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武魂传承 乔峰此人 转
热门推荐:
客人,你妈妈的触手在哭泣啊!
梁萧升官记
变身倾世长生仙,我以医术救世人
特战兵之雏鹰展翅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天下第一狱
玄学大佬断亲后,全家追悔莫及!
屌丝逆袭,我让圣人入轮回
银河纷争:我重现人类荣光
? 注:本章只是叶子从百度文库中转载的,让大家对乔峰了解更深一些,并不是今天的更新章节,上次上传“昆仑三圣何足道”让大家误会了,这次先提醒一下。
今天的更新在十二点之前应该可以上传。
容貌:浓眉大眼,高鼻阔口,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身形魁伟,手长脚长,冷电般的双眼,眉目间不怒自威.
英气勃勃,神情豪迈,英姿飒爽,神威凛凛,豪迈慷慨,随和亲厚,性子刚烈,胆略过人,豪气逼人,粗中有细,专一情长。
豪爽却不粗鲁、果敢却不莽撞、忠义却不愚腐、干练却不世故。
形象:浓眉大眼,高鼻阔口,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身形魁伟,手长脚长,冷电般的双眼,眉目间不怒自威。
气质:英气勃勃,神情豪迈,英姿飒爽,神威凛凛,豪迈慷慨,随和亲厚,性子刚烈,胆略过人,豪气逼人,粗中有细,专一情长。
性格:豪爽却不粗鲁;果敢却不莽撞;忠义却不愚腐;干练却不世故。
人物生平
萧峰于九月重阳节左右出生,生父是萧远山,萧姓为契丹后族(太后萧氏一族),乃是契丹贵族。后由乔三槐收养,在中原一直名为乔峰(此事自己却不知晓)。他曾任江湖第一大帮丐帮帮主,后因身世揭秘被迫退位,之后在辽国被封为南院大王。他有一个妻子阿朱,并有义弟虚竹、段誉,义兄耶律洪基。他为人豪迈洒脱,正直不阿,其高尚的道德境界,中原塞北等众多武林人士皆是自愧不及。叶子认为,在天龙八部一书中,乔峰绝对值得称得上天下第一好男儿。
萧峰自幼聪明伶利,武艺超群;江湖上与姑苏慕容复齐名,「北乔峰南慕容」只要是武林人士尽皆朗朗上口,且真实实力远超慕容复。
七岁时,乔峰就曾显露修罗嗜杀的本性,在受委屈无处可申时,他选择了自力救济,狙杀了势利的大夫,以平息其心中的怒火。武艺师从少林寺玄苦大师,后加入丐帮,丐帮第五代帮主汪剑通因为深知乔峰是契丹后裔,所以十分提防,并给予乔峰三大难题、七大功劳。後来乔峰立下很多汗马功劳,仁义兼备,并于那一年泰山大会连创九名强敌,为丐帮解困,被汪剑通推选为新帮主,期间掌管丐帮八年,一直率领丐帮抗击契丹,其间吒叱风云,是领导武林群雄的泰山北斗。他常年在中国北方活动,以帮助北宋抗击外敌为己任,表现出许多非凡的气概和事迹,是极其高大的英雄形象。
武学
萧峰的武学修为有丐帮镇帮之宝“降龙十八掌”(后金庸在新编版里改为降龙廿八掌,经萧峰删减后为十八掌传于二弟虚竹,连同打狗棒法代传后代帮主,本书就称降龙十八掌,以免麻烦。);打狗棒法;擒龙功(此功并非少林七十二绝技,仅同名耳,少林俗家弟子限授一门绝技,玄苦传了降魔掌);降魔掌(七十二绝技之一,为阴柔掌力);龙爪手(此功夫具体有些招数和少林绝技龙爪手一样,怀疑是少林绝技);太祖长拳;排云双掌(曾用来击杀老虎,本书中传授给了全冠清。)各种兵器功夫等。
萧峰武功远不止这些,金庸先生在描写萧峰时,很少提及他的武功,但事实上萧峰并不如慕容复所说只精通一家武学,萧峰跟随玄苦大师学习十年,远不止这几门武功,而且汪剑通不可能只教他两门绝技。
他天生异禀,实是学武的奇才,受业师父玄苦大师和汪帮主武功已然甚高,萧峰却青出于蓝,更远远胜过了两位师父,任何一招平平无奇的招数到了他手中,自然而然发出巨大无比的威力。熟识他的人都说这等武学天赋实是与生俱来,非靠传授与苦学所能获致。萧峰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觉什么招数一学即会,一会即精,临敌之际,自然而然有诸般巧妙变化。但除了武功之外,读书、手艺等等都只平平而已,也与常人无异。他生平罕逢敌手,许多强敌内力比他深厚,招数比他巧妙,但一到交手,总是在最要紧的关头,以一招半式之差而败了下来,而且输得心服口服,自知终究无可匹敌,从来没人再去找他寻仇雪耻。
护阿朱,聚贤庄力战群雄
乔峰几步冲到厅口,右足跨出了门槛,忽听得一个苍老的声音惨然道:“先杀这丫头,再报大仇!”正是铁面判官单正。他大儿子单伯山应道:“是!”举刀向阿朱头顶劈落。
乔峰惊愕之下,【不及细想,左手圆盾脱手,盘旋飞出,去势凌厉之极】。七八从此人齐声叫道:“小心!”单伯山急忙举刀格挡,但乔峰这一掷的劲力何等刚猛,圆盾的边缘又锋锐无比,喀喇一声,将单伯山【连人带刀的铡为两】截。圆盾余势不衰,擦的一声,又【斩断了】大厅的一根柱子。屋顶瓦片泥沙纷纷跃落。
单正和他余下的三个儿子悲愤狂叫,但在乔峰的凛凛神威之前,竟不敢向他攻击,连同其余六七人,都是向阿朱扑去。
乔峰骂道:“好不要脸!”呼呼呼呼连出四掌,将一干人都震退了,抢上前去,左臂抱起阿朱,以圆盾护住了她。
阿朱低声道:“乔大爷,我不成啦,你别理我,快……快自己去吧!”
乔峰眼见群雄不讲公道,竟群相欺侮阿朱这奄奄一息的弱女子,激发了高傲倔强之气,大声说道:“事到如今,他们也决不容你活了,咱们死在一起便是。”右手翻出,夺出了一柄长剑,刺削斩劈,向外冲去。他左手抱了阿朱,行动固然不便,又少了一只手使用,局面更是不利之极,但他早将生死置之度外,长剑狂舞乱劈,只跨出两步,只觉后心一痛,已被人一刀砍中
掌退丁春秋,救阿紫
萧峰心下又是痛惜,又是愤怒,当即大步迈出,左手一划,右手呼的一掌,便向丁春秋击去,正是降龙十八掌的一招“亢龙有悔”,他出掌之时,与丁春秋相距尚有【十五六丈】,但说到便到,力自掌生之际,两人相距已不过七八丈【这才是乔峰真实的轻功水平,保底一秒钟七八丈】。天下武术之中,任你掌力再强,也决无一掌可击到五丈以外的。丁春秋素闻“北乔峰,南慕容”的大名,对他决无半点【小觑之心】,然见他在【十五六丈】之外出掌,万料不到此掌是针对自己而发。殊不料萧峰一掌既出,身子已抢到离他【三四丈处】,又是一招“亢龙有悔”,后掌推前掌,双掌力道并在一起,排山倒海的压将过来。只一瞬之间,丁春秋便觉【气息窒滞】,对方掌力竟如怒潮狂涌,势不可当,又如是【一堵无形的高墙】,向自己身前疾冲。他大惊之下,哪里还有余裕筹思对策,但知若是单掌出迎,【势必断臂腕折】,说不定【全身筋骨尽碎】,【百忙中】(这点要看看)将阿紫向前急抛,双掌连画三个半圆护住身前,同时足尖着力,飘身后退。萧峰跟着又是一招“亢龙有悔”,前招掌力未消,次招掌力又至。丁春秋不敢正面直撄其锋,右掌斜斜挥出,与萧峰掌力的偏势一触,但觉右臂酸麻,胸中气息登时沉浊,当即乘势纵出三丈之外,唯恐敌人又 ...
