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怒喷朱元璋,跪求砍头! 第230章 任重而道远
热门推荐:
江湖:从打工仔到陈爷
天国情缘
四合院:带着娄晓娥提前躺平
分手后摆烂,霍总给小祖宗洗脚丫
开局签到南明离火
觉醒时代,三系异能震惊全天下
退婚当天,大帝亲爹为我撑腰
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
开局召唤十冷李靖,我硬刚鹰眼!
第230章 任重而道远
不过听到这个消息的周琛。
倒也并没有特别的激动。
因为这个对他来说。
似乎就是很普通的一件事情。
他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
随后将这一封信给接了过去。
大致的看了一下这封信上面所写的内容。
随后眼中带着一抹欣慰。
不过,他早在看到这封信的内容之前就已经知道这封信的内容会写什么了。
毕竟一切都在按照之前的预期所发展。
旁边送信的仆人,看到他的反应之后也是分高兴。
“照这样看来,现在这封信当中所写的内容,应该就是我们大家都在期待的吧?”
“这一段时间,关于云南一带的事情,其实早就已经有许多传闻。”
“所以今天即使没有这一封信,我们也依旧还是能够知道。”
“这一封信的内容到底会写什么。”
“扶桑王对于这一切的治理,都实在是太到位了!”
仆人不仅仅是拍马屁。
同样也是在陈述事实。
周琛抬起头来,欣赏地看着他。
“你说的很对。”
“不过也不仅仅是这样。”
“还有一件事情我需要告诉你。”
仆人愣了一下。
“还有?”
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之前的恭敬。
“扶桑王请讲。”
“现在你去帮我找人,过来给我写信。”
“最近这一段时间一切发展都非常顺利,所以现在要接着进行下一步。”
“现在,需要让他们两个人回来一趟。”
他话中所指的两个人。
指的就是方孝孺和朱棣。
因为这两个人最近这一段时间。
都在忙着这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现在差不多妥当了。
就必须要他们两个人回来接下一个任务。
“他们指的是?”仆人有些疑惑。
这两个人是谁,也没给他说清楚呀。
那他这封信怎么写?
“你去把人找来就行。”周琛似乎看出了他内心在想什么。
也没有打算进行详细的解释。
这件事情就算说的再详细。
还是要以最后写出来的为准。
很快,府上所养的专人,便被带到了周琛的面前。
“扶桑王,您找我?”
“嗯,现在你写一封信,让朱棣和方孝孺回来一趟,就说本王现在有很重要的事情跟他们商量。”
“是!”专人没有任何犹豫。
随后就快速拿笔写了起来。
看到最后所写完的信。
周琛很满意,于是又派人马不停蹄的送了过去。
五天时间之后。
朱棣和方孝孺得知有要事相谈。
于是便赶紧放下自己手头正在做的事情赶回了皇城。
“扶桑王,您之前说有要事与我们相谈,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最近这一段时间,首次进行耕作的作物,一部分已经进行丰收。”
“不过这些作物,它们的成熟期都比较短,像番薯这样的,成熟时间比较长,并且需要大面积种植的,目前还没能成熟。”
“扶桑王,这个还需要一点时间。”
两个人以为周琛是要说这个。
所以没有等到他问。
他们便主动提起来了。
不过,周琛只是微微摇了摇头。
“不是要给你们说这个,本王要说的是,自从这一次云南土地分下去之后,他们进行耕耘,接下来面对的就是丰收。”
“而丰收一方面也意味着,百姓付出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也不仅仅是如此。”
“赋税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负担。”
“赋税,这个东西不能完全没有,因为,大明同样需要发展,国库,也需要充盈,未来道路上的每一步,都需要这些来作为基础。”
“但也不能太多,因为大明的发展,不能够建立在百姓们的血汗的基础上。”
“所以现在,本王让你们回来,就是为了给你们说这件事情。”
听到周琛的这一番交代。
随后两个人对视了一眼。
“扶桑王,这一次叫我们回来,是想跟我们商量赋税的事?”
“但是这件事情,恐怕要三王同时在场,这样才比较合适,只有我们两个人在的话,会不会不太妥当啊?”
方孝孺有些担心,在不是三王同时在场的情况之下,说到这件事情。
另外两个人的心中难免会有一些不平衡。
可是,周琛却毫不犹豫地摆了摆手。
“他们二人现在正在忙的事情,已经足够让他们感到头疼。”
“这个时候要是为了这件事情把他们给叫回来的话,对他们来说只会是更大的压力。”
“所以现在,燕王朱棣回来了,就已经足够了。”
“到时候,本王会以舒心的方式把这件事情告诉他们。”
“他们收到信,自然也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更何况他们现在所忙的事情,其中包含了修桥铺路,遍布整个大明,他们任重而道远,现在让他们回来,他们也根本不会有时间,所以与其派人给他们送信,浪费这个资源,不如去叫你们两个人回来。”
周琛的话,让他们感觉到十分的有道理。
所以,随后几人就开始详谈起来。
最终确定下来了一个具体方案。
那就是等到番薯丰收之后,直接公布这个消息。
然后到时候对赋税进行改革。
一切谈妥之后。
方孝孺和朱棣,又快马加鞭朝着云南而去。
这一次虽然他们往返停留的时间都很短暂。
不过,这一躺,他们却觉得十分值得。
因为这样一来,百姓赋税减轻,但同时,遍布整个大明的,每年收入达到一定程度的商贩,他们的赋税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了提高。
这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部分的百姓和民工在以往收到赋税所影响到的生计问题。
说的简单一点。
其实也就是劫富济贫。
而他们对于比例有所提高的那一部分人,也并没有任何的同情。
因为在这一部分人当中,他们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比例,他们所做的事情,也就类似于之前曾经被端掉的那些土司。
只是现在,忙着其他的事情,还没有空来管理这一群人。
所以周琛还未曾提起此事。
但这二人相信。
这件事情在之后不久,很快也能够开始一一实行起来。
不过听到这个消息的周琛。
倒也并没有特别的激动。
因为这个对他来说。
似乎就是很普通的一件事情。
他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
随后将这一封信给接了过去。
大致的看了一下这封信上面所写的内容。
随后眼中带着一抹欣慰。
不过,他早在看到这封信的内容之前就已经知道这封信的内容会写什么了。
毕竟一切都在按照之前的预期所发展。
旁边送信的仆人,看到他的反应之后也是分高兴。
“照这样看来,现在这封信当中所写的内容,应该就是我们大家都在期待的吧?”
