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807章 劳动力不足
热门推荐:
小师祖真不浪,她只是想搞钱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进错房!误惹战少,娇妻休想逃
我在古早修仙文里当炮灰
小财主招上门女婿
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
序列附魔师!开局死神镰刀!无敌
重生回来后带着空间回家悠闲种地
抄家流放,长姐北上烧京都!
朱慈烺的心思,郑芝龙肯定是不知道的,老郑同志还在为自己的爱孙朱和圭的未来进行规划,就在他规划的十分上心时,外面,他的好朋友,张国维被仆役领了进来!
“台国公好雅兴啊……”
张国维人一进来,便朝正坐着那,似乎是对着棋盘,若有所思的郑芝龙笑道。
“玉笥,你今天怎么有雅兴,到我这里来了?”
看着进来的张国维,郑芝龙顿时起身,笑吟吟的唤着后者的字号,迎接说道。
郑芝龙跟张国维是好朋友。
两家还合作,承包了福建一省的盐业销售。
是生意上的伙伴,还是生活中的好友,张国维在东阳的一大群子侄中,仕途无望,进不了官场的,不少也是在郑芝龙的关照下,做了些生意。
这关系就更好了。
如今,朱慈烺已经商定,由郑芝龙出任孟加拉总督,张国维作为好友,在朝议上知道了此事后,索性,下了班归家途中,直接令车马往郑芝龙这来了,知会郑芝龙一声。
提前的把这个消息,通报给好友,只听他笑着朝郑芝龙解释道。
“台国公,我这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在这,我可要恭喜台国公了……”
“有何要恭喜的?”
郑芝龙有些疑惑的看向了张国维,心说,莫不是自己女儿又怀孕了?
或者说,朱慈烺改主意了,要立他的外孙当太子?
不过,这貌似都不太可能啊。
如果女儿有孕,肯定会赶紧差人过来通知他的啊。
至于朱慈烺改主意?
这概念貌似有些低啊。
郑芝龙胡思乱想,张国维已经介绍起来情况。
“皇上在朝议上已经点名了,要由台国公您,出任首任孟加拉总督……”
“这……”
郑芝龙脸色骤变。
也不知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他诧异的看向张国维。
“皇上怎么会想到我?”
“皇上的意思是,除了台国公,无人担的起如何重任!”
张国维解释,郑芝龙倒也没那么骄傲,他干笑几声。
“陛下这真是太看的起老夫了啊!”
“玉笥,正式的旨意,几日会下来?”
“就这两天,不过皇上应该会召台国公过去面叙!”
张国维笑道。
“唉,我这把年龄,往孟加拉去,这一把老骨头,怕是要交待在那了……”
而郑芝龙却是叹息,当然,他这话纯粹是扯淡,如果他是一个短命鬼,朱慈烺就不可能把他往孟加拉派。
朱慈烺就是因为,他还有很多年可活,才打算派他往孟加拉去的。
不过,郑芝龙可不知道这些。
他这会,是忍不住叹息。
因为他觉得孟加拉那边的气候肯定不如大明朝这边,他年龄又这么大了,到了当地,说不定就要染上什么病,然后死在孟加拉了。
可即便如此,郑芝龙也不会不去——他怎么能不去呢?
这可是他女婿吩咐的事。
朱慈烺跟郑芝龙,说是翁婿,但在实际相处过程当中,朱慈烺反倒强势的像老丈人,而郑芝龙倒显得,像是一个受气包女婿。
毕竟,朱慈烺可不是寻常的女婿,他可是大明朝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是手握天下亿万黎庶生杀予夺大权的封建帝王。
哪怕是他的老丈人,也是他的臣子。
也得听他的话。
……
当郑芝龙听到张国维提前通报他的这个好消息时,略有些不太情愿的时候。
缅甸!
