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入高楼 第12章 讨人厌的角色
热门推荐:
乾坤变:玩转异世界
重生操控天下:我的异能觉醒了
开局复制诡能力,诡异?拿来吧你
我刚无敌,你就要跟我退婚?
最牛大专校长,干翻七个工业国!
提款机不当了,校花儿全家急疯了
高武:以霸王之名,横压一切!
小孩姐与那摆烂哥
全球进化:命运的抉择
一家人朝着镇子的方向而去,身后两双眼睛盯着他们,是郭景生的同事邹显两口子,他们假期里也住在学校,兼了看校的职。
田妞感觉到背后的锋芒,回过头去,便瞧见了两双愤愤不平的眼睛,吓了她一跳。
“景生,那个邹老师好不好相处?你没有得罪他吧?”
“没,我一个新人,哪里会去得罪同事。怎么了?”
“没事,没事。”没得罪就好,田妞想是自己看错了,又回头,人已经不见了。她也就丢过脑后,不再琢磨了。
郭景生抱着儿子,见妻子不再追问,便也不说话了。前几天邹师母总是跟他念叨冬天寒冷,碳不够烧,他也只作了不明白的表情,没有接话,今天她直接问他能不能把剩下的碳送给他们夫妻俩过冬,承诺明年发了碳便归还。郭景生面皮软,差一点就松口送了,想起老娘再三叮嘱剩下的碳要拿回家用,他才红着脸拒绝。那拒绝的话也结结巴巴半天才出口,谁知还是得罪了邹氏夫妻了。
这些事,还是不要告诉妻子了,他不想大家为他担心。想来不就是半袋子碳嘛,学校年年都发,有什么大不了呢,邹老师不至于那么小气才是。
接近邮局,远远便看到郑四丫又是招手又是跳脚的,喊着郭景生的名字。
原来郑四丫自从小儿子张卫星出去打工后,这半年多每逢集市都要来镇上,看儿子来信了没,这马上年底了,儿子统共才写过一封信,也不知道几时回家过年,她也想儿子想得紧。今儿个照例先到邮局问一问,谁知就是那么好运,张卫星的电报和包裹昨天晚上才到,今天正要送呢,这收件人就自己来取了,正好省事。
邮局的工作人员当即给郑四丫念了电报,张卫星寄来两个包裹,一个给家里一个给郭景生。郑四丫原想都领走的,却被告知俩包裹都寄到郭景生的名下,需要本人签字盖章才能领取。顿时有些傻眼,这包裹就在眼前,却是能看不能动,急得她直挠手,进进出出不知跑了多少趟,才等来了郭景生一家。
“景生,三儿给你写信了?”
“没,干妈,三儿走后我们就没联系了,我还都不知道他在哪儿呢。”
“没联系?他咋把包寄到你那儿了?难道是写错了名字?你再看看是不是写错了?”其实等待的这段时间里,她已经磨着邮局的工作人员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一点错都没有,但眼看着儿子寄来的包裹到了别人手里,她心里像猫爪了一样。
郑四丫缠着郭景生让他打开看,郭景生也再三核对,确认这个包裹是寄给自己的,想起张卫星走之前他给塞的路费,心里有了底。他本来不想打开,可郑四丫缠得紧,他想了想,应该没什么瞒人的,便在邮局里打开了,包裹里是两套小孩衣服,一支八成新的钢笔,一张纸条上简单写了几句话,郭景生一看,那支棱着胳膊腿像冻住的冰棒似的,确实是张卫星的字迹,只说衣服是给郭鹏的,笔是给郭景生的,让郭景生给他家里转告一句,他过年加班不回家了。
寥寥几句,也没说自己在哪里,近来好不好,干什么工作,工作辛苦不辛苦什么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与其说是信,还不如说是便条。
郑四丫看到儿子写的条子,虽然不认识字,有邮局的工作人员做监督,她终究还是死了心,大手一挥同意把包裹给郭景生,仿佛是自己替儿子给的,两套衣服一支笔而已,小孩的衣服,看着也不是簇新的,给景生的儿子就给吧,结个善缘。自始至终,她根本就没有记起他家也有个小孙女。
