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屠夫后,全村去逃荒 第360章 吃大锅饭
无论大人还是小娃子,大海碗全用上,一大碗下水炒栗子,一大碗下水野菜栗子汤,还有一大桶栗子炒栗子。徐家村主打一个栗子餐,要把带不走的栗子吃够本。
村长捧着木碗,到处乱转,看到徐家村人争先恐后地吃栗子,满意地点了点头:“吃多点锥栗,10文一斤,今晚过后,往后可要省着吃了。”
遥遥看着不远处的锥栗林,心在流泪。要是没有天灾,没有兵乱,俺肯定组织徐家村人来这里捡栗子,卖栗子。赚到的钱能让整村人过个肥年。
可惜了,遇不逢时!
程顾卿安排人员继续巡逻,吃饭可以等一等,安全可要时刻保持。然后捧了一大盆杂七杂八的下水炒栗子,这是刘婆子,不知道第几号粉丝,特意留出来的,谁叫程顾卿救了她家六斤呢。
把大盆放在地上,家里的小娃子早就开动了。其中当归和辰彦留在这里和阿瞒、媛姐儿作伴。又瞧了一下坐在一旁的护卫,也不知道谁安排的,护卫也捧着大海碗,吸溜吸溜地喝汤吃菜。
夹一个锥栗,入口即化,软糯糯,看娃子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很喜欢吃。
阿瞒第一次遇到这么多人吃饭,第一次排队打饭,显得很兴奋。看了看妹妹,正在埋头喝汤,自己也尝一口。
哇~好好喝,比府里的厨娘做的还好喝。
忍不住,又尝了一口。
黄氏把娃子堆一堆,大人堆一堆,对着贵人家的娃子吃饭,有点不自在。那就让自在的娃子陪着他们。一人一碗汤,一碗菜,加上一堆锥栗。自己吃自己的,营养又卫生。
秋花小姑娘咬了一口野鸡心,又吃一口锥栗果,满足地说:“哇,栗子果好香,俺好喜欢吃。”
特意看着肥团弟弟,他最爱吃,肯定也喜欢吃。
肥团很给力,埋头喝了一口汤,把汤汁弄到衣服上,也不管,继续喝。喝饱了,休息一下,准备继续喝。对着小伙伴说:“喝,好喝,好吃。”
没见过他不喜欢吃的,只要能塞到嘴巴,一样大口大口吃。
文鑫小嘴巴也快速地咀嚼,村里的婆婆做饭就是好吃,特别香呢。
当归吃过一颗锥栗子,对着文博说:“这里的栗子果真好吃,绵绵的,比北山村捡到的还好吃。”当归还记得生他养他的地方,但现在早已当徐家村人。
张辰彦大娃子笑了笑,点头说:“文博,你们村的奶奶做饭真香,比酒楼做得还香。”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很香,很开胃。
特别锥栗汤,喝一口,暖洋洋。
媛姐儿小喝一口,用手帕抹了抹嘴巴,继续喝,很认同辰彦哥哥说的:“文博哥哥,你们村的厨娘,比我家的厨娘做饭还好吃呢。”
吃大锅饭就是香,大家一起吃饭,就是开心。
阿瞒赞同妹妹说的,但谢府厨娘没功劳也有苦劳,可不能当面这样说她们的厨艺差,把自己碗里的猪大肠夹给妹妹,刚才看她吃得很香。
笑着说:“妹妹,喜欢吃,就吃多点。”还有一大碗呢,份量大大的。
旁边的护卫吃完菜,喝完汤,继续去村里舀,也不知道为什么,徐家村做的饭那么香。比谢家的婆子做的,好吃太多了,趁着这个机会,可要多吃两口。
娃子热火朝天地干饭。
谢家那边得知两兄妹留在徐家村吃饭,也不介意。
百年谢家,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家里的教训一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读书万卷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无数人。无论什么人,接近了,才知道世间的真实性。
谢家夫妻以为两兄妹吃不下徐家村的大锅饭,反馈回来的却是徐家饭比谢家饭还美味。
谢清仁嘴角抽搐,脸色古怪地问:“这徐家村的饭,真得那么好吃?”
