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俄国做寡头 > 第412章 运河也可以炸出来

我在俄国做寡头 第412章 运河也可以炸出来

    尼古拉跟着两人一路参观这里热闹的施工场景,暂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但毕竟工期确实紧张,如果与当初设计的竣工时间偏差太大,难免会有不少怨言。自己也是在思考加快工期的方案!

    “尼古拉阁下,那边暂时不要去。那里预埋了不少炸药,马上就要进入今天的爆破阶段。等会我们观看爆破的过程,再进行继续视察工作。”

    听到炸药这个词,脑袋中一下子联想到,前世似乎函夏在施工作业平陆运河以及引江寄淮等工程上,似乎就运用到这个方案。而且这个方案,也被带到柬国的运河建设中。当时新闻媒体是这样报道的,每天可以推进五公里,这是何等的惊人速度。

    但通过仔细分析研究发现,好像都是通过预埋炸药,通过爆破的手段取代传统的挖掘。爆破过后,就是一大群挖机出场,把松散的泥土和岩石放到渣土车上去,接着就是一辆辆渣土车来回穿梭整个工地,效率非常高。

    再看看眼前的挖掘,慢慢开挖的场景,效率高下立判。尼古拉忍不住的询问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全部用炸药爆破的模式开道,挖机和渣土车负责搬运泥土,这样效率绝对能够提高三倍。最多就是消耗点炸药罢了。”

    “您的意思是,用炸药把这座山完全炸开?那要消耗多少吨炸药?”

    “这座山最多消耗几百吨炸药吧,我们最不缺的就是炸药难道不是吗?这样既能省时间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什么不去尝试呢?”

    尼古拉不屑的看了看眼前的小山丘,眼中充满了不屑。前世川府之地修建机场,可是足足炸平了70多座山,而且都是海拔几百米的,据说光是炸药的使用量都达到9000吨,眼前这点小卡拉米,根本不在话下。

    “可是,用炸药来深入地下,恐怕有不小的难度吧?”布尔曼用着怀疑的眼光看向尼古拉道。

    “很难吗?吴晓强,你是远东建筑公司的老人,你觉得这座山需要多少炸药可以搞定?”

    “老板,按照我们的推算,这座小山估计用三百吨炸药就可以贯穿。至于再往下炸二十几米的深度,还需要三百多吨炸药,估计二十辆车就足够了。”

    “什么,六百吨炸药,这不是要引起一场大地震嘛!会不会造成水坝和周围的灾难发生?”玛林克夫不懂的询问道。

    “大地震肯定不至于,因为我们的爆破也是分三个阶段性引爆,最多相当于五级左右的地震,对最近的水坝都不会有什么影响。再说现在那个水坝都处于半废弃状态。我感觉没有问题,可以搞一搞。”吴晓强肯定的回答道。

    “那好,我们公司就聘请你们来执行。也当是和你们学习这个先进的爆破技术。”布尔曼奸猾的把这个苦差事交给远东建筑公司来执行。

    “那没有问题,不过你们需要向我们支付一笔500万美元,毕竟炸药和人工都是收费的。”

    “如果价格合适,我们明天就可以支付。”

    随着尼古拉的点头确认,吴晓强很快就把几十公里之外的队伍叫过来。一个小时后,十几辆大货车在北极星安保人员的保护下,运输着几百吨的炸药而来。

    在经过专业爆破专家的勘测位置进行打预埋点,每一个爆破位置都是有讲究,打多深的孔,放多少的炸药剂量都是需要精心计算而得出。光是靠人脑去算,效率非常低。但专业的队伍这方面一向都是走在前列,勘测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到大数据中心,利用计算机进行精确的运转。

    十几分钟之后,最佳的答案再次被回传过来。爆破专家在根据数据结合经验做适当的修改,指挥着现场的人员开始干活。现场的挖机、打桩机以及运输车辆都开始有序的拖到安全位置,等待着明天的爆破行动计划。

