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龙幡 第225章 远古“卫星锅”
“这件石刻和其他的好像还不太一样,另一边也有字。”在徐行的提醒下,我将石刻翻过来看了看,确实如他所言。
“真相?这就是真相……永别了。”寥寥十字似乎道出了留下陇明文石刻的人最终的结局。
对于第八件石刻记录的内容我本来抱有很大的期望,此人逃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带着龙脊凤心盘和镇龙幡,他试图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藏身未必只是为了躲避姜和妄的追杀。
石刻上的这两句话也证明他在藏身山洞期间的确有所顿悟,那么他到底发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秘密,让他如此绝望而又平静?可惜在他生命的尽头他只留下了这只言片语,让人无从揣测。
“它会不会就是最后一件石刻?”葛来问道。
我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从内容上看它应该是最后一件,但是不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后一件就不知道了。”
加上一号石刻,目前拢共有九件石刻,不过直觉告诉我第四件和第三件之间、第七件和第八件之间均有一件未被发掘,当然也有可能它们就是五〇三手中的二号石刻、三号石刻。
它们虽与一号石刻同时出土但想必极其关键,因为重要所以即便百分百确定我能读懂陇明文,他们也不会冒着风险轻易交给我,而是让我编写对照表尝试着自己破译。
至于他们为什么那么肯定,估计是有别的渠道了解。
“里面人工开凿的洞穴只有一个,如果有线索肯定是在那里,可我们仔仔细细清理了一遍也没有看到其他石刻的踪影。”葛来苦着脸道,“咱们总不能把整个山洞都翻个底朝天吧,那得多大的工程?”
“人工开凿的洞穴?”我心中一动,既然是留下陇明文石刻的人最后停留的地方,它绝对不会那么简单,说不定会有别的发现,我不死心地朝他示意,“反正暂时也没法脱身,我们再回去看看。”
亏得三人记性不错,带着我和曾照云绕了好一会儿总算到了山洞的尽头。
最里头的石壁上果然开着一个方方正正的洞口,爬上洞口穿过一条三四米长的甬道,眼前霍然一阵开口,这个洞穴比龙背崖的主洞穴还要大,也不知道作何用途。
我问曾照云要来手电筒四下照了照,发现这个洞穴真有点特别,尤其是地面部分显然经过精心的设计——
洞底大致上呈圆形,先是如同阶梯层层向下,到了最中心的位置又重新隆起,形成一个尖塔状的平台,比最外沿的地面还要高出一截,乍一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种东西,那就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卫星锅,别说还挺有科技感,很难想象它会是出自活跃于近五千年前的姜妄人之手。
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之前,我们无法推定这样的设计到底有什么深意,不过我感觉它应该是个祭坛。
我顺着阶梯而下,手往平台边缘一撑借力爬了上去,一踩上去我就意识到不对,上面居然镶嵌着一块形状怪异的玉石,玉质非常特别但又偏偏有些眼熟。
我起初以为那是一块完整的截玉,但观察片刻后我恍然大悟,难怪我会觉得它既特殊又眼熟,这分明就是仓古人修建玉骨神木所用的那种玉石,不过相比于后者眼前这块无疑更细腻、更通透。
在整个发掘过程中,龙背崖始终没有出现过别的玉器,我怀疑它和龙脊凤心盘一样来自另一个神秘族群,甚至镇龙幡也很有可能出自他们之手。
上面就这么宽,除此之外再无他物,我跳下平台转而去其他地方看了看也没有新的发现。
这时葛来指了指边上的一个角落:“第八件石刻就是在这发现的,刚刚我们又找了一遍还是不见什么线索,你要不要自己过来瞧瞧?”
我点点头正要往那边走,心头却没来由地一悸,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心脏,有点喘不过气,我蹲下身试图缓解一下症状,但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有加剧的趋势。
怎么回事?!
我一时有点慌,他们也吓了一跳,赶忙将我扶到一边,余寒查看了一下我的情况,皱眉道:“你的伤果然没有好透,这是淬玉劲复发的征兆。”
他看向其他人:“我们得赶紧想办法送他下山,淬玉劲后劲极大,一旦复发可能比中掌时还要严重,晚了就来不及了。”
虽然我不懂淬玉劲,但好歹被打伤过两次,论经验估计江家人都比不过我,我可以肯定这绝对不是淬玉劲发作。
“也许是这两天没有休息好,等我睡一会儿起来再看看。”我也不知道我是在安慰他们还是安慰自己,然而我一躺下去我就觉得心脏仿佛被什么东西挤压一样猛地一阵绞痛。
突然我脸上一阵湿润,我下意识伸手一摸满目都是猩红——我口鼻之中竟不知不觉涌出了鲜血。
“不能再等了,我现在就送你下山。”
余寒想搀我起来,我不禁摇头:“岱鼎他们人多势众,手里还有枪,我们根本冲不出去,没必要做这种无谓的牺牲。”
他顿时握紧了拳头,目不转睛地看了我许久,渐渐低下头:“要不你跟他们走吧,岱鼎一定会想办法救你的。”
“不行,他知道所有石刻的内容,把他交给破龙等于将这里的发现拱手相让,我不允许你们这么做。”曾照云警惕道。
“那你要眼睁睁看着他死在这里吗,一个活生生的人比不过一堆死物?”余寒一下就火了,一把将他推开,“对不起,我做不到。”
曾照云冷然开口:“也许这本身就是一个圈套。”
“你什么意思?”余寒也不笨,自然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怎么,你觉得是我在搞鬼,好让破龙的人带走他?”
“是不是,你自己心里清楚。”
“清楚?我当然清楚。”余寒冷笑道,“我清楚如果我们再耽搁下去,就是大罗神仙来了也回天乏术,他会因为你的固执己见白白丢了性命!”
