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江山 第734章 夏税到底收多少
热门推荐:
眼睛一闭穿八零:绯闻军嫂洗白了
体会牛市:重生到2007年炒股
要死在我毁灭诸天之前
最强神躯
快穿之反派联盟搞事情
穿成三皇子,被战神将军又宠又撩
韩国大财阀之崛起
外面最高9级,女帝徒儿999级
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云超多管齐下。
一边派人接手巡检跑掉的各个乡镇,一边派宣传队给老百姓宣传自己的惠民政策。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没忘,就是让新兵清理各地的匪患。
在麦收之前,除了南湖镇之外,云超对清阳县各个乡镇的改造已经基本结束,这些地盘都牢牢掌握到了云超手中!
小满过后十来天,金黄的麦浪就逐渐覆盖了齐鲁大地,清阳县也不例外,进入了一年一度的麦收期。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机械化,割麦子全靠人工。
云超新开垦的荒地,大都种的是黄豆,现在还不到成熟的季节。
不过,从地主恶霸手里没收的麦田可不在少数。
这些麦田还没有重新分配,仍然归原来的佃户耕种,田租也仍然按照原来的标准执行。
云超已经让宣传队宣传过了,这些田地等麦收之后,就会重新分配,只要跟着自己好好干,大家都有分田的可能。
尽管田地还是原来的佃户在种,云超却没有袖手旁观,不但借给他们镰刀等麦收工具,还组织了一批没有土地的帮工,帮助有困难的佃户收麦。
冶铁技术革新之后打制的镰刀,比佃户们原来用的镰刀不知道好用了多少倍,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宝贝的麦收时间!
再加上帮工帮忙,清阳县的麦收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收麦子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一旦下雨,半年的辛苦很可能就要泡汤。
无论是麦子发生倒伏,还是因为晾晒不及时,导致麦子发霉,损失都是非常大的。
所以,每年麦熟,农民都要玩了命的抢收,劳动强度之大,很多人简直无法想象,几乎能要半条命。
今年清阳县的老百姓有福了,麦收工作比往年都轻松。
老百姓都不傻,当然知道这是谁的功劳。
一时间,云超的名声大作,即便是田地被收回的佃农,也全都对云超赞不绝口!
然而,天底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哪怕今年清阳县出了个云县尉,还是遇到了天灾。
不仅是清阳县,整个黄淮流域,据说都遭了大旱。
从春节到麦收,清阳县只下了两场小雨,仅仅湿了湿地皮,根本就没下透。
这对庄稼意味着什么,就不用再具体描述了。
哪怕很多农民拼命挑水浇田,那些靠天吃饭的田地,产量还是减少了两三成!
大武朝生产力落后,再加上税负沉重,田地的出产连农民的吃喝都不一定能保证。
这一减产,就更不够了。
农民辛辛苦苦劳作半年,交了税之后,剩下的口粮居然连秋收都撑不到,到哪儿说理去?
一想到家人很可能会饿死,很多农民都是一边收麦一边流泪。
然而,有哭的,就有笑的。
靠天吃饭的老农民凄风苦雨,灌区的农民却喜笑颜开。
得益于云超大搞基建,今年清阳县至少有数万亩良田受益。
一架架水车日以继夜地转动,抽着清澈的河水,送进一条条水渠。
像是血管一样的水渠,再把河水输送到干涸的田地里,滋润着一垄垄的庄稼。
可惜,因为时间原因,云超修的水渠没有那么多,基本上只在三水镇,卧牛镇,以及王家集一带,其它的乡镇受益比较少。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听说几个镇子的田地大丰收,不但在旱灾之年没有减产,反而还多收了三五斗,其余地方的老百姓心理就不平衡了。
他们恨啊。
恨自己村里的地主恶霸,恨自己镇子的巡检,甚至恨他们自己。
为什么没有早些醒悟,要是早点把云县尉迎过来,把地主恶霸赶走,哪还用发愁粮食撑不到秋收!
这一下,本来还有些对云超不满的家伙,也都纷纷改变了态度。
哪怕是即将被收走田地的佃户,也不再抵触云超了。
没有田地有什么好怕,看看人家那些云县尉的帮工,家里连一亩田都不种,还不是照样吃香喝辣!
