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行者 第282章 一个重大的决定
混乱的思绪虽然纷纷扰扰,但就算是滚烫的沸水,也有冷却的时候。
李世民的眼神,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再度变得锐利起来。
尽管对于李代曾经的遭遇,李世民也曾心生愧疚,但是对于李代迅速成长起来的能力,却更让李世民心生警惕。
大约一年之前,李代还只是一个靠制作小小的蚊香,才能勉强换些银钱的孩子。
然而一年之后的他呢?
居然已经可以上马杀敌,冲锋陷阵,永震三军了。
这样的成长,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仅仅经过一年的时间而已,这个不知名的野小子,就成长到今天这样惊人的地步,着实让李世民吃惊不已。
李代现在才八岁多点,若每年的成长都如此的骇人听闻的话,那十年之后呢,岂非是霸王再世?
天呐!这样的结果,想一想都让李世民不寒而栗,实在是太可怕了。
如果事情果真发展到了那个地步,谁还能遮挡住他的锋芒?
届时,岂不是一呼百应,岂不又一位秦王现世吗?
假使在自己百年之后,还有谁能够限制住他,还有谁能够控制住他?
天呐!
李世民觉得自己的任何一个儿子,都不会是李代的对手。
这不是他的想法太过悲观,而是介于李代的所作所为,对比自己的儿子,李世民所能得出来的唯一答案。
不用算都知道,仅这一年的时间里,李代做过多少事情,做出过多少贡献,其中于国于民的大事,又做过了多少。
然而,李世民其他的儿子呢?
也就只有一个李恪,想着到战场上,杀敌立功,想着去军中扬名立万,可即便如此,李恪的成就和李代一比,就又变得黯淡无光,仍无任何光彩可言。
不行,绝不能让李代不受控制的成长起来。
这一刻,李世民下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来人,传朕旨意,速召福王李代,齐王李佑,蜀王李恪,火速回京,不得有误!”
传旨太监,火急火燎的出了长安城,只是他的速度再快,也很难快过突厥人南下的脚步。
战火同时在灵州城,以及灵州城的周围,熊熊燃起,不几日,便烧到了五原。
由于李代提供的消息足够早,也足够准确。
所以各地的准备都十分充分,损失也不算大。
就连李佑,在击溃最先到灵州骚扰的那部突厥人之后,也早早的赶回到灵州城里,所以他更是一点损失都没有。
苏烈和薛万彻二人,齐齐站在城楼之上,遥望突厥人厉兵秣马,一股豪气油然升起。
“哈哈~整整十五万大军呐,这回总算能杀个过瘾啦!”
苏烈的嗓门一如既往的大,震得城门楼子哗哗作响。
灵州大都督薛万彻可没有苏烈乐观,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突厥人,他绝对不敢掉以轻心。
此时的李代和李佑,也齐齐站在五原山头一处高地上,遥望着对面的突厥兵马。
“二位王爷,这次来进攻咱们的可是整整两支鹰师,将近两万人马啊!”
五千多人,对付两万人,需要以一敌四,方可持平。
刘能的话,让李恪很不满意,不由的出言讥讽道:
“怎么?刘将军你害怕啦?”
害怕?切!
本将和福王殿下,以一敌百都不带怕的,只是对付区区三四个突厥人,又怎会害怕?
刘能只当蜀王,是为了前些日子被坑的事情,想要出一口恶气而已,是以,并没有正面应答,而是贴身来到李代的身边,贱兮兮的说道:
“王爷,您看这回的坑,都让蜀王殿下挖好了,是不是就不用末将再跑出去勾引啦?”
刘能一提起挖坑,李恪的心气便愈发高涨。
“若是嫌弃本王设置的陷阱不够好,你大可以让你们王爷带着你们再去挖,本王绝不反对。反正挖坑埋人这种事情,你们福王爷最是擅长。”
你听听,这不是气话还能是什么?