郑四丫乐颠颠地提了包裹回家自不必说,郭家却因这两套衣服,又生出新的龌龊,长生妈想把其中大一点的那套给彩虹穿,反正郭鹏又不能穿,放着也是白放着,郭景生却想着小的那套不咋样,送给彩月,免得儿子一人得两套,哥哥嫂子心里起疙瘩,母子俩一合计,就送了小的一套给彩月。田妞冷眼看着母子俩分配,虽然忍着没说什么,心里却对婆婆生出一丝不满来。
这个春节,与往年有了明显的区别。其实,大概的趋势是没有变化的,唱红歌,演两场样板戏,大家习惯了这样过年,该干什么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来到老地方,来了之后呢,嘿,唱吧跳吧,往年干了啥今年继续啊。推推搡搡拧拧巴巴的,把程序给走完了。区别之处就在于,往年是被动,有组织有纪律,过得特别欢快,今年是主动,倒像一盘散沙,都提不起劲儿来。
大家更热衷于聚在一起聊天谈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东家长西家短的,查坟点穴说媒拉纤的,嘴上跑马吹牛打炮的,不一而足。要说稳居话题榜首位的,还要数张卫星。
张卫星是赵家庄子最懒最馋最讨人厌的角色,全庄百十号人能正眼看他的不足一只手的数。但就是这么一个人,突然搭上了外线,走出庄口进城了,不但没有懒死饿死在城里,居然还寄了钱物回来,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因着郑四丫可劲儿的宣传,不但她自己在婆婆铁老太和儿媳何莲莲面前大大挣回了脸面,而且在全庄人面前狠出了一回风头,什么发财不忘爹和娘,感恩图报情意长,两个包裹就改变了张卫星的人设,简直一举多得呀。
人们议论着议论着,心里头渐渐泛起一丝丝涟漪,虽然不能切实地抓住它,查看清楚它的真面目,但它的滋生,到底还是改变了一些东西,而这份改变在过了二月二,当一股叫做“搞副业”的微风悄悄吹过时,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敏锐地发现自己心里曾若隐若现的那丝涟漪,它已经形成了结实的网子,将自己牢牢地套了进去,牵引着他们的脚步,不由自主地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
田妞感觉到背后的锋芒,回过头去,便瞧见了两双愤愤不平的眼睛,吓了她一跳。
“景生,那个邹老师好不好相处?你没有得罪他吧?”
“没,我一个新人,哪里会去得罪同事。怎么了?”
“没事,没事。”没得罪就好,田妞想是自己看错了,又回头,人已经不见了。她也就丢过脑后,不再琢磨了。
郭景生抱着儿子,见妻子不再追问,便也不说话了。前几天邹师母总是跟他念叨冬天寒冷,碳不够烧,他也只作了不明白的表情,没有接话,今天她直接问他能不能把剩下的碳送给他们夫妻俩过冬,承诺明年发了碳便归还。郭景生面皮软,差一点就松口送了,想起老娘再三叮嘱剩下的碳要拿回家用,他才红着脸拒绝。那拒绝的话也结结巴巴半天才出口,谁知还是得罪了邹氏夫妻了。
这些事,还是不要告诉妻子了,他不想大家为他担心。想来不就是半袋子碳嘛,学校年年都发,有什么大不了呢,邹老师不至于那么小气才是。
接近邮局,远远便看到郑四丫又是招手又是跳脚的,喊着郭景生的名字。
原来郑四丫自从小儿子张卫星出去打工后,这半年多每逢集市都要来镇上,看儿子来信了没,这马上年底了,儿子统共才写过一封信,也不知道几时回家过年,她也想儿子想得紧。今儿个照例先到邮局问一问,谁知就是那么好运,张卫星的电报和包裹昨天晚上才到,今天正要送呢,这收件人就自己来取了,正好省事。
邮局的工作人员当即给郑四丫念了电报,张卫星寄来两个包裹,一个给家里一个给郭景生。郑四丫原想都领走的,却被告知俩包裹都寄到郭景生的名下,需要本人签字盖章才能领取。顿时有些傻眼,这包裹就在眼前,却是能看不能动,急得她直挠手,进进出出不知跑了多少趟,才等来了郭景生一家。
“景生,三儿给你写信了?”