“真相?这就是真相……永别了。”寥寥十字似乎道出了留下陇明文石刻的人最终的结局。
对于第八件石刻记录的内容我本来抱有很大的期望,此人逃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带着龙脊凤心盘和镇龙幡,他试图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藏身未必只是为了躲避姜和妄的追杀。
石刻上的这两句话也证明他在藏身山洞期间的确有所顿悟,那么他到底发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秘密,让他如此绝望而又平静?可惜在他生命的尽头他只留下了这只言片语,让人无从揣测。
“它会不会就是最后一件石刻?”葛来问道。
我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从内容上看它应该是最后一件,但是不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后一件就不知道了。”
加上一号石刻,目前拢共有九件石刻,不过直觉告诉我第四件和第三件之间、第七件和第八件之间均有一件未被发掘,当然也有可能它们就是五〇三手中的二号石刻、三号石刻。
它们虽与一号石刻同时出土但想必极其关键,因为重要所以即便百分百确定我能读懂陇明文,他们也不会冒着风险轻易交给我,而是让我编写对照表尝试着自己破译。
至于他们为什么那么肯定,估计是有别的渠道了解。
“里面人工开凿的洞穴只有一个,如果有线索肯定是在那里,可我们仔仔细细清理了一遍也没有看到其他石刻的踪影。”葛来苦着脸道,“咱们总不能把整个山洞都翻个底朝天吧,那得多大的工程?”
“人工开凿的洞穴?”我心中一动,既然是留下陇明文石刻的人最后停留的地方,它绝对不会那么简单,说不定会有别的发现,我不死心地朝他示意,“反正暂时也没法脱身,我们再回去看看。”
亏得三人记性不错,带着我和曾照云绕了好一会儿总算到了山洞的尽头。
最里头的石壁上果然开着一个方方正正的洞口,爬上洞口穿过一条三四米长的甬道,眼前霍然一阵开口,这个洞穴比龙背崖的主洞穴还要大,也不知道作何用途。
我问曾照云要来手电筒四下照了照,发现这个洞穴真有点特别,尤其是地面部分显然经过精心的设计——
洞底大致上呈圆形,先是如同阶梯层层向下,到了最中心的位置又重新隆起,形成一个尖塔状的平台,比最外沿的地面还要高出一截,乍一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种东西,那就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卫星锅,别说还挺有科技感,很难想象它会是出自活跃于近五千年前的姜妄人之手。
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之前,我们无法推定这样的设计到底有什么深意,不过我感觉它应该是个祭坛。
我顺着阶梯而下,手往平台边缘一撑借力爬了上去,一踩上去我就意识到不对,上面居然镶嵌着一块形状怪异的玉石,玉质非常特别但又偏偏有些眼熟。
我起初以为那是一块完整的截玉,但观察片刻后我恍然大悟,难怪我会觉得它既特殊又眼熟,这分明就是仓古人修建玉骨神木所用的那种玉石,不过相比于后者眼前这块无疑更细腻、更通透。
在整个发掘过程中,龙背崖始终没有出现过别的玉器,我怀疑它和龙脊凤心盘一样来自另一个神秘族群,甚至镇龙幡也很有可能出自他们之手。
上面就这么宽,除此之外再无他物,我跳下平台转而去其他地方看了看也没有新的发现。
这时葛来指了指边上的一个角落:“第八件石刻就是在这发现的,刚刚我们又找了一遍还是不见什么线索,你要不要自己过来瞧瞧?”
我点点头正要往那边走,心头却没来由地一悸,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心脏,有点喘不过气,我蹲下身试图缓解一下症状,但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有加剧的趋势。
怎么回事?!
我一时有点慌,他们也吓了一跳,赶忙将我扶到一边,余寒查看了一下我的情况,皱眉道:“你的伤果然没有好透,这是淬玉劲复发的征兆。”
他看向其他人:“我们得赶紧想办法送他下山,淬玉劲后劲极大,一旦复发可能比中掌时还要严重,晚了就来不及了。”
虽然我不懂淬玉劲,但好歹被打伤过两次,论经验估计江家人都比不过我,我可以肯定这绝对不是淬玉劲发作。
“也许是这两天没有休息好,等我睡一会儿起来再看看。”我也不知道我是在安慰他们还是安慰自己,然而我一躺下去我就觉得心脏仿佛被什么东西挤压一样猛地一阵绞痛。
突然我脸上一阵湿润,我下意识伸手一摸满目都是猩红——我口鼻之中竟不知不觉涌出了鲜血。
“不能再等了,我现在就送你下山。”
余寒想搀我起来,我不禁摇头:“岱鼎他们人多势众,手里还有枪,我们根本冲不出去,没必要做这种无谓的牺牲。”
他顿时握紧了拳头,目不转睛地看了我许久,渐渐低下头:“要不你跟他们走吧,岱鼎一定会想办法救你的。”
“不行,他知道所有石刻的内容,把他交给破龙等于将这里的发现拱手相让,我不允许你们这么做。”曾照云警惕道。
“那你要眼睁睁看着他死在这里吗,一个活生生的人比不过一堆死物?”余寒一下就火了,一把将他推开,“对不起,我做不到。”
曾照云冷然开口:“也许这本身就是一个圈套。”
“你什么意思?”余寒也不笨,自然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怎么,你觉得是我在搞鬼,好让破龙的人带走他?”
“是不是,你自己心里清楚。”
“清楚?我当然清楚。”余寒冷笑道,“我清楚如果我们再耽搁下去,就是大罗神仙来了也回天乏术,他会因为你的固执己见白白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