反正此时此刻能装聋子,就装哑巴,反正绝不还嘴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李代一面看着对面突厥人安营扎寨,做着进攻前的准备,一面看着己方,已经制作好的狙击线,总觉得好像差了点什么,但是就是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这种感觉,就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终于快要跑到终点线,尽管自己在拼了命的倒腾着腿脚,然而就差最后一口气力,却无论如何,就是无法撞线一样,让人格外的悲观难受。
到底是哪里准备的还不够充分呢?
陷马阵,绊马索,拒马杆,拒马架,横的竖的歪的直的立的躺的,可以说准备的已经足够齐全啦,可为什么小爷我却偏偏感觉缺点儿什么,或者说感觉哪里不对呢?
这种感觉真的好奇怪。
说不清,道不明,似有还无,让李代摸不清头脑。
但是李代相信,如果感觉不对,那就有问题存在,至于为何还没有发现,只是还没有找到而已。
漏洞一定存在!
李代回头看了一眼意气风发的李恪,没有言语,而是冲刘能点了点头,便转身走下了山。
“王爷,您不看了?”
“不看了,没什么好看的。再说,看也看不出个花样来,有这时间,小爷我还不如回去睡觉呢!”
刘能觉得李代的神经,一定像牛腿一样粗,眼瞅着大战在即,不想着摸清敌人的虚实,反而只想着睡觉,简直让人无法理解。
“王爷,此次战斗,我们的人马,不用听从蜀王殿下的命令吧?”
李代下山的脚步不停,但是声音却依旧清晰的传入刘能的耳中。
“听还是要听的,就算是小爷我,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听从蜀王的调配,也需要上阵杀敌。”
刘能在李代身后,不甘的努了努嘴。
自从跟随李代之后,通过几次战斗,刘能从最初的不解,已经逐渐适应了李代的打法。
他从来没有想过,以少胜多的战斗,在一个人的手里,就如赏花摘草一般的容易。
每一次的战斗,都能先一步预判到敌人的预判,简直就跟神算子似的,把敌人拿捏的死死地。
这样的战斗,打起来让他心情愉悦,酣畅淋漓。
说句心里话,刘能更愿意让李代来指挥这场战斗,毕竟胜利的感觉,谁不喜欢?
李世民的眼神,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再度变得锐利起来。
尽管对于李代曾经的遭遇,李世民也曾心生愧疚,但是对于李代迅速成长起来的能力,却更让李世民心生警惕。
大约一年之前,李代还只是一个靠制作小小的蚊香,才能勉强换些银钱的孩子。
然而一年之后的他呢?
居然已经可以上马杀敌,冲锋陷阵,永震三军了。
这样的成长,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仅仅经过一年的时间而已,这个不知名的野小子,就成长到今天这样惊人的地步,着实让李世民吃惊不已。
李代现在才八岁多点,若每年的成长都如此的骇人听闻的话,那十年之后呢,岂非是霸王再世?
天呐!这样的结果,想一想都让李世民不寒而栗,实在是太可怕了。
如果事情果真发展到了那个地步,谁还能遮挡住他的锋芒?
届时,岂不是一呼百应,岂不又一位秦王现世吗?
假使在自己百年之后,还有谁能够限制住他,还有谁能够控制住他?
天呐!
李世民觉得自己的任何一个儿子,都不会是李代的对手。
这不是他的想法太过悲观,而是介于李代的所作所为,对比自己的儿子,李世民所能得出来的唯一答案。
不用算都知道,仅这一年的时间里,李代做过多少事情,做出过多少贡献,其中于国于民的大事,又做过了多少。
然而,李世民其他的儿子呢?
也就只有一个李恪,想着到战场上,杀敌立功,想着去军中扬名立万,可即便如此,李恪的成就和李代一比,就又变得黯淡无光,仍无任何光彩可言。
不行,绝不能让李代不受控制的成长起来。
这一刻,李世民下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来人,传朕旨意,速召福王李代,齐王李佑,蜀王李恪,火速回京,不得有误!”