“这一段时间,关于云南一带的事情,其实早就已经有许多传闻。”
“所以今天即使没有这一封信,我们也依旧还是能够知道。”
“这一封信的内容到底会写什么。”
“扶桑王对于这一切的治理,都实在是太到位了!”
仆人不仅仅是拍马屁。
同样也是在陈述事实。
周琛抬起头来,欣赏地看着他。
“你说的很对。”
“不过也不仅仅是这样。”
“还有一件事情我需要告诉你。”
仆人愣了一下。
“还有?”
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之前的恭敬。
“扶桑王请讲。”
“现在你去帮我找人,过来给我写信。”
“最近这一段时间一切发展都非常顺利,所以现在要接着进行下一步。”
“现在,需要让他们两个人回来一趟。”
他话中所指的两个人。
指的就是方孝孺和朱棣。
因为这两个人最近这一段时间。
都在忙着这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现在差不多妥当了。
就必须要他们两个人回来接下一个任务。
“他们指的是?”仆人有些疑惑。
这两个人是谁,也没给他说清楚呀。
那他这封信怎么写?
“你去把人找来就行。”周琛似乎看出了他内心在想什么。
也没有打算进行详细的解释。
这件事情就算说的再详细。
还是要以最后写出来的为准。
很快,府上所养的专人,便被带到了周琛的面前。
“扶桑王,您找我?”
“嗯,现在你写一封信,让朱棣和方孝孺回来一趟,就说本王现在有很重要的事情跟他们商量。”
“是!”专人没有任何犹豫。
随后就快速拿笔写了起来。
看到最后所写完的信。
周琛很满意,于是又派人马不停蹄的送了过去。
五天时间之后。
朱棣和方孝孺得知有要事相谈。
于是便赶紧放下自己手头正在做的事情赶回了皇城。
“扶桑王,您之前说有要事与我们相谈,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最近这一段时间,首次进行耕作的作物,一部分已经进行丰收。”
“不过这些作物,它们的成熟期都比较短,像番薯这样的,成熟时间比较长,并且需要大面积种植的,目前还没能成熟。”
“扶桑王,这个还需要一点时间。”
两个人以为周琛是要说这个。
所以没有等到他问。
他们便主动提起来了。
不过,周琛只是微微摇了摇头。
“不是要给你们说这个,本王要说的是,自从这一次云南土地分下去之后,他们进行耕耘,接下来面对的就是丰收。”
“而丰收一方面也意味着,百姓付出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也不仅仅是如此。”
“赋税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负担。”
“赋税,这个东西不能完全没有,因为,大明同样需要发展,国库,也需要充盈,未来道路上的每一步,都需要这些来作为基础。”
“但也不能太多,因为大明的发展,不能够建立在百姓们的血汗的基础上。”
“所以现在,本王让你们回来,就是为了给你们说这件事情。”
听到周琛的这一番交代。
随后两个人对视了一眼。
“扶桑王,这一次叫我们回来,是想跟我们商量赋税的事?”
“但是这件事情,恐怕要三王同时在场,这样才比较合适,只有我们两个人在的话,会不会不太妥当啊?”
方孝孺有些担心,在不是三王同时在场的情况之下,说到这件事情。
另外两个人的心中难免会有一些不平衡。
可是,周琛却毫不犹豫地摆了摆手。
“他们二人现在正在忙的事情,已经足够让他们感到头疼。”
“这个时候要是为了这件事情把他们给叫回来的话,对他们来说只会是更大的压力。”
“所以现在,燕王朱棣回来了,就已经足够了。”
“到时候,本王会以舒心的方式把这件事情告诉他们。”
“他们收到信,自然也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更何况他们现在所忙的事情,其中包含了修桥铺路,遍布整个大明,他们任重而道远,现在让他们回来,他们也根本不会有时间,所以与其派人给他们送信,浪费这个资源,不如去叫你们两个人回来。”
周琛的话,让他们感觉到十分的有道理。
所以,随后几人就开始详谈起来。
最终确定下来了一个具体方案。
那就是等到番薯丰收之后,直接公布这个消息。
然后到时候对赋税进行改革。
一切谈妥之后。
方孝孺和朱棣,又快马加鞭朝着云南而去。
这一次虽然他们往返停留的时间都很短暂。
不过,这一躺,他们却觉得十分值得。
因为这样一来,百姓赋税减轻,但同时,遍布整个大明的,每年收入达到一定程度的商贩,他们的赋税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了提高。
这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部分的百姓和民工在以往收到赋税所影响到的生计问题。
说的简单一点。
其实也就是劫富济贫。
而他们对于比例有所提高的那一部分人,也并没有任何的同情。
因为在这一部分人当中,他们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比例,他们所做的事情,也就类似于之前曾经被端掉的那些土司。
只是现在,忙着其他的事情,还没有空来管理这一群人。
所以周琛还未曾提起此事。
但这二人相信。
这件事情在之后不久,很快也能够开始一一实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