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惊雷 第266章 勋贵们的小密探
三月底的松江天气已渐渐转暖,叶风到了已有三日,都是与徐文柏在讨论如何扩大工坊产品的销售,徐文柏也被虎贲军巨大的吞金能力给惊住了,松江工坊生产出来的产品换回来的银子,甚至是他徐家的利润也全部拿了出来,大多都变成各种生产物资送到了耽罗,但最多的还是造船用的材料和粮食。
“伯爷,如果银子的缺口实在是太大,就再从松江银号借贷一些吧,以工坊现在的生产能力,用不了几个月就能还上。”徐文伯看着沉思中的叶风道。
“先不必借贷了,这几个月虎贲军的开支还能支撑,我已让耽罗扩大对鲜国的出货量。”叶风淡淡的道。
“扩大鲜国的出货量,只是鲜国的购买能力也是不太大,出货量也有限,能满足需求吗?”徐文柏有些不解的问道。
“今后出货给鲜国的货物,有七成实行以物易物,到时从鲜国换回来的人参、药材等特产,可以大量的转销到内地、南洋等地。”
“同时,松江工坊的的产品可以扩大对山西商人的出货。”叶风是娓娓道来。
“扩大对山西商人的出货?伯爷不是让我们控制对山西商人的出货吗?”
“以前控制对山西商人出货的原因,徐兄知道是什么原因吧?”叶风问道。
“伯爷不是说山西商人与建虏勾结,往辽东运送物资,要控制对山西商人的出货量吗?”徐文柏想都没想就答道。
“不错,我们扩大对山西商人的出货量,但涉及到军用、战略的物资还是要控制。”叶风解释着。
“好,我这就去安排。”徐文柏给叶风说了句后,就告辞出了叶风在松江工业园的办公地。
叶风顺手拿起刚送进来的一份金陵日报,这份报纸详细的报道了这次清军入关的过程及现在的动向。
孙传庭带着秦兵到了真定、保定一带后,四处放出侦骑,做到了知己知彼,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以火器、车兵与清军对阵,固守城池,决不与清军轻易野战。
而大学士刘宇亮、陈新甲率各镇兵马远远尾随,绝不与清军作战。
在清军撤离时,孙传庭派兵袭扰清军后路,将清军拖在关内,在二月初勤王大军到齐后,多次与清军决战,每战必有斩获。
崇祯十二年三月初八,清军从青山口出长城返回辽东,此次清军入关时长达五个月,除在有虎贲军参与的高阳保卫战、巨鹿之战、济南攻防战中失利外,其它战场败明军四十多场,攻克州府、县关五十余处,杀明总督、总兵、及守备以上近百人。
因虎贲军的加入,本应被清军俘获送到沈阳的德王朱由枢,这次却是逃脱了大难。清军俘获了人口二十二万,黄金、白银无数顺利返回了辽东。
虽然这消息他是早已知道,而且比这更加详细,但现在看到报纸上的报道,叶风还是不由的叹了口气,不知到现在大明的官民看到这个消息,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想法。
是为清军在大明劫掠感到痛心、为这二十余万被劫百姓担心呢!还是为清军终于退出了关内而庆贺呢?
就在叶风沉思之时,忽听得赵山河的声音在门外响了起来:“小郡主,请留步,容我们先行通报!”
“赵山河,以前我见叶风什么时候通报过,这一年多没见,封了伯就开始摆架子啦?”紧跟着小郡主徐若涵清脆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叶风在房内苦笑一声:“山河,请小郡主进来。”
话音未落,房门已从外面推开,徐若涵已笑嘻嘻的走了进来,一年多未见,小郡主出落的更是靓丽可人,一见叶风就开口道:“叶风,这次北上你可是威风八面!”