也就是如今大明朝地图上的天南——朱慈烺喜欢给新征服的地方改名,而不是直接用原名的音译。
缅甸在他这,就被改成了天南。
同理,未来阿拉干,孟加拉,都会被改名。
随着时间进入到隆武五年腊月初。
随着李来亨进入到西孟加拉邦,或是跟随着陈德,刘宗敏,进入到孟加拉的天南国藩军中的一部分,是可以回家了。
天南国的藩军跟大明朝的御前亲军不同,那是一种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不能够长期服役的。
每年只需要按时上番一定的月数就可以了。
只不过,近两年来,天南镇南征北战,而且打的都是富庶之地,可以通过抢掠到大量财富,给士兵发放补贴。
再加上,打仗的的时候,士兵本身也可以参与到抢掠当中,获得大量的财货。
因此,天南镇的士兵,倒可以长期在番。
随军打仗。
不过,当孟加拉的战事结束后。
陈德与刘宗敏,还是优先将一批天南国的藩兵,给送回了天南。
让他们先行归家。
毕竟,如今的缅甸,藩兵们全都已经离开了。
留在缅甸的,就是一群府兵户家里面的女眷,还有他们带着的孩子。
长期没有男丁们照看着,可不行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南国藩兵李浑,回到了自己位于兴南城东畔的平原上的家。
天南国的人口并不算太多。
因为缅甸人都快被杀绝了,此地剩下的,就只剩下极少数的缅甸人,还有随着李来亨一块退到缅甸的府兵,及其家眷。
以及,他们从川滇掠过来的汉民。
这些人口,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也不过百万。
所以这会的缅甸,是有些地广人稀的意思的。
就拿李浑所在的村子来说,只有几十户人家而已,里面有五户府兵,剩下的就是移过来的汉民了。
这些人在刚到缅甸的时候,是受了不少的罪,死了不少的人,如今却已然在此地安居了下来。
当李浑归家时,提前从村民口中得到信的他屋头里面,他的三个妻子,便赶紧领着一大群孩子远远的的出门迎接他了。
好吧,李浑有三个老婆。
一个是在云南是娶下来的,还有一个,是在缅甸是抢的一个土司家的女儿。
最后一个嘛,则是从印度抢过来的。
总共三个老婆。
如今,也陆续的给他生了好几个儿女。
一大群小孩子在后面,跟着一串,看的是归家李浑格外满意,他朝大妇——也就是那个云南汉人女子笑道。
“这几个月,额不在家,家中可还安好?”
“娃他阿达,家里甚都好,就是村里的阿瓜老是到家里,朝老三唱些个歌子……”
“这个阿瓜,欺负到额哩头上了!”
一听这话,李浑顿时是急了眼,阿瓜是村里的一个无赖二流子。
说起来,这样的人,在经历过明末乱世的时候,能够活下来,也是幸运的——这种无赖二流子,不事生产,偷鸡摸狗为生,又不敢做大奸大恶,所以大概是没有积蓄的,在乱世里面,肯定要饿死的。
即便是不饿死。
可是这个阿瓜却一直没有被饿死,这大概也是因为云南在明朝末年一直没闹什么大灾荒的缘故。
不过,饶是如此,阿瓜混的也不好,只能是勉强活命,没事去村寨里面,偷鸡摸狗,或者是充当本地大户的爪牙,替他们骚扰村里的乡里乡亲,混点饭吃——大户是需要这些泼皮无赖的。
譬如说某佃农欠了租子不交,直接上门去强抢?或者是牵了佃农的闺女回家睡一睡抵债?