没有田的帮工一天能吃三顿饱饭,自己种着几十亩地,却一天只能对付两顿半饱。
没有田的帮工经常能吃肉,自己这些有田的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次荤腥。
还种个屁的田,不如全都交给云县尉,自己也去给他当帮工。
不但能吃饱,还能养家,将来还可能分到田地!
宣传队已经把云超的政策宣传得很清楚了,从他手里分的田地,每次只需要交三斗的粮税,其余的粮食不管多少,全都是自己的!
三斗粮税,大概是普通田地产量的三成左右。
如果是肥田,水浇地,三斗粮食也就是两成差不多。
这么低的税收,清阳县的老百姓连做梦都不敢想有没有!
这么好的政策,要是还不知道自己该跟着谁干,那也就别种田了,估计种也种不明白!
老百姓对云超的认同度不断拔高,孙县令和冯主簿他们却发了老鼻子愁。
即便再不想搭理云超,也不得不把他找来商量。
“云县尉,马上就要收夏税了,听说你只收农民三斗田租,请问,税收怎么办呢?”
能否完成规定的税收,孙县令是第一责任人,所以他必须问清楚,哪怕云超翻脸,他也不能再装聋作哑。
云超老神在在:“请问县令,咱们县的夏税是多少?”
孙县令没有说话,看了看冯主簿。
粮税之类的事情,理论上是归主簿负责。
冯主簿也不想搭理云超,可是没办法,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他不管谁管。
“云县尉,按照往年的惯例,一般都是粮食产量的五成!”
云超看了看孙县令:“县令,这是真的吗?田税真的是五成?我读的书少,你们可不要骗我?”
“这……”
孙县令稍微一犹豫,然后就斩钉截铁地说道:“对,一般都是收五成,冯主簿说得没错!”
“哼!”
云超重重一拍桌子:“五成?你们干脆全都收走算了!当我不知道么,朝廷规定的是十税一,只收一成,到了你们这里怎么就五成了?”
孙县令和冯主簿,甚至就连杨县丞都翻起了白眼。
“云县尉,一成粮税,那是交给朝廷的粮食。要是不多收点,东平府的孝敬哪里出,咱们县的开支哪里来?”
一边派人接手巡检跑掉的各个乡镇,一边派宣传队给老百姓宣传自己的惠民政策。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没忘,就是让新兵清理各地的匪患。
在麦收之前,除了南湖镇之外,云超对清阳县各个乡镇的改造已经基本结束,这些地盘都牢牢掌握到了云超手中!
小满过后十来天,金黄的麦浪就逐渐覆盖了齐鲁大地,清阳县也不例外,进入了一年一度的麦收期。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机械化,割麦子全靠人工。
云超新开垦的荒地,大都种的是黄豆,现在还不到成熟的季节。
不过,从地主恶霸手里没收的麦田可不在少数。
这些麦田还没有重新分配,仍然归原来的佃户耕种,田租也仍然按照原来的标准执行。
云超已经让宣传队宣传过了,这些田地等麦收之后,就会重新分配,只要跟着自己好好干,大家都有分田的可能。
尽管田地还是原来的佃户在种,云超却没有袖手旁观,不但借给他们镰刀等麦收工具,还组织了一批没有土地的帮工,帮助有困难的佃户收麦。
冶铁技术革新之后打制的镰刀,比佃户们原来用的镰刀不知道好用了多少倍,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宝贝的麦收时间!
再加上帮工帮忙,清阳县的麦收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收麦子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一旦下雨,半年的辛苦很可能就要泡汤。
无论是麦子发生倒伏,还是因为晾晒不及时,导致麦子发霉,损失都是非常大的。
所以,每年麦熟,农民都要玩了命的抢收,劳动强度之大,很多人简直无法想象,几乎能要半条命。
今年清阳县的老百姓有福了,麦收工作比往年都轻松。
老百姓都不傻,当然知道这是谁的功劳。
一时间,云超的名声大作,即便是田地被收回的佃农,也全都对云超赞不绝口!