“没,干妈,三儿走后我们就没联系了,我还都不知道他在哪儿呢。”
“没联系?他咋把包寄到你那儿了?难道是写错了名字?你再看看是不是写错了?”其实等待的这段时间里,她已经磨着邮局的工作人员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一点错都没有,但眼看着儿子寄来的包裹到了别人手里,她心里像猫爪了一样。
郑四丫缠着郭景生让他打开看,郭景生也再三核对,确认这个包裹是寄给自己的,想起张卫星走之前他给塞的路费,心里有了底。他本来不想打开,可郑四丫缠得紧,他想了想,应该没什么瞒人的,便在邮局里打开了,包裹里是两套小孩衣服,一支八成新的钢笔,一张纸条上简单写了几句话,郭景生一看,那支棱着胳膊腿像冻住的冰棒似的,确实是张卫星的字迹,只说衣服是给郭鹏的,笔是给郭景生的,让郭景生给他家里转告一句,他过年加班不回家了。
寥寥几句,也没说自己在哪里,近来好不好,干什么工作,工作辛苦不辛苦什么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与其说是信,还不如说是便条。
郑四丫看到儿子写的条子,虽然不认识字,有邮局的工作人员做监督,她终究还是死了心,大手一挥同意把包裹给郭景生,仿佛是自己替儿子给的,两套衣服一支笔而已,小孩的衣服,看着也不是簇新的,给景生的儿子就给吧,结个善缘。自始至终,她根本就没有记起他家也有个小孙女。
郑四丫乐颠颠地提了包裹回家自不必说,郭家却因这两套衣服,又生出新的龌龊,长生妈想把其中大一点的那套给彩虹穿,反正郭鹏又不能穿,放着也是白放着,郭景生却想着小的那套不咋样,送给彩月,免得儿子一人得两套,哥哥嫂子心里起疙瘩,母子俩一合计,就送了小的一套给彩月。田妞冷眼看着母子俩分配,虽然忍着没说什么,心里却对婆婆生出一丝不满来。
这个春节,与往年有了明显的区别。其实,大概的趋势是没有变化的,唱红歌,演两场样板戏,大家习惯了这样过年,该干什么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来到老地方,来了之后呢,嘿,唱吧跳吧,往年干了啥今年继续啊。推推搡搡拧拧巴巴的,把程序给走完了。区别之处就在于,往年是被动,有组织有纪律,过得特别欢快,今年是主动,倒像一盘散沙,都提不起劲儿来。
大家更热衷于聚在一起聊天谈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东家长西家短的,查坟点穴说媒拉纤的,嘴上跑马吹牛打炮的,不一而足。要说稳居话题榜首位的,还要数张卫星。
张卫星是赵家庄子最懒最馋最讨人厌的角色,全庄百十号人能正眼看他的不足一只手的数。但就是这么一个人,突然搭上了外线,走出庄口进城了,不但没有懒死饿死在城里,居然还寄了钱物回来,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因着郑四丫可劲儿的宣传,不但她自己在婆婆铁老太和儿媳何莲莲面前大大挣回了脸面,而且在全庄人面前狠出了一回风头,什么发财不忘爹和娘,感恩图报情意长,两个包裹就改变了张卫星的人设,简直一举多得呀。
人们议论着议论着,心里头渐渐泛起一丝丝涟漪,虽然不能切实地抓住它,查看清楚它的真面目,但它的滋生,到底还是改变了一些东西,而这份改变在过了二月二,当一股叫做“搞副业”的微风悄悄吹过时,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敏锐地发现自己心里曾若隐若现的那丝涟漪,它已经形成了结实的网子,将自己牢牢地套了进去,牵引着他们的脚步,不由自主地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