这种桥段,不太可能在现实中发生,因为大地主都是文明人,都是要面子的,不会做的这么绝。
再说了,乡里乡亲,传出去名声也不好。
所以,地主,士绅家里就需要这种泼皮无赖当爪牙了,脏事他们干,名声大户落。
因此,阿瓜就靠此维持着生计,撑不着,饿不死,也算是能混着了。
可好久不长,大顺朝打过来了,地主被杀头示众,他也没好到哪去,差一点就丢了性命,就是同族的叔叔大爷看他死去的爹的份上,没把他往死了逼,要不然,他早死球了。
不过饶是如此,在大顺治下的云南,阿瓜过的也不是太好,均到的地都是最坏的,而且在大顺也没人用的上他这泼皮了,他得自食其力。
只能够下地干活。
就这么的,一直捱到了被李来亨裹胁到了缅甸,到了缅甸后,阿瓜似乎是翻身了,不只被分了一个缅甸媳妇,还分了一大片的土地,而且这地他还不用种——有缅甸媳妇种嘛。
自己躺在家里,吃饱了就到村里,骚扰一下其他人家的大姑娘小媳妇,这日子甭提有多好了。
不过,这货最近明显是胆肥了。
竟然骚扰到了村里住着的府兵户家里了。
这可真是找死啊。
李浑哪会惯着阿瓜?
他听到自己的“小三”——就是印度媳妇。
他顿时恼了,当即便挑起了背回家的燧发枪——府兵户要在乡间勤练武器,所以兵器都是可以带回家里的。
就要去找这个阿瓜的麻烦。
一旁的正妻见状,赶紧的拦下他。
“娃他阿达,不急,不急这一时,您先进屋头歇歇,用些酒饭!”
“嗯,一会去收拾他不迟!”
李浑倒也听了劝,因为他肚子确实饿了,一会去收拾阿瓜的时候,饿着肚子可不行啊。
他决定先吃点东西。
吃喝的时候,他还要问问家里的情况,譬如说地里面的庄稼长势怎么样?家里的屋子,需不需要修缮,还有几个娃娃,身体怎么样?
除了这些外,他还要把自己携带回来,从孟加拉抢的金银财货兑成的现银,交给发妻,让她好好的收拾起来。
而这一问家里的情况,李浑就发现,自己离家的这几个月,家里是真不中啊。
首先是地里的庄稼,今年的收成,竞争还没有往年的一半多——因为他一直不在家嘛。
“这怎么就不雇人过来帮忙?额有陕西,可是当过麦客哩,你们就不知道花钱雇些人帮忙种地?”
李浑看着妻子,有些不太满意,他感觉自己这个云南老婆不会经营,竟然连雇人帮忙种地都不知道,真不如自己抛弃在陕西的那个米脂婆姨。
“娃他阿达,雇不来人,咱们这又不缺地种,农户们自家的地都种不过来,怎会帮咱们家种……”
说到这,这个瘦瘦弱弱,因为李浑的责问,而显得有些委屈的云南小女子,是委屈的朝李浑问。
“娃他阿达,来年还用出去打仗吗?”
“这可说不准啊,而且就是不打仗,额一个人也种不了那么多哩地……”
“这么肥哩地,荒着可不中啊!”
李浑板着脸道,他在缅甸的地还真不少,有五百亩呢,这是李来亨均下来的,府兵每人都是五百亩,可种是种不过来。
佃也佃不出去,因为跟李来亨到缅甸过来的汉民,都是均到了田地的,而且均到的还不少,自己的地都种不过来,谁会去佃府兵家的地?
李来亨又不能学大清国,把汉民们都变成奴才,分给府兵们,这年头用这个招的很多,不只大清国,罗刹国也是这个路数,因为农民们种自己的地,贵族们的地没人种了,干脆就把农民圈成农奴,这么一来,贵族的地便不愁没有农奴种了。
可李来亨却不能这么做,因为这太反动了。
太不得民心了,作为一个农民起义政权,李家三代还是很重民心的。
而之后跟了大明朝后,就更不能用这种农奴制度了。
再加上,缅甸的原住民又被他们屠了个精光。
因此,李浑还真找不来人,种他的这五百亩地。
可是李浑是一个过惯了苦日子的主,如何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好的田地,就这么的荒着?他板着脸说道。
“不行,得想想招,可不能任由田地,就这么荒着哩……”
“娃他阿达!”