再追击,竖掌当胸,暗暗将毒气凝到掌上。萧峰轻伸猿臂,将从半空中堕下的阿紫接住,随手解开了她的穴道。
掌风击弯空中飞速运行的判官笔,震麻慕容复
段誉侧头观看萧峰和游坦之二人,心神略分,六脉神剑中立时出现破绽。慕容复机灵无比,左手一挥,一枝判官笔势挟劲风,向段誉当胸射到,眼见便要穿胸而过。段誉见判官笔来势惊人,不由得慌了手脚,急叫:“大哥,不好了!”萧峰一招“见龙在田”,从旁拍击过去,判官笔为【掌风】所激,【笔腰竟尔弯曲】,【从段誉脑后绕了个弯】,【向慕容复射了回去】。慕容复举起右手单笔,砸开射来的判官笔,当的一声,双笔相交,只震得【右臂发麻】,不等那弯曲了的判官笔落地,左手一抄,已然抓住,使将开来,竟然是单钩的钩法。
被阿紫偷袭,掌风将阿紫打出了50米
萧峰和她相距不过【尺许】,说什么也想不到她竟会突施暗算,这根毒针来得甚是劲急,他武功再高,在仓卒之际、咫尺之间要想避去,也已万万不能。他想也不想,右手一扬,一股浑厚雄劲之极的【掌风】劈了出去。
便在此时,阿紫的身躯也被他这一掌推了出去,哼也不哼,身子【平平飞出】,【拍的一声】,摔在【十余丈外】。她身子落下后又在雪地上滑了【数丈】,这才停住。
3人物评价赞曰:萧峰者,人杰也,其人洒脱豪气,有吞吐宇宙之块垒,虽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大义,然慷慨豪迈,世所罕有。为罢兵乱之灾,蹈死不顾,庙堂之冠冕,何足比肩而论也。嗟乎,英雄多情,然独为阿朱,后因奸人恶计,殒阿朱于掌下,心伤神销,乃立誓终生不娶,其情之深也如此。
段誉书生意气,与萧峰斗酒一段,读之豪迈之情顿生。想世间何处可寻此等人物?可与之论杯,可与之畅怀,可与之忘忧,同消万古之闲愁。段誉好福气,虽然情场失意,但却有幸与萧峰这般绝顶人物结为兄弟。萧峰也好眼力,能赏识段誉百无一用书生意气中与生俱来的高贵。萧峰道:“你这人十分真爽,我生平从所未遇。”真即是善,即是美,即是英雄本色。在人性的本质上,两人却是对等。日后还有一个虚竹,也惟其一派本性的纯真,使他们能声气相求,许为知音。包不同自诩为“英气勃勃”,其实比萧峰差了几许,就是比段誉也不用提。观其仆而知其主,包不同如此托大嚣张,目空一切,慕容公子又怎能有大胸襟容纳天下英雄?
萧峰胆大心细,行方智圆,一举手一投足,不怒自威,确为绝品人物境界自高,当然不屑于包不同这样的寻常人物,微微一笑中,就可使寻常人物羞愧得无地自容。当然,包不同不碰钉子是不知道进退的。再加上风波恶一来,两人更是忘乎所以,大打出手。风波恶中五色蝎毒之后,萧峰便欲上前为之吸毒,除大勇猛,大智慧之外,还有大慈悲,真处处让人心服!段誉抢上前,争去此功,他服食过万毒之王莽牯朱蛤,此事自是小菜一碟。萧峰要救人,是恻隐之心;段誉要救人,却是天性纯良。两者一般大仁大义的,但细微处又有所区别。
风波恶和包不同,其实并非那样糟糕,只不过是遇上了萧峰,当然米粒之珠不能争光,只好比将下去。看风波恶只求有架打便心满意足,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境界亦是不俗。包不同吃了大亏,高吟“技不如人兮,脸上无光……”而去,输得也很潇洒,另有一种觉悟。
丐帮倏然起了叛乱,萧峰倏然又消大祸于无形,胆识超人,谁人可比?杏子林叛乱,最能见出萧峰的英雄气概和英雄的无奈。叛乱之起,人人欲杀萧峰而后快,但萧峰天人般的威风凛凛,竟又震慑得众人不敢轻举妄动。这是天才和群众之间常常存在的悲剧关系。群众往往是盲目的,往往易于被煽动而对指引过他们的天才忘恩负义,而天才又往往是孤独的,对群众的愚昧最多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萧峰平息叛乱,却毫无喜悦之意,反而有着说不出的孤寂和失落。他找不到对手,手中的铁拳无从着落,他空有一身英雄气概,却不知使向谁处。敌意像闷浊的空气一样迅速、轻盈、充满恶意和讽刺地纠缠着他,使他感到窒息和乏力,他空洞地挥舞着手,喘着气,不知道应该如何出击。
最高傲的,最不屑于辩解和言辞修饰的豪杰,却不能不痛心地容忍着群众怀疑和怨毒的眼光。看萧峰一件事一件事娓娓道来,以求群众的谅解,英雄的无奈和落寞,已到了自虐和放弃的边缘。对敌人可以像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无情,但对同志呢?英雄的伤心和无奈正在于这里了。萧峰细数背叛他的宋长老的功绩,然后刀光一闪,插入自己肩头,自流鲜血;此后奚长老、陈长老、吴长老等,如法炮制。英雄的心中在泣血,他要让自虐的快感舒缓精神上孤独的隐痛。“萧峰并非一味婆婆妈妈的买好示惠之辈”,这才是他最真实的心声。大英雄岂要去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清白?今日萧峰这样做了,实是有违本心,实是对同门弟子无可奈何的痛心疾首。经过错综复杂的混乱和令人不安的漫长准备,萧峰的悲剧像雪崩一般弥漫着巨大的痛苦爆发了出来,情感激烈的矛盾像脱缰的野马冲刺狂奔,已近于崩溃的极限。萧峰的悲剧是所有英雄千古同之一哭的命定的悲剧。
没有人可以打败他,但他却不能不在冥冥的天意面前束手无策,做困兽之斗。命运和萧峰开了一个太大的玩笑!那些盲目的、愚昧的、没有主见的,易于被煽动的群众,却被事实证明是对的,在俗世的道德准则面前,萧峰反而是错了。他竟是契丹人,是自己一直坚定和义无反顾地仇视的异族中的一员,他自己竟是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同类。那些背叛他的同志、朋友、群众和别有用心之人,并不是在冤枉他,一切都事出有因,他只能放弃,退出是非之地,靠自己超人的意志去进一步求证和忍受。
从智光大师口中所述萧峰之父的故事,读来惊心动魄,既残酷血腥又令人恻然不忍。那又是一个大英雄被命运无情地捉弄,还是没有人能打败他,打败他的只是冥冥之中不可测度的天意。本是要来做和平使者的异族大英雄,被中原武林义士误解。为了民族的利益,带头大哥、汪帮主、智光等众多正派高手,不惜以埋伏、暗算、围攻的手段围剿萧峰之父。虽然萧峰之父也是天人一般的武功绝世,以寡敌众,奋力保护爱妻弱子,当丝毫不会武功的妻子被惨杀之后,萧峰之父万念俱灰,抱着妻儿尸体投崖自杀。当其跃下悬崖之后忽发现儿子并没有死,又奋力将儿子掷上悬崖,其过人的武功,过人的心智,确是万人中难得一选。这样的一个盖世大英雄无端被害,自是能深深打动读者,让人心意难平。一对英雄父子,一般的悲惨命运,致命的危机更加突出其伟大的英雄气概,挑战着人类生活中悲剧所能达到的极限。
冥冥中的天意,无端而起的阴谋,大者是命运的无奈,小者是像康敏这样琐屑的怨毒,因缘凑巧,阴差阳错,萧峰踏上了不归路。萧峰是金大侠所有小说中近乎完美的大英雄。他有着钢铁般坚定的意志,任是天大的挫 ...
折,也绝不灰心和低头,心中既有悬疑,就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然而,无中生有的冤屈和罪名,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加诸在他的身上。
萧峰回去探望养父母,却见到养父母横死在家中,少林僧人力证他即是凶手;去少林见他的受业恩师玄苦大师,又见到玄苦大师惨死,又被小沙弥言之凿凿,硬说他就是凶手。愈是要查真相,真相愈是扑朔迷离。萧峰对阿朱讲他七岁杀人一段,骇人之极。大英雄行事不可以常理测度,萧峰少年时即有奇气,自非常人。
聚贤庄一战,读之可让人热血沸腾,是金大侠小说中经典难忘的场面。论,不谈到此段,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何为真正英雄?
不在其极端的场面、极端的情感冲突,不在其芸芸众生俗不可耐的琐屑的喧哗中,这些都难以将英雄的本色浮雕般塑为永恒。愈是那种孤立无援,那种辽阔的苦寂,那种让人恐惧的既没有回声又没有适当布景的空洞舞台上的绝对孤独,愈是悲剧性地表达出生命最为深刻和本质的绝望。英雄在寒冷的天空无奈和痛苦地飞翔,翅膀上毁灭的火焰燃烧出神圣的火光。苍白的背景,漠然的世俗,平庸的盲目,揭示着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和愚昧所能达到的极限。而英雄的意志却在嗜血的自虐中达到其内在道德上的完满。愈多的流血,愈多的疼痛和愈多的野蛮,自虐般的激情就愈是快意地享受着与命运搏杀的血腥盛宴,英雄精神的航行愈高扬风帆。
明知是死地,明知实力悬殊有去无回,但萧峰慨然而行,挺身赴难。叹众人百般猜疑,怎么也不敢相信为了一个娇怯的少女,萧峰就这么沉着安详地送上门来。愈写众人的机心,愈见萧峰的坦荡;愈写众人的畏缩,愈见萧峰的豪情。萧峰以君子之心度人,众人却以小人之心看他。天才和群众之间的悲剧,千古同之。忽然极紧迫之时,萧峰要讨几碗酒喝。愈是从容,愈见局势之紧张。英雄近酒远色,萧峰俨然有水泊梁山好汉之古意。
金圣叹评论武松为天人,萧峰何尝不是天人。看他有阔处,有毒处,有正处,有良处,有快处,有真处,有捷处,有雅处,有大处,有警处,实是金大侠小说中之第一人。大气磅礴,勇猛刚健,是为阔;七岁杀人,不受冤屈,是为毒;誓不杀一汉人,是为正;义释背叛他的丐帮长老,是为良;出手即重创云中鹤,是为快;英雄有泪亦尽弹,是为真;杏子林快刀斩乱麻平息叛乱,是为捷;激赏段誉书呆子之爽气,是为雅;单刀于聚贤庄应战群雄,是为大;于客店中探得薛神医大撒英雄帖,是为警。萧峰的一身集有郭靖之阔,杨过之狂,张无忌之正,石破天之良,令狐冲之快,周伯通之真,黄药师之捷,陈家洛之雅,洪七公之大,胡斐之警,不作第一人,可乎?
