,还又征调了民间,万石以上大鸟船六十余条,用为运输士卒之用,这么大的动静,如何瞒住英夷,荷夷啊?”

    当李来亨,在要求英荷两国,派出船只,跟他一块,继续得去印度劫富济贫的时候!

    在得到了李来亨的回信,知道英荷两国,已经同意了他的请求后。

    南京城内,进入到十月下旬,朱慈烺却陷入到了深深的担忧之中。

    为战争而做的准备,已经在秘密进行着了。

    但是,这些秘密准备,虽然足够秘密。

    可是,大明朝三大舰队的主力。

    还有那么多民船,被征调。

    如果大规模的行动,想要瞒得住,是几乎不可能的——怎么瞒得住?

    这可不是十几船,那么好藏,这停起来,一个大港的泊位都不见得够,瞒是肯定瞒不住的。

    大明朝现在对外可不是闭关锁国的状态。

    虽然受限于肤色,语言等缘故,或许,这些英荷二国的情报人员,没办法在大明刺探情报。

    可是,虽然他们不能亲自下场,刺探情报,但他们却可以收买大明朝的一些百姓,来为他们所用啊。

    而朱慈烺如此大规模地调动水师船只。

    征集民船。

    明摆着是要打仗。

    这样的大动静,也绝对不可能瞒得过去。

    现在,被征调的民船,还有军舰,只是接到了命令,在为战争做着准备,而被抽调的御前亲军,也还没有抵达港口,或许,还能瞒一瞒。

    但真当舰队集结,士兵登船后。

    这就想瞒,也瞒不住了。

    因此,才有了朱慈烺,向郑芝龙发问的这一幕!

    “这件事,确实难瞒,索性,就不要瞒了……”

    郑芝龙也头疼,不过,他明显给朱慈烺找到了理由。

    “不要瞒?那这计?”

    朱慈烺皱眉。

    旁边站着的魏藻德也皱眉,看向了郑芝龙。

    “大员伯,这可是关系到朝廷取马六甲之役的胜败,还有朝廷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水师,及数万随船的将士的生死性命的,您可不要拿这来开玩笑……”

    “没玩笑,既然瞒不住,那就不要瞒了!”

    郑芝龙笑呵呵地说道。

    他还是很有主意的,只听他解释。

    “依我看,如果刻意地隐瞒,那就明摆着是做贼心虚,包藏祸心,如果让西夷窥探得知,难保会提防有加,可如果,堂堂正正,再有一个合适的理由,那便足可以向西夷们安心了……”

    “合适的理由?此话怎讲?”

    朱慈烺明白了过来。

    只听郑芝龙解释。

    “我朝干脆,就堂堂正正的,将这次行动公开!”

    “当然了,公开的肯定是假的!”

    “我朝对外,就声称接下来要对日本国用兵!”

    “要载数万王师,发水师主力,去会同琉球岛上的日本救国军,来终结日本乱世,让日本国,解日本国苍生于水火之中,这个理由,我看相当合适……”

    “为了以假乱真,可以让舰队,先到琉球去一趟!”

    “日本国沿海,不比我大明沿海,那里可只有我大明朝的水师!”

    “咱们真到了琉球,谁知道咱们的去向?”

    “届时,直接顺势,扬帆南下,就足够瞒过所有人了……”

    “水师南下途中,不论遇到哪国商船,或是战舰,一律俘虏,或是击沉了事!”

    “这么一来,就足可以,瞒天过海……”

    “妙啊……”

    朱慈烺眼睛一亮。

    这个理由很不错。

    一旦用了这个理由,就可以瞒过所有人了。

    尤其是,让水师主力,还有士卒,一律到达琉球。

    到了那,那就是大明朝的自家的船,外国商船,水师,因为大明朝的规定,是不允许出现在日本沿海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

    届时,郑芝龙直接带着船队南下,也无人知晓。

    朱慈烺甚至,还可以,在他率领舰队南下的时候,让大明朝的报纸,还有官方消息上,出现一些,大明王师,会同日本救国军,在日本国打出来一场又一场大捷的捷报。

    给他们打掩护。

    “陛下既然觉得妙,那便照此策行事!”

    旁边的魏藻德也觉得主意不错,点头说道。

    朱慈烺颔首,又嘱咐说。

    “不过,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万不可以泄露出来半个字!”

    “这可是关系到我大明朝能否取马六甲的大事,谁若是误了朕的方略,朕绝不轻饶……”

    “陛下放心,误不了的!”

    郑芝龙拍着胸脯保证,魏藻德也表示认同。

    在场都是大明朝的高官,没有谁会脑子瓦特了,去出卖大明朝。

    这时候,一旁站着的大明朝的外交部尚书毕成才突然间插嘴道。

    “陛下,一旦战端开启,我朝是不是,要做好与西夷中,英荷两国断交,开战的准备?”

    “这个嘛……”

    朱慈烺略微皱眉,他扫视在场众人。

    旋即,财政部尚书高宏图,还有内政部的王之良,还有身兼商务,驰道,二部尚书,又是内阁阁臣的张国维,顿时站出来,朝朱慈烺道。

    “陛下,断交万万不可!”