这时,抱着一个混血儿子的小三,突然间操着陕西口音,半生不熟的中国话,朝李浑说。
“您为什么不从从印度抢几个首陀罗回来为我们种地?”
“这倒是个主意!”
李浑眼睛一亮,这时候,他已经吃饱喝足了,是抄起了手上的火枪,便决定去收拾一个那个村里的二流子阿瓜。
归家后的府兵的情况,大概跟李浑差不多。
一是要看看家里在离开期间,有没有受欺负,有的话,那就要找回场子,同时呢,还要问问田地的收成,再又愁一下没人种地的问题。
因为,因为府兵上番打仗去,而导致田地荒芜这种事,不仅仅是局限于李浑一家,天南国上下五万多户府兵,几乎全是这光影。
于是乎。
这个问题,便不只是李浑他们头疼的问题了。
还是天南国王廷内丞相顾君恩头疼的问题。
顾君恩现在又是丞相了。
天南国是王廷,不需要跟大明朝采取同样的制度。
再加上李来亨又是马上郡王。
国中事务,需要人帮忙治理。
同时,天南国又是藩国,有大明爸爸在,所以也不用担心权臣篡位的事——没有大明爸爸许可,权臣就是篡了权,夺了政权,大明爸爸也会派兵过来伸张正义。
所以,李来亨是大胆放权。
在他离开天南国这段期间,国中大小事务,都是由顾君恩一手去管的。
而作为丞相的顾君恩,也敏锐的发现了天南国的问题。
那就是,劳动力不足。
这么大一个缅甸,人口不过百万。
同时呢,又因为打仗的事,会导致五万余精壮汉子拿上火枪,离开了天南国。
这民间的劳动力就更少了。
这如何能不让人头疼?
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顾君恩却又没有主意,因为他不能从大明朝引进移民——引进移民是要给移民土地的,但李来亨入缅甸之初,就把这里的土地均给了府兵,还有民户。
移民过来了后,根本无地可分。
他顾君恩可没胆,把均给府兵的土地,再收回来一部分。
而除此之外,另一个办法就是,等下一代长成,可这需要的时间就忒长了,起码得十几年光景。
在这样的情况下,顾君恩跟李浑家的那个老三一样,想到了一块去。
想到了从印度抢首陀罗过来种地的主意。
“台国公好雅兴啊……”
张国维人一进来,便朝正坐着那,似乎是对着棋盘,若有所思的郑芝龙笑道。
“玉笥,你今天怎么有雅兴,到我这里来了?”
看着进来的张国维,郑芝龙顿时起身,笑吟吟的唤着后者的字号,迎接说道。
郑芝龙跟张国维是好朋友。
两家还合作,承包了福建一省的盐业销售。
是生意上的伙伴,还是生活中的好友,张国维在东阳的一大群子侄中,仕途无望,进不了官场的,不少也是在郑芝龙的关照下,做了些生意。
这关系就更好了。
如今,朱慈烺已经商定,由郑芝龙出任孟加拉总督,张国维作为好友,在朝议上知道了此事后,索性,下了班归家途中,直接令车马往郑芝龙这来了,知会郑芝龙一声。
提前的把这个消息,通报给好友,只听他笑着朝郑芝龙解释道。
“台国公,我这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在这,我可要恭喜台国公了……”
“有何要恭喜的?”
郑芝龙有些疑惑的看向了张国维,心说,莫不是自己女儿又怀孕了?
或者说,朱慈烺改主意了,要立他的外孙当太子?
不过,这貌似都不太可能啊。
如果女儿有孕,肯定会赶紧差人过来通知他的啊。
至于朱慈烺改主意?
这概念貌似有些低啊。
郑芝龙胡思乱想,张国维已经介绍起来情况。
“皇上在朝议上已经点名了,要由台国公您,出任首任孟加拉总督……”
“这……”
郑芝龙脸色骤变。
也不知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他诧异的看向张国维。
“皇上怎么会想到我?”