“小郡主说笑了,叶某北上勤王,只想驱逐建虏,解救被劫掠的百姓,何来威风一说。小郡主怎么到松江来了?”叶风急忙站起来,笑着道。
“徐周正来松江谈事,我闲来无事,也就跟着过来了,听徐文伯说你也在松江,我就先过来看看。”徐若涵解释道。
其实每次只要徐周正来松江办事,徐若涵就会找借口,跟着来松江,她也不知为何,就是想过来,也许是想来看看叶风在不在松江。
“叶风,虽然北上勤王是好事,但你的实力恐怕会引起其他人的恐慌,听说朝中有人要弹劾你。”没等叶风再问,徐若涵接着道。
叶风一听,知道这肯定是老国公派她过来,探探自己这边的情况,以前这些勋贵们只是将叶风当做财神爷,但自从叶风被封东海伯以后,他与这些勋贵们的关系是更加亲密。
“叶某北上勤王,问心无愧,他们想弹劾就让他们弹劾好了。”叶风淡淡的道。
“我知道你不怕,但人言可畏,如果陛下也相信了这些人的弹劾,终是不便,你何不去信将事情向曹公公解释一下,曹公公也可在陛下面前替你美言几句。”
听到小郡主这么说,叶风是更加肯定这是魏国公派她过来相劝的。叶风接着苦笑了一声道:“曹公在上月已告病还乡了!”
“什么,曹公公告病还乡了?”小郡主是一脸不信。
巨鹿一战,卢象升殉国,杨嗣昌却在崇祯面前说卢象升因不敢与清军交战,而在军营酗酒,被清军偷袭而大败,卢象升本人也不知所踪,高起潜部也被卢部牵连,被清军击败。
可不到几日,东海伯的家丁队与登莱兵驰援巨鹿,卢象升在巨鹿殉国,清军被东海伯与大明官兵击溃,逃往济南方向的消息就传到了京城,杨嗣昌还想将这个消息压下去,可大太监曹化淳却将这个消息禀报给了崇祯。
为此崇祯对杨嗣昌是一顿斥责,杨嗣昌在鲜国之战时因消息闭塞,在鲜国投降清军后,任是向崇祯汇报鲜国正在与清军交战,并胜多败少,而叶风传来的消息是鲜国已降清军,而且还送来了被虎卫们擒获的,大清怀顺王耿仲明。
“伯爷,如果银子的缺口实在是太大,就再从松江银号借贷一些吧,以工坊现在的生产能力,用不了几个月就能还上。”徐文伯看着沉思中的叶风道。
“先不必借贷了,这几个月虎贲军的开支还能支撑,我已让耽罗扩大对鲜国的出货量。”叶风淡淡的道。
“扩大鲜国的出货量,只是鲜国的购买能力也是不太大,出货量也有限,能满足需求吗?”徐文柏有些不解的问道。
“今后出货给鲜国的货物,有七成实行以物易物,到时从鲜国换回来的人参、药材等特产,可以大量的转销到内地、南洋等地。”
“同时,松江工坊的的产品可以扩大对山西商人的出货。”叶风是娓娓道来。
“扩大对山西商人的出货?伯爷不是让我们控制对山西商人的出货吗?”