看萧峰有十分酒就有十分精神,大喝一声:“哪一个先来决一死战?”气魄宏大,凛然天神。英雄亦有作困兽之斗的时候,不亦悲乎?看大宋官兵残杀契丹妇孺,汉人狼子歹心耶?胡人狼子歹心耶?胡汉之分,是否有终极的道德意义?汉人是否就代表着善良和正义?胡人是否就代表罪恶和邪恶?萧峰一定要作泾渭分明的选择吗?一定要站在汉人的一边,或是站在胡人的一边?忽然间萧峰发现了自己正是不折不扣、血统纯粹的契丹人,他一时无法正视这种残酷的现实。外在的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强大惯性力量,折磨和捉弄着萧峰纯朴的内心。教育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换了别人,比如郭靖、张无忌,肯定很难转过这个弯。但萧峰是天人,他的身上聚集了英雄一切美好的优点和弱点。萧峰并不钻牛角尖,他很快就解开了这致命的郁结。他豁然开朗,“从今以后,不再以契丹人为耻,也不以大宋为荣”。英雄只是半神,他毕竟还有人性的弱点。英雄的弱点是强大的意志必须有所寄托。仇恨之执着,亦如世间诸般执着,既有化不开时,就有看不透处。急于寻找真相,真相却更遥远。执念既生,心智就有所壅塞,洞察就会缺少清明,由此铸成滔天大祸,追悔莫及。
萧峰的致命弱点,即在此死结上。致命的弱点在适宜的温度和土壤中发芽开花,结出异彩和有毒的悲剧果实。萧峰一定要救活和治好阿紫,他不能让阿朱的悲剧在阿紫身上重演。萧峰日夜操劳照顾着阿紫的病势,他劳累之极,其实也是充实之极,有寄托之极。极度的劳作可以带给人慰藉,有了事情做,就有了逃避的法门,就有了活下去的意义。
萧峰是天人般人物。看他为阿紫买人参,后来金银用完了,不客气地闯进药店伸手就拿,使人想到中铁牛李大哥,“一若天地间之物,任凭天地间之人公用之”,此即是真处。
萧峰的身上,确有诸般水浒好汉的古意,令人回味无穷。萧峰在长白山中打虎一段,又让人想起武松打虎。人是神人,虎是怒虎,萧峰忽然又有武二之凛然威风,此亦是金大侠异样过人之笔墨。萧峰豪杰,倾服女真英雄。萧峰和女真朋友打猎时遇到一队契丹人,交战起来萧峰自是所向披靡,擒得其首脑。后来萧峰见其人颇有英雄豪杰慷慨大气的风度,遂起惺惺相惜之意,平白就要放了那人。那人感激之余,对萧峰甚为佩服,两人就此结为兄弟。萧峰此一善意侠义之举,带给了他意想不到的大际遇。此真所谓好人有好报,行善必有余庆。萧峰义释和结拜的兄弟竟是大辽国契丹皇帝耶律洪基。萧峰这次落叶归根,真正做了契丹人,而且还是官位很大的契丹人,这是命运的讽刺,亦是命运的恩赐。萧峰结交耶律洪基,反倒是耶律洪基的福气。萧峰本不想做官,要带阿紫不辞而去,却见耶律洪基变生肘腋,面临危险,这才留下来为耶律洪基助一臂之力。萧峰自有大丈夫大英雄的豪气,段誉这等书生可与之论交,耶律洪基这等皇帝也一般看待。只认兄弟,不管其他。同甘共苦,而非趋炎附势。这才是正义之所在。挽危澜于既倒,萧峰再次成为耶律洪基的救命恩人。在极危险紧急的情况下,萧峰为大局着想,接受了耶律洪基南院大王的封号。造化弄人,使萧峰从一个誓与契丹为敌保家卫国的汉民英雄,变成了契丹大辽国之中流砥柱。然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只是表象,真正不变的还是萧峰大英雄的那一颗大仁大义、侠骨柔肠的本心。英雄亦是人,谁能不怕死?萧峰坦言自己也有怕死的时候。但英雄的不同,在于能将这怕死之心收起,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是因怕死而逃避,而是有胆有识,有勇有谋,临危不惧,由此生长出浩然磅礴、如长虹贯日般的正气。萧峰道:“我和人斗大都是被迫而为,不得不斗。”说来轻描淡写,其中却有多少的惊心动魄,万千危机。
命运的轻易和无理继续在震动着读者和萧峰。在中原萧峰万般忍耐和克己,处处想要有所作为,却偏偏成为众人的死敌,视之为大奸大恶之徒。而在北国,萧峰避世无为,随遇而安,反无意间立了大功,消弭一场大乱,避免多少人头落地,生灵涂炭,为百姓做了大好事。种瓜得豆,种豆却得瓜,因果颠倒,是非倒置,天意难违。英雄在任何场景中都必然地成为主角,这是英雄的幸运,也是英雄的悲剧。越是逃避,萧峰却越是被更快更猛地推向了前台 ...
。旧的矛盾尚未消解,新的冲突却更激烈和致命地冲刺而来。耶律洪基不仅封以萧峰高官,还指望他领兵南下,进攻中原,萧峰的难题更大了!从表象的道德来说,萧峰既是契丹人,就应是耶律洪基的臣民,就应服从皇帝高贵的意志;但从小在中原长大的萧峰,又怎能做如此之事?违背耶律洪基,从公(皇帝)从私(义兄)的角度,都是不义;带兵进犯中原,残害大汉百姓,却是不仁,萧峰如何处置难题?
萧峰是真英雄大豪杰,嫉恶如仇,又心怀慈悲,对敌人决不妥协,又处处以天下苍生为念。灰衣僧赞其有菩萨心肠,萧峰本就是罗汉转生。耶律洪基跃马立丘,顾盼自豪,正显出萧峰的落寞和心事重重。真正的大英雄大豪杰往往因其自由不拘的性情,而不能适应官场生活。看萧峰每日与辽国臣僚将士为伍,言语性子,都是格格不入,英雄虽居要职,却寂寞异常。萧峰不接受耶律洪基宋王之封号,带辽兵攻打大宋,耶律洪基恶念顿起,全然忘记当年萧峰是如何救他性命。政治官场,多此忘恩负义之徒,任是英雄好汉的纯良本质,也会被权力的毒剂腐蚀扭曲。耶律洪基利用了阿紫对萧峰的痴爱,使萧峰中毒受擒。
英雄的悲剧在人生中最黑暗的深渊的边缘,以一种极地中寒冷而炫目的白光,惊心动魄地升起。激昂的泪水,陨石般从星际急速堕落的隔世般的伤感,使我们变得纯粹和透明,使我们能够勇敢地去承担。宏大壮丽的结局带给我们永恒的回味和感激,英雄在我们的想象中长生不老,永远如一道春日里的阳光,照亮了我们心中的一切沉闷、无聊、灰暗和湿热的情感迷雾。在英雄生活着的这片幻象的壮丽原野上,我们可以自由地呼吸广阔天空中清新和美好的空气,永远使我们的心灵激荡。萧峰完成了他壮美和意味深长的宿命。胡汉之争,胡汉的分别有什么意义,在临死前,萧峰隐约看出了这一点,人道的尊严,人性的自由和平等,才是适宜的答案。
但萧峰的悲剧正是先觉者的悲剧,他接近了真理,却超越不了现实。他没有一个可以去忠实的社会,也没有一帮他可以去指引的群众。
只有解放全人类,最后才能解放自己。这句话是至高无上的真理。当英雄的思想已远远超越他所处的那个社会之时,悲剧就不可避免了,他太孤独了,他找不到同类,他只有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以自己的毁灭来提醒人们的觉悟。
孤独英雄!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中英雄和好汉中间还隔着一种人,“大侠”。
大侠跟好汉的根本分界点这有一个,“大义”。大侠要站在大义一边,做的是要符合大义。这点恰恰是萧峰人物的传奇所在。
大侠和英雄可以说没有什么明确的分界点,全在人心左右。我们评价郭靖常说的就是大侠,仔细分析有人会说民族英雄。而萧峰的评价都是英雄,悲剧英雄,分析这两个人物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2人的区别所在。郭靖,有可为有可不为;萧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乔峰跟郭靖是一路人马,大气磅礴,正义凛然,看他两人的武功路线就知。陈家洛的武功太花巧,什么剑盾蛛索,什么百花错拳;袁承志师门武功正统,但他出奇制胜的是邪味甚浓的“金蛇秘芨”功夫,张无忌的“九阳真经”是正,但得来偶然,乾坤大挪移肯定是“外道”。郭靖乔峰则同是稳扎稳打,以全无花巧但威力无穷的“降龙十八掌”为基础,威猛无匹,刚勇无敌,正气浩然,正恰恰与二人的人物形象相符,不得不佩服金庸大师在人物设计这方面下的苦心。
乔峰的武功来自少林和丐帮,金庸只是一笔带过,甚至描写过招情况,也往往不提招式名称,总之这个人一举手、一投足,皆是无不如意、无不别具威力,能人所不能。金庸说,他故意用这样的手法写乔峰,使他与其他主角不同,任何人都有学艺的经过,独乔峰的武功仿佛是与生俱来,并且任何一套普普通通的武功,只要到了乔峰手中,都可以发挥出惊人的威力。这当然增加了乔峰的神话英雄色彩.