“皇上的意思是,除了台国公,无人担的起如何重任!”
张国维解释,郑芝龙倒也没那么骄傲,他干笑几声。
“陛下这真是太看的起老夫了啊!”
“玉笥,正式的旨意,几日会下来?”
“就这两天,不过皇上应该会召台国公过去面叙!”
张国维笑道。
“唉,我这把年龄,往孟加拉去,这一把老骨头,怕是要交待在那了……”
而郑芝龙却是叹息,当然,他这话纯粹是扯淡,如果他是一个短命鬼,朱慈烺就不可能把他往孟加拉派。
朱慈烺就是因为,他还有很多年可活,才打算派他往孟加拉去的。
不过,郑芝龙可不知道这些。
他这会,是忍不住叹息。
因为他觉得孟加拉那边的气候肯定不如大明朝这边,他年龄又这么大了,到了当地,说不定就要染上什么病,然后死在孟加拉了。
可即便如此,郑芝龙也不会不去——他怎么能不去呢?
这可是他女婿吩咐的事。
朱慈烺跟郑芝龙,说是翁婿,但在实际相处过程当中,朱慈烺反倒强势的像老丈人,而郑芝龙倒显得,像是一个受气包女婿。
毕竟,朱慈烺可不是寻常的女婿,他可是大明朝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是手握天下亿万黎庶生杀予夺大权的封建帝王。
哪怕是他的老丈人,也是他的臣子。
也得听他的话。
……
当郑芝龙听到张国维提前通报他的这个好消息时,略有些不太情愿的时候。
缅甸!
也就是如今大明朝地图上的天南——朱慈烺喜欢给新征服的地方改名,而不是直接用原名的音译。
缅甸在他这,就被改成了天南。
同理,未来阿拉干,孟加拉,都会被改名。
随着时间进入到隆武五年腊月初。
随着李来亨进入到西孟加拉邦,或是跟随着陈德,刘宗敏,进入到孟加拉的天南国藩军中的一部分,是可以回家了。
天南国的藩军跟大明朝的御前亲军不同,那是一种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不能够长期服役的。
每年只需要按时上番一定的月数就可以了。
只不过,近两年来,天南镇南征北战,而且打的都是富庶之地,可以通过抢掠到大量财富,给士兵发放补贴。
再加上,打仗的的时候,士兵本身也可以参与到抢掠当中,获得大量的财货。
因此,天南镇的士兵,倒可以长期在番。
随军打仗。
不过,当孟加拉的战事结束后。
陈德与刘宗敏,还是优先将一批天南国的藩兵,给送回了天南。
让他们先行归家。
毕竟,如今的缅甸,藩兵们全都已经离开了。
留在缅甸的,就是一群府兵户家里面的女眷,还有他们带着的孩子。
长期没有男丁们照看着,可不行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南国藩兵李浑,回到了自己位于兴南城东畔的平原上的家。
天南国的人口并不算太多。
因为缅甸人都快被杀绝了,此地剩下的,就只剩下极少数的缅甸人,还有随着李来亨一块退到缅甸的府兵,及其家眷。
以及,他们从川滇掠过来的汉民。
这些人口,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也不过百万。
所以这会的缅甸,是有些地广人稀的意思的。
就拿李浑所在的村子来说,只有几十户人家而已,里面有五户府兵,剩下的就是移过来的汉民了。
这些人在刚到缅甸的时候,是受了不少的罪,死了不少的人,如今却已然在此地安居了下来。
当李浑归家时,提前从村民口中得到信的他屋头里面,他的三个妻子,便赶紧领着一大群孩子远远的的出门迎接他了。
好吧,李浑有三个老婆。
一个是在云南是娶下来的,还有一个,是在缅甸是抢的一个土司家的女儿。
最后一个嘛,则是从印度抢过来的。
总共三个老婆。
如今,也陆续的给他生了好几个儿女。
一大群小孩子在后面,跟着一串,看的是归家李浑格外满意,他朝大妇——也就是那个云南汉人女子笑道。
“这几个月,额不在家,家中可还安好?”
