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屠夫后,全村去逃荒 第1152章 先建城门外的房子
热门推荐:
都市邪医,从报复青梅开始!
我死后,嫡兄们都疯了
以理服人顾青音霍星野
顾青音霍星野
荒年福满仓,病娇侯爷缠不休
闪婚恋爱脑后,霸总沦陷了
带崽种田:亡夫归来宠翻了
重生帝姊:天下原是她的
报告王爷:王妃又跑了
账目算了好几遍,已经确定无疑了,剩下不足5000两。
程顾卿带了两麻袋银子过来,里面有多少,她还真不知道。
有些她的钱在里面,所以要当面过称交接才行。
村长和七叔公拿出秤子来秤,根据张绍涛给出的数目,秤出来后,大概还剩下100两。
程顾卿捡起100两,对着大伙说:“这些钱可是俺的,不是村子的,俺可要拿回去。”
村长眼纠纠地看着程顾卿,感叹地说:“美娇,这次到京城干活,赚了100两吗?哎呦,几个月就赚了那么多,卫国公夫人果然大方。”
徐老头咽了咽口水,贪婪地看着100两,想了想说:“大壮他奶肯定不止赚了100两。俺还看见她买不了不少东西回来呢。大壮他奶,是不是赚了200两?”
其实徐老头并没有见到程顾卿买了很多东西回来,这些都是他的孙子告诉他的。
大牛的儿子说程顾卿拉一大车东西回来,有些是村子的,有些是自己的,反正很多很多东西。
徐老头想着既然买了那么多东西,肯定花很多钱了。
这里把村里的钱捡出来后,还剩下100多两。
哎呦,这次程顾卿到卫国公府干活,起码赚了200两。
哎呦,好能赚钱啊,怪不得花起来大手大脚了。
七叔公乐呵呵地说:“国公府竟然花200两请你干活?呵呵,果然大方。如果下次再请就好了,又可以赚200两了。”
徐长林和徐长森连连感叹几个月就赚了200两,这样的钱太好赚了,不知道程顾卿做什么的呢。
要是可以,他们两个也想去做呢。
村长还真问:“美娇,国公府夫人花那么多钱请你干活,到底去干什么。”
程顾卿看到村长几个老头说到200两,眼里带光,想着要是告诉他们自己赚了2000两,会不会三更半夜过来抢劫呢。
程顾卿绝对不会告诉他们自己身家有多少的。
摇了摇头说:“关于女子的事,村长大伯,你们不要问,俺是不会说的。”
关于女子的事。村长和七叔公老眼对视了一眼,心里明白了。
女子的事肯定有关于声誉的事,当然不能往外面说了。
村长和七叔公瞬间不想知道了,害怕知道太多被国公府灭口呢。
交接完银子后,程顾卿问村长:“村长,俺们, 这次买了多少青砖啊,你们去哪里买的?”
声势浩浩荡荡地去买青砖,也不知道去哪里买的。难道外面有很多砖厂,所以他们能买那么多?