听谢二管家说,徐家村做饭毫无章法,两个字“乱炖”。把能吃的放一起,红烧或炖汤。实在想不到哪里好吃。
郑氏也觉得奇怪,笑着说:“小孩子家家,哪知道什么好吃,看到那么多人一起吃饭,觉得有趣罢。”
郑氏丝毫不认为徐家村的饭好吃,小娃子爱热闹,看着别人吃,觉得香。
家里的山珍海味平淡无奇,别人的粗茶淡饭新鲜惊奇。
小娃子哪懂什么是好吃的。
谢清仁觉得郑氏说得有道理,不再理会两兄妹,指着烤的羊肉,欢快地说:“夫人,我们吃烤羊肉。”又喊了丫鬟婆子吃。阿瞒和媛姐儿既然没兴趣,也不能浪费。
吃饱喝足,徐家村的几个大锅全见底。
七叔公眉头紧皱,叹气地说:“太能造了,无底洞一样,造多少,吃多少。愁人啊。”
忽然觉得村里的几百两根本不够,对比村里人吃饭的份量,九毛一牛。
照这样下去,等找到地方落户安家,已经冬季了。村里可要靠这几百两买粮食,熬过冬天,等待春天。
徐长林摇了摇,拍了拍七叔公的肩膀,安慰道:“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给一口粮吊着命就行,哪能让他们胡吃海喝。”
觉得七叔公想太多,像今天敞开肚皮吃的次数,五个手指头也能数过来。平时哪家不是刚刚饿不死。
反正有口饭能活命就是村里最大努力,想吃饱,做梦!
村长吩咐婆子把锅收拾好,巡视了一圈,发现大家还在继续剥锥栗吃。
虽然这东西不要钱,可吃太多,出问题,警告地说:“你们可不要吃太多,吃出问题,要遭罪。”
吃啥都要个度数,总不能免费的,就乱来。
村民鄙夷地看了一眼村长,叫吃多些的是你,叫不要吃太多的也是你。上了年纪的老男人就是麻烦,怎么做也不满意。
程顾卿把谢阿瞒和媛姐儿送回谢家。两个小家伙一副依依不舍。
阿瞒站直身子,小大人的模样对着文博,当归以及辰彦说:“你们读书,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我。”
别看人家阿瞒才5岁,读的书,比三个娃子还多。更主要是理解方面,更有广度和深度。
张辰彦和阿瞒有过知识的碰撞,了解阿瞒知道的比自己还多,虚心求教地说:“谢谢阿瞒,多谢你的指导。”世家就是世家,5岁的小娃子,知识都那么宽广,好让人羡慕。
当归和文博对着阿瞒拱了拱手,道一声谢。
程顾卿看着几个娃子像穷酸秀才那样依依惜别,嘴角抽搐,俺不懂,但不妨碍俺尊重你们。
村长捧着木碗,到处乱转,看到徐家村人争先恐后地吃栗子,满意地点了点头:“吃多点锥栗,10文一斤,今晚过后,往后可要省着吃了。”
遥遥看着不远处的锥栗林,心在流泪。要是没有天灾,没有兵乱,俺肯定组织徐家村人来这里捡栗子,卖栗子。赚到的钱能让整村人过个肥年。
可惜了,遇不逢时!
程顾卿安排人员继续巡逻,吃饭可以等一等,安全可要时刻保持。然后捧了一大盆杂七杂八的下水炒栗子,这是刘婆子,不知道第几号粉丝,特意留出来的,谁叫程顾卿救了她家六斤呢。
把大盆放在地上,家里的小娃子早就开动了。其中当归和辰彦留在这里和阿瞒、媛姐儿作伴。又瞧了一下坐在一旁的护卫,也不知道谁安排的,护卫也捧着大海碗,吸溜吸溜地喝汤吃菜。
夹一个锥栗,入口即化,软糯糯,看娃子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很喜欢吃。
阿瞒第一次遇到这么多人吃饭,第一次排队打饭,显得很兴奋。看了看妹妹,正在埋头喝汤,自己也尝一口。
哇~好好喝,比府里的厨娘做的还好喝。
忍不住,又尝了一口。
黄氏把娃子堆一堆,大人堆一堆,对着贵人家的娃子吃饭,有点不自在。那就让自在的娃子陪着他们。一人一碗汤,一碗菜,加上一堆锥栗。自己吃自己的,营养又卫生。
秋花小姑娘咬了一口野鸡心,又吃一口锥栗果,满足地说:“哇,栗子果好香,俺好喜欢吃。”
特意看着肥团弟弟,他最爱吃,肯定也喜欢吃。
肥团很给力,埋头喝了一口汤,把汤汁弄到衣服上,也不管,继续喝。喝饱了,休息一下,准备继续喝。对着小伙伴说:“喝,好喝,好吃。”
没见过他不喜欢吃的,只要能塞到嘴巴,一样大口大口吃。
文鑫小嘴巴也快速地咀嚼,村里的婆婆做饭就是好吃,特别香呢。