因此萧峰有一股慑人的气魄。金庸特地撰择了“叛乱”这个场合去表现乔峰的领袖权威,因为一个人在这种时候能发挥这样的力量、这样使人信服,正是,他平日建立了极高的威望的证明。
回头看其他金庸男主角,郭靖的领袖地位,到了最后几章才开始冒现,更只是侧写;陈家洛、袁承志、张无忌这些武林盟主帮会舵主,领袖能力不见得怎样高强,只有乔峰帮主是名至实归的领袖人物,讽刺的是,他的领袖天分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时刻,也是他发挥这个天分的最后一次。
乔峰是个怎样的人?离开丐帮之后,他私人感情的一面渐渐冒现,金庸写乔峰回故居探望义父母(他以为是亲生父母)、上少林寺探访师父,一面刻画了乔峰对他们情感之亲厚,另一方面,随着故事发展,乔峰越来越深地陷入阴谋之中,他的冤情越来越难洗脱。
金庸充分利用乔峰处身逆境,去表现他过人之处。他有深厚感情,但不致被感情控制;他有清楚的做事原则,但不为小节所拘束;他豪迈而不失细心;他仁爱但不致婆妈得纠缠不清、轻重倒置。
最合我意之处是,金庸写乔峰是好人,却不是笨人,写他既具深情,亦极度理智。“君子可以欺其方”,但在个性上,乔峰完全没有可以被攻击的弱点,先前男主角的弱点,金庸在乔峰身上一一改正;先前男主角的优点,金庸在乔峰身上一一加强。
乔峰没有弱点,但是命运却偏偏跟他开了个极大的玩笑,原来,愚昧的、冲动的、软弱的、心怀歹意、与他作对的群众竟是对的,乔峰反而是错了。他真的是契丹人,不是汉人。更残酷的是,根据他所信奉的原则,冤枉他杀义父母、杀师、杀害一连串武林义士的人其实没冤枉他,原来这的确是他的罪过,因为这些人是他父亲所杀害的。
乔峰用了无比坚定的意志、用他超人的头脑及武功去找寻真相,为自己洗脱冤情,所得的结果却是,原来罪人正是他自己。
命运安排了乔峰是契丹人,安排了他父母为中原武林人士所杀,又安排了他由中原人士抚养成一代英雄人物,然后命运再利用一个女子的无端怨愤挑起事端,送乔峰踏上找寻真相之路,也就是说,引领他踏上灭亡之路。
但是悲剧不是纯粹命运播弄,而是由命运加上乔峰的个性及他所信奉的道义原则所产生。
乔峰的聪明才智胜过郭靖百倍,但是他的道德规范是跟郭靖一模一样的,就是所谓“正统”的一套:忠于国家民族、仁爱弱小、为亲人报仇。郭靖是汉人,他实践这一套并无疑问,但乔峰忽然发现自己是契丹人,他一生的价值取向便要硬生生地扭转,感情与理性原则之间发生严重的冲突。
乔峰报仇的后果是杀死了最心爱的人,这还可说是命运播弄,但是违背了对大辽国家民族的忠心,他却是明知要违背而违背的,他非死不可,可以说是因为他既不能扼杀自己的感情,也不能冲破他视作当然的正统道德规范,要是能冲破正 ...
统规范,乔峰就不是悲剧英雄,而是智者了。
表面看,乔峰的悲剧是由于他太执意报仇造成,他若不是执意先了却报仇之事才跟阿朱到关外放牧,阿朱就不会让他打死,而乔峰也不至于郁郁寡欢,最后以自杀收场。
但想深一层,这是可能的吗?要是他马上放弃报仇,到关外过着平淡的生活,他就真的会得到了幸福了吗?阿朱自然心满意足,但乔峰会心满意足吗?还是在关外,在风吹草低见牛羊之际,他会为大仇未报而抱憾?
接近篇末,郭靖黄蓉商量如何协助襄阳抗敌,黄蓉说,千军万马,若抗不来,到最后关头他俩仍可乘了汗血宝马脱身。郭靖马上斥责她说,为人要尽忠报国,才不枉父母教养一场,黄蓉叹道:“我原知难免有此一日,罢罢罢,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
难道阿朱不懂么?她当然懂的。当然,郭靖说的是“报国”,乔峰说的是“报仇”,报国与报仇,一公一私,相去千里,但问题的重心其实不是报仇也不是报国,而是入世与出世,在庸俗一些的层次说,就是男子的事业心。
女子常常认为,男子有了她便应心满意足,但这只是痴心幻想,同时,她也忘记了她之所以倾慕他,往往正是倾心于事业为他带来的风采魅力。事业是男子的命脉,因为透过事业,他与社会发生联系,没有事业,他就是个最寂寞的人。
命运催促乔峰踏上灭亡,但偏偏又给他一个得救的机会,就是阿朱,阿朱不过是个美丽的顽皮女郎,与乔峰相识,又全属意外,乔峰甘冒大险救她性命,不过是激于义愤,不是对这小姑娘有什么深刻印象,但是他救了阿朱,却使阿朱对他的英雄气概感激倾慕,不辞万里,在雁门关相候,于是乔峰在众叛亲离之时,得了一个患难之交。从这时起,乔峰一直没有把阿朱作小丫头看待。
世界叛离了乔峰,阿朱还给他一个新世界,就是关外驰猎放牧的二人生活,要是乔峰能接受,他就得救了。或者,要是这一刻停顿,上天让乔峰预见未来的惨祸,他就明白这是他唯一的得救机会,但是毕竟这一刻没有停下来,乔峰只知道他若解不开“报仇”这个结,他便无法安心地从此过着平静的日子,于是,这一刻过去了,他的机会也完了,幸福跟他擦身飞去。
是一部“佛”味很浓的小说,大概金庸有意宣扬佛教的慈悲主张,乔峰的仇恨心若得到化解,他仍可以有机会得到幸福,可惜智光大师以死相谏,萧远山与慕容博一同皈依佛法,但乔峰在那时刻,却是没可能接受智光的劝谏,与其说这是机会,毋宁说是命运更无情的玩弄。
要是过分强调乔峰的仇恨心,那么乔峰与阿朱的故事就不是令天下有**同声一哭的悲剧,而是警世的故事了。但乔峰报仇,并不是一种突然而来的原始嗜血,报仇根本是英雄典型的一部分。英雄本质使乔峰奇峰突出:光芒万丈,但英雄本质,也使他自取灭亡。
乔峰与阿朱的爱情,是金庸小说之中最感人的爱情,爱上乔峰,使阿朱变成一个成熟的可敬可叹的女子,而乔峰对阿朱的海样深情、失去她的悲怆,也使他更为令人倾倒。乔峰把郭靖的传统英雄大侠发展到极限,同时宣布了这个英雄典型的末路。乔峰的限制,也就是这个典型的限制,在于他不能脱离世俗社会的价值观念。在里,金庸已经提出了一些质疑:胡汉之分真是正邪善恶敌友之间的划分么?汉人一定得站在汉族的一边。契丹人忠于契丹就一定对么?
金庸没有问得很认真,而的答案亦相当简单明白:种族之争、私人仇怨,都应该在博爱的精神之中化解,佛家视一切为虚幻,或不是常人可以接受,但是仁爱宽恕及爱好和平的精神却容易接受得多。
名人点评
金庸:我喜欢令狐冲、喜欢段誉,敬重萧峰。
孔庆东:“我最敬仰的人是萧峰,顶天立地,担当天下,为民族和平可以气壮山河的一死”“萧峰可以说是人类武侠文学史上第一英雄,他是为和平而死,一个人把第一大帮丐帮整治得红红火火,换到现在,萧峰就像上市大公司成功的ceo,偶尔还作为人大代表去北京开个会什么的。”
周志强:在一文中说萧峰是个“完美的英雄”,他“重视责任和社会规范”,“以天下为己任”。
严家炎:“果断而又稳重,宽厚却有原则,豪迈而不失细心,刚毅又内蕴深沉的感情,令读者真正信服。”
倪匡:“若论意气之豪迈,行事之光明,胸襟之开阔,惟有乔峰(按:中萧峰在未知身世之前叫乔峰)。
孟非:“金庸先生笔下几乎没有缺点的英雄,萧峰是唯一一个。”
看无尽武魂传承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今天的更新在十二点之前应该可以上传。
容貌:浓眉大眼,高鼻阔口,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身形魁伟,手长脚长,冷电般的双眼,眉目间不怒自威.