    传统的作业车往下驶离,身后的专业隧洞挖掘机开始上前。针对这一个个用石灰勾勒出来的位置进行作业,不一会很多设备都在进行工作。

    “吴总,你们这些设备是专门用来挖隧洞的吗?是自己改进的吗?”布尔曼好奇的上前询问道。

    “布尔曼总裁,这些都是我们根据施工要求,找专业的机器制造公司定制的。目前可能也只有我们有,别的公司都不知道他们的用处。所以您也不用奇怪。”

    这种带着铰刀的设备,打孔就像是切豆腐一样简单。只是工作的同时需要用洒水车不停的给他降温,即使是这样,工作一个小时,也要停下来休息十几分钟用来恢复。

    “老板,按照我们的进度,预计明天上午9点,可以准时爆破。”

    “这么快吗?吴总,你们不愧是全俄国第一基建公司。”布尔曼倒是不觉得对方会吹牛,毕竟尼古拉就在自己的身边,不然打脸的将会是他自己。

    “布尔曼总裁缪赞了,我们也只是众多普通建筑公司当中的一员。”

    经过一晚上加班加点的工作,太阳再次升起来,吴晓强就跑过来向着尼古拉汇报道。“老板,全部搞定,一个小时之后可以爆破。”

    “你可有信心?别在布尔曼面前丢人哦。来尝尝,一起吃早饭。”

    “肯定有信心啊,这种爆破的活,我们可不是第一次干。就是肚子确实饿了,我来尝尝这个油条味道怎么样?”

    “那就好!我期待你们的表现。对了,老罗的手艺不错,你是怎么把他忽悠来建筑公司的?”

    “哈哈,我给老罗介绍了一个斯拉夫妹纸,他答应我,只要他们能够结婚,以后就跟着我后面干。”

    “没有想到老罗那么老实的人,也找到老婆了,不错不错。加入俄国国籍了吗?”

    “那是当然,我们可都是老板您的铁粉。都准备生四个娃子起步,不然挣那么多钱,谁来继承家产啊!”

    “不错不错,大家生活过的好就行。”

    吃完早餐的众人,再次来到项目现场。这里已经被黄色和红色警戒线拉开一大批距离,并且让围观的俄国工人退后。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好奇的往前凑过去看热闹。

    “都退后,都退后,所有人员撤离现场!三分钟后,开始爆破”

    随着项目管理人员用喇叭开始呐喊,并朝着几位不听话的人员甩出皮带,这才让他们退到安全线之外。随着时间即将到来,吴晓强也在对讲机里面喊道。

    “开始倒计时!拾,玖,捌,柒,陆…壹!起爆!”

    轰!轰!轰!轰!轰!轰!

    接近百米高的小山丘被炸飞了,无数的碎石朝着四面八方飞射,现场非常壮观。大家都躲在掩体的侧面,很多碎石都准确的阻挡在外。这场爆破引起的震动,并没有超过五级地震级别。但摇晃的幅度,确实不小。

    随着第一阶段的爆破完成之后,第二阶段的又开始。轰!轰!轰!爆炸的幅度再次提升一些,但有了上一次的效果,这次大家明显更加淡定不少。甚至有的老毛子都打开伏特加,开喝庆祝起来。

    随着第三阶段的爆破结束,这里已经被清理出来一个通道,原本的小山已经消失不见。随后的车辆和挖机开始工作,繁忙的项目工地,再次运转起来。但困扰在他们面前的小山丘成功解决。

    笑呵呵的布尔曼开口感谢道。“吴总,我代表俄国建筑有限公司感谢你们。你们这个爆破给我们缩短了至少一周时间的工期,后面的工程,我们也会采取这种方式。相信在妥善安排下,一定可以在今年底完工挖掘工作。

    同样的,我也非常感谢会长阁下的莅临指导,确实给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好了好了,既然问题大家都解决了,那么接下来就尽快赶工吧,俄国人希望听到你们的好消息。”尼古拉朝着布尔曼和玛林克夫州长说道。