当归吃过一颗锥栗子,对着文博说:“这里的栗子果真好吃,绵绵的,比北山村捡到的还好吃。”当归还记得生他养他的地方,但现在早已当徐家村人。
张辰彦大娃子笑了笑,点头说:“文博,你们村的奶奶做饭真香,比酒楼做得还香。”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很香,很开胃。
特别锥栗汤,喝一口,暖洋洋。
媛姐儿小喝一口,用手帕抹了抹嘴巴,继续喝,很认同辰彦哥哥说的:“文博哥哥,你们村的厨娘,比我家的厨娘做饭还好吃呢。”
吃大锅饭就是香,大家一起吃饭,就是开心。
阿瞒赞同妹妹说的,但谢府厨娘没功劳也有苦劳,可不能当面这样说她们的厨艺差,把自己碗里的猪大肠夹给妹妹,刚才看她吃得很香。
笑着说:“妹妹,喜欢吃,就吃多点。”还有一大碗呢,份量大大的。
旁边的护卫吃完菜,喝完汤,继续去村里舀,也不知道为什么,徐家村做的饭那么香。比谢家的婆子做的,好吃太多了,趁着这个机会,可要多吃两口。
娃子热火朝天地干饭。
谢家那边得知两兄妹留在徐家村吃饭,也不介意。
百年谢家,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家里的教训一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读书万卷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无数人。无论什么人,接近了,才知道世间的真实性。
谢家夫妻以为两兄妹吃不下徐家村的大锅饭,反馈回来的却是徐家饭比谢家饭还美味。
谢清仁嘴角抽搐,脸色古怪地问:“这徐家村的饭,真得那么好吃?”
听谢二管家说,徐家村做饭毫无章法,两个字“乱炖”。把能吃的放一起,红烧或炖汤。实在想不到哪里好吃。
郑氏也觉得奇怪,笑着说:“小孩子家家,哪知道什么好吃,看到那么多人一起吃饭,觉得有趣罢。”
郑氏丝毫不认为徐家村的饭好吃,小娃子爱热闹,看着别人吃,觉得香。
家里的山珍海味平淡无奇,别人的粗茶淡饭新鲜惊奇。
小娃子哪懂什么是好吃的。
谢清仁觉得郑氏说得有道理,不再理会两兄妹,指着烤的羊肉,欢快地说:“夫人,我们吃烤羊肉。”又喊了丫鬟婆子吃。阿瞒和媛姐儿既然没兴趣,也不能浪费。
吃饱喝足,徐家村的几个大锅全见底。
七叔公眉头紧皱,叹气地说:“太能造了,无底洞一样,造多少,吃多少。愁人啊。”
忽然觉得村里的几百两根本不够,对比村里人吃饭的份量,九毛一牛。
照这样下去,等找到地方落户安家,已经冬季了。村里可要靠这几百两买粮食,熬过冬天,等待春天。
徐长林摇了摇,拍了拍七叔公的肩膀,安慰道:“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给一口粮吊着命就行,哪能让他们胡吃海喝。”
觉得七叔公想太多,像今天敞开肚皮吃的次数,五个手指头也能数过来。平时哪家不是刚刚饿不死。
反正有口饭能活命就是村里最大努力,想吃饱,做梦!
村长吩咐婆子把锅收拾好,巡视了一圈,发现大家还在继续剥锥栗吃。
虽然这东西不要钱,可吃太多,出问题,警告地说:“你们可不要吃太多,吃出问题,要遭罪。”
吃啥都要个度数,总不能免费的,就乱来。
村民鄙夷地看了一眼村长,叫吃多些的是你,叫不要吃太多的也是你。上了年纪的老男人就是麻烦,怎么做也不满意。
程顾卿把谢阿瞒和媛姐儿送回谢家。两个小家伙一副依依不舍。
阿瞒站直身子,小大人的模样对着文博,当归以及辰彦说:“你们读书,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我。”
别看人家阿瞒才5岁,读的书,比三个娃子还多。更主要是理解方面,更有广度和深度。
张辰彦和阿瞒有过知识的碰撞,了解阿瞒知道的比自己还多,虚心求教地说:“谢谢阿瞒,多谢你的指导。”世家就是世家,5岁的小娃子,知识都那么宽广,好让人羡慕。
当归和文博对着阿瞒拱了拱手,道一声谢。
程顾卿看着几个娃子像穷酸秀才那样依依惜别,嘴角抽搐,俺不懂,但不妨碍俺尊重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