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医术无双:从急诊科医生开始 > 第623章 入选杰青

医术无双:从急诊科医生开始 第623章 入选杰青

    陆安很高兴看到急诊科年轻医生的成长。

    他一个人能力再大,但是分身乏术,只有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手术能力传授出去,才能诊治更多的患者。

    介入组的周远、杨泽仁,已经开始独立做冠脉造影。

    手术组在陈默的带领下,技艺愈发的成熟。

    而内科组,像唐小玉这类的年轻医生也开始冒头了。

    ……

    国自然提交后的第一个月,实验室里还弥漫着轻松的氛围。

    周采薇每天刷新基金委官网的频率和查看天气预报差不多,偶尔还会开玩笑说:“要是评审也能像快递一样有物流信息就好了。”

    夏梦在白板上画了个大大的笑脸,旁边写着“距离放榜还有90天”。

    但到了第二个月,气氛开始变得微妙。

    周采薇的浏览器收藏栏里,基金委官网被置顶在最显眼的位置。

    她设置了一个定时提醒,每天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准时刷新页面,这是科研办老师透露的“系统更新时间”。

    表面上,陆安是最镇定的那个。

    他依然雷打不动地每周去急诊查房一次。

    但颜悦注意到,他书房里的台灯亮得越来越早,也熄得越来越晚。

    有天深夜,她起来倒水,发现书房门缝下漏出的灯光里,隐约能听见书页快速翻动的声音。

    那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要点》已经被翻得起了毛边,页边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第三个月的最后一周。

    实验室里安静得能听见离心机运转的声音。

    周采薇的刷新频率变成了每小时一次,甚至去洗手间都要带着笔记本电脑。

    夏梦的倒计时只剩下个位数。

    直到某个普通的周二清晨,周采薇像往常一样端着咖啡打开邮箱。

    她刚要点击刷新键,一条未读邮件突然自动弹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您的项目已进入会评阶段!

    周采薇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指尖微微发抖。

    她第一反应是抓起手机,却在按下通话键的前一秒停住了。

    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她看见陆安正在给实验室其他的研究员讲解实验数据,神情专注而平静。

    这时候,实验室的门被推开。

    夏梦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师姐!我听说心内科的傅欢教授已经收到会评通知了!我们……”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周采薇的电脑屏幕上。

    两个女生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看向窗外。

    陆安的身影在显得格外清晰,他正指着某个数据图表,对围在身边的研究员说着什么。

    周采薇突然想起三个月前,他们在最后关头修改申请书时,陆安说过的那句话。

    “不管结果如何,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值得坚持的方向!”

    ……

    八月的京都像一座巨大的蒸笼。

    基金委大楼外的梧桐树上,蝉鸣声嘶力竭地撕扯着燥热的空气。

    沥青路面蒸腾起扭曲的热浪,将行人的身影都烫得模糊不清。

    陆安站在基金委大楼的答辩厅外,整理着西装领口。

    他很少穿正装,总感觉有些不太习惯。

    上次穿这个,还要追溯到一年前的医院年度表彰大会。

    陆安站在答辩厅外的走廊上,中央空调的冷风从头顶呼呼地吹,却吹不散他后背渗出的细密汗珠。

    “激光笔的电量是满的。”夏梦第N数次检查手中的备用设备,“ppt的备份在这里,还有云端也存了一份。”

    周采薇默不作声地捧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答辩ppt的最后一页。

    她的指尖在触控板上轻轻滑动,反复确认每个动画效果的触发时机是否精确到秒。

    “别紧张,”陆安转过身,“就当是给同行讲个故事吧。”

    ……

    片刻后,走廊尽头的工作人员推开厚重的实木门:“下一位,陆安教授。”

    答辩室里的光线骤然暗了下来。

    长条形的评审席后,十几位学界泰斗的面容在投影仪的蓝光中若隐若现。

    坐在正中的白发院士推了推老花镜,他手上还拿着陆安团队的申请书,“陆安教授,你们这个ph值调控的发现,是偶然还是设计好的?”

    会议室突然安静得可怕。

    陆安深吸一口气,点击遥控器切换到一张特殊的幻灯片。

    不是精心修饰的数据图,而是一张有些模糊的手机照片,实验记录本上,周采薇清秀的字迹写着那句关于显影液的话。

    “科学史上很多重大发现都始于意外。”

    面对这些华夏最顶级的大佬,比他导师韩岩更高一个档次的存在,陆安也不得不有些紧张。

    陆安的声音在最初的颤抖后逐渐变得沉稳。

    “青霉素、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甚至Viagra的临床作用……”

    “但只有准备充分的人,才能把意外变成机遇。”

    陆安点击下一页,屏幕上跳出他们三个月来系统验证的实验数据。

    “我们实验室的每个培养皿、每支移液枪、每份记录本,都在为这样的意外时刻准备着。”

    坐在角落的一位女评委微微前倾身体:“你们怎么证明这个发现不是个例?”

    这个问题正中下怀。

    陆安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看向站在门口的周采薇和夏梦:“请允许我介绍我的团队——他们用一百多次重复实验,证明了这是个可复现的机制。”

    周采薇下意识挺直了脊背。

    夏梦手中的激光笔不小心滑落在地,清脆的声响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突兀。

    但此刻,陆安突然不紧张了。

    他弯腰捡起激光笔,轻轻放在讲台上:“就像这支笔,重要的不是它会不会掉,而是有人随时准备把它捡起来继续。”

    评审席上,白发院士摘下眼镜擦了擦,向身边的专家低声说了句什么。

    陆安看见那位专家轻轻点了点头,目光中流露出赞许的神色。

    ……

    九月的一个普通工作日,此时距离陆安进行会评已经有一个月了。

    此时,陆安正在急诊科查房,手机突然震动了起来。

    科研处的消息简洁明了:

    【恭喜!您已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