传旨太监,火急火燎的出了长安城,只是他的速度再快,也很难快过突厥人南下的脚步。
战火同时在灵州城,以及灵州城的周围,熊熊燃起,不几日,便烧到了五原。
由于李代提供的消息足够早,也足够准确。
所以各地的准备都十分充分,损失也不算大。
就连李佑,在击溃最先到灵州骚扰的那部突厥人之后,也早早的赶回到灵州城里,所以他更是一点损失都没有。
苏烈和薛万彻二人,齐齐站在城楼之上,遥望突厥人厉兵秣马,一股豪气油然升起。
“哈哈~整整十五万大军呐,这回总算能杀个过瘾啦!”
苏烈的嗓门一如既往的大,震得城门楼子哗哗作响。
灵州大都督薛万彻可没有苏烈乐观,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突厥人,他绝对不敢掉以轻心。
此时的李代和李佑,也齐齐站在五原山头一处高地上,遥望着对面的突厥兵马。
“二位王爷,这次来进攻咱们的可是整整两支鹰师,将近两万人马啊!”
五千多人,对付两万人,需要以一敌四,方可持平。
刘能的话,让李恪很不满意,不由的出言讥讽道:
“怎么?刘将军你害怕啦?”
害怕?切!
本将和福王殿下,以一敌百都不带怕的,只是对付区区三四个突厥人,又怎会害怕?
刘能只当蜀王,是为了前些日子被坑的事情,想要出一口恶气而已,是以,并没有正面应答,而是贴身来到李代的身边,贱兮兮的说道:
“王爷,您看这回的坑,都让蜀王殿下挖好了,是不是就不用末将再跑出去勾引啦?”
刘能一提起挖坑,李恪的心气便愈发高涨。
“若是嫌弃本王设置的陷阱不够好,你大可以让你们王爷带着你们再去挖,本王绝不反对。反正挖坑埋人这种事情,你们福王爷最是擅长。”
你听听,这不是气话还能是什么?
反正此时此刻能装聋子,就装哑巴,反正绝不还嘴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李代一面看着对面突厥人安营扎寨,做着进攻前的准备,一面看着己方,已经制作好的狙击线,总觉得好像差了点什么,但是就是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这种感觉,就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终于快要跑到终点线,尽管自己在拼了命的倒腾着腿脚,然而就差最后一口气力,却无论如何,就是无法撞线一样,让人格外的悲观难受。
到底是哪里准备的还不够充分呢?
陷马阵,绊马索,拒马杆,拒马架,横的竖的歪的直的立的躺的,可以说准备的已经足够齐全啦,可为什么小爷我却偏偏感觉缺点儿什么,或者说感觉哪里不对呢?
这种感觉真的好奇怪。
说不清,道不明,似有还无,让李代摸不清头脑。
但是李代相信,如果感觉不对,那就有问题存在,至于为何还没有发现,只是还没有找到而已。
漏洞一定存在!
李代回头看了一眼意气风发的李恪,没有言语,而是冲刘能点了点头,便转身走下了山。
“王爷,您不看了?”
“不看了,没什么好看的。再说,看也看不出个花样来,有这时间,小爷我还不如回去睡觉呢!”
刘能觉得李代的神经,一定像牛腿一样粗,眼瞅着大战在即,不想着摸清敌人的虚实,反而只想着睡觉,简直让人无法理解。
“王爷,此次战斗,我们的人马,不用听从蜀王殿下的命令吧?”
李代下山的脚步不停,但是声音却依旧清晰的传入刘能的耳中。
“听还是要听的,就算是小爷我,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听从蜀王的调配,也需要上阵杀敌。”
刘能在李代身后,不甘的努了努嘴。
自从跟随李代之后,通过几次战斗,刘能从最初的不解,已经逐渐适应了李代的打法。
他从来没有想过,以少胜多的战斗,在一个人的手里,就如赏花摘草一般的容易。
每一次的战斗,都能先一步预判到敌人的预判,简直就跟神算子似的,把敌人拿捏的死死地。
这样的战斗,打起来让他心情愉悦,酣畅淋漓。
说句心里话,刘能更愿意让李代来指挥这场战斗,毕竟胜利的感觉,谁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