“娃他阿达,家里甚都好,就是村里的阿瓜老是到家里,朝老三唱些个歌子……”
“这个阿瓜,欺负到额哩头上了!”
一听这话,李浑顿时是急了眼,阿瓜是村里的一个无赖二流子。
说起来,这样的人,在经历过明末乱世的时候,能够活下来,也是幸运的——这种无赖二流子,不事生产,偷鸡摸狗为生,又不敢做大奸大恶,所以大概是没有积蓄的,在乱世里面,肯定要饿死的。
即便是不饿死。
可是这个阿瓜却一直没有被饿死,这大概也是因为云南在明朝末年一直没闹什么大灾荒的缘故。
不过,饶是如此,阿瓜混的也不好,只能是勉强活命,没事去村寨里面,偷鸡摸狗,或者是充当本地大户的爪牙,替他们骚扰村里的乡里乡亲,混点饭吃——大户是需要这些泼皮无赖的。
譬如说某佃农欠了租子不交,直接上门去强抢?或者是牵了佃农的闺女回家睡一睡抵债?
这种桥段,不太可能在现实中发生,因为大地主都是文明人,都是要面子的,不会做的这么绝。
再说了,乡里乡亲,传出去名声也不好。
所以,地主,士绅家里就需要这种泼皮无赖当爪牙了,脏事他们干,名声大户落。
因此,阿瓜就靠此维持着生计,撑不着,饿不死,也算是能混着了。
可好久不长,大顺朝打过来了,地主被杀头示众,他也没好到哪去,差一点就丢了性命,就是同族的叔叔大爷看他死去的爹的份上,没把他往死了逼,要不然,他早死球了。
不过饶是如此,在大顺治下的云南,阿瓜过的也不是太好,均到的地都是最坏的,而且在大顺也没人用的上他这泼皮了,他得自食其力。
只能够下地干活。
就这么的,一直捱到了被李来亨裹胁到了缅甸,到了缅甸后,阿瓜似乎是翻身了,不只被分了一个缅甸媳妇,还分了一大片的土地,而且这地他还不用种——有缅甸媳妇种嘛。
自己躺在家里,吃饱了就到村里,骚扰一下其他人家的大姑娘小媳妇,这日子甭提有多好了。
不过,这货最近明显是胆肥了。
竟然骚扰到了村里住着的府兵户家里了。
这可真是找死啊。
李浑哪会惯着阿瓜?
他听到自己的“小三”——就是印度媳妇。
他顿时恼了,当即便挑起了背回家的燧发枪——府兵户要在乡间勤练武器,所以兵器都是可以带回家里的。
就要去找这个阿瓜的麻烦。
一旁的正妻见状,赶紧的拦下他。
“娃他阿达,不急,不急这一时,您先进屋头歇歇,用些酒饭!”
“嗯,一会去收拾他不迟!”
李浑倒也听了劝,因为他肚子确实饿了,一会去收拾阿瓜的时候,饿着肚子可不行啊。
他决定先吃点东西。
吃喝的时候,他还要问问家里的情况,譬如说地里面的庄稼长势怎么样?家里的屋子,需不需要修缮,还有几个娃娃,身体怎么样?
除了这些外,他还要把自己携带回来,从孟加拉抢的金银财货兑成的现银,交给发妻,让她好好的收拾起来。
而这一问家里的情况,李浑就发现,自己离家的这几个月,家里是真不中啊。
首先是地里的庄稼,今年的收成,竞争还没有往年的一半多——因为他一直不在家嘛。
“这怎么就不雇人过来帮忙?额有陕西,可是当过麦客哩,你们就不知道花钱雇些人帮忙种地?”
