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女主不光长了嘴,她还会造谣 > 第464章 发愁

女主不光长了嘴,她还会造谣 第464章 发愁

    确定了关系,又跟魏文君见过她大哥后,谢沛南也第一时间跟家里说了这事。

    谢沛南话音才落呢,就听到电话那头他家老太太长松了一口气。

    “妈,你这什么意思?你叹气声音再大点呗,你这是有多嫌弃我!”谢沛南不干了。

    怎么这么如释重负?这么怕他砸手里?

    刘春华乐了,“哟,怪不好意思的,叫你听出来了。”

    谢沛南,“……”

    这可真是他亲妈!

    旁边魏文君本来特别紧张的,她开始都说不待在谢沛南身边,就怕谢家万一有什么意见小话,她不好听。

    但谢沛南非说没关系,她才留的。

    留下,也挺好的。

    “你说你吧,没处着对象的时候我要愁死了,你现在处了对象,我也愁得不行。”刘春华继续开口。

    谢沛南脸色一变,“妈!”

    刘春华没理他,主要她也没想到这蠢蛋跟家里打电话,还非要拉着对象一起。

    “我替人闺女愁,你那狗脾气犯起倔来,谁受得了。”刘春华叹气。

    她看自家三个孩子,看哪个都是十全十美。

    老大能担事有责任心,脾气好还踏实肯干,谁都不能说句不好。

    老二也不差,干什么都有模有样,当初进公社,后面进县里,全靠的自己,要模样有模样,要文化有文化,还孝顺贴心。

    老三更不必说,那就是他们两口子的心尖,聪明漂亮,懂事体贴,有大出息。

    可你要说毛病,自己生的孩子自己知道,老二和老三的脾气都不好,看着和和气气,其实都死犟。

    “我跟你说啊,你俩要是闹矛盾,你给我压着点,自己先冷静冷静再说话。”刘春华那叫一个愁。

    谢泷西她是不担心了,照临那孩子就没有半点不好。

    再加上处得也久,这个女婿她再放心不过。

    就是余秀英,那也是打小看着长大的,没嫁过来就有了感情。

    到了老二这里,注定是没什么机会跟老二媳妇多处的,说不上话,到时候夫妻要是闹矛盾,都不知道要怎么劝。

    别说感情不会闹矛盾这种话。

    那不可能。

    感情好的时候那自然是蜜里调油,尤其是刚处,那是啥缺点都藏着,想着法地表现自己。

    就算看着了,上头的时候,缺点也是优点。

    真结婚过上日子了,那就不一样了,是人就得互相磨合,就一定会有矛盾。

    牙齿都有咬着嘴的时候呢,何况是两个不同的人。

    城里姑娘和农村小子结婚成家,矛盾只会多不会少,生活习惯,教育背景,思想理念……那都有差别。

    “妈~”谢沛南真是服了他妈,“这都哪跟哪啊,怎么就闹矛盾了,您能不能盼我点好。”

    老辈人就是这样,各种忧患意识。

    事儿还没发生,就先愁上了。

    别说他妈看他愁了,现在他看他妈也是真愁。

    “行,我盼你好,我知道,你这电话一打,基本就是认准人闺女了,过年你带人闺女回家见一见,也问问清楚流程,要准备些什么,我和你爸赶紧安排起来。”刘春华还是很看重的。

    但她也头疼。

    谢淮东娶余秀英,按着本地风俗,没短着余秀英。

    那谢沛南娶媳妇儿,是不是也要按着女方的风俗?那是必须的。

    但二儿媳妇是城里姑娘,跟余秀英肯定会有差,要是家里条件够,刘春华二话不说就给余秀英补上了。

    可问题是,她这还不知道给谢沛南娶媳妇够不够呢。

    她手里也有钱,这几年谢泷西没少给她塞钱,不要还不乐意。

    但这钱是谢泷西给的,刘春华攒着给她当嫁妆的,不可能动。

    再说了,拿女儿的孝敬去贴补儿子?

    刘春华干不来这事。

    谢沛南当然也给了他们钱,但他拿死工资的,真比不上谢泷西手里阔绰。

    刘春华琢磨着,不行家里想办法再包个山头吧。

    老农民没有别的办法赚钱,只能从地里找。

    好在她们这儿早包产到户了,每年交完公粮还能有点收入,家里还有其他养殖副业。

    这要搁以前大集体,一年拿那点分红,真是干啥都不够。

    他们大队还算好的,那些知青娃折腾出两个厂,分红比别的公社别的大队都高。

    但现在也不是以前那时候了,以前肉价多少,现在肉价又是多少,见天涨。

    刘春华一顿,要不养猪吧。

    以前那些知青娃不就研究过养猪吗?选了好几块地出来,后面盖的猪场离公社近。

    没选中的那些里头,听说他们生产队有一块是条件最好的,只不过当初是大队合养,地址没选在他们生产队。

    大队猪场去年也被承包出去了,公社有关系的人把猪场拿下了。

    给的钱社员们满意,也没什么说头,听说猪都不够卖呢。

    “养猪?”谢志国瞪着一双眼睛看刘春华。

    怎么就想一出是一出呢。

    刚不是还说老二找对象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是收媳妇了吗?

    刘春华点头,“陈述他们那些孩子把地儿都挑好规划好了,那地现在都还荒着,咱们去包下来。”

    养猪,赚的钱给老二娶媳妇,再补给老大家一些。

    小西出嫁的嫁妆,也不能全是她自个的钱,他们当爹妈的也要出点,给孩子多点压箱钱。

    要是还有多的,那就是他们养老的。

    “养一两头咱们没问题,多了你不怕啊,发个瘟,就全打水漂了。”谢志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但他得把利害说清楚,他怕自家老婆子头脑一热,只看好处不看后果,万一碰到最坏的事,到时候再抗不住打击。

    都知道养猪赚钱,为什么没多少人有魄力干呢,就是这个原因。

    养殖这事,一个干不好,容易打水漂。

    刘春华能不知道吗,“养!咱们把地包下来,盖猪舍的时间,咱俩去公社去学习去,公社不是办了班吗?”

    现在养猪比以前养猪轻松,以前人都没吃的,猪又能吃啥。

    吃猪草可不长肉。

    现在猪都有专门的饲料了,再加上家里的米啊糠啊,绝对够吃,保证每天都养得肥肥的。

    老两口子一合计,他们现在也才五十多点,有什么不能干的。

    村里八十多的老人还下地呢,干了。

    说干就干,谢志国去把地包了下来。

    陈述他们当初千挑万选的地,挨着小河,地势高、平坦、向阳又宽敞,离大路也近,但这一片地的土质都不好,离队上也远,就一直丢荒在这里。

    谢志国包了下来,还省了大队干部心头一桩事。

    那一头,谢泷西知道父母要养猪,没有二话,找了专门的人去帮忙设计猪舍,又帮父母联系了老师,到时候专门上门指导。

    至于老两口上课,他们去公社听了两节,但发现吧,他们可能还是适合在实践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