村长给程顾卿说买砖头的过程。
秋收完毕后,路也修好了,于是大伙就想着去买砖头买瓦片修房子。
每家每户都有汉子去做护卫,自然赚了不少钱。
弄一两间青砖屋总能弄得起的,大家商量一番,决定集体买砖头建房子。要的数量多,相信砖厂也能便宜。
村长先派张绍涛,徐老大,外加衙门的黄毛七等几人先打听哪里有青砖卖,等打听清楚了,便出发去预定青砖。
上元县接受了不少难民,也接受了不少富户的难民。
有些富户看到商机了,便买地皮建造青砖窑,烧砖卖砖。
至于烧砖师傅哪里找,当然是从难民里找了。只要难民足够多,其中肯定有技术人员的。
像许大夫,徐老大,包括半桶水的谢锤子,都算得上手艺人,难民中自然会有烧砖师傅了。
一家富户看到商机,其他富户同样也看到商机,于是上元县出现了不少砖厂。所以徐家村买青砖有地方可以买了。
程顾卿听到这里,不禁地感叹有钱人就是有钱人,永远都比普通人看得远看得深。
难民多了,自然会有人建房子了。
建房子了,自然需要砖头了。于是快速组队成立砖厂,这样做就能喝到头汤了,自然赚到钱了,变得更富贵了。
要说这种商机,程顾卿早就看到了。
一来她的资金不够,二来她不是手艺人,三来这么大盘的生意,她可没做过。
最后只能停留在想法上,并没有实施了。
村长继续讲述他们打听到哪里有青砖卖,便让张绍涛领着人去预定。
砖厂听到徐家村要那么多,一间砖厂自然做不了,不过砖厂的管事也聪明,把生意介绍给同行,很快的就给徐家村找到足够的砖厂来烧砖了。
需求量那么多,肯定要等一等。
张绍涛在衙役黄毛七等人的见证下,跟砖厂签了协议了。
要说买青砖,过程还是真简单,一点难度也没有,他们只需要等待就行了。
村长又说:“这是俺们运的第一批回来,还有第二批呢。俺们先建房子,砖窑烧好砖头了,会通知俺们去拉砖的了。”
至于瓦片,也是砖厂介绍的,他们这些行业都是相辅相成,自然有熟人了。
村长一行人讨价还价一番,于是愉快地下定。
有砖头来了就去拉砖头,有瓦片来了,就去拉瓦片。当然建房子的木头,徐家村不用买,全村出发,往蟠龙山砍。
呵呵,还别说,蟠龙山的木头又大又耐砍。他们一直认为在蟠龙山脚下落户是最明智的选择。
程顾卿问道:“村长,俺们是建自己的房子先,还是城门外的房子?”
村长想也不想地说:“肯定建城门外的房子,俺上次去看,城外建了不少房子了。而且那边好多都是青砖瓦屋,俺看已经是一条村子了。”
程顾卿回来的时候经过上元县,的确看到城门外的那一片地方,已经有城里片区的感觉了。
那边不仅有人住,还有人做买卖。说真的,比城里还热闹。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集市。
等集市日子,大家都在那边做买卖。
毕竟乡下人还是不想进城,虽然官府明令禁止收入城费,可害怕自己的东西被守城门的看中要去。
民不与官斗,虽然守城门的不算什么官,但也让泥腿子害怕。
所以从乡下来的人,干脆在城外做买卖,不进城了。
程顾卿带了两麻袋银子过来,里面有多少,她还真不知道。
有些她的钱在里面,所以要当面过称交接才行。
村长和七叔公拿出秤子来秤,根据张绍涛给出的数目,秤出来后,大概还剩下100两。
程顾卿捡起100两,对着大伙说:“这些钱可是俺的,不是村子的,俺可要拿回去。”
村长眼纠纠地看着程顾卿,感叹地说:“美娇,这次到京城干活,赚了100两吗?哎呦,几个月就赚了那么多,卫国公夫人果然大方。”
徐老头咽了咽口水,贪婪地看着100两,想了想说:“大壮他奶肯定不止赚了100两。俺还看见她买不了不少东西回来呢。大壮他奶,是不是赚了200两?”
其实徐老头并没有见到程顾卿买了很多东西回来,这些都是他的孙子告诉他的。
大牛的儿子说程顾卿拉一大车东西回来,有些是村子的,有些是自己的,反正很多很多东西。
徐老头想着既然买了那么多东西,肯定花很多钱了。
这里把村里的钱捡出来后,还剩下100多两。
哎呦,这次程顾卿到卫国公府干活,起码赚了200两。
哎呦,好能赚钱啊,怪不得花起来大手大脚了。
七叔公乐呵呵地说:“国公府竟然花200两请你干活?呵呵,果然大方。如果下次再请就好了,又可以赚200两了。”
徐长林和徐长森连连感叹几个月就赚了200两,这样的钱太好赚了,不知道程顾卿做什么的呢。
要是可以,他们两个也想去做呢。
村长还真问:“美娇,国公府夫人花那么多钱请你干活,到底去干什么。”
程顾卿看到村长几个老头说到200两,眼里带光,想着要是告诉他们自己赚了2000两,会不会三更半夜过来抢劫呢。
程顾卿绝对不会告诉他们自己身家有多少的。
摇了摇头说:“关于女子的事,村长大伯,你们不要问,俺是不会说的。”
关于女子的事。村长和七叔公老眼对视了一眼,心里明白了。
女子的事肯定有关于声誉的事,当然不能往外面说了。
村长和七叔公瞬间不想知道了,害怕知道太多被国公府灭口呢。
交接完银子后,程顾卿问村长:“村长,俺们, 这次买了多少青砖啊,你们去哪里买的?”