    结束伏尔加运河的视察工作之后,来到位于城市郊区的阿列克谢耶夫航空制造有限公司在这里观看最新版的地效飞行器。随着车队的行驶,很快就看到一大批厂房,还有部分建筑正在进行封顶作业。

    来自公司总裁恰伊斯尼克以及总设计师阿列克谢耶娃和阿列克谢扎卡夫姐弟俩出来迎接,对于他们来说,是尼古拉拯救了他们父亲留下来的产业,所以特别感激,也经常自愿加班加点的去工作。终于在上个月完成一架地效飞行器,并迎来试飞工作,这才着急的向尼古拉汇报最新的进展。

    “老板,热烈欢迎您的到来!”

    “老板,我们已经做出新的改进型地效飞行器,等待您的检验。”

    “不错,辛苦你们了。这还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给我介绍一下这里的情况吧?”

    “没有问题,整个公司员工都期待您的到来。”

    尼古拉看到众多员工站成一排排,拿着鲜花以及关心的标语牌,甚至有的人见到尼古拉帅气年轻的模样,大声呼喊着打招呼。

    “看来,这里的人都非常热情啊!平时领导来参观也这样吗?”

    “那肯定没有,这是他们自发的感谢您。毕竟这里原先就属于苏国重要的飞机零部件制造厂,因为业务和订单的减少一直都经营的不好。自从我们接手之后,做了很大的改革,整个公司焕然一新,大家都在努力工作。

    哦对了,我们这里已经参与R919商用飞机的研发,相信未来也可以给他们提供很多零部件设备。

    在与图波烈夫公司,米高扬公司和雅客公司合作之后,我们这里基本上没有停工过。

    有了稳定的收入和待遇,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来爱护。这才有了,大家感谢您的场景出现吧!”

    尼古拉这点倒是承认,因为自己的介入,带动了很多俄国人就业,也改善很多俄国家庭的收入。

    “都是大家已经辛苦挣来的钱,我只是给他们提供平台罢了。唉,那边是什么厂房这么大?”

    “那个蓝色厂房,是组装车间,这边绿色厂房是研发车间,还有那个红色厂房是测试车间,最后那个白色厂房是设计车间。蓝色对应的是展翅翱翔在蓝天的寓意;绿色对应的是生命以及创造的寓意,红色代表狂野和重要的寓意,最后白色对应的一张满足所有想象空间的白纸,寓意着无限的可能。”

    “嗯,不错!你们的想法非常好,我们先去蓝色组装车间去看看吧!”

    尼古拉走进组装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井然有序、科技感十足的生产景象。巨大的厂房内,高耸的起重机轻轻吊起飞机部件,宛如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引领着一场精密的协作交响乐。

    工人们身着整洁的工装,佩戴着专业的防护装备,在各自的岗位上专注地工作,每一个螺丝的拧紧、每一条线路的铺设,都凝聚着对品质的不懈追求。

    这里工作的工人经过严格训练,并认真巡检各种半成品飞机关键零部件在检测机器内的表现,如果发现有产品出现瑕疵,设备会主动亮出红灯并标注不合格产品,再由工人负责处理。这样的方式,大大降低俄国飞机零部件的故障概率,保障出产的零部件符合要求。

    相较于组装车间的繁忙与秩序,研发车间则更像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创意工坊。在这里,高级工程师们围坐在先进的计算机前,利用cAd\/cA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模拟飞行状态,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实验室里,各种实验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转,从材料性能测试到系统集成验证,每一步都力求精准无误。研发团队的每一次讨论,都是创新思维火花的碰撞,他们正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探索着航空科技的未知边界。

    如果说组装车间是梦想的起点,研发车间是梦想的孵化器,那么测试车间则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最后一道关卡。在这里,刚刚组装完成的飞机将接受最为严苛的考验——从静态强度测试到动态飞行模拟,从极端环境适应性试验到各种应急系统验证。

    (本书内容纯属架空历史,不要过分解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