“以前控制对山西商人出货的原因,徐兄知道是什么原因吧?”叶风问道。
“伯爷不是说山西商人与建虏勾结,往辽东运送物资,要控制对山西商人的出货量吗?”徐文柏想都没想就答道。
“不错,我们扩大对山西商人的出货量,但涉及到军用、战略的物资还是要控制。”叶风解释着。
“好,我这就去安排。”徐文柏给叶风说了句后,就告辞出了叶风在松江工业园的办公地。
叶风顺手拿起刚送进来的一份金陵日报,这份报纸详细的报道了这次清军入关的过程及现在的动向。
孙传庭带着秦兵到了真定、保定一带后,四处放出侦骑,做到了知己知彼,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以火器、车兵与清军对阵,固守城池,决不与清军轻易野战。
而大学士刘宇亮、陈新甲率各镇兵马远远尾随,绝不与清军作战。
在清军撤离时,孙传庭派兵袭扰清军后路,将清军拖在关内,在二月初勤王大军到齐后,多次与清军决战,每战必有斩获。
崇祯十二年三月初八,清军从青山口出长城返回辽东,此次清军入关时长达五个月,除在有虎贲军参与的高阳保卫战、巨鹿之战、济南攻防战中失利外,其它战场败明军四十多场,攻克州府、县关五十余处,杀明总督、总兵、及守备以上近百人。
因虎贲军的加入,本应被清军俘获送到沈阳的德王朱由枢,这次却是逃脱了大难。清军俘获了人口二十二万,黄金、白银无数顺利返回了辽东。
虽然这消息他是早已知道,而且比这更加详细,但现在看到报纸上的报道,叶风还是不由的叹了口气,不知到现在大明的官民看到这个消息,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想法。
是为清军在大明劫掠感到痛心、为这二十余万被劫百姓担心呢!还是为清军终于退出了关内而庆贺呢?
就在叶风沉思之时,忽听得赵山河的声音在门外响了起来:“小郡主,请留步,容我们先行通报!”
“赵山河,以前我见叶风什么时候通报过,这一年多没见,封了伯就开始摆架子啦?”紧跟着小郡主徐若涵清脆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叶风在房内苦笑一声:“山河,请小郡主进来。”
话音未落,房门已从外面推开,徐若涵已笑嘻嘻的走了进来,一年多未见,小郡主出落的更是靓丽可人,一见叶风就开口道:“叶风,这次北上你可是威风八面!”
“小郡主说笑了,叶某北上勤王,只想驱逐建虏,解救被劫掠的百姓,何来威风一说。小郡主怎么到松江来了?”叶风急忙站起来,笑着道。
“徐周正来松江谈事,我闲来无事,也就跟着过来了,听徐文伯说你也在松江,我就先过来看看。”徐若涵解释道。
其实每次只要徐周正来松江办事,徐若涵就会找借口,跟着来松江,她也不知为何,就是想过来,也许是想来看看叶风在不在松江。
“叶风,虽然北上勤王是好事,但你的实力恐怕会引起其他人的恐慌,听说朝中有人要弹劾你。”没等叶风再问,徐若涵接着道。
叶风一听,知道这肯定是老国公派她过来,探探自己这边的情况,以前这些勋贵们只是将叶风当做财神爷,但自从叶风被封东海伯以后,他与这些勋贵们的关系是更加亲密。
“叶某北上勤王,问心无愧,他们想弹劾就让他们弹劾好了。”叶风淡淡的道。
“我知道你不怕,但人言可畏,如果陛下也相信了这些人的弹劾,终是不便,你何不去信将事情向曹公公解释一下,曹公公也可在陛下面前替你美言几句。”
听到小郡主这么说,叶风是更加肯定这是魏国公派她过来相劝的。叶风接着苦笑了一声道:“曹公在上月已告病还乡了!”
“什么,曹公公告病还乡了?”小郡主是一脸不信。
巨鹿一战,卢象升殉国,杨嗣昌却在崇祯面前说卢象升因不敢与清军交战,而在军营酗酒,被清军偷袭而大败,卢象升本人也不知所踪,高起潜部也被卢部牵连,被清军击败。
可不到几日,东海伯的家丁队与登莱兵驰援巨鹿,卢象升在巨鹿殉国,清军被东海伯与大明官兵击溃,逃往济南方向的消息就传到了京城,杨嗣昌还想将这个消息压下去,可大太监曹化淳却将这个消息禀报给了崇祯。
为此崇祯对杨嗣昌是一顿斥责,杨嗣昌在鲜国之战时因消息闭塞,在鲜国投降清军后,任是向崇祯汇报鲜国正在与清军交战,并胜多败少,而叶风传来的消息是鲜国已降清军,而且还送来了被虎卫们擒获的,大清怀顺王耿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