英气勃勃,神情豪迈,英姿飒爽,神威凛凛,豪迈慷慨,随和亲厚,性子刚烈,胆略过人,豪气逼人,粗中有细,专一情长。
豪爽却不粗鲁、果敢却不莽撞、忠义却不愚腐、干练却不世故。
形象:浓眉大眼,高鼻阔口,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身形魁伟,手长脚长,冷电般的双眼,眉目间不怒自威。
气质:英气勃勃,神情豪迈,英姿飒爽,神威凛凛,豪迈慷慨,随和亲厚,性子刚烈,胆略过人,豪气逼人,粗中有细,专一情长。
性格:豪爽却不粗鲁;果敢却不莽撞;忠义却不愚腐;干练却不世故。
人物生平
萧峰于九月重阳节左右出生,生父是萧远山,萧姓为契丹后族(太后萧氏一族),乃是契丹贵族。后由乔三槐收养,在中原一直名为乔峰(此事自己却不知晓)。他曾任江湖第一大帮丐帮帮主,后因身世揭秘被迫退位,之后在辽国被封为南院大王。他有一个妻子阿朱,并有义弟虚竹、段誉,义兄耶律洪基。他为人豪迈洒脱,正直不阿,其高尚的道德境界,中原塞北等众多武林人士皆是自愧不及。叶子认为,在天龙八部一书中,乔峰绝对值得称得上天下第一好男儿。
萧峰自幼聪明伶利,武艺超群;江湖上与姑苏慕容复齐名,「北乔峰南慕容」只要是武林人士尽皆朗朗上口,且真实实力远超慕容复。
七岁时,乔峰就曾显露修罗嗜杀的本性,在受委屈无处可申时,他选择了自力救济,狙杀了势利的大夫,以平息其心中的怒火。武艺师从少林寺玄苦大师,后加入丐帮,丐帮第五代帮主汪剑通因为深知乔峰是契丹后裔,所以十分提防,并给予乔峰三大难题、七大功劳。後来乔峰立下很多汗马功劳,仁义兼备,并于那一年泰山大会连创九名强敌,为丐帮解困,被汪剑通推选为新帮主,期间掌管丐帮八年,一直率领丐帮抗击契丹,其间吒叱风云,是领导武林群雄的泰山北斗。他常年在中国北方活动,以帮助北宋抗击外敌为己任,表现出许多非凡的气概和事迹,是极其高大的英雄形象。
武学
萧峰的武学修为有丐帮镇帮之宝“降龙十八掌”(后金庸在新编版里改为降龙廿八掌,经萧峰删减后为十八掌传于二弟虚竹,连同打狗棒法代传后代帮主,本书就称降龙十八掌,以免麻烦。);打狗棒法;擒龙功(此功并非少林七十二绝技,仅同名耳,少林俗家弟子限授一门绝技,玄苦传了降魔掌);降魔掌(七十二绝技之一,为阴柔掌力);龙爪手(此功夫具体有些招数和少林绝技龙爪手一样,怀疑是少林绝技);太祖长拳;排云双掌(曾用来击杀老虎,本书中传授给了全冠清。)各种兵器功夫等。
萧峰武功远不止这些,金庸先生在描写萧峰时,很少提及他的武功,但事实上萧峰并不如慕容复所说只精通一家武学,萧峰跟随玄苦大师学习十年,远不止这几门武功,而且汪剑通不可能只教他两门绝技。
他天生异禀,实是学武的奇才,受业师父玄苦大师和汪帮主武功已然甚高,萧峰却青出于蓝,更远远胜过了两位师父,任何一招平平无奇的招数到了他手中,自然而然发出巨大无比的威力。熟识他的人都说这等武学天赋实是与生俱来,非靠传授与苦学所能获致。萧峰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觉什么招数一学即会,一会即精,临敌之际,自然而然有诸般巧妙变化。但除了武功之外,读书、手艺等等都只平平而已,也与常人无异。他生平罕逢敌手,许多强敌内力比他深厚,招数比他巧妙,但一到交手,总是在最要紧的关头,以一招半式之差而败了下来,而且输得心服口服,自知终究无可匹敌,从来没人再去找他寻仇雪耻。
护阿朱,聚贤庄力战群雄
乔峰几步冲到厅口,右足跨出了门槛,忽听得一个苍老的声音惨然道:“先杀这丫头,再报大仇!”正是铁面判官单正。他大儿子单伯山应道:“是!”举刀向阿朱头顶劈落。
乔峰惊愕之下,【不及细想,左手圆盾脱手,盘旋飞出,去势凌厉之极】。七八从此人齐声叫道:“小心!”单伯山急忙举刀格挡,但乔峰这一掷的劲力何等刚猛,圆盾的边缘又锋锐无比,喀喇一声,将单伯山【连人带刀的铡为两】截。圆盾余势不衰,擦的一声,又【斩断了】大厅的一根柱子。屋顶瓦片泥沙纷纷跃落。
单正和他余下的三个儿子悲愤狂叫,但在乔峰的凛凛神威之前,竟不敢向他攻击,连同其余六七人,都是向阿朱扑去。
乔峰骂道:“好不要脸!”呼呼呼呼连出四掌,将一干人都震退了,抢上前去,左臂抱起阿朱,以圆盾护住了她。
阿朱低声道:“乔大爷,我不成啦,你别理我,快……快自己去吧!”
乔峰眼见群雄不讲公道,竟群相欺侮阿朱这奄奄一息的弱女子,激发了高傲倔强之气,大声说道:“事到如今,他们也决不容你活了,咱们死在一起便是。”右手翻出,夺出了一柄长剑,刺削斩劈,向外冲去。他左手抱了阿朱,行动固然不便,又少了一只手使用,局面更是不利之极,但他早将生死置之度外,长剑狂舞乱劈,只跨出两步,只觉后心一痛,已被人一刀砍中
掌退丁春秋,救阿紫
萧峰心下又是痛惜,又是愤怒,当即大步迈出,左手一划,右手呼的一掌,便向丁春秋击去,正是降龙十八掌的一招“亢龙有悔”,他出掌之时,与丁春秋相距尚有【十五六丈】,但说到便到,力自掌生之际,两人相距已不过七八丈【这才是乔峰真实的轻功水平,保底一秒钟七八丈】。天下武术之中,任你掌力再强,也决无一掌可击到五丈以外的。丁春秋素闻“北乔峰,南慕容”的大名,对他决无半点【小觑之心】,然见他在【十五六丈】之外出掌,万料不到此掌是针对自己而发。殊不料萧峰一掌既出,身子已抢到离他【三四丈处】,又是一招“亢龙有悔”,后掌推前掌,双掌力道并在一起,排山倒海的压将过来。只一瞬之间,丁春秋便觉【气息窒滞】,对方掌力竟如怒潮狂涌,势不可当,又如是【一堵无形的高墙】,向自己身前疾冲。他大惊之下,哪里还有余裕筹思对策,但知若是单掌出迎,【势必断臂腕折】,说不定【全身筋骨尽碎】,【百忙中】(这点要看看)将阿紫向前急抛,双掌连画三个半圆护住身前,同时足尖着力,飘身后退。萧峰跟着又是一招“亢龙有悔”,前招掌力未消,次招掌力又至。丁春秋不敢正面直撄其锋,右掌斜斜挥出,与萧峰掌力的偏势一触,但觉右臂酸麻,胸中气息登时沉浊,当即乘势纵出三丈之外,唯恐敌人又 ...