李浑看着妻子,有些不太满意,他感觉自己这个云南老婆不会经营,竟然连雇人帮忙种地都不知道,真不如自己抛弃在陕西的那个米脂婆姨。
“娃他阿达,雇不来人,咱们这又不缺地种,农户们自家的地都种不过来,怎会帮咱们家种……”
说到这,这个瘦瘦弱弱,因为李浑的责问,而显得有些委屈的云南小女子,是委屈的朝李浑问。
“娃他阿达,来年还用出去打仗吗?”
“这可说不准啊,而且就是不打仗,额一个人也种不了那么多哩地……”
“这么肥哩地,荒着可不中啊!”
李浑板着脸道,他在缅甸的地还真不少,有五百亩呢,这是李来亨均下来的,府兵每人都是五百亩,可种是种不过来。
佃也佃不出去,因为跟李来亨到缅甸过来的汉民,都是均到了田地的,而且均到的还不少,自己的地都种不过来,谁会去佃府兵家的地?
李来亨又不能学大清国,把汉民们都变成奴才,分给府兵们,这年头用这个招的很多,不只大清国,罗刹国也是这个路数,因为农民们种自己的地,贵族们的地没人种了,干脆就把农民圈成农奴,这么一来,贵族的地便不愁没有农奴种了。
可李来亨却不能这么做,因为这太反动了。
太不得民心了,作为一个农民起义政权,李家三代还是很重民心的。
而之后跟了大明朝后,就更不能用这种农奴制度了。
再加上,缅甸的原住民又被他们屠了个精光。
因此,李浑还真找不来人,种他的这五百亩地。
可是李浑是一个过惯了苦日子的主,如何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好的田地,就这么的荒着?他板着脸说道。
“不行,得想想招,可不能任由田地,就这么荒着哩……”
“娃他阿达!”
这时,抱着一个混血儿子的小三,突然间操着陕西口音,半生不熟的中国话,朝李浑说。
“您为什么不从从印度抢几个首陀罗回来为我们种地?”
“这倒是个主意!”
李浑眼睛一亮,这时候,他已经吃饱喝足了,是抄起了手上的火枪,便决定去收拾一个那个村里的二流子阿瓜。
归家后的府兵的情况,大概跟李浑差不多。
一是要看看家里在离开期间,有没有受欺负,有的话,那就要找回场子,同时呢,还要问问田地的收成,再又愁一下没人种地的问题。
因为,因为府兵上番打仗去,而导致田地荒芜这种事,不仅仅是局限于李浑一家,天南国上下五万多户府兵,几乎全是这光影。
于是乎。
这个问题,便不只是李浑他们头疼的问题了。
还是天南国王廷内丞相顾君恩头疼的问题。
顾君恩现在又是丞相了。
天南国是王廷,不需要跟大明朝采取同样的制度。
再加上李来亨又是马上郡王。
国中事务,需要人帮忙治理。
同时,天南国又是藩国,有大明爸爸在,所以也不用担心权臣篡位的事——没有大明爸爸许可,权臣就是篡了权,夺了政权,大明爸爸也会派兵过来伸张正义。
所以,李来亨是大胆放权。
在他离开天南国这段期间,国中大小事务,都是由顾君恩一手去管的。
而作为丞相的顾君恩,也敏锐的发现了天南国的问题。
那就是,劳动力不足。
这么大一个缅甸,人口不过百万。
同时呢,又因为打仗的事,会导致五万余精壮汉子拿上火枪,离开了天南国。
这民间的劳动力就更少了。
这如何能不让人头疼?
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顾君恩却又没有主意,因为他不能从大明朝引进移民——引进移民是要给移民土地的,但李来亨入缅甸之初,就把这里的土地均给了府兵,还有民户。
移民过来了后,根本无地可分。
他顾君恩可没胆,把均给府兵的土地,再收回来一部分。
而除此之外,另一个办法就是,等下一代长成,可这需要的时间就忒长了,起码得十几年光景。
在这样的情况下,顾君恩跟李浑家的那个老三一样,想到了一块去。
想到了从印度抢首陀罗过来种地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