然而,天底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哪怕今年清阳县出了个云县尉,还是遇到了天灾。
不仅是清阳县,整个黄淮流域,据说都遭了大旱。
从春节到麦收,清阳县只下了两场小雨,仅仅湿了湿地皮,根本就没下透。
这对庄稼意味着什么,就不用再具体描述了。
哪怕很多农民拼命挑水浇田,那些靠天吃饭的田地,产量还是减少了两三成!
大武朝生产力落后,再加上税负沉重,田地的出产连农民的吃喝都不一定能保证。
这一减产,就更不够了。
农民辛辛苦苦劳作半年,交了税之后,剩下的口粮居然连秋收都撑不到,到哪儿说理去?
一想到家人很可能会饿死,很多农民都是一边收麦一边流泪。
然而,有哭的,就有笑的。
靠天吃饭的老农民凄风苦雨,灌区的农民却喜笑颜开。
得益于云超大搞基建,今年清阳县至少有数万亩良田受益。
一架架水车日以继夜地转动,抽着清澈的河水,送进一条条水渠。
像是血管一样的水渠,再把河水输送到干涸的田地里,滋润着一垄垄的庄稼。
可惜,因为时间原因,云超修的水渠没有那么多,基本上只在三水镇,卧牛镇,以及王家集一带,其它的乡镇受益比较少。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听说几个镇子的田地大丰收,不但在旱灾之年没有减产,反而还多收了三五斗,其余地方的老百姓心理就不平衡了。
他们恨啊。
恨自己村里的地主恶霸,恨自己镇子的巡检,甚至恨他们自己。
为什么没有早些醒悟,要是早点把云县尉迎过来,把地主恶霸赶走,哪还用发愁粮食撑不到秋收!
这一下,本来还有些对云超不满的家伙,也都纷纷改变了态度。
哪怕是即将被收走田地的佃户,也不再抵触云超了。
没有田地有什么好怕,看看人家那些云县尉的帮工,家里连一亩田都不种,还不是照样吃香喝辣!
没有田的帮工一天能吃三顿饱饭,自己种着几十亩地,却一天只能对付两顿半饱。
没有田的帮工经常能吃肉,自己这些有田的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次荤腥。
还种个屁的田,不如全都交给云县尉,自己也去给他当帮工。
不但能吃饱,还能养家,将来还可能分到田地!
宣传队已经把云超的政策宣传得很清楚了,从他手里分的田地,每次只需要交三斗的粮税,其余的粮食不管多少,全都是自己的!
三斗粮税,大概是普通田地产量的三成左右。
如果是肥田,水浇地,三斗粮食也就是两成差不多。
这么低的税收,清阳县的老百姓连做梦都不敢想有没有!
这么好的政策,要是还不知道自己该跟着谁干,那也就别种田了,估计种也种不明白!
老百姓对云超的认同度不断拔高,孙县令和冯主簿他们却发了老鼻子愁。
即便再不想搭理云超,也不得不把他找来商量。
“云县尉,马上就要收夏税了,听说你只收农民三斗田租,请问,税收怎么办呢?”
能否完成规定的税收,孙县令是第一责任人,所以他必须问清楚,哪怕云超翻脸,他也不能再装聋作哑。
云超老神在在:“请问县令,咱们县的夏税是多少?”
孙县令没有说话,看了看冯主簿。
粮税之类的事情,理论上是归主簿负责。
冯主簿也不想搭理云超,可是没办法,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他不管谁管。
“云县尉,按照往年的惯例,一般都是粮食产量的五成!”
云超看了看孙县令:“县令,这是真的吗?田税真的是五成?我读的书少,你们可不要骗我?”
“这……”
孙县令稍微一犹豫,然后就斩钉截铁地说道:“对,一般都是收五成,冯主簿说得没错!”
“哼!”
云超重重一拍桌子:“五成?你们干脆全都收走算了!当我不知道么,朝廷规定的是十税一,只收一成,到了你们这里怎么就五成了?”
孙县令和冯主簿,甚至就连杨县丞都翻起了白眼。
“云县尉,一成粮税,那是交给朝廷的粮食。要是不多收点,东平府的孝敬哪里出,咱们县的开支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