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抗战之烽火燃血 > 第1154章 闪电战之威(一)

抗战之烽火燃血 第1154章 闪电战之威(一)

    8月23日,东线战场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

    或许是因为天气过于燥热,也或许是因为战况令人焦灼,集团军群司令部的所有人员,包括参谋人员、通讯人员等,个个都是满头大汗。

    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曼施坦因元帅同样如此。

    他一边擦拭着额头上不断渗出来的汗水,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沙盘。

    集团军群参谋长舒尔茨将军不断地向曼施坦因汇报各条战线的情况。

    \"南方的A集团军群已经顺利撤退,再有四五天的时间就能顺利和我们的主力部队会合。\"

    \"负责追击A集团军群的布尔什维克北高加索方面军已经停止了追击,只是东方的远征军依然在与A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交战。\"

    \"东方远征军的装甲力量非常强大,A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没有与之正面交锋,边打边退。\"

    \"在南线战场上,布尔什维克西南方面军已经越过了顿涅茨克,正在从南方向哈尔科夫方向推进,试图与北线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形成钳形攻势。\"

    \"党卫军第一装甲集团军所属之警卫旗队师、帝国师、骷髅师和维京师已经全部做好了战斗准备,官兵养精蓄锐多日,战意昂扬,士气空前旺盛。\"

    \"第四装甲集团军同样如此,霍特大将多次发电报询问什么时候开始反击?\"

    \"元帅阁下,根据我们的空中侦察以及隐蔽情报人员的报告,可以推测布尔什维克人的后勤补给已经到了极限,也就是说我军发动全面反击的时机已然成熟。\"

    说完了最后这句话,舒尔茨参谋长用袖口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一双眼睛带着激动看向曼施坦因元帅。

    在过去的这半个月时间里,德军的各部队一直在向后方撤退,基本没有与布尔什维克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正面交锋。

    主力部队全部退出了一线战场,养精蓄锐。

    任凭布尔什维克的两个方面军顺利夺取了南北两翼的众多防线,攻占了包括哈尔科夫在内的众多城市。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只是暂时退却,并非就要就此放弃哈尔科夫。

    虽然后方小胡子不断地发电报,催促曼施坦因让他无论如何也不得撤退,因为再退的话就退到了第聂伯河。

    但是曼施坦因并没有受到小胡子的影响,依然按照自己的预定计划准备作战。

    他手上的兵力有限,但是敌人手上却有着五六十万的大军。

    如果

    不找到最佳的反击时机,正面交锋基本上没有胜利的可能。

    这几日曼施坦因的神情没有众人所猜测的那般殚精竭虑、寝食难安,相反他的表情一直都非常的平静,就算在得知布尔什维克的军队顺利占领了哈尔科夫,他的脸色也没有多少变化。

    参谋部认为最佳的反击时机已经到来,舒尔茨建议曼施坦因立刻发动攻势。

    曼施坦因依然看着沙盘,久久沉默不语。

    直到有一滴汗水渗入了眼角,微辣的感觉传来之后,他的神态才开始有了些许变化。

    \"空军方面准备的如何了?\"

    曼施坦因问道,因为在刚才的汇报中,他并没有听到有关空军方面的事情。

    舒尔茨拍了拍额头,快速回答说道:

    \"空军的两个航空队已经准备就绪。\"

    曼施坦因这才满意地微微颔首。

    这两个航空队已经是他最后的杀手锏了。

    尽管日耳曼的飞机性能落后于东方的枭龙战机,但是曼施坦因依然对这两个航空队寄予厚望。

    曼施坦因元帅在沙盘旁边坐了下来,脸上的神情逐渐变得凝重。

    参谋长舒尔茨见到这一幕心头惊喜,因为他知道元帅阁下心中已然有了成熟的计划,马上做好了记录命令的准备。

    果然,只听曼施坦因沉声开口:

    \"命令警卫旗队师和帝国师从北线攻击,用最快的速度向布尔什维克第40集团军、第三坦克集团军和第69集团军的侧翼和后方迂回。\"

    \"命令骷髅师和维京师从正面攻击哈尔科夫的布尔什维克第三坦克集团军。\"

    \"命令第四装甲军向哈尔科夫南翼进攻,阻止瓦图京指挥之西南方面军支援北线沃罗涅日方面军。\"

    \"命令航空队起飞所有战机,确保地面装甲师头顶的安全。\"

    曼施坦因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声音变得愈发坚定:

    \"所有命令即刻生效。\"

    舒尔茨和参谋人员刷刷刷地将元帅阁下的命令记录下来,所有人的脸上都难掩亢奋之色。

    足足过了半个月,终于等到反击时候。

    指挥部的电台开始滴滴嗒嗒地响了起来,一道道命令以电波的形式飞向所有的参战部队。

    等到所有的命令都发送出去之后,曼施坦因又对参谋长舒尔茨说道:

    \"命令克莱斯特大将,不管他用什么办法,一定要阻止东方的远征军与布尔什维克的

    军队会合。

    尤其是当北线的各个部队围攻布尔什维克军队的时候,绝对不能让东方远征军支援布尔什维克人。\"

    远征军的兵力虽然不过5-6万,但是如果这支军队参与解救布尔什维克大军,毫无疑问他们一定能够在战线上撕开一道布尔什维克人逃生的口子,这是曼施坦因所不能忍受的。

    第3次哈尔科夫战役对于帝国的重要性已经无需多言,如果不能重创布尔什维克的这两个方面军,那么喀山方面很快又会卷土重来。

    舒尔茨参谋长马上点头。

    哈尔科夫城区。

    第三坦克集团军在占领这座城市之后,并没有得到一天安生的日子。

    只因纳粹并没有完全撤离这座已经变成了废墟的城市。

    党卫军第五装甲师,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维京师,只是将部队的坦克撤离,但是他们在这座城市的下水道、残垣断壁中间留下了5000名精锐的士兵。

    这些精锐的士兵在废墟中组成一个又一个的战斗小组。

    当第三坦克集团军进入这座城市的时候,维京师的战斗小组从下水道和残垣断壁中对布尔什维克人发起攻击。

    他们的攻击方式落后又原始,可是确定防御的一方感到头痛无比。

    尽管没有给予第三坦克集团军致命的威胁,但是维京师的战斗小组就如地下老鼠一般经常出来咬上一口,然后又躲了回去,让人恨得牙根痒痒。

    第三坦克集团军的官兵无法睡上一个好觉,同时部队的弹药和油料也在与维京师战斗小组的周旋中快速地消耗着。

    第三坦克集团军司令员雷巴尔科将军被维京师的战斗小组弄得一点脾气都没了。

    雷巴尔科巴不得早点离开这座城市,他想要坦克跑起来,在平原上浩浩荡荡地追击撤退的纳粹大军。

    但是现实情况却不能按照他的愿望,只因为部队推进得太过于迅速,补给线拉得太长,如果在这个时候离开城市向西方追击,部队的油料很快就会耗尽,到时候没有任何依托,如果敌人突然掉头攻击,那样的话坦克集团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天气实在是过于燥热,加上地下水道里的维京师战斗小组如老鼠一般不断地骚扰,布尔什维克第三坦克集团军从司令员雷巴尔科到普通的车组成员,他们的脾气都变得非常的暴躁。

    当天空中出现大量的日耳曼战斗机的时候,第三坦克集团军的司令员雷巴尔科忽然感觉到了一丝凉意。

    ''这

    就是曼施坦因准备的后手吗?''

    他在心中默默地想着。

    此前统帅部以及方面军司令部都认为哈尔科夫的维京师战斗小组以及南北两翼的一些阻击部队,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为了掩护南方集团军群主力部队的撤退。

    曼施坦因一系列的布置也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虽然也曾有人想过曼施坦因可能会发起反击,但是这样的意见并不被统帅部和方面军司令部所认可。

    经过了斯大林格勒的惨败,A集团军群撤离北高加索,南方集团军群已经摇摇欲坠。

    他们不相信在这个时候曼施坦因还有勇气、有胆量、有力量进行反击。

    曼施坦因最佳的选择就是确保主力部队安全撤退到第聂伯河甚至更远的地方部署新的防线。

    天空中已经有很久没有出现过日耳曼的大规模机群了,看到这一幕的雷巴尔科没有去想多么高远的作战计划,他只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无论如何,只要能够摆脱当前的困境,让坦克浩浩荡荡地发动起来,他并不在乎敌人是要逃跑还是要反攻。

    与雷巴尔科的反应不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司令部收到的情报和信息也更多。

    他们马上就判断出曼施坦因要开始反攻了。

    虽然做出了反攻的判断,但是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部并不认为曼施坦因能够得逞。

    相反,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歼灭南方集团军群主力部队最好的时机。

    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部命令所有部队主动迎上纳粹的反击。

    要在正面的战场上将南方集团军群主力尽数歼灭。

    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司令员戈利科夫等人只看到曼施坦因手上兵力捉襟见肘,己方攻击部队兵力雄厚、士气高昂,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两个严重的问题。

    第一是后勤补给线过于绵长。

    本土作战,这个问题虽然已经暴露出来了,但是在他们看来并不致命。

    第二是单兵素质。

    尽管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有五六十万大军,但是这些部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之后补充进来的新兵,新兵的训练还没有半个月。

    曼施坦因手上虽然只有20万军队,但都是大名鼎鼎的部队,包括警卫旗队师、帝国师、骷髅师、维京师等等。

    布尔什维克的参谋部此前就曾经下达过命令,在面对这些部队的时候,除非己方的兵力是对方的5倍以上,否则不要

    主动攻击。

    毕竟在单兵素质层面的差距实在是过于悬殊。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让布尔什维克军队滋生了骄傲和盲目自信的情绪。

    忽略了这两个关键的问题,也将注定第3次哈尔科夫战役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