再追击,竖掌当胸,暗暗将毒气凝到掌上。萧峰轻伸猿臂,将从半空中堕下的阿紫接住,随手解开了她的穴道。
掌风击弯空中飞速运行的判官笔,震麻慕容复
段誉侧头观看萧峰和游坦之二人,心神略分,六脉神剑中立时出现破绽。慕容复机灵无比,左手一挥,一枝判官笔势挟劲风,向段誉当胸射到,眼见便要穿胸而过。段誉见判官笔来势惊人,不由得慌了手脚,急叫:“大哥,不好了!”萧峰一招“见龙在田”,从旁拍击过去,判官笔为【掌风】所激,【笔腰竟尔弯曲】,【从段誉脑后绕了个弯】,【向慕容复射了回去】。慕容复举起右手单笔,砸开射来的判官笔,当的一声,双笔相交,只震得【右臂发麻】,不等那弯曲了的判官笔落地,左手一抄,已然抓住,使将开来,竟然是单钩的钩法。
被阿紫偷袭,掌风将阿紫打出了50米
萧峰和她相距不过【尺许】,说什么也想不到她竟会突施暗算,这根毒针来得甚是劲急,他武功再高,在仓卒之际、咫尺之间要想避去,也已万万不能。他想也不想,右手一扬,一股浑厚雄劲之极的【掌风】劈了出去。
便在此时,阿紫的身躯也被他这一掌推了出去,哼也不哼,身子【平平飞出】,【拍的一声】,摔在【十余丈外】。她身子落下后又在雪地上滑了【数丈】,这才停住。
3人物评价赞曰:萧峰者,人杰也,其人洒脱豪气,有吞吐宇宙之块垒,虽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大义,然慷慨豪迈,世所罕有。为罢兵乱之灾,蹈死不顾,庙堂之冠冕,何足比肩而论也。嗟乎,英雄多情,然独为阿朱,后因奸人恶计,殒阿朱于掌下,心伤神销,乃立誓终生不娶,其情之深也如此。
段誉书生意气,与萧峰斗酒一段,读之豪迈之情顿生。想世间何处可寻此等人物?可与之论杯,可与之畅怀,可与之忘忧,同消万古之闲愁。段誉好福气,虽然情场失意,但却有幸与萧峰这般绝顶人物结为兄弟。萧峰也好眼力,能赏识段誉百无一用书生意气中与生俱来的高贵。萧峰道:“你这人十分真爽,我生平从所未遇。”真即是善,即是美,即是英雄本色。在人性的本质上,两人却是对等。日后还有一个虚竹,也惟其一派本性的纯真,使他们能声气相求,许为知音。包不同自诩为“英气勃勃”,其实比萧峰差了几许,就是比段誉也不用提。观其仆而知其主,包不同如此托大嚣张,目空一切,慕容公子又怎能有大胸襟容纳天下英雄?
萧峰胆大心细,行方智圆,一举手一投足,不怒自威,确为绝品人物境界自高,当然不屑于包不同这样的寻常人物,微微一笑中,就可使寻常人物羞愧得无地自容。当然,包不同不碰钉子是不知道进退的。再加上风波恶一来,两人更是忘乎所以,大打出手。风波恶中五色蝎毒之后,萧峰便欲上前为之吸毒,除大勇猛,大智慧之外,还有大慈悲,真处处让人心服!段誉抢上前,争去此功,他服食过万毒之王莽牯朱蛤,此事自是小菜一碟。萧峰要救人,是恻隐之心;段誉要救人,却是天性纯良。两者一般大仁大义的,但细微处又有所区别。
风波恶和包不同,其实并非那样糟糕,只不过是遇上了萧峰,当然米粒之珠不能争光,只好比将下去。看风波恶只求有架打便心满意足,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境界亦是不俗。包不同吃了大亏,高吟“技不如人兮,脸上无光……”而去,输得也很潇洒,另有一种觉悟。
丐帮倏然起了叛乱,萧峰倏然又消大祸于无形,胆识超人,谁人可比?杏子林叛乱,最能见出萧峰的英雄气概和英雄的无奈。叛乱之起,人人欲杀萧峰而后快,但萧峰天人般的威风凛凛,竟又震慑得众人不敢轻举妄动。这是天才和群众之间常常存在的悲剧关系。群众往往是盲目的,往往易于被煽动而对指引过他们的天才忘恩负义,而天才又往往是孤独的,对群众的愚昧最多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萧峰平息叛乱,却毫无喜悦之意,反而有着说不出的孤寂和失落。他找不到对手,手中的铁拳无从着落,他空有一身英雄气概,却不知使向谁处。敌意像闷浊的空气一样迅速、轻盈、充满恶意和讽刺地纠缠着他,使他感到窒息和乏力,他空洞地挥舞着手,喘着气,不知道应该如何出击。
最高傲的,最不屑于辩解和言辞修饰的豪杰,却不能不痛心地容忍着群众怀疑和怨毒的眼光。看萧峰一件事一件事娓娓道来,以求群众的谅解,英雄的无奈和落寞,已到了自虐和放弃的边缘。对敌人可以像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无情,但对同志呢?英雄的伤心和无奈正在于这里了。萧峰细数背叛他的宋长老的功绩,然后刀光一闪,插入自己肩头,自流鲜血;此后奚长老、陈长老、吴长老等,如法炮制。英雄的心中在泣血,他要让自虐的快感舒缓精神上孤独的隐痛。“萧峰并非一味婆婆妈妈的买好示惠之辈”,这才是他最真实的心声。大英雄岂要去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清白?今日萧峰这样做了,实是有违本心,实是对同门弟子无可奈何的痛心疾首。经过错综复杂的混乱和令人不安的漫长准备,萧峰的悲剧像雪崩一般弥漫着巨大的痛苦爆发了出来,情感激烈的矛盾像脱缰的野马冲刺狂奔,已近于崩溃的极限。萧峰的悲剧是所有英雄千古同之一哭的命定的悲剧。
没有人可以打败他,但他却不能不在冥冥的天意面前束手无策,做困兽之斗。命运和萧峰开了一个太大的玩笑!那些盲目的、愚昧的、没有主见的,易于被煽动的群众,却被事实证明是对的,在俗世的道德准则面前,萧峰反而是错了。他竟是契丹人,是自己一直坚定和义无反顾地仇视的异族中的一员,他自己竟是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同类。那些背叛他的同志、朋友、群众和别有用心之人,并不是在冤枉他,一切都事出有因,他只能放弃,退出是非之地,靠自己超人的意志去进一步求证和忍受。
从智光大师口中所述萧峰之父的故事,读来惊心动魄,既残酷血腥又令人恻然不忍。那又是一个大英雄被命运无情地捉弄,还是没有人能打败他,打败他的只是冥冥之中不可测度的天意。本是要来做和平使者的异族大英雄,被中原武林义士误解。为了民族的利益,带头大哥、汪帮主、智光等众多正派高手,不惜以埋伏、暗算、围攻的手段围剿萧峰之父。虽然萧峰之父也是天人一般的武功绝世,以寡敌众,奋力保护爱妻弱子,当丝毫不会武功的妻子被惨杀之后,萧峰之父万念俱灰,抱着妻儿尸体投崖自杀。当其跃下悬崖之后忽发现儿子并没有死,又奋力将儿子掷上悬崖,其过人的武功,过人的心智,确是万人中难得一选。这样的一个盖世大英雄无端被害,自是能深深打动读者,让人心意难平。一对英雄父子,一般的悲惨命运,致命的危机更加突出其伟大的英雄气概,挑战着人类生活中悲剧所能达到的极限。
冥冥中的天意,无端而起的阴谋,大者是命运的无奈,小者是像康敏这样琐屑的怨毒,因缘凑巧,阴差阳错,萧峰踏上了不归路。萧峰是金大侠所有小说中近乎完美的大英雄。他有着钢铁般坚定的意志,任是天大的挫 ...
折,也绝不灰心和低头,心中既有悬疑,就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然而,无中生有的冤屈和罪名,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加诸在他的身上。
萧峰回去探望养父母,却见到养父母横死在家中,少林僧人力证他即是凶手;去少林见他的受业恩师玄苦大师,又见到玄苦大师惨死,又被小沙弥言之凿凿,硬说他就是凶手。愈是要查真相,真相愈是扑朔迷离。萧峰对阿朱讲他七岁杀人一段,骇人之极。大英雄行事不可以常理测度,萧峰少年时即有奇气,自非常人。
聚贤庄一战,读之可让人热血沸腾,是金大侠小说中经典难忘的场面。论,不谈到此段,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何为真正英雄?
不在其极端的场面、极端的情感冲突,不在其芸芸众生俗不可耐的琐屑的喧哗中,这些都难以将英雄的本色浮雕般塑为永恒。愈是那种孤立无援,那种辽阔的苦寂,那种让人恐惧的既没有回声又没有适当布景的空洞舞台上的绝对孤独,愈是悲剧性地表达出生命最为深刻和本质的绝望。英雄在寒冷的天空无奈和痛苦地飞翔,翅膀上毁灭的火焰燃烧出神圣的火光。苍白的背景,漠然的世俗,平庸的盲目,揭示着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和愚昧所能达到的极限。而英雄的意志却在嗜血的自虐中达到其内在道德上的完满。愈多的流血,愈多的疼痛和愈多的野蛮,自虐般的激情就愈是快意地享受着与命运搏杀的血腥盛宴,英雄精神的航行愈高扬风帆。
明知是死地,明知实力悬殊有去无回,但萧峰慨然而行,挺身赴难。叹众人百般猜疑,怎么也不敢相信为了一个娇怯的少女,萧峰就这么沉着安详地送上门来。愈写众人的机心,愈见萧峰的坦荡;愈写众人的畏缩,愈见萧峰的豪情。萧峰以君子之心度人,众人却以小人之心看他。天才和群众之间的悲剧,千古同之。忽然极紧迫之时,萧峰要讨几碗酒喝。愈是从容,愈见局势之紧张。英雄近酒远色,萧峰俨然有水泊梁山好汉之古意。
金圣叹评论武松为天人,萧峰何尝不是天人。看他有阔处,有毒处,有正处,有良处,有快处,有真处,有捷处,有雅处,有大处,有警处,实是金大侠小说中之第一人。大气磅礴,勇猛刚健,是为阔;七岁杀人,不受冤屈,是为毒;誓不杀一汉人,是为正;义释背叛他的丐帮长老,是为良;出手即重创云中鹤,是为快;英雄有泪亦尽弹,是为真;杏子林快刀斩乱麻平息叛乱,是为捷;激赏段誉书呆子之爽气,是为雅;单刀于聚贤庄应战群雄,是为大;于客店中探得薛神医大撒英雄帖,是为警。萧峰的一身集有郭靖之阔,杨过之狂,张无忌之正,石破天之良,令狐冲之快,周伯通之真,黄药师之捷,陈家洛之雅,洪七公之大,胡斐之警,不作第一人,可乎?
