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本大佬教渣渣们重新做人 > 第451章 我是始皇之女(十七)

快穿:本大佬教渣渣们重新做人 第451章 我是始皇之女(十七)

    怎么不是乱世呢,一个史无前例的政体突然出现。

    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改革的阵痛。

    一直到两千年后,后世沿用的还是以郡县为基础的政权机构。

    只不过那会统治的触角不再停留在县,而是下到县以下更小的层级。

    整个位面没有任何国家的统治网络能够触及到的最基层。

    让国家像一张网络,由点及面,按层级罗织。

    当然也会有弊端。

    百姓需要让渡出一部分的权利和自由。

    但这种政体让中央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调动最多的人手,集中力量办大事。

    面对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地给出反应。

    那些结构松散的国家,难道不想桥修得快一点,对居民的掌握更深入一些,面对大灾害的人能更快地把人动员起来嘛。

    不是不想,做不到而已。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郡县制的出现。

    有了这次的实验,哪怕日后开了倒车,或是出于无奈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

    但知道郡县好处的君主没有一个不想着削藩。

    但凡是大一统的国家,最后一定是有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这是始皇帝带着李斯,给后人留下的最大的财富。

    只是在此时此刻,步子跨得太大。

    从上到下,没有人能理解。

    就连自己寄予厚望的继承人,也不赞同。

    嬴政在时,此起彼伏的反对声都不绝于耳。

    嬴政一旦不在,国家果然分崩离析。

    现在的秦,完全是靠着嬴政一人,拖着战车在战场上飞奔。

    才能勉强掩盖掉矛盾。

    说是乱世也没错。

    嬴政自己也明白,所以他迫切地需要攻占更多的领土。

    打更多的胜仗。

    让最重要的矛盾随着时间自然消弭。

    只要给嬴政足够的时间,炎犀觉得他会成功。

    扶苏拿到回复后如何跳脚炎犀不知道,知道了她也不在意。

    倒是嬴政,听说两人的交锋后,一个人在房间枯坐许久。

    没有人知道他想了什么,只是出来后,侍从觉得陛下的心情很好。

    似乎放下了什么。

    时间慢慢划向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同原本的轨迹一样,嬴政开始准备第三次出巡。

    有人说始皇第三次和第四次(前215)出巡是为了找长生不老药。

    但炎犀觉得嬴政是感觉到政局不稳,但他无力阻止,所以只能靠出巡宣扬功绩和威势的方法来缓和局势。

    所以这一世,嬴政已经靠着《长生诀》踏入仙途,却依然选择东巡。

    据记载,嬴政这一次东巡很不顺利。

    因为他遇到了暗杀。

    一行人走到博浪沙的时候,一把一百多斤的铁锤从天而降,砸向皇帝乘坐的马车。

    好在嬴政比较谨慎,出巡时准备了几辆一模一样的马车。

    这铁锤砸的刚好不是嬴政坐的那辆。

    刺杀他的人名叫张良。

    张良家本是韩国的贵族,世代在韩国当大官,是真正的豪门大户。韩国被秦国所灭后,张良散尽家财,寻找高手,准备搞一个“斩首行动”。

    张良出身于韩国权贵世家,是真正的世卿世禄,豪门大族。

    韩国被灭后,张良蛰伏起来,准备在适当的时候搞暗杀报仇。

    还真被他找到了机会。

    趁着嬴政第三次东巡,张良仔细研究地形,最终决定在博浪沙搞“斩首行动”。

    行动失败后,张良逃至下邳县,是在那里,得遇黄石公,习得《太公兵书》。

    嬴政这边可就不痛快了,他匆匆忙忙赶到芝罘山,刻下了第四块碑石,然后去琅琊找徐福。

    估计是没找到,嬴政很快选择返程。

    回去的时候,还避开原路,经上党地区回到咸阳。

    这一次炎犀没打算跟着。

    以嬴政现在炼气期二层的实力,张良不可能得手。

    不仅不能得手,还得被抓。

    炎犀在咸阳还有许多事做。

    所以嬴政让炎犀跟着时,被拒绝了。

    “陛下,墨家工室初建,事务繁杂,臣分身乏术;况灵渠不日建成,臣守在咸阳,免生变故。”

    上一次出巡回来后,炎犀便被授了个郎官。

    秦朝的官制中郎是出仕的重要途径。

    一般取自公卿等官僚子弟,一方面作为皇帝的扈从,一方面学习政务。

    炎犀目前干的事,现有的官制里没有。

    郎官没有定例,数量可以随时增减,嬴政便把炎犀安排了进去。

    自从领了职务,炎犀每天忙得团团转。

    将已有的工室改为墨家工室,声称里头的百工均出自墨家。

    果然吸引不少墨家的弟子前来。

    有的是不认朝廷的墨家,然而在参观过工坊后都自愿留了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哪怕炎犀提供的技术十分浅显表层,也不是现在的墨家比得上的。

    那些潜藏在民间的墨家弟子中最近流传着一个恐怖故事。

    据说咸阳在诱骗墨家弟子进入,凡是进了咸阳的墨家弟子没有一个出来的。

    朝中肯定是要把墨家一网打尽。

    炎犀也不管传言。

    有些不怕死又满腔热血的都在陆续进城,试图救出同伴。

    等他们好不容易联系上曾经的小伙伴,却发现人就像入了邪教,每天只想上班。

    若不是炎犀强制五个时辰的工作时间,这些人巴不得住在工室。

    渐渐地前来营救的墨家人也不再回去,还寄信给其他弟子,把咸阳吹得天花乱坠。

    来的人越来越多,那些自始至终不敢冒头的墨家弟子,炎犀倒也不强求。

    咸阳的工室装不下那么多人。

    炎犀索性将这些人打乱,按照擅长的手艺跟着工室原先的诏事搞研究。

    能在工室里掌管兵器制造的诏事都是嬴政非常信任的人。

    炎犀给了诏事们一些简单的图纸,又让他们看着这些墨家弟子。

    最重要的是把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工作的方法传给他们。

    每个人只负责其中的一个零件,就算掌握了技术也没关系。

    最关键的拼装由诏事负责。

    制作许多模具,尽量保证零件大小一致,减少损耗。

    零件以后有损坏也好替换。

    通过这样的方法,炎犀迅速地制作了大量武器。

    一部分留作征百越时用,一部分送到蒙恬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