声势浩浩荡荡地去买青砖,也不知道去哪里买的。难道外面有很多砖厂,所以他们能买那么多?
村长给程顾卿说买砖头的过程。
秋收完毕后,路也修好了,于是大伙就想着去买砖头买瓦片修房子。
每家每户都有汉子去做护卫,自然赚了不少钱。
弄一两间青砖屋总能弄得起的,大家商量一番,决定集体买砖头建房子。要的数量多,相信砖厂也能便宜。
村长先派张绍涛,徐老大,外加衙门的黄毛七等几人先打听哪里有青砖卖,等打听清楚了,便出发去预定青砖。
上元县接受了不少难民,也接受了不少富户的难民。
有些富户看到商机了,便买地皮建造青砖窑,烧砖卖砖。
至于烧砖师傅哪里找,当然是从难民里找了。只要难民足够多,其中肯定有技术人员的。
像许大夫,徐老大,包括半桶水的谢锤子,都算得上手艺人,难民中自然会有烧砖师傅了。
一家富户看到商机,其他富户同样也看到商机,于是上元县出现了不少砖厂。所以徐家村买青砖有地方可以买了。
程顾卿听到这里,不禁地感叹有钱人就是有钱人,永远都比普通人看得远看得深。
难民多了,自然会有人建房子了。
建房子了,自然需要砖头了。于是快速组队成立砖厂,这样做就能喝到头汤了,自然赚到钱了,变得更富贵了。
要说这种商机,程顾卿早就看到了。
一来她的资金不够,二来她不是手艺人,三来这么大盘的生意,她可没做过。
最后只能停留在想法上,并没有实施了。
村长继续讲述他们打听到哪里有青砖卖,便让张绍涛领着人去预定。
砖厂听到徐家村要那么多,一间砖厂自然做不了,不过砖厂的管事也聪明,把生意介绍给同行,很快的就给徐家村找到足够的砖厂来烧砖了。
需求量那么多,肯定要等一等。
张绍涛在衙役黄毛七等人的见证下,跟砖厂签了协议了。
要说买青砖,过程还是真简单,一点难度也没有,他们只需要等待就行了。
村长又说:“这是俺们运的第一批回来,还有第二批呢。俺们先建房子,砖窑烧好砖头了,会通知俺们去拉砖的了。”
至于瓦片,也是砖厂介绍的,他们这些行业都是相辅相成,自然有熟人了。
村长一行人讨价还价一番,于是愉快地下定。
有砖头来了就去拉砖头,有瓦片来了,就去拉瓦片。当然建房子的木头,徐家村不用买,全村出发,往蟠龙山砍。
呵呵,还别说,蟠龙山的木头又大又耐砍。他们一直认为在蟠龙山脚下落户是最明智的选择。
程顾卿问道:“村长,俺们是建自己的房子先,还是城门外的房子?”
村长想也不想地说:“肯定建城门外的房子,俺上次去看,城外建了不少房子了。而且那边好多都是青砖瓦屋,俺看已经是一条村子了。”
程顾卿回来的时候经过上元县,的确看到城门外的那一片地方,已经有城里片区的感觉了。
那边不仅有人住,还有人做买卖。说真的,比城里还热闹。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集市。
等集市日子,大家都在那边做买卖。
毕竟乡下人还是不想进城,虽然官府明令禁止收入城费,可害怕自己的东西被守城门的看中要去。
民不与官斗,虽然守城门的不算什么官,但也让泥腿子害怕。
所以从乡下来的人,干脆在城外做买卖,不进城了。