看萧峰有十分酒就有十分精神,大喝一声:“哪一个先来决一死战?”气魄宏大,凛然天神。英雄亦有作困兽之斗的时候,不亦悲乎?看大宋官兵残杀契丹妇孺,汉人狼子歹心耶?胡人狼子歹心耶?胡汉之分,是否有终极的道德意义?汉人是否就代表着善良和正义?胡人是否就代表罪恶和邪恶?萧峰一定要作泾渭分明的选择吗?一定要站在汉人的一边,或是站在胡人的一边?忽然间萧峰发现了自己正是不折不扣、血统纯粹的契丹人,他一时无法正视这种残酷的现实。外在的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强大惯性力量,折磨和捉弄着萧峰纯朴的内心。教育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换了别人,比如郭靖、张无忌,肯定很难转过这个弯。但萧峰是天人,他的身上聚集了英雄一切美好的优点和弱点。萧峰并不钻牛角尖,他很快就解开了这致命的郁结。他豁然开朗,“从今以后,不再以契丹人为耻,也不以大宋为荣”。英雄只是半神,他毕竟还有人性的弱点。英雄的弱点是强大的意志必须有所寄托。仇恨之执着,亦如世间诸般执着,既有化不开时,就有看不透处。急于寻找真相,真相却更遥远。执念既生,心智就有所壅塞,洞察就会缺少清明,由此铸成滔天大祸,追悔莫及。
萧峰的致命弱点,即在此死结上。致命的弱点在适宜的温度和土壤中发芽开花,结出异彩和有毒的悲剧果实。萧峰一定要救活和治好阿紫,他不能让阿朱的悲剧在阿紫身上重演。萧峰日夜操劳照顾着阿紫的病势,他劳累之极,其实也是充实之极,有寄托之极。极度的劳作可以带给人慰藉,有了事情做,就有了逃避的法门,就有了活下去的意义。
萧峰是天人般人物。看他为阿紫买人参,后来金银用完了,不客气地闯进药店伸手就拿,使人想到中铁牛李大哥,“一若天地间之物,任凭天地间之人公用之”,此即是真处。
萧峰的身上,确有诸般水浒好汉的古意,令人回味无穷。萧峰在长白山中打虎一段,又让人想起武松打虎。人是神人,虎是怒虎,萧峰忽然又有武二之凛然威风,此亦是金大侠异样过人之笔墨。萧峰豪杰,倾服女真英雄。萧峰和女真朋友打猎时遇到一队契丹人,交战起来萧峰自是所向披靡,擒得其首脑。后来萧峰见其人颇有英雄豪杰慷慨大气的风度,遂起惺惺相惜之意,平白就要放了那人。那人感激之余,对萧峰甚为佩服,两人就此结为兄弟。萧峰此一善意侠义之举,带给了他意想不到的大际遇。此真所谓好人有好报,行善必有余庆。萧峰义释和结拜的兄弟竟是大辽国契丹皇帝耶律洪基。萧峰这次落叶归根,真正做了契丹人,而且还是官位很大的契丹人,这是命运的讽刺,亦是命运的恩赐。萧峰结交耶律洪基,反倒是耶律洪基的福气。萧峰本不想做官,要带阿紫不辞而去,却见耶律洪基变生肘腋,面临危险,这才留下来为耶律洪基助一臂之力。萧峰自有大丈夫大英雄的豪气,段誉这等书生可与之论交,耶律洪基这等皇帝也一般看待。只认兄弟,不管其他。同甘共苦,而非趋炎附势。这才是正义之所在。挽危澜于既倒,萧峰再次成为耶律洪基的救命恩人。在极危险紧急的情况下,萧峰为大局着想,接受了耶律洪基南院大王的封号。造化弄人,使萧峰从一个誓与契丹为敌保家卫国的汉民英雄,变成了契丹大辽国之中流砥柱。然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只是表象,真正不变的还是萧峰大英雄的那一颗大仁大义、侠骨柔肠的本心。英雄亦是人,谁能不怕死?萧峰坦言自己也有怕死的时候。但英雄的不同,在于能将这怕死之心收起,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是因怕死而逃避,而是有胆有识,有勇有谋,临危不惧,由此生长出浩然磅礴、如长虹贯日般的正气。萧峰道:“我和人斗大都是被迫而为,不得不斗。”说来轻描淡写,其中却有多少的惊心动魄,万千危机。
命运的轻易和无理继续在震动着读者和萧峰。在中原萧峰万般忍耐和克己,处处想要有所作为,却偏偏成为众人的死敌,视之为大奸大恶之徒。而在北国,萧峰避世无为,随遇而安,反无意间立了大功,消弭一场大乱,避免多少人头落地,生灵涂炭,为百姓做了大好事。种瓜得豆,种豆却得瓜,因果颠倒,是非倒置,天意难违。英雄在任何场景中都必然地成为主角,这是英雄的幸运,也是英雄的悲剧。越是逃避,萧峰却越是被更快更猛地推向了前台 ...
。旧的矛盾尚未消解,新的冲突却更激烈和致命地冲刺而来。耶律洪基不仅封以萧峰高官,还指望他领兵南下,进攻中原,萧峰的难题更大了!从表象的道德来说,萧峰既是契丹人,就应是耶律洪基的臣民,就应服从皇帝高贵的意志;但从小在中原长大的萧峰,又怎能做如此之事?违背耶律洪基,从公(皇帝)从私(义兄)的角度,都是不义;带兵进犯中原,残害大汉百姓,却是不仁,萧峰如何处置难题?
萧峰是真英雄大豪杰,嫉恶如仇,又心怀慈悲,对敌人决不妥协,又处处以天下苍生为念。灰衣僧赞其有菩萨心肠,萧峰本就是罗汉转生。耶律洪基跃马立丘,顾盼自豪,正显出萧峰的落寞和心事重重。真正的大英雄大豪杰往往因其自由不拘的性情,而不能适应官场生活。看萧峰每日与辽国臣僚将士为伍,言语性子,都是格格不入,英雄虽居要职,却寂寞异常。萧峰不接受耶律洪基宋王之封号,带辽兵攻打大宋,耶律洪基恶念顿起,全然忘记当年萧峰是如何救他性命。政治官场,多此忘恩负义之徒,任是英雄好汉的纯良本质,也会被权力的毒剂腐蚀扭曲。耶律洪基利用了阿紫对萧峰的痴爱,使萧峰中毒受擒。
英雄的悲剧在人生中最黑暗的深渊的边缘,以一种极地中寒冷而炫目的白光,惊心动魄地升起。激昂的泪水,陨石般从星际急速堕落的隔世般的伤感,使我们变得纯粹和透明,使我们能够勇敢地去承担。宏大壮丽的结局带给我们永恒的回味和感激,英雄在我们的想象中长生不老,永远如一道春日里的阳光,照亮了我们心中的一切沉闷、无聊、灰暗和湿热的情感迷雾。在英雄生活着的这片幻象的壮丽原野上,我们可以自由地呼吸广阔天空中清新和美好的空气,永远使我们的心灵激荡。萧峰完成了他壮美和意味深长的宿命。胡汉之争,胡汉的分别有什么意义,在临死前,萧峰隐约看出了这一点,人道的尊严,人性的自由和平等,才是适宜的答案。
但萧峰的悲剧正是先觉者的悲剧,他接近了真理,却超越不了现实。他没有一个可以去忠实的社会,也没有一帮他可以去指引的群众。
只有解放全人类,最后才能解放自己。这句话是至高无上的真理。当英雄的思想已远远超越他所处的那个社会之时,悲剧就不可避免了,他太孤独了,他找不到同类,他只有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以自己的毁灭来提醒人们的觉悟。
孤独英雄!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中英雄和好汉中间还隔着一种人,“大侠”。
大侠跟好汉的根本分界点这有一个,“大义”。大侠要站在大义一边,做的是要符合大义。这点恰恰是萧峰人物的传奇所在。
大侠和英雄可以说没有什么明确的分界点,全在人心左右。我们评价郭靖常说的就是大侠,仔细分析有人会说民族英雄。而萧峰的评价都是英雄,悲剧英雄,分析这两个人物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2人的区别所在。郭靖,有可为有可不为;萧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乔峰跟郭靖是一路人马,大气磅礴,正义凛然,看他两人的武功路线就知。陈家洛的武功太花巧,什么剑盾蛛索,什么百花错拳;袁承志师门武功正统,但他出奇制胜的是邪味甚浓的“金蛇秘芨”功夫,张无忌的“九阳真经”是正,但得来偶然,乾坤大挪移肯定是“外道”。郭靖乔峰则同是稳扎稳打,以全无花巧但威力无穷的“降龙十八掌”为基础,威猛无匹,刚勇无敌,正气浩然,正恰恰与二人的人物形象相符,不得不佩服金庸大师在人物设计这方面下的苦心。
乔峰的武功来自少林和丐帮,金庸只是一笔带过,甚至描写过招情况,也往往不提招式名称,总之这个人一举手、一投足,皆是无不如意、无不别具威力,能人所不能。金庸说,他故意用这样的手法写乔峰,使他与其他主角不同,任何人都有学艺的经过,独乔峰的武功仿佛是与生俱来,并且任何一套普普通通的武功,只要到了乔峰手中,都可以发挥出惊人的威力。这当然增加了乔峰的神话英雄色彩.
