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医术无双:从急诊科医生开始 > 第633章 最终名单

医术无双:从急诊科医生开始 第633章 最终名单

    在医学界,本科生能够发表一两篇ScI论文已是凤毛麟角。

    这些论文往往需要耗费整个本科阶段的心血,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才能完成。

    然而,当一个人的论文数量超过个位数时,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中的真实性了。

    “医二代”这个称号的出现绝非偶然。

    在医疗资源日益固化的今天,学术不端的案例屡见不鲜。

    有些学生靠着家族背景,轻松获得实验室资源、临床数据,甚至直接挂名他人的研究成果。

    要知道,那些冠以\"中华\"开头的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其发表难度往往比一般的ScI论文还要高。

    陈远能够在本科阶段就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发表论文,这本该是令人惊叹的成就。

    陆安当初也是看中这一点,才特意给了他面试机会。

    可谁能想到,连最基本的图片重复使用这样的低级错误,他都没有发现,或者说,是根本不在意。

    ……

    就在这时,门被轻轻推开了。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安静地走了进来。

    与其他西装革履的面试者不同,她穿着简单的牛仔裤和格子衬衫。

    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在她身上,勾勒出一个干净利落的轮廓。

    “各位老师好。”林小雨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

    目光依次与每位考官对视,最后落在陆安身上。

    当初她在普外科轮转,受到陆安的影响很深。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林小雨喜欢上了枯燥乏味的科研。

    陆安翻开她的资料,眉头微蹙:“你的申请材料里没有附上详细的研究计划。”

    林小雨微微一笑,将一个培养皿放在桌上:“我想直接展示我的研究成果。”

    徐风华饶有兴趣地挑了挑眉,韩岩也好奇地看着林小雨。

    周采薇接过培养皿,透过透明盖子可以看到里面培养的肿瘤细胞团块。

    “这是我建立的肿瘤微环境动态调控模型。”林小雨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组动态数据,“传统研究将肿瘤微环境视为静态系统,但我发现其中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

    陆安的身体不自觉地前倾。

    林小雨的指尖在触控板上轻点,一组组数据像流水般呈现。

    “通过连续72小时监测,我发现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

    她指向一组波动曲线,“这种节律直接影响免疫细胞的浸润效率。”

    专业而深入,每个结论都有详实的数据支持。

    当演示到关键部分时,她突然停下:“但这个方法有个致命缺陷。”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监测系统本身会干扰微环境。”林小雨直视陆安的眼睛,声音坚定,“所以我放弃了这篇已经完成的论文。”

    韩岩突然轻笑出声:“所以……你交白卷?”

    “不。”林小雨打开文件夹,取出几张组织切片,“我找到了更直接的证据,通过分析不同时段的手术标本。”

    切片上的免疫组化染色呈现出明显的时段差异。

    陆安接过切片,对着光线仔细观察。

    每张切片都标注着精确到分钟的手术时间,边缘还有详细的临床参数记录。

    林小雨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这种节律与患者术前作息高度相关。这意味着……”

    她的语速越来越快,眼睛闪闪发亮,

    这不是在背诵准备好的讲稿,而是一个研究者对真理最纯粹的追求。

    陆安抬手打断了她:“明天早上八点,带着所有原始数据来实验室。我要看你的全部记录。”

    林小雨一愣,问道:“老师,那我通过了吗?”

    “等最后的通知。”陆安一笑,“你先下去等结果吧。”

    “哦,好。”林小雨点点头,离开面试室的时候,还回头看了陆安几眼。

    ……

    陆安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最后一份面试评估表放进文件夹。

    整整一上午的高强度面试,让他太阳穴隐隐作痛。

    办公桌上摆着十份档案,分别是今天面试学生的完整资料,除了张明远、陈远、林小雨之外,还有年级第一的苏航,获得科研创新大赛的林慧等人。

    茶杯里的茶水凉了,茶叶沉在杯底,陆安端起杯子抿了一口,苦涩的茶香在口腔里蔓延开来。

    他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学生的表现细节。

    张明远,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科研思维也比较突出,学习能力极强。

    林小雨,肿瘤微环境研究的创新思维让人眼前一亮。那个培养皿里的发现,可能会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更重要的是,她愿意为学术诚信放弃即将完成的论文。

    苏航,京都大学医学院连续四年的年级第一,单单是这一份专业课的成绩,最足够有说服力。面试之后,陆安感觉虽然他性格有些内向,但思维极其缜密,稍稍引导和调教,以后绝对不可限量。

    陆安在这三个名字上轻轻画了个圈。

    至于其他人,比如陈远、林慧......

    他想了想,拿起内线电话:“采薇,把徐教授、韩院长,以及其他两位教授的评估表拿过来。”

    十分钟后,五份评估表在办公桌上铺开。

    徐风华给林小雨打了A+,在备注栏写道:“对科研的纯粹追求。”

    而韩岩则更青睐张明远:“临床思维与科研能力俱佳,实属难得。”

    周采薇默默站在一旁,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陆安头也不抬地整理着文件。

    “那个……林慧的科研创新大赛冠军含金量很高,而且……”周采薇小心翼翼地说,“她父亲是……。\"

    陆安手中的笔微微顿了一下,然后立刻就打断了周采薇。

    “你知道我选学生的标准。”陆安的声音很平静,却让周采薇不自觉地站直了身体,“林慧的课题设计确实精巧,但她在回答问题时,眼神一直在飘忽,像是在背书,只要稍微延伸其他方面的知识,她就开始结巴。”

    陆安站起身走到窗前,急诊科的救护车正闪着蓝光驶入通道。

    “医学是需要用生命去敬畏的事业。”陆安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千钧,“我要的是能对患者负责的医生,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晚上八点,医学院官网更新了推免生录取名单。

    张明远、林小雨和苏航的名字赫然在列。公告发布不到五分钟,陆安的手机就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