    “打仗归打仗,但万不可以断交……”

    财政部尚书高宏图,跟刘大用有他们的理由,只听二人说。

    “陛下,海关税,乃是我大明朝的财税大头,一年有上千万两银子呢,而我大明朝的贸易对象,则是英荷二国的商船,其中,杂以少量,葡萄牙,还有一些,伪装成英荷船只的西班牙商船,及极少的法兰西国商船,还有部分远道而来的,波斯船只!”

    “一旦与其断交,这贸易,自然无法进行,更无论海关税收,一年便是上千万两银子的损失……”

    “可不止这么一些!”

    一旁的张国维摇头说道。

    “少了这么多的出口,国内的工商,也必然受影响,毕竟,没了洋人来采买物资,他们的生产,肯定受影响,届时,工商税也得税减一些!”

    他才说完,内政部的王之良,就阴着他那张老脸,略带陕西口音,忧心忡忡地朝朱慈烺道。

    “皇上,这受的影响,可断然不止这些!”

    “我朝内政,这些年,实在是施得不太行,北方,还有西北几省还好,人少而地广,内政大概是没什么问题,可是,这东南就不同了,东南,失地之农民日渐增多,原本,还能被吸纳入工商,可现在,一旦进出口出了问题,他们失了业,是要闹出来乱子的……”

    “届时,非得闹出来民变不可……”

    “是啊,各大码头的力工,还有工坊里做工的百姓,以及,沿途运货的挑夫,纤夫,要是失了业,那十有八九是要闹出来乱子的……”

    魏藻德也点头附和,什么税收影响,工商受影响,在他看来都不是问题。

    唯独这个失业,才是大问题。

    大明朝是没有失业保障的——话说,后世某国貌似也没有啊?

    在后世,因为联产承包制,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们,作为农民,他们是有或多或少,或好或坏,都是自己的土地的。

    虽然这点土地不值一提,数量少的可恨,种地的收益,就更惨淡了,如果在种地的成本里面,加上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农民们耕作这点土地的收益大概是负的。(以后世中原的土地算,一亩地一年能播种两季,刨去成本,收益大概有一千,但请注意,这是没计算上人力成本,还有土地本身的成本,如果算上这些,那么种地将是十足的赔本买卖)

    但是。

    只有这点土地在。

    这些被官方冠以农民工的工人,哪怕在城里混不下去,失了业,也不算是失业人口——毕竟他们还是农民嘛,农民也是职业!

    他们还能回老家,当农民,可以种自己家里的那点田地。

    说白了就是,后世的农民工,再坏也能有条退路。

    可在明朝,这些失业的进城劳工(他们肯定不能算农民工,因为他们进了城后,就不再是农民了,毕竟,没有土地还算什么农民?)就没有这条出路了。

    因为他们都是在乡下混不下去,才沦落为无产阶级的,他们乡下也没有地。

    回去之后,就是想佃到田地去种,都不太可能——因为对于地主而言,自己专心雇人耕种田地,明显比交给那些个雇农去种,收益要高的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要是失了业。

    那真的是有点危险。

    因为这年头,大明朝的工人待遇说实在也不算高,积蓄肯定也不会太多,而一旦与这两国进行断交,把工商业,还有进出口给停了,那肯定也不是一两个月就能解决问题的。

    所以,他们这点积蓄,是撑不了多久的。

    到时候,就只剩下两条路——要么饿死,要么造反。

    这一点,对于魏藻德等人而言,实际上,也不算什么问题。

    毕竟,当初百万之众浩浩荡荡起势的李自成都被大明朝给平靖了,一群造反的失业劳工,还怕灭不了他们?

    只是,这不激起民变,终究是一件好事。

    而且,这激起民变,一口气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也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这世间,跟曾剃头那样嗜血滥杀的大清奴才,还真不多啊。

    “这个你们放心好了,断交是不太可能的!”

    朱慈烺摆摆手说道。

    “生意还是要做的……”

    “可是陛下,咱们不断交,西夷呢,万一西夷丢了马六甲后,不服气,要接着打,这生意不做了,咱们也得有所对策……”

    魏藻德想到了些什么,他提醒朱慈烺。

    “呃……”

    朱慈烺脸色微变,这个概率虽然小,但也不是没有啊。

    这些西方国家,说他们软弱吧,也不能说人家软弱,但他们真要轴起来,也是挺轴的。

    他沉思片刻。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朝也不是没有办法,朕都想好了!”

    朱慈烺还是很快就想好了主意。

    因为,在他看来,大明朝这点失业人口,根本算不了什么。

    他有的是招数解决,只听他道。

    “朝廷到时候,大不了就是以工代赈,兴大工嘛!”

    “修桥,修路,扩建城区,大搞基建就成了!”

    “除此之外,真要是到这一步,我朝水师发展肯定要增快的,到时候,造船厂,可以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

    “如果还不行,那开放辽东垦荒,给种子,耕牛,农具,让他们到北庭,河套,山北,或是辽东等地去充实人口……”

    “再不济,还可以再制定点小罪重罚的律令!”

    “把那些个只犯了些小错的人,给拘起来,然后统统发配到美洲去……”

    “不管怎么样,朝廷这边,先提前的制定一些对策!”

    “不过,朕觉得,这个概率还是很低的,朕舍不得这个生意,洋人恐怕也舍不得,他们就是心里不满,生意该做,还是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