因此萧峰有一股慑人的气魄。金庸特地撰择了“叛乱”这个场合去表现乔峰的领袖权威,因为一个人在这种时候能发挥这样的力量、这样使人信服,正是,他平日建立了极高的威望的证明。
回头看其他金庸男主角,郭靖的领袖地位,到了最后几章才开始冒现,更只是侧写;陈家洛、袁承志、张无忌这些武林盟主帮会舵主,领袖能力不见得怎样高强,只有乔峰帮主是名至实归的领袖人物,讽刺的是,他的领袖天分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时刻,也是他发挥这个天分的最后一次。
乔峰是个怎样的人?离开丐帮之后,他私人感情的一面渐渐冒现,金庸写乔峰回故居探望义父母(他以为是亲生父母)、上少林寺探访师父,一面刻画了乔峰对他们情感之亲厚,另一方面,随着故事发展,乔峰越来越深地陷入阴谋之中,他的冤情越来越难洗脱。
金庸充分利用乔峰处身逆境,去表现他过人之处。他有深厚感情,但不致被感情控制;他有清楚的做事原则,但不为小节所拘束;他豪迈而不失细心;他仁爱但不致婆妈得纠缠不清、轻重倒置。
最合我意之处是,金庸写乔峰是好人,却不是笨人,写他既具深情,亦极度理智。“君子可以欺其方”,但在个性上,乔峰完全没有可以被攻击的弱点,先前男主角的弱点,金庸在乔峰身上一一改正;先前男主角的优点,金庸在乔峰身上一一加强。
乔峰没有弱点,但是命运却偏偏跟他开了个极大的玩笑,原来,愚昧的、冲动的、软弱的、心怀歹意、与他作对的群众竟是对的,乔峰反而是错了。他真的是契丹人,不是汉人。更残酷的是,根据他所信奉的原则,冤枉他杀义父母、杀师、杀害一连串武林义士的人其实没冤枉他,原来这的确是他的罪过,因为这些人是他父亲所杀害的。
乔峰用了无比坚定的意志、用他超人的头脑及武功去找寻真相,为自己洗脱冤情,所得的结果却是,原来罪人正是他自己。
命运安排了乔峰是契丹人,安排了他父母为中原武林人士所杀,又安排了他由中原人士抚养成一代英雄人物,然后命运再利用一个女子的无端怨愤挑起事端,送乔峰踏上找寻真相之路,也就是说,引领他踏上灭亡之路。
但是悲剧不是纯粹命运播弄,而是由命运加上乔峰的个性及他所信奉的道义原则所产生。
乔峰的聪明才智胜过郭靖百倍,但是他的道德规范是跟郭靖一模一样的,就是所谓“正统”的一套:忠于国家民族、仁爱弱小、为亲人报仇。郭靖是汉人,他实践这一套并无疑问,但乔峰忽然发现自己是契丹人,他一生的价值取向便要硬生生地扭转,感情与理性原则之间发生严重的冲突。
乔峰报仇的后果是杀死了最心爱的人,这还可说是命运播弄,但是违背了对大辽国家民族的忠心,他却是明知要违背而违背的,他非死不可,可以说是因为他既不能扼杀自己的感情,也不能冲破他视作当然的正统道德规范,要是能冲破正 ...
统规范,乔峰就不是悲剧英雄,而是智者了。
表面看,乔峰的悲剧是由于他太执意报仇造成,他若不是执意先了却报仇之事才跟阿朱到关外放牧,阿朱就不会让他打死,而乔峰也不至于郁郁寡欢,最后以自杀收场。
但想深一层,这是可能的吗?要是他马上放弃报仇,到关外过着平淡的生活,他就真的会得到了幸福了吗?阿朱自然心满意足,但乔峰会心满意足吗?还是在关外,在风吹草低见牛羊之际,他会为大仇未报而抱憾?
接近篇末,郭靖黄蓉商量如何协助襄阳抗敌,黄蓉说,千军万马,若抗不来,到最后关头他俩仍可乘了汗血宝马脱身。郭靖马上斥责她说,为人要尽忠报国,才不枉父母教养一场,黄蓉叹道:“我原知难免有此一日,罢罢罢,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
难道阿朱不懂么?她当然懂的。当然,郭靖说的是“报国”,乔峰说的是“报仇”,报国与报仇,一公一私,相去千里,但问题的重心其实不是报仇也不是报国,而是入世与出世,在庸俗一些的层次说,就是男子的事业心。
女子常常认为,男子有了她便应心满意足,但这只是痴心幻想,同时,她也忘记了她之所以倾慕他,往往正是倾心于事业为他带来的风采魅力。事业是男子的命脉,因为透过事业,他与社会发生联系,没有事业,他就是个最寂寞的人。
命运催促乔峰踏上灭亡,但偏偏又给他一个得救的机会,就是阿朱,阿朱不过是个美丽的顽皮女郎,与乔峰相识,又全属意外,乔峰甘冒大险救她性命,不过是激于义愤,不是对这小姑娘有什么深刻印象,但是他救了阿朱,却使阿朱对他的英雄气概感激倾慕,不辞万里,在雁门关相候,于是乔峰在众叛亲离之时,得了一个患难之交。从这时起,乔峰一直没有把阿朱作小丫头看待。
世界叛离了乔峰,阿朱还给他一个新世界,就是关外驰猎放牧的二人生活,要是乔峰能接受,他就得救了。或者,要是这一刻停顿,上天让乔峰预见未来的惨祸,他就明白这是他唯一的得救机会,但是毕竟这一刻没有停下来,乔峰只知道他若解不开“报仇”这个结,他便无法安心地从此过着平静的日子,于是,这一刻过去了,他的机会也完了,幸福跟他擦身飞去。
是一部“佛”味很浓的小说,大概金庸有意宣扬佛教的慈悲主张,乔峰的仇恨心若得到化解,他仍可以有机会得到幸福,可惜智光大师以死相谏,萧远山与慕容博一同皈依佛法,但乔峰在那时刻,却是没可能接受智光的劝谏,与其说这是机会,毋宁说是命运更无情的玩弄。
要是过分强调乔峰的仇恨心,那么乔峰与阿朱的故事就不是令天下有**同声一哭的悲剧,而是警世的故事了。但乔峰报仇,并不是一种突然而来的原始嗜血,报仇根本是英雄典型的一部分。英雄本质使乔峰奇峰突出:光芒万丈,但英雄本质,也使他自取灭亡。
乔峰与阿朱的爱情,是金庸小说之中最感人的爱情,爱上乔峰,使阿朱变成一个成熟的可敬可叹的女子,而乔峰对阿朱的海样深情、失去她的悲怆,也使他更为令人倾倒。乔峰把郭靖的传统英雄大侠发展到极限,同时宣布了这个英雄典型的末路。乔峰的限制,也就是这个典型的限制,在于他不能脱离世俗社会的价值观念。在里,金庸已经提出了一些质疑:胡汉之分真是正邪善恶敌友之间的划分么?汉人一定得站在汉族的一边。契丹人忠于契丹就一定对么?
金庸没有问得很认真,而的答案亦相当简单明白:种族之争、私人仇怨,都应该在博爱的精神之中化解,佛家视一切为虚幻,或不是常人可以接受,但是仁爱宽恕及爱好和平的精神却容易接受得多。
名人点评
金庸:我喜欢令狐冲、喜欢段誉,敬重萧峰。
孔庆东:“我最敬仰的人是萧峰,顶天立地,担当天下,为民族和平可以气壮山河的一死”“萧峰可以说是人类武侠文学史上第一英雄,他是为和平而死,一个人把第一大帮丐帮整治得红红火火,换到现在,萧峰就像上市大公司成功的ceo,偶尔还作为人大代表去北京开个会什么的。”
周志强:在一文中说萧峰是个“完美的英雄”,他“重视责任和社会规范”,“以天下为己任”。
严家炎:“果断而又稳重,宽厚却有原则,豪迈而不失细心,刚毅又内蕴深沉的感情,令读者真正信服。”
倪匡:“若论意气之豪迈,行事之光明,胸襟之开阔,惟有乔峰(按:中萧峰在未知身世之前叫乔峰)。
孟非:“金庸先生笔下几乎没有缺点的英雄,萧峰是唯一一个